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四)
郎补俄,内蒙古师大实验中学(和林一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硕士。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兼任内蒙古师大教育硕士论文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第七届特级教师评选委员会 委员。所教学生有一千多人考上大学,其中三十多人出类拔萃。第六届全国十佳高中班主任.
  加博友   关注他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四)  

    按:长篇力作,分期节选连载。期刊约稿,尚未刊出。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四)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宇

     

    4、“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在传播与说服心理学中,人们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之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研究表明,第三人效应与第二人(谈话对象)的年龄大小有关,在学生这个年龄段恰好是第三人效应比较容易发生的。

    师生交往中的第三人效应可以是以下两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做法,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以增强说服力。

    【案例六】数学老师说你很棒!

    我的一个学生,因为思想上的波动,一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直线下降,由原来的名列前茅到排在倒数。经过我反复地做工作,加之自己的成长,他终于重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决定从头来过,迎头赶上。但是,因为长期的懈怠,功课落下了很多,即使他很努力,但一时也很难补上。半个学期后,成绩虽有所好转,但还是没有摆脱中下游的水平。他也非常苦恼,而且关键是他对学习已经开始失去了信心。我的正面鼓励对于他来说也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正在我发愁间,一次和数学老师的闲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提示。在我们谈到班级情况时,数学老师无意间说了一句:某某最近很用功啊,而且成绩也进步了不少。听了这句话,我如获至宝。在接下来和这个同学的谈话中,我就援引了数学老师的话,而且还略带夸张: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啊!听了老师这句话,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呢!”

    我一边说话一边观察他,发现在我说出了数学老师对他的评价后,他的眼睛里放出了光。我知道第三人效应起作用了,于是顺势再鼓励一番,谈话结束。

    这次谈话虽然只在我和那个学生两人之间,但是我分明感觉到了我和另一个老师的力量形成了合力,效果明显增强。他后来在数学上表现出更加精进的状态就证明了这点。随着数学成绩的提升,其他学科的状况亦开始好转,一个学期后他终于进入了班级优等生的行列,再次找回了自己原有的位置。 

    第二种做法,自己(第一人)不出面,而让第三人和第二人谈话,在谈话中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者创设条件让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这种做法在师生一些敏感问题或处理师生矛盾时最能发挥作用。 

    【案例七】善待

    主题班会《善待》,正在进行中……

    进入第三板块了,应该是这节班会课的高潮部分——围绕班会主题“善待”,经过前期的案例讨论分析,学生似有所悟。此时,班主任话锋一转,将班会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老人在路边摔倒,该不该扶?——一下子迁移到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善待了身边的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接下来的两个小品,模仿了学生平时的不负责任和取消他人残疾的恶作剧,小演员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们发出了略带沉重的笑声。

    此时,主持人借题发挥,对全场同学说道:

    “好熟悉的感觉,似曾相识的情景,它曾经发生在你身上、让你感到不悦了么?或者,你看到过它们发生吗?又或者,就是你!曾经或还在做这些事情么?或许,我们都曾扮演过“被害者”“旁观者”“伤害者”的角色,此刻,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内心独白。”

    紧接着,谁也没有想到,主持人开始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这些声音有来自同学的,有来自老师的,历数他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不被人“善待”的情景,他们并没有指向具体的人,但是,这些第三者说出的心声,已经震撼了在场每一个班会参与者的心灵。其中,一位怀孕的任课教师说道:

    “在我怀孕的这段日子里,得到家人、同事、学生的很多关心和照顾,学生看见我会说‘老师您慢点走’,听着让人很贴心。但也有学生说:‘嘿,老师摔一跤,宝宝就没了。’还有个学生手拿粉笔头说:‘我把粉笔头砸老师肚皮上,宝宝就没了。’这些话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焦虑中,连续做噩梦,总梦到有学生恶意伤害我的宝宝。这两个男生还比较小,不够懂事,不懂得他们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但是,他们应该懂得,开恶意玩笑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更应该懂得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含义。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我的心情也慢慢平复,我原谅了你们,但是我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能够让你们懂得学会去善待别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出你们的援手,在说话做事之前能够先考虑一下,让自己更加成熟稳重一些。”

    这番朴实的话让每一个同学都陷入了沉思……班主任为了改变学生欺负弱者的不良行为,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这个环节,一言不发,但是,借助第三者的声音,已经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随后进行的第四个环节《书写感恩和谢意》中,同学们在便签纸上纷纷向曾经伤害过的人表达歉意、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恩,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纸条,贴满了红色爱心形状的展板,这幅感人的场景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就是第三人效应的妙用。

