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帖:与家校互育有关的六项小创意

实用帖:与家校互育有关的六项小创意

(本文为学校微管理创意100则系列之十六

55、与家校互育有关的五项小创意)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家长是作者,教师是编辑,社会是读者”。可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怎样合理利用诸多家长这个庞大的教育资源?班级家长会的效益怎样实现最大化?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搭建家长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平台?读了下面六则管理见闻,也许会给你有所启迪。

1、校门口办起家长读书社

每到放学时分,接孩子的家长就会拥堵在校门口,这已经成为城市一景。鉴于很多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接孩子来得很早、又无事可做、只能站在校门口聊天打发时间的现实,山东济南某小学在校门口办起家长读书社,让等待接孩子的家长利用这段时间读书充电。他们的做法是:学校把图书室的部分报纸、书刊拿到读书社,供家长和社区居民阅读,还购置了50多个红马扎让家长们休息、读书使用。同时读书社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学生放学前向家长、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2、让学生乐意请家长到校

学生最厌烦的是叫家长到校,家长最头疼、最害怕的也是接到班主任、教师的电话或孩子捎口信“请”自己到校!家长的普遍的心里是“请”自己到学校准没有好事:要么孩子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要么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这样家长自认为被教师叫到学校很没面子,于是父母常为此事推来推去。

开封某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变换了一种思维模式,变请差生家长到校为请优秀学生家长到校;变学生害怕请家长到校为学生乐意、盼望请家长到校。他们的做法是,凡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学生: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为班级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学校表彰的;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的;思想表现有明显好转的;被评为校级十星级文明学生的……。班主任都要亲自填写学校特意印制的精美的邀请卡,邀请卡上的主要内容一是向家长报喜,祝贺孩子的进步,并感谢家长配合学校、班级工作,二是诚恳邀请35名学生家长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为本班学生讲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行业知识、社会实践知识。班主任填写完毕、学校加盖公章后,有学生亲自带给家长。学生看到邀请卡的兴奋劲甭提了!一家人围绕邀请卡话题有说不完的话,家庭其乐融融。这些家长全身心投入所开讲座的准备上。班里的孩子们听家长开设的讲座比听教师上学科课程还投入。这些为家长争得面子的孩子,成为了同伴羡慕的对象。许多孩子私下也发誓,我要改变自己,我也要为家长赢得一张邀请卡,让家长在我班也风光风光!试想这样请家长到校,学生既乐意又盼望,家长面子上又有光,同时又为本班学生举办了各种讲座,填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真是一箭双雕呀!

    3、轮流召开班级家长会

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有下列一些弊端:追求轰动效应,形式大于内容;因班额较大,讲共性的多,谈个性的少。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不能很好围绕每个孩子的个性问题,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因家长工作性质的原因,定期召开家长会时,经常有家长因无法请假而缺席。

针对上述情况,郑州某校推出了轮流召开班级家长会的新举措,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先确定家长会的主题,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协助下,在一周范围内以每次不多于十人形式分数次召开。家长可根据自己工作性质,与班主任协商参加家长会的时间。学生家长普遍反映一是方便了家长,二是因能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一对一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因而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了全方位的认识,三是从班主任、任课教师那里得到的有用的信息增加了,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分工、协作更加默契了。

4、举办学生、家长辩论会

为了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消除家长与孩子之间代际的鸿沟,让学生和家长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同时为了让孩子们能和家长平等地坐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新乡某校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第一场:学生代表是正方,家长代表是反方。正方的观点是:家长不理解我们孩子;第二场:家长代表是正方,学生代表是反方。正方的观点是子女不理解父母。辩论会主席由校长亲自担任,特邀社区居委会委员、管工委成员、高校教育、心里学专家组成评委。双方在台上各有3名经过海选产生的辩论员作为主辩手,同时允许台下双方观众也可以辅助辩手的身份参与辩论。刚开始双方情绪激动、火药味十足,唇枪舌战、好不留情,都有不制对方与死地不罢休气势。慢慢地双方气消了,愁眉舒展了,语言平和了,再加上评委们的精彩点评,为辩论赛推向了高潮。事后,父母与家长达成了共识:父母与孩子都不容易,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生活中难免不会产生误会。今后要做到互相理解,即子女理解父母,父母也要理解子女。

