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化大山深处的军工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宁化大山深处的军工厂

还有多少人记得?

余爱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客家祖地宁化的深山里,建起了两家中型军工企业,也就是神秘的兵工厂。那时候,这两座兵工厂拥有数千名工人,不仅为国防战备生产出大量的枪支弹药,也对宁化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初颇具规模的生产景象早已不在,时至今日,这大山深处又回归了寂静。

安乐镇航拍图▲

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宁化军工厂的创建和迁移,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变迁。这两座兵工厂,曾经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对今天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鲜为人知。近日,笔者再次走进兵工厂遗址,顺着时间的记忆,探访这一段快要被湮没的历史。当年军工厂为何选址偏僻荒凉的山区,还得从国家“三线建设”说起。

“小三线”建设落地宁化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加强战备,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展开“大、小三线”建设。所谓“三线”,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海沿边地区,向内陆收缩划分的三道线。地处前线的沿海沿边地区为一线;云、贵、川大部和陕、甘、宁、青部分以及晋西、湘西等地区为三线(大三线);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地区为二线。同时一、二线省份的腹地又是本地的三线,即“小三线”。

根据中央战略决策与台海形势,1964年9月,福建省委在福州鼓山召开常委会议,对我省“小三线”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将福州、厦门、漳州、泉州沿海地区划为第一线;鹰厦线南段,由建瓯、南平至漳平、龙岩地区划为第二线;武夷山以南、鹰厦线以西,包括长汀、连城、清流、宁化、建宁、泰宁、光泽、顺昌、建阳、松溪、政和一带划为第三线。

随后,省委军工及三线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到“小三线”区域进行选点和规划。经过实地勘探和反复论证,宁化境内有两处被选定为军工厂建设点,一处在安乐公社黄坊村的峡谷之中,与清流县地域相邻;另一处位于安乐公社赖畲村的山间小盆地,距宁化县城约20公里。

激情燃烧的军工岁月

1965年,上级抽调大批工人及技术人员进驻黄坊、赖畲村,开始筹建兵工厂。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技术和管理骨干大多从东北、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老军工厂抽调,工人大部分是本省各单位调集来的,政工干部基本上是部队转业军人。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放弃了原先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告别了故土和亲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荒山野岭,安营扎寨。

这些早期的建设者们,劳动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住的是毛竹茅草搭建的大棚,喝的是小河里的生水,吃的是食堂最简易的饭菜,洗澡要到小溪冲洗,孩子上学要步行几公里。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都乐观以对,干劲十足,不分白天黑夜,冒着酷暑严寒,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日建成、早日投产。在全体建设者的奋力拼搏下, 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完成厂房建设并投入生产。

出于保密需要,所有军工企业都编有代号。建在安乐黄坊村的军工厂,代号是国营第944厂,对外称福建建设机器厂,因通讯地址为“5101信箱”,当地人都称它01厂。整个军工厂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其中生产车间12个,主要生产56式7.62mm普通枪弹。工厂大门由保卫科人员轮流值班,早期还有解放军驻守,负责处置突发事件。生活区分成甲、乙、丙区,分布在约2公里的狭长山谷中,共有宿舍楼20多座,设有学校、医院、影剧院、招待所、食堂、粮站、商店、银行、邮电所,文教医疗及后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工厂高峰期间,干部及职工1000多人,总人口(含家属)达2000余人。

原01厂的大门和值班室▲

原01厂的影剧院▲

地处安乐赖畲村的军工厂,代号国营第975厂,对外称福建革新机器厂,因通讯地址为“5102信箱”,当地人习惯叫02厂。创建时按“靠山、分散、隐蔽”的布点要求,13座厂房分别在三个山沟里依山而建,生活区距生产区1至2公里,也是依山散建,错落有致。在基建施工过程中,省人委组织了22个单位、5000多人参加会战,工厂主体工程由省六建公司承建,公路由宁化县组织1000多名民工日夜抢修。工厂占地面积38.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3万平方米,建成总投资675万元。1966年7月,正式开工生产,产品为五六式7.62半自动步枪。1970至1975年间,工厂连续六年完成国家计划,累计上缴利润1200多万元。1979年生产半自动步枪32000支,达到建厂以来的最高产量。

原02厂的大礼堂▲

原02厂子弟学校▲

02厂的整体布局同01厂相似,生产区与生活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生活区内设施齐全,不仅有宿舍、学校、医院,礼堂、体育场,还有食堂、百货楼、粮站、银行、邮电所等。但02厂的规模更大,高峰时期有干部、职工近3000人,总人口(含家属)达4000多人。

军转民改革的艰难突破

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认为,尽管局部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为此,国务院作出了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重大决策,部分军工企业开始走军民结合的路线,转为生产民用产品。

“小三线”军工企业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出于国防战备的需要,所有工厂投资和工人工资都由国家财政负担,产品生产与供应全部由上级部门指定,不需要与市场接轨,即使亏本也照样生存。现在情况不同了,要加入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生产出大众喜欢的产品,寻求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路径,这对广大军工人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进入八十年代,01厂、02厂面对新的形势,也转向民用品生产,曾攻关、试制多种民用产品,但经济效益并不好。01厂主要试制生产缝纫机撞针、摩托车链条、电子计算机部件,只有摩托车链条的销路尚好。02厂主要试制投产台式电风扇,也历经挫折,随后陆续开发出多种尺寸和功能的电风扇,市场反映较好。直到1986年才第一次扭亏为盈,生产销售台扇7万多台,实现盈利52万多元。其生产的茶花牌和海峡牌台扇,获过省优质产品奖,成为福建省的知名品牌。

