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大城市群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
以大城市群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关于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发展的研究报告之一

《领导决策信息》编辑部、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

如同企业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由小企业到大企业再到企业集团这样一个过程一样,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日益显现出向集团化、规模化和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在中国,率先发展起来的几个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孕育着中国未来城市“集团”的雏形,这就是以上海、广州、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大北京城市群。虽然它们各自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路径也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市的竞争力。

大城市群:经济区划代替行政区划的全新趋势

大城市群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在他1961年出版的《大城市群》一书中首先使用的。当时他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连接成了一个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大城市群。而大城市圈,是指由若干个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为核心,与邻近的一批卫星城市,连同这些城市覆盖的范围,构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体,同时也是人口和产业的密集区。按城市圈的区域平面形态,可分为不规则的“多边状”、“放射状”和“带状”3种。今天,大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可以认为是多个大城市圈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关联紧密的城市空间,实质上是由集中化走向一体化,谋求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

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但笼统地说全球化、一体化毫无意义。我们认为,所谓全球化、一体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过去以国家、民族、政府等方式割裂开来的经济体正以市场经济的方式重新整合和配置。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强化;另一方面,投资的自由化和贸易的全球化模糊了企业的地域、空间和国别属性。以我国目前几个发展较快并初具雏形的城市群如长三角为例,在这里,过去那种以行政区划决定地域特征和发展方式的模式面临极大挑战,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的经济功能及由此而产生的辐射力、凝聚力在配置市场资源与要素方面的功能愈加强化,进而呈现出以此为核心的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重新整合经济要素的强大势能。按照过去行政区划的思维模式,浙江宁波、嘉兴、金华、绍兴……等中小城市发展的圆心应是省会城市杭州,并以省会为辐射源形成一个组成一体的、全面的经济体系。但目前看来,不但嘉兴、宁波、金华等杭州的周边城市在形成自身城市网络的基础上,纷纷在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上提出要做上海的后花园、上海的“前店后坊”,就连省会杭州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来自上海这个特大中心城市的影响,进而在发展战略上主动调适,顺应这种区域经济全方位整合的潮流大势。因为只有大城市才能具备与世界进行分工交流所需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只有大城市才能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的城市间竞争。这一背景下,竞争的内涵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权力的抗衡,而是对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的共享,只有在配置、利用生产要素方面优势互补,才能在发展中共享利益。在此,城市竞争力就是不同城市竞争者之间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能力。抛开过去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陈腐观念,认清一体化特别是以大型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是大势所趋,及时调整城市定位,调整城市产业布局,在即将形成的城市群、城市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着眼点。

我国大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在向城市化的迈进中究竟是选择大城市,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热点。我们认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特别是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巨大的情况下,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在中部和西部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手段。而在东部和中部一些初具规模的大中城市,应以它们为中心大力推进大城市圈和大城市群战略。它们是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桥头堡。中国经济的主要发展动力必然来源于以它们为中心的大城市群的崛起。

目前我国已有三个城市群正浮出水面,逐渐形成未来中国城市框架的基本格局: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个是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大北京城市群,另一个则是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好比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效应日渐明显,这里的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7.53%,土地占全国的1.24%,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30%,利用外资额更高达73%。

“大北京”经济区包括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以及周边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和石家庄等城市部分地区,中心区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万,其目标是要打造以北京、天津为双核的世界级城市。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发展势头最为强劲,除上海本身的大城市群意识十分超前外,其周边省份的辐射地区主动性、积极性很高,各自的城市发展战略都在主动进行调适。加之地利因素,整个城市群正显现出雏形。目前,其范围已包括苏锡杭地区,以一小时、两小时可达地区为规划概念,要求两小时之内可到达相邻的江苏和浙江等关联性极强的地域。上海与宁波之间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将动工。

对于多年未有突破的粤港一体化进程开始紧锣密鼓,高层频频互动,大规模的城际交通正在酝酿,广州更是要建可与欧洲最大的航空港法兰克福相媲美的花都国际机场,欲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物流中心,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日趋明显。

这三个城市群体系的日益强化和发达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对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彼此间的竞争固然在所难免,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城市的分工与协作的问题。中小城市必须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有机疏散,各归其位,重新研究、调整自身的发展定位,尤其是产业定位,找到自己在城市群落中的恰当位置。有专家指出,城市、城市群下一步的竞争,将体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水平上。谁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占有先机,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获胜。

大城市群的形成是一整套机制的培育

在选择以大城市群模式推进我国更深层次的城市化时,我们应认识到,所谓大城市群战略,决不是几个城市的简单相加,大城市群的形成绝不是扎堆,更不是拉郎配,而是一整套机制的培育。根据目前国内一些学者的初步研究,它主要包括要素的集聚、产业的高度化以及时空双向的高效机制、区域协调机制等等。

