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鉴定:从宏观到微观的鉴别体验(国博藏品详解)

玩古玉的人都会拿一个放大镜,试问,用放大镜主要看什么呢?

每个人的观察点不一,但主要还是看工痕,另外还有皮壳、蚀孔等相关特征,关于古玉鉴定是否应该看微痕迹的问题,在古玉鉴定领域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古玉鉴定不应该看微痕迹,说微痕迹也可以仿;另外一种观念认为, 古玉鉴定应该首先看微痕迹,说微痕迹如果不对,其它方面就可以不看了。

这就是古玉水深的原因,玩玉的和玩玉的打起来了!笔者认为,鉴定古玉,你有你方法,我有我观点,大可求同存异,如果在"料、工、形、纹、沁色、包浆"这六要素中总结出"真假"鉴别点,形成基本的鉴定共识最为关键;古玉的微观特征本来就包含了很丰富的信息,包括古玉的风化特征、包浆特征、打磨工艺特征等等。

掌握古玉微观的的特征神韵,也是提高"眼力"的重要方式;下面我们来近距离感受一下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高古玉的微痕迹特点和光气(包浆)特点。

宏观:虽然玉质已经发生质变为鸡骨白。但整体包浆依然莹润、光气十足!

微观:看钙化和玉质的关系、看打磨痕迹的深浅不一

看打孔"大U"孔,感受孔道的包浆统一,附着物的自然状态,螺旋痕不甚明显(很多孔的螺旋痕并不是很明显,所以不能拿螺旋痕说事)

微观:感受阴刻线解玉砂痕迹,感受一下玉器表面的"橘皮纹"风化

宏观:远观神韵、近看料、拿在手上看雕工

微观:钙化与开窗之间的自然状态

微 观:感受表面打磨痕(笔者发现现在有仿品可以模仿表面打磨痕,打磨痕不具有"一锤定音"的鉴定功效,仔细观察品味,两者有质的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古玉 的打磨痕是因为解玉砂及加工工具的局限性不经意留下的痕迹;而仿品是为了"造打磨痕"刻意为之,因目的不同,呈现的效果神韵自然有天壤之别了。

宏观:包浆光气浑然一体

完结:看到这儿,快快拿起你的放大镜自己来鉴定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高古玉的微观视界(五)
两块带板的比较
不同倍数下的古玉特征
高古玉鉴定“微观学”辨识
浅谈战国玛瑙环的鉴别
高古玉“橘皮纹”的形成与鉴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