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经》古帝史迹浅论

冷眼红尘《山海经》古帝史迹浅论

    有关史前的英雄人物传说,散见于先秦及其以后的多种典籍,若论远古历史神话,则应首推《山海经》一书,虽然全书仅有三万一千余言,但却包含着有关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应该说其资料是丰富的,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文献。然而,《山海经》所记述的许多内容,很难为后世读者所理解,如一些蛇身人首、鸟身人首、多足多首等等一大批介于人神之间的奇人怪兽,古人是如何编制的?而编创这些异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却不得而知。就连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信之也”。《汉书·艺文志》将《山海经》列入杂占者之首,《隋书》以下多将其列入地理书,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山海经》推之为“小说之最古者”,鲁迅称其为“古之巫书”。由此说,有关《山海经》一书在历史上的归类问题一直是摇乎不定,另有一点能够确定,就是说《山海经》在历史上还不曾列为历史书类。因之,研究中国史前原始文明尚不能以《山海经》所记内容引证为历史史实的基本依据。
    在探讨原始文明中有关三皇五帝的史迹时,许多文章因争某一帝皇而以《山海经》为据者多有之,历史上解纬正史的学者们以《山海经》为据解史者亦多有之。因此扩大了“三皇五帝”史迹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实际上为研究史前文明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也为各地争得某帝皇之郡望埋下了种子。那么是不是说《山海经》所记史前英雄人物的神话故事就不值得研究了呢?非也!《山海经》里所记述的古代先帝先皇的基本人物是有的,司马迁说“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现皆不虚。”问题是《山海经》一书自身叙述古代英雄人物时就矛盾百出,其世系谱就更加繁乱无章了。因之断定《山海经》成书年代较早,后经“历史家、地理家、阴阳家、小说家”及“巫术家”们所篡改整编,秦汉之前,手抄流传,好奇者奇之,好神者神之,好实者实之,好虚者虚之,有缺者补之,有恶者改之。各按其所好而篡,所以成为古之奇书。《汉书·艺文志》注录有《山海经》十三篇,而东汉以后留传到今天者,却多出五篇,即可知东汉以后亦有人增补。因之,在研究原始文明史时,应特别注意《山海经》里的人物和地理位置并不足信。笔者曾见不少文章引证于《山海经》为正说,从其文章内容看,有些作者并不了解《山海经》,而是通过其它文献转引,甚至有人所引《山海经》句意与其文章所证内容恰恰相悸。这岂不是学术之悲乎?
    为正确认识和理解《山海经》在研究原始文明史中的地位,也为读者了解《山海经》中所叙述的史前人物,笔者将《山海经》的史前英雄人物“史迹”整理如下,以征其事。
--------------------------------------------------------
    一、大暤和少昊
    在《山海经》中,“大暤”一名仅出现两次,均出自《海内经》。历史学者大多认为“大暤”就是“太昊”,“太昊”即是“伏羲”。《山海经》中不见“太昊、伏羲”字样,《经》中的大暤业绩空白,仅有过“建木”一事,《海内经》:“九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花)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木属(木+属为1字),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其意是说有黄帝所造的“建木”(蹬天梯),大暤升天由此而过。又见《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有关大暤的其它情况一无所知。据此列大暤世系如下:
大暤
咸鸟

乘厘 

后照 

《海内经》 (始为巴人)
    或有以上述《经》文为依据,以证大暤(太暤、太昊、伏羲)源于“九丘”或源于巴蜀者,不足为凭。有关少昊的记述,在《山海经》中共有五处,分列《大荒东经》、《大荒北经》、《大荒南经》、《海内经》和《西山经》,其区域范围遍布东西南北中。《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郝懿行注曰“此言少昊孺养帝颛顼於此,以琴瑟为戏弄之具而留遗于此也。……少昊即颛顼之世父,颛顼是其犹子,世父就国,犹子隋侍,眷彼幼童,娱以琴瑟,蒙养攸基,此事理之平,无足异者。”《西山经》又云:“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郭璞注云:“少昊金天氏,帝挚之号也”。
    以上二款均说为少昊所居之地,且东西甚相遥远。若以此为证,则少昊分矣。有证少昊之国于山东曲阜,而证少昊为山西、甘肃、陕西者亦有之。
    有关少昊之世系,可见《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又见《大荒南经》:“有缗渊,少昊生倍伐,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再见《海内经》:“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如此南北中又都有少昊之子所居之地,若为史证,则少昊又南北中而分矣。居此可得少昊世系:
少昊

孺养颛顼      《大荒东经》
一目人,威姓  《大荒北经》 
倍伐          《大荒南经》

般            《海内经》 
----------------------
    二、炎帝
    《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由此可知祝融、共工、后士均为炎帝之裔。
    《大荒西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又见《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这样又出现了炎帝另外两个支系,即灵恝和伯陵。
    有关祝融的问题,除上述记载外,另见于《大荒西经》、《海外西经》和《海内经》。《大荒西经》云:“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这样祝融又为颛顼的后裔。《海外西经》又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以上诸说相互矛盾,因不可为史证。
    有关共工的问题又见于《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海外北经》云:“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而在《大荒北经》中又有与此相类的神话:“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呜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二者所记相柳、相繇均为共工之臣。分明是同一人,而其所杀之地有别,且不与共工同地。
    有关后土的问题,又见《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这样说来,夸父为后土之孙。《山海经》又有夸父逐日的神话,《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同一传说又见《大荒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末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前文炎帝后裔有伯陵之子鼓,鼓在《西山经》中又为钟山之子:“又西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炎帝裔孙中其它如延、殳、术器、噎鸣等均无其它记述。在《北山经》中,有精卫填海的神话,说精卫本系炎帝之女:“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椽、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本石,以堙于东海”。根据上述神话记载,可列得炎帝世系如下:
互人
灵恝
?《大荒西经》(能上下于天)