第一,要素高度集中的机制。

各种经济要素向大城市群聚集以获取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从而出现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人口的高度集中将形成和深化市民化社会并带来社会结构的改变,随之而出现的是人口自由流动和户籍管理革新的互动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松动,但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分割状态。这种分割压抑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继而影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大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要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此外,为确保人口移动的顺利实施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至关重要。另外,行政管理则面临职能转换和组织重构,以应对因要素高度集中带来的管理方式的深刻变化。

第二,产业高度化机制。

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都有明显的大城市分布取向。大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推进产业合理化布局,适度进行功能性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依托产业辐射和城市群体,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这是大城市群的灵魂所在。

工业化的推进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大量的劳动力以及产业集聚效应的支撑,更需要大城市发挥其服务功能并同时提供工业化的原动力和消费需求。大城市群的工业体系应当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环境,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注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

信息化将使大城市在信息交流、信息产业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经济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信息载体之间的接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即接触的经济性大;一是速度的经济性大。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两个经济性的最佳途径就是促使各种各样的信息载体尽可能大量地聚集在同一个空间,这样可以便捷地进行互相交流、实现高速的信息生产。可以说大城市在信息经济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服务产业则是最典型的城市经济,城市规模越大,就意味着用户基数越大,服务业的商机越大。特别是日常利用频度较少的服务业、较特殊的服务业只有在大城市中才能得以生存。因此,只有在大城市,门类齐全、高度配套、分工细致、功能明晰的服务产业才会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时空双向的高效机制。

从历史发展来看,工业化后发国家面临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先发国家几百年历程的艰巨任务,而大城市群发展模式可加速工业化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空间利用来看,工业化、信息化把一个国家的国土划分为工业经济、信息经济集中的空间——城市以及农业经济、自然保全的空间——农村这样两大空间。前者的空间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后者,城市规模越大,它的空间效益越好。大城市群发展模式应该把增长极放在城市空间,把粮食供应、国土保全的任务交给农村空间,不应该再向农村空间追求过多的增长效应。要创造出由城市空间返还一部分效益给农村空间的机制。

第四、区域协调机制。

协商、对话、制定共同行动准则,无疑是全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备要素。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由区域内城市共同参与的协商制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兼顾国家、城市和企业利益,逐步实现在特定城市群区域内对要素市场配置、产业发展、区域城镇结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一体化规划、建设。加强城市间协作和互补,及时处理跨地区问题,推动建立大市场,形成城市群分工体系,构造集成竞争优势。

第五、空间规划机制。

空间规划要为大城市群建设服务。必须尽快实施以城市圈为单位的空间规划机制,制定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合理发展。在规划中要注意借鉴运用中外先进的手法和理念,充分展现各类城市的特色和风格,努力实现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的和谐与统一。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规划一旦制定,就必须把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六、分工合作机制。

大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是建设城市群的龙头,能有效带动其他各类城市的快速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能增强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整合区域经济资源;以县级市为主的中小城市的建设,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小城镇,既能为现有的大中城市发展提供支持,也能为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是培育新兴城市的摇篮。总之,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的原则,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中国的城市群发展从无意识的尝试到有意识的推进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其发展的初级性和粗放型特点还十分明显。但作为一种趋势,中国城市群的发展一旦被人们广泛认同,就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能力,它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并进而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背景材料:关于城市群的功能

1.城市群可以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与外部发生经济联系。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从而使城市群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
2.城市群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

城市群作为区域最发达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代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从全球看,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群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地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地区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和德国中部城市群等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有较快和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张鸿雁,1999。可以说,城市群是其所处区域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活力、潜力最大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

3.城市群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弗郎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自身发展及对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影响,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佩鲁的增长极指的是经济空间,可以是部门,也可以是城市。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其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决定着区域经济不平稳发展的过程。在有城市群的经济区域中,由于整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形成区域增长极,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整个经济整体都得到发展。在城市群内部,多个经济增长极构成网状系统,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各个城市和城市之间地区都得到了发展,从而使城市群本身也得到了发展。

因此,无论从现实情况看还是从理论上看,城市群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无可置疑的。这种辐射既包括中心城市对群体内其他城市的辐射,也包括城市群整体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城市群内部的其他城市和区域内部的其他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传导机制、接受能力和回流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而接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不同程度的经济辐射,从而带动了城市群内该城市和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发展,使区域经济整体都得到了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此迫切?| 经济学家说
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
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关中城市群
肖金成、史育龙、陈耀等专家谈如何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