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设计

一、对于教学模式的认识:

接到市教研室的通知,要我在这次教研会上,讲讲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的问题。我真是感到畏难。因为第一,我没有在一线教书,不了解实际情况。讲的不一定是大家需要的,大家需要的也不一定咱会讲。第二,对于这个题目来说,也不是我的专长。在思想深处,还有某种抵触情绪,因为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是某种行为的格式化的范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规律在具体教学情境下的特定的表现形式,是教学过程的格式化的流程和套路。它是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的载体。它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一线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它不是教学观念的创新,也不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而是教学观念、手段、程序的集成创新。它必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学模式将会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不断突破又不断创新。必将随着教师个性风格的展现,不断提升教学艺术水平,表达教学智慧,取得教学佳绩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但是我总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难道一个模式、一个程、,一种方法、一个套路就可以包罗万象?就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复杂现象和一切问题?

但是,反过来又想:尽管,模式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毕竟是初级入门者的拐杖,是必要的入格训练,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必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托,也是教师个性特色的展示。总之,我还是反对教学有统一的模式的,其理由有三:

1、  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不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

教无定法;学校的多样性;班级的多样性;学生的多样性;个性的多样性;教师的多样性;教材内容的多样性;教材版本的多样性。所有这些多样性的不同组合,就会排列出难以数计的教学方法。所以统一的教学模式,是眼中没有学生的教学,是眼中没有自己的教学,是眼中没有教材的教学,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极其单一的教学,是泯灭了个性特色的教学。即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教师的个性特点。

2、  违背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新课程倡导;方法多元,思想多元,策略多元,途径多元,主体多元,个性多元。把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多元并存看做自己的生命追求;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当作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其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教学中出现的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的弊端。

文革中废除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文艺领域里,只演出《沙家浜》、《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样板戏京剧艺术。样板戏不是不好,既不是思想性不高,也不是没有艺术性,而是太单一了。可以这样说,由于多次排练,多次展示,所以艺术上已经是炉火纯青了。但是问题在于太单一了,遏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使文化艺术的百花园里,一支独秀,没有了姹紫嫣红。

3、  不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

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违背了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践认识实践认识的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办法,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单一的一种模式和办法,不可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也不符合丰富多彩的具体实践,更不符合变化莫测的教学过程。

鉴于以上的原因,我决定把我讲的题目改为《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点思考》。

二、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

我市新课程的实施,早的已经5年了,(宛城、卧龙),晚的也已经实施了3年,总之,七年级思想品德,已经在全市全面展开。大家经过积极的实践探索,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我调查了几个县市的情况,了解了许多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基本实现了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以讲为主”为“以学为主”、变“带着课本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课本”的 三大转变;做到了“五个要让”(即能观察的一定让学生观察,能思考的一定要让学生思考,能表述的一定让学生表述,能动手的一定让学生动手,能总结的一定让学生总结;实现了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范式的转变;实现了教学方式由“灌输式”向“启发式”的转化;实现了“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走出了嘴上喊的和手中做的不一致的怪圈(许多时候,我们嘴上喊的,不是手中做的,手中做的,不是嘴上喊的。可以说,做的不是说的,说的不是做的。做和说是不一致的);形成了“科学智慧地教,生动活泼地学,灵活激动地考,扎扎实实地抓”的课改新局面。

但是,毋庸讳言,新课程实施问题不少,困惑也颇多。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特别是七年级思想品德,更是存在深刻的问题。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七年级学科与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的。客观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中招升学比重少,重视不够。

中招虽然考试,但是比重小,分值少,因而学校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窠臼,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许多中学,特别是规模偏小的农村中学,甚至在师资上也给与扭曲。把那些不适应教学的老弱病残老师,给与合理照顾,都来担任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所以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师,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身强力壮的教师少,老弱病残教师多;专业教师少,改行教师多;多是一主一托,把思想品德当作辅助科目。

2、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

这个时期,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学生生理急剧变化,心理也急速变化,自己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生理与心理。他们渴望独立,比较敏感,反叛性强,增加了教育的困难。