5、转化差生新视域一一颁发嘉奖卡

我要求班主任每周周末在班级进行“全民公投”(无记名投票),评选出本周综合表现进步最大十名学生,结合班级任课教师意见,双向通过的学生,一则给其颁发嘉奖卡,一则班主任星期天可带学生到附近景点玩或上网玩游戏一次,当然也可满足学生一个小心愿。

颁发嘉奖卡要求学生必须带回家,让家长签字,后有班主任保存,期未依据学生获得嘉奖卡数量多少,班级设立一、二、三等奖,颁发有校长鉴名的嘉奖喜报,并颁发奖品。若学生连续三次获得班级嘉奖卡,则邀请其家长到校以嘉宾形式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有级段主任为其颁发嘉奖令,并让其走星光大道,授予其颁奖词、同伴献花、发表获奖感言。

6、家庭互助互育组(拼养小组)

一般是在班主任协调下同班(同年级)的学生家庭完全自愿组成的合作组织。互助组的成立为家长之间、孩子之间的交流搭建起平台,他们自主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增进孩子和父母的感情,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与合作,鼓励孩子相互学习;家长也可以在活动中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孩子,学习借鉴别人的教子经验,互相解释疑惑,交流教子体会。学生家长有着不同的、丰富的、多彩的人生经历,将这些经历跟孩子们分享,不仅孩子获益匪浅,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家庭互助互育组大多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一起聚会、外出参观、郊游等。孩子们这样说:“参加这个小组,我们一起郊游、聚餐,比一个人面对老爸老妈强多了。”“自从参加这个组织,我好像不再是独生子女了,感觉不再孤独。”家长们说:“互助互育组让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家长们成了朋友,成了同学。有些从孩子那里了解不到的东西,从孩子伙伴那里可以了解,也可以从其他父母那里得知。”“因为孩子,我们相识,因为孩子同龄,我们常常面对同样的问题,共同研讨、共同协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做到优势互补,我们太需要了。”

纵观与学生家长有关的上述几项创意,转变观念、改变心智模式是多么重要

校门口办起家长读书社,一方面是盘活了学校阅读资源,提高了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校树立了对自己的客户——家长服务的意识、培训的意识。学校不妨视野再开阔一些,牵头定期举办读书心得、育儿教子经验交流活动,借机引导家长喜欢读书学习,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书香浓郁的家庭环境。

让学生乐意请家长到校的创意是反其道而行之,变传统的动不动请差生的家长到校为定期通过学生邀请优秀学生家长到校开讲座。不但家长群体这个庞大的教育资源被学校利用了,而且倡导了“请谁的家长到校谁光荣”的舆论氛围,同时形成了一个“学生想叫家长到校,家长也原到学校来的”环境场。

轮流召开班级家长会的创意,是学校的一种换位思考,使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从传统的服从与被服从、命令与执行的关系上升到了双方民主、平等、协商的新型家校关系。同时也是家长会从原来过于追求形式走向了现在追求效果的高境界。

围绕父母与孩子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举办学生、家长辩论会的创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尝试,极有推广价值。该创意为父母与孩子搭建了一个互说心里话的平等对话的平台,同时也让一些不善言语的父母与孩子,借助集体的力量、舆论的氛围,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更为可喜的是在双方争辩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在事实面前都学会了换位思考,互相谅解、理解了对方。

颁发嘉奖卡、嘉奖令、嘉奖喜报这个小创意有如下好处,一则孩子很开心,并且乐意让家长签字,甚至理直气壮让家长给予适当物质奖励;二则家长也很开心、感动,甚至感到很有面子。过去孩子犯错误班主任才叫家长,家长感到很丢人、没面子,如今不是“配合教育”,而是光荣地和孩子一起享受表扬的荣誉,这对家长也是莫大鼓励。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家长定会成为学校铁杆粉丝,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班主任工作。

家庭互助组是家长自发自愿组成的一个组织,有新意而且效果好。这是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结出的另一个果实。当今,安全问题困扰着学校的很多校外活动的开展,使得本应当走出校门,到社会与自然中感受与体验生活的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而家庭互助组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互助组人员不是太多,而家长又特别负责,孩子可以处于绝对安全之中。而孩子则可以乘兴而去,尽兴而归。家长可以尽情地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与方法,特别是在现场活动中,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互助活动时间的交流,还会不断地向其他时间延伸,这就形成了一个校外家庭联系网。而孩子则在这个组织中,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合作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优秀德育论文
一年级五班班主任家长会后的总结报告
一年级家长培训议程
高二上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发言材料
初中家长会工作总结
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分享的几个词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