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人工工资随行就市办法好
当前建筑人工工资疯涨,不仅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也给造价管理部门带来巨大压力。定额人工工资标准始终处于被动、滞后状态。发文调整的涨幅不算小,但很快又被市场上新的建筑人工工资,远远抛在后面。结果形成怪圈:企业反映现行人工工资标准太低——造价主管部门组织调研、测算并拿出调整方案——报请有关部门核批——造价部门下达文件实施——市场上的建筑人工工资再被刷新。
上表公布的工资标准显示,工人日工资标准基本为几十元钱,但在建筑市场上,实际付给工人的日工资则要高达100多元乃至200多元。从中可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建筑市场上的人工费用入不敷出,严重倒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造价政策造成的人工费亏损已经有很多年了。对此,定额编制部门并非熟视无睹。每当企业反映呼声大了,相关部门就会召开各类座谈会,然后进行测算,拿出调整的初步意见再与发改委、造价部门、财政部门一次次去协调、商量,最后形成文件,同意上调一次。但是,总体上建筑人工工资标准的调整不仅是滞后的,而且是涨不到位的。建筑企业在人工工资这方面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能不能跳出现行的管理模式?彻底改变工程造价管理的被动局面,是全行业当前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定额本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于控制投资及对项目造价进行科学的目标管理起着积极作用。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根据工资等级按月拿固定工资,因此施工企业的人工费收入和支出是同口径的,甚至管理得好,人工费还可以有少许结余。现在是源头未变,仍然是计划经济的做法,虽然发布周期从过去的五年缩短为两年甚至逐年调整,但支出方式却变成完全市场化的随行就市。在“民工荒”的情势下,工人的工资一年数变,一个项目数变,并且要求按天发放。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收入和支出完全不属同一口径,导致亏损严重。
我们建筑市场管理协会考虑,建议造价部门把源头的人工费标准也放开变为随行就市,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人工费严重倒挂的局面。这与目前执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的主导原则“确定量、市场价、竞争费”是相一致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实现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的转变。它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各个渠道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进行计算,最后得出工程造价。
有关这项改革,深圳市已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现已根据市场行情随行就市制定工资标准。另外,还规定钢材价格也以市场信息价为准。他们将过去由政府控制的指令性定额计价,逐步转变为真正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受到施工单位的普遍欢迎,值得全国同行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控制价审核:人工、材料、设备价格套用不合理,费用计取不准确
一建建造师《建筑实务》基础知识打卡学习024:建筑工程造价计算的应用!
业问 | 装配式建筑对计价依据、造价管理的影响有多深?
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术语
关于改革建筑工程定额人工单价的几点思考
云南造价员工程计价与法规复习资料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