3、  学段特征所决定。

这个学段是连接初中与小学的过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增多,思维方式有记忆为主改变为理解为主,学习方式由他主转变为自主。如果衔接教学搞不好,学生难以适应,教师的施教就要落空。

主观上也存在有几个原因:

1、  新课程的实施,破除了传统的弊端,同时也丢掉了传统优秀的方法。

2、  由于课改力度不够,导致新方法实施不到位,出现了种种新弊端。

3、  把新课改出现新问题作为反对进一步改革的借口,使新课程实施问题错综复杂。

那么究竟有那些问题呢?

昆明市教研室教研员陈为老师说:

主要是课堂教学活动存在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探究活动虚无化(主要是不探究)

2、  探究活动形式化(为活动而活动,缺少活动内涵,活动成为空壳,活动成为新课堂的标签)

3、  探究活动泛华绝对化。表现在事事都探究,题题都探究。有探究价值的探究,没有探究价值的也探究;能探究的探究,不能探究们的也探究。

青海省格尔木市教研室朱淮认为:新课程存在以下几种迷茫现象。

1、  教学目标:沉醉不觉回归路。(知识虚化,回归生活,但是没有回归课本)

2、  课堂生成:花自飘零水自流。随意性大,评价不到位。课堂评价缺乏主导和引导,流到哪里算哪里?有时候正确表扬,错误也表扬,评价单一,极其不得体。

3、  教学内容:繁花渐欲迷人眼。内容随意补充,增加教学内容,加重学生负担,冲淡主干知识,不利于突出重点,死路混乱,不知所云。

4、多媒体:借来东风不施雨。图表多,冲淡主题。眼花缭乱,使课堂教学缺乏啃板、扣眼,缺乏必要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山东潍坊市教研室王青老师认为,新课程出现的新问题表现在以下即个方面。

1、课堂活动过于频繁。

2、知识能力目标虚化。

3、多媒体运用喧宾夺主。

广西环江县韦细纠老师总结,主要存在4个问题。

1、课堂发言被少数学生垄断。

2、课堂点评是好好先生。

3、教师讲得太少。

4、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太少。

5、多媒体教学忽略了板书。

综合以上分析,我觉得新课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有效性问题。

存在两种倾向:

一种是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课堂氛围热热闹闹,课堂形式花里胡哨。课堂活动频繁,但是对于形成体验交流生成的知识,不归纳、不总结、不分析、不强化、不迁移、不运用,使思维停滞,知识悬浮,能力虚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能内化和升华。

二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扭曲了课堂教学的核心观点。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考试。不能应付考试的教学,一定是失败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两种情形。1、懒汉教学。上课画书、背书、默书。知识死记硬背,老师画条条,考试考条条,学生记条条,学生默条条。学生学习到的东西,是死的知识,是知识的堆砌。尽管知识落实,但是能力目标虚化,过程与方法虚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虚化。

2、以练代讲。把新课程当成练习课、复习课。一上课教师就以应试为目标,以讲题为依托,以知识熟练为目的,进行讲评与答题指导。

二、存在主体性问题。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性缺失问题,一个是主体性越位问题。

1、主体性缺失问题。

课堂教学老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学生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庸。核心的理念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成为主要演员,学生成为观众。可以这样说,教师讲课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学生听课昏昏欲睡,又困又累;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和活力,课堂效率十分底下。

这样的课堂是单向的课堂,是缺乏参与的课堂,是缺乏激情与互动的课堂,是目中没有学生的传统课堂,当然是主体缺位的课堂了。

2、主体性越位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是指主导作用不充分,老师没有充分引领课堂,使课堂失控。表现为课堂放得开,收不起,收与放不能自如。课堂上只有学生的发问、回答与辩论,但是缺乏老师的点睛、总结与梳理,体现不了思维的层次性、逻辑的严密性、问题的过渡性与指向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形成了大放羊的局面。这个问题的形成,主要是老师不善于评价,或者说评价不得体造成的。由于评价不得体,老师隔靴挠痒,就不能够有效地驾驭课堂,也不能有效地引领和组织课堂。失去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职能。