客家人伍哥

,赞9

宁化生产的海峡牌电风扇▲

在军转民改革的过程中,军工企业勇敢面向市场,从尝试到突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难于引进人才和联系客商,加上众多遗留问题长期困扰企业,使得工厂发展整体上陷入了困境,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搞活“小三线”企业,解脱困境,国务院提出了脱险搬迁,重新调整布局的政策,力争在“七五”期间(1986—1990年)解决“小三线”企业的难题。

为了落实国务院脱险搬迁、重新调整的政策,省国防科工办对下属企业进行了布局调整。经过反复磋商和选点,确定01厂搬到莆田涵江经济技术开发区,02厂迁至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从80年代后期开始,01厂、02厂边生产边搬迁,陆续撤离宁化,至90年代初,整体搬迁工作基本完成。遗留在山区的工厂建筑物,大部分无偿转交给了当地政府。01厂的影剧院划归黄庄村委会所有,职工宿舍楼转卖给当地村民。02厂的百货楼、大礼堂划归赖畲村委会所有,部分职工宿舍转卖当地村民,其生产车间后来被利用改造,办起了恒大水泥厂、大自然木业等地方企业。

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孟秋时节,暑去凉来。我同友人相约前往安乐,考察了01厂和02厂遗址。在黄坊村,土生土长的吴道生老人给我们当向导,他今年69岁,对01厂的历史及厂区布局相当熟悉。他带我们先到当年的生产区察看,只见杂草丛生,满目荒芜,所有厂房早已拆除,让人意想不到,这里曾是军工厂繁忙的生产车间。靠近生产区的路上,看到两道遗留的门岗,后期建的大门及值班室还完整保存,更早建的大门却毁坏严重,只剩下两根柱子,门柱上的标语“心怀全球创大业,一心革命建山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仍清晰可见。

随后来到当年的生活区,至今保存下来的楼房有10余座,包括影剧院、学校、医院、招待所、宿舍等,只是村民盖的住房与这些建筑交错在一起。吴道生老人边走边介绍生活区的布局,还饶有兴致讲述了一些往事。他说:兵工厂属保密单位,生产区周边有铁丝网拦住,绝对禁止外人进入。生活区就相对宽松一些,工厂与当地村民关系不错,村民的小孩都就读子弟学校,还可以到大礼堂看电影。影剧院的设备很先进,经常放映新片,非常热闹,颇让外人羡慕。那时架设在厂区高处的大喇叭,每天会准时播放样板戏和革命歌曲,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些许娱乐。

从黄坊村出发驱车约20公里,我们又赶到安乐镇赖畲村。十多年前曾来过这里,那“福建革新机器厂” 厂名和“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八个大字,让我记忆犹新。可是这次找了许久也没看到工厂大门,询问当地村民,说是公路扩修时给拆掉了。当年生产区30多座厂房及管理房,现在已面目全非,所剩无几。倒是生活区的设施保存较好,目前尚有宿舍、礼堂、学校、医院及相应的配套用房20多座,其中礼堂变成了“赖畲村幸福院”。在一些遗存建筑的墙体上,还保留具有时代特征的标语。

在参观学校旧址时,恰巧遇到一位从福州重回故地的黄女士,她祖籍河北,父母都是创建02厂的老军工人,她在这里出生,也在这所子弟学校读书成长,十八岁才随父母搬迁到福州。时隔30多年,她再度踏入02厂,虽然学校、运动场、宿舍楼房依然还在,但与从前判若两人,昔日书声琅琅的校园已破旧不堪,空无一人,朝气蓬勃的运动场居然杂草丛生,还盖了几栋村民住房。看着这一切,想着昔日的辉煌,真的让她感慨万千。她说小时候生活的情景和校园的趣事,总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至今周边还有她小学、初中的同学,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留给她不可磨灭的复杂记忆。

从01厂、02厂遗址归来,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那个精神和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军工人,放弃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到这偏远的小山沟,挥洒汗水和青春,硬是用双手创造出国防建设的新天地。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些军工厂又经历了军转民体制改革的阵痛,要么破产,要么合并,要么搬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历经种种困难,其过程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50多年过去了,曾经火热的“小三线”建设已成历史,但无数“小三线”人以赤诚和汗水熔铸的“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却如同那绵延的大山,长久屹立于天地之间。他们用忠诚与担当,以不惧生死的勇气和智慧,为历史镌刻下奋斗者的身姿,成为时代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永州:大山中废弃的庞大军工厂,占地6000多亩
探访四川达州军工厂,搬迁后已经废弃,宿舍楼内养家禽
福建大山之中,一座无人的大型军工厂,将改造成科普基地
四川三线军工厂探访,占地650亩楼房林立,荒凉破败如空城
广东连州“711厂”,生产航空炮弹,废弃的建筑颓然相立
四川废弃军工厂遗址,昔日辉煌生产高精尖,如今没落幸福当地村民|仪器厂|军工厂|四川省|广安|永光|渠江|重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