    当然,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影响第三人效应发挥的因素很多,并非只要第三人说话,效果就一定好,把握不当,不仅效果不好,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选第三人。学生(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否则,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比较差了;

    (2)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个性较强,平时不易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学生甚至听到了第三人的话,反而会多虑;

    (3)要注意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一个第三人效应。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学生就会敏感、警觉,会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降低甚至失去了;

    (4)注意信息的真实性,不要主观臆造。如果是无中生有的第三人的话,一旦“穿帮”后,学生无论对第一人还是对第三人,信任度都将大打折扣。

    所以,即使再好的沟通方法,也要注意变换,不能是程咬金的斧子,就是那么三板,然后就“黔驴技穷”了。教师手上掌握的方法越多,和学生沟通的效果就会越好。

     

    5、边吃边聊——可口可乐效应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有“可口可乐效应”。早在在1905年贾尼斯等人就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试者,其中给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喝,而另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因此,把这种效应喻为可口可乐效应。

     我们探究可口可乐效应发生的机理,也许是因为给一瓶可乐相当于一种积极的肯定,被试会不自觉地把这种奖赏和说服性的信息联系起来,在接受说服的时候有一瓶可口可乐,等于是对说服的内容予以了正面强化,效果要比什么都没有表示要好。也许给予可乐增加了说服的力度,它传递了一种隐含的信息,即你喝了可口可乐就必须做出与可口可乐性质一直的反应,否则就会产生心理不协调……不管怎么说,可口可乐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在商业、广告业、政治竞选等诸多领域得到充分的开发。在教育中也同样有其应用,很多教师都在无意中发挥过可口可乐效应的作用,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小奖品鼓励那些好的行为。奖品和行为(比如取得好成绩)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因为这两件事是相伴发生的,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对好行为的巩固会起到正强化作用。

     什么可以充当“可口可乐”?在劝说或教育学生的时候,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肯定的手势……别只顾自己埋头说话。在办公室里准备一次性水杯、小点心之类。和学生谈话时,不妨给学生倒杯水,或看似随意地拿出一块糖果,给学生一份惊喜,消除了谈话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让你的教育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外出旅游,别忘了给学生单独留一点当地的特产、小纪念品,不一定很正式,而是“无意”地在合适的场合递给学生。教师和学生谈话的场合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可口可乐”。比如在校外,天气炎热,可以买点冷饮,和学生边吃边聊,天气寒冷,一杯热奶茶也是很不错的……

    运用可口可乐效应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可口可乐”与学生需求越匹配,效果越好。

    第二,可口可乐只能作为辅助谈话的一种措施,谈话的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切不可舍本求末。也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要谈话就一定有“可口可乐”。偶一为之,效果不错,但次数多了,效果就打折扣了。

    【案例八】生日午餐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小小的传统,每逢有学生过生日,他便能得到我提供的一份免费的午餐,我们把它称为“生日午餐”。如果他的生日是在休息日或者假期,则可以提前预约享用生日午餐。说到生日午餐,并不是什么大餐,其实就是在学校食堂吃一顿普通的午饭,只不过加了一个菜而已,价格不过十元。只要是我班的学生,人人有份。

    我为学生提供生日午餐,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师生能利用吃饭的时间好好聊一聊。班主任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可能平均分配给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所以,经常有些同学属于“被忽视”的范围。为此,我想过很多办法弥补这个缺陷,生日午餐就是其中之一。每个孩子都要过生日,每到生日我必须陪他一起吃午餐,这样就一个都不会少。

       生日午餐,吃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增加了一次师生亲密接触的机会,而且人人平等地拥有这个机会。边吃边聊,气氛和平时很一本正经的说话有很大的不同,我对同学的希望、要求、鼓励或委婉的批评,在这个时间里都可以很好地表达。借助午餐这瓶“可口可乐”,学生对我的建议更加容易接受。这不是“贿赂”学生,而是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的方法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正在开班会,数学老师要来上课,学生们不愿意怎么办?
    和学生谈话的这4个技巧,老师一定得知道(活学活用哦)
    最牛班主任总结出10个治班妙招,看完受益无穷!(收藏起来随时看)!
    遇到“不服管”的学生咋办?送给老师10大沟通诀窍(收藏开学用)
    师生沟通的10大治班妙招
    坚守立德树人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