三、存在情感性问题。

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是交流的课堂。只有知识的传授,没有情感的互动,课堂则是干瘪、苦涩的课堂。思想品德课堂更应该是情感互动的课堂。离开了情感互动、内化和升华,就背离了思想品德课开设的目的。也存在两种倾向。1、情感缺失问题。讲概念,练概念,就是没有能从学生心灵的体验出发,因而不能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2、情感性泛滥问题。例如:在讲《孝敬父母》这以课时候,学生交流了父母对于自己的关怀,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父母的充沛感情,但是当老师说到自己父亲死亡,母亲一个人承担这全部家务的姊妹几个上学的任务时,学生们哭了 ,听课的老师们也哭了,真正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啊。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老师出示了几组行为,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孝敬父母的行为。学生没有从孝敬父母的概念出发,进行必要的判断,而是从自己生活的经验出发,凭借自己的感觉随心所欲。不能从自己心理上,行为上,学业上去判断,也不能从自己态度上,精神上,和物质上去界定。所以这样的课堂,尽管有成功的因子,仍然是以偏概全的课堂,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四、存在创新性问题。

1、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目光。不会借题发挥,不会利用课堂资源,没有课堂机智,不哪呢个四两拨千斤。

2、缺乏设计问题的新角度,新情况,材料陈旧。要推成出新,翻陈出新,温故知新。例如讲诚信问题的时候,如果引出刘胡兰的例子,然后问大家:刘胡兰是不是诚信的人?为什么?把这个问题贯穿始终,一定可以解决诚信的四条原则,和相关问题,了解诚信的核心是善的问题。再如,讲《孝敬父母》这个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唱《常回家看看》,然后问大家,歌词里的家是什么类型的家?为什么要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主要是给与父母那个方面的孝敬?

3、缺乏时代的背景。

例如有的讲探索宇宙的奥秘,就是不知道谈谈嫦娥一号的飞天,讲党的方针政策,就是不知道谈十七大精神;讲消费水平的提高,就是不知道讲共享改革成果;讲诚信问题,不知道列举华南虎事件;讲物价上涨,就是不知道流动性过剩;讲2008年经济形势,就是不知道欧美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的疲软;讲民主政治,就不知道我国民主的情况。要这样的话,政治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4、缺乏变换问题的技巧。

变换问题的技巧,可以多种多样。我在这里,介绍几种,希望大家参考。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大问题小切点;无中生有;有种出新;正理歪说,歪理正说;硬话软说;软化硬说;热点中的冷问题,冷点中的热问题;关注热点与回避热点结合起来;熟悉中问陌生,陌生的材料问熟悉。

总之,新课程问题多多,归结起来有三个问题。一个是课堂实效性问题;一个是思维深刻性问题;一个是个别代替整体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最为突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高度关注。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新课程才能健康前进。

三、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和原则

一》依据:

1、必须符合《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既是文化课,又是德育课;既是政治理论课,又是实践操作课。

是文化课,就要起到传承文明的功能。

是德育课,就要承载思想感情与价值观,就要以情感人,就要重视感情的共鸣,就要遵守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

是政治理论课,就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就要学会理论思考,学会理性分析,培养学科能力,积累学科涵养。

是实践操作课,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懂得,更为重要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升华自己的感情,使自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要做到懂信用的统一,把学到的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所以,思想品德课,不仅要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感情问题和实践操作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一样,也同样有这几个特点。他是整合了自然、融合了心理、法律、国情、道德于一体,以学生的成长生活为逻辑主线索,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支撑,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形成尊重、关爱、责任等基本的价值目标。所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所选用的教学方法。

2、必须和服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

七年级学生,好动好表现自己,总希望大家高度关注他,以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应该尊重学生个性,表扬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思考,充分表达,充分展示。坚持活动即教学的观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激发。

3、必须符合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形式,一定要与内容结合,使神与形完美结合,天衣无缝,实现无缝对接。

4、必须符合教师的个性特点。

学校没有特色,就不能发展;教师没有特点,就没有魅力;学生没有特长,就难以成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把自己的特点做亮,使自己的教学符合自己的特点,符合自己的特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教学引向纵深。例如,有的教师善于朗读,就可以自己朗读,以朗读引领朗读,迸发读书的热情;有的老师,声音不好,普通话不好,朗读效果不佳,这个时候,需要朗读,自己就可以找学生朗读,让学生朗读,也可以提前录音,到时候发录音。

5、必须符合学校的软硬环境。有小黑板了 ,就用小黑板;有多媒体了,就用多媒体;有投影了,就用投影。什么也没有了,就只能用班级的教育资源。

二》原则:安徽省枞阳市三中的钱叶明老师认为,新课堂应该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平等原则。这个是课堂的灵魂。体现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体现在民主的管理中,要求老师要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一切,要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树立民主教育意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互动原则。这个是课堂的生命。互动是课堂的生命,是课堂的载体,是新课堂突出的亮点。坚持这个原则,注意互动要有序,有物,有的放矢。

3、开放原则。开放原则是课堂鲜活的生命。保持其开放性,回归社会、回归生活,使教学呈现生活化、多元化、与动态化。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外资源不失时机地引进课堂,就成为教学过程的必须。

4、生成原则。生成原则是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就要达成目标,就要创新思想,就要与受众感情共鸣。所以知识的归纳需要生成,感情的点燃需要生成,能力的提高需要生成,内化与升华,无不是在生成中实现的。只有学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我们的教学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思考问题,还能够根据感情的体验,自觉地去指导实践。

四、教学的设想。

一》总指导思想。

用三个有利于标准,统领课堂教学的全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手段,以课堂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内化知识,发展思维,升华感情形成基本价值目标为根本,以解决学生认知偏差为突破口,使课堂成为情感互动的课堂,成为智慧迸发的课堂,成为思维洋溢的课堂,成为思想激荡的课堂。

1、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科发展。

2、新课程理念:课堂因互动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智慧因交流而丰盈,思维因活动而飞扬。

3、一堂好课情景:情感互动、智慧迸发、思维洋溢、思想激荡

二》具体的课堂标准:对话畅通,评价得体,重点突出,思维深刻,目标落实,联系实际,真情感染,参与热烈。

五、课前的准备:总要求是:揉碎教材分层次,整合活动编程序。那么怎么样来揉碎教材分层次呢?

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分清楚教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 ,弄明白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其目的究竟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还是实际问题?是认知问题还是感情问题?是理论问题还是行为问题?例如《享受学习》编写的目的就是交接学习的苦与乐。从而更好地珍惜学习机会,更好地努力学习。如果停留在苦与乐的体验阶段,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没有达到。要深化这个目的,就必要对于那些因为战争、贫困、疾病灾难失去学习机会人的同情,从而在对比中感觉学习机会的难得,从而更加珍惜学习。

其次要弄清楚“是什么”的内涵与外延,具体地说,就是含义,性质,类型,判断标准以及需要把握的内涵层次特点与特征。例如《走进青春》这一篇课文。青春期这个概念,时间的界定,性质的界定,身体生理的变化需要弄清楚。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的身体发育又不尽相同,有快又慢。又的喜欢长长,又的喜欢长粗。明确发育的不平衡性,从而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

第三,要弄清楚“为什么”的层次与方面。大体上可以分为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重点从这即个方面来把握:地位、依据(理论依据,哲学依据)、规律规定、实际决定等。

重要性:主要是对于国家、社会、人民以及制度层面的意义。制度层面的东西,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优越性分配制度等等来说明。也可以结合事实政治,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说明。也可以结合个人的心理、生理以及健康成长、成才、成人的方面来说明。

紧迫性。主要是要讲清楚现状,肯定成绩,把成绩讲够,讲足,不遗露;当然也要把问题讲透。以一定要精辟深刻,把握大局。对于问题要从宏观把握与微观把握相结合,让大家认识到存在问题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增加现实性,与紧迫性,从反面论证了问题的严重性。例如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时候,要讲清楚问射门生命需要关爱?就要从生命的特性上讲,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因为顽强,给人力量;因为脆弱,需要关爱。从生命的意义上讲,每一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列举20078月湖南省老鼠泛滥的故事,加以证明。从实际的层面讲,破坏生命,人类已经受到了惩罚。沙尘暴,红潮,非典等等的肆虐,就是人类离开生命的制约得到的恶果。

第四,要弄清楚究竟该怎么样?怎么样的问题,涉及具体的细节,可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有虚到实,也可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有实到虚。例如怎么样处理自己因为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从近到远,就可以说,首先要自己当自己的 心理医生;其次要向老师和家长求救;第三要向自己的同学和同伴交流;最后可以向社会求救。

那么怎么样来整合活动编程序呢?

1、  活动的次数要适当,不能过多。根据活动的任务,可以讲活动分为以下类型。

A、 为生成知识而开展的活动;

B、 为升华感情而开展的活动;

C、 为深化知识应用知识而开展的活动;

D、为激发兴趣,引导过渡而开展的活动;

E、 为拓展思维而开展的活动;

F、 为梳理知识而开展的活动。

活动的目的不同,有的时候,一堂课一个活动就要可以贯穿始终,有时候需要三个活动,才可以。但是不可以超过三个活动。因为过于频繁的活动,不够充分,也徒有其表,没有实际内容,看很热闹,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活动时间与内容要充分,要透彻,要有明确的指向、层次和坡度。活动的而目的究竟是什么?是解决知识的易混问题还是认知的误区问题?还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海鸥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是为了增加感性认识,交流个体体验还是澄清糊涂认识,进行课堂辩论?不管是为了什么,都要要和课本结合,教材结合,课标结合,与学生成长的历程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成为生成的过程。

2、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A、 交流。交流体验,交流见闻,交流自身经历。

B、 讨论。讨论易混,讨论易错,讨论是非。

C、 辩论。模拟法庭,挑起争吵,运用知识,锻炼口才,锻炼胆略。

D、表演。课本剧、小品、相声、朗诵、演讲。

E、 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活动的整合要与提纲的整合相结合。什么地方,设置什么活动,解决什么观点,设置什么活动,聚精怎么样活动?要全方位地考虑。不要顾头不顾尾,要统筹兼顾,不要顾此失彼。只有结合起来,才有意义。没有结合,就没有意义。

六、课堂教学的几种模式。

1、学、讲、导、练模式。

2、互动激趣模式。

3、目标教学模式。导入目标;揭示目标;梳理目标;拓展目标;深化目标。

4、问题导读模式。

5、案例教学模式。

6、直观演示模式。

7、一线两点三位四性五字模式。一是思维为主线;二是突出思想教育点、学生学习兴趣点;三是做到重点、难点、易混点到位;四是教学要体现人文性、科学性、艺术性、个性等四个性;五是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五个层次:例证、阐释、延伸、宣传和纠偏。

8、五步探究模式。一是热点链接,提出问题;二是自学教材,讨论探究;三是弄清道理,构建知识;学会运用。能力提升;五是情景升华,行为引导。

9、五点教学模式。一是选准联系点,贴近生活;二是挖掘情景点,震撼心灵;三是化解糊涂点,矫正思想;四是抓住实践点,学做真人;五是扩展评分点,融合知行。

10、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一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二是出示提纲,自主探究;三是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四是合作梳理,升华拓展;五是实践反馈,迁移运用。

总之,不论什么模式,讲课要吝啬一点;时间要宽松一点;板书要艺术一点。只要突出自主学习、对话交流、真情打动,思维碰撞、目标落实、净化心灵,就算成功的一节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评思想品德课
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选取您教学实践中最满意的一节课,结合教学环节,说说运用了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述职报告
初中思品课堂活动有效性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