(《西山经》为钟山之子,化为 鸟) (始为钟,为乐风)

伯陵

《海内经》
缘妇生

炎帝

女娃  《北山经》(帝女,化为精卫)

戏器
节并
居炎
《海内经》

听訞生
老童
颛顼《大荒西经》
夸父
信《大荒北经》(逐日道渴而死)

后土
共工《海内经》

岁一十二人
噎鸣
祝融《海内经》

术器(处江水)

太子
长琴《大荒西经》
(处摇山,始作乐风)
-----------------------------------
    三、黄帝
   《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洞,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八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了曰阿女,生帝颛顼”。由引文可得世系:黄帝——昌意——韩流——颛顼。
    《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海内经》又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由此可得禹之世系为:黄帝——骆明——白马(鲧)——禹。《海内经》又云:“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鲧以下又有《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于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杨是食。有驩头之国”。驩头在《大荒北经》中记为颛顼之子,“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禹以下又见《大荒北经》:“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修鞈杀绰人。帝念之,为之国,是此毛民”。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由此又得黄帝又一分支:黄帝——苗龙——融吾——弄明——白犬。
    《大荒西经》又云:“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耳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 。黄帝生禺號,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为海神”。在《大荒北经》中,“有儋耳之国,任姓,禺號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两文对照来看,互相证之,禺即是禺號,禺京即是禺强。而在《海内经》中又记禺號为帝俊之子,“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由以上各《经》,构成黄帝世系如下:
颛顼
韩 流
昌意
《海内经》 (见颛顼谱)

雷祖生
修鞈
役采
均国

白马(鲧)
骆明
《海内经》 《海内经》 《大荒北经》

(杀淖人)
《大荒南经》

炎融
(厘姓)
苗民
驩头
《大荒北经》

士敬生

白犬
弄明
融 吾
苗龙
《大荒北经》牙相错 (犬戎)


黄帝
北狄
始 均

《大荒西经》
(北狄之国)

禺京
《大荒东经》

(处北海)
(处东海)

禺强
禺號
《大荒北经》取勒索 (北海参神·任姓·儋耳之国)(处北海)

吉光
奚仲
番禺
淫梁
禺號
帝俊
《海内经》

(始以木为车)
(始为舟)
-------------------------------------
    四、颛顼
    在《山海经》中,颛顼的祖先在史书所称的三皇五帝人物中,是唯一有源头的,即:黄帝——昌意——韩流——颛顼。因此亦可将颛顼世系合并于黄帝世系中,因颛顼是史书所称五帝之一,且在《山海经》中亦有较繁杂的世系关系,故单列一节。
   《大荒北经》:“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颛顼之子,食黍”。
   《大荒南经》:“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
   《大荒西经》:“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臀,三面之人不死,是渭大荒之野”。
   《大荒北经》:“有叔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大荒西经》:“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山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关祝融之祖,又见炎帝谱中,炎帝生居炎,居炎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以下又有共工等。老童以下,又见《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女巨】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有关驩头之事又见《大荒南经》鲧妻士敬生炎融,炎融生驩头(参见黄帝谱)。由以上各《经》可得颛顼世系如下:


《大荒北经》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

季禺
《大荒南经》 (季禺之国)

炎帝谱、炎帝生民炎,居炎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淑士
《大荒西经》 (淑士之国)

黄帝
生昌意,
昌意
生韩流,
韩流
生颛顼。
(见炎帝谱)
共工
三面人
《大荒西经》 (大荒之野)子 《海内经》


《大荒北经》 (叔 之国)

颛顼

(见炎帝谱)
太子长琴
祝融
老童
《大荒西经》A 《大荒西经》A


《大荒西经》B (献上天)

(炎帝谱有噎鸣)
噎(嘘)
黎 (邛下地)

苗民
驩头
《大荒北经》 (厘姓)

《大荒南经》
鲧妻士敬生炎融炎融生驩头 (见鲧谱)
-----------------------
    五、帝俊
    《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此亦羲和生日之神话。
    《大荒西经》:“有女子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此亦常羲生月之神话。
    《大荒东经》:“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大荒东经》:“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大荒南经》:“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
    《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大荒南经》:“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食黍,使四鸟”。此三身之人又见《海内经》:“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
    《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大荒东经》:“有司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海内经》又有“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之说。
    《海内经》:“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有关禺號一事,又参见黄帝谱中禺,是为黄帝之子。由以上各《经》,列得帝俊世系如下:
十日
《大荒南经》

羲和生 (羲和国)
十二月
《大荒西经》

常羲生 (始浴之)
中容
《大荒东经》

(中容之国)
黑齿
《大荒东经》

(姜姓·黑齿之国)

帝俊
季厘
《大荒南经》

    (季厘之国)
帝鸿
白民
《大荒东经》

(销姓·白民之国)
义均
三身人(姚姓)
《大荒南经》 《海内经》

娥皇生 (始作下民百巧)
(三身之国)

 《大荒西经》

思士
 (西周之国)

叔均
台玺
(始作耕)
晏龙
司幽
《大荒东经》 (不妻)

思女
   (有司之国)

(始为琴瑟《海内经》)    (不夫)
吉光
奚仲
番禺
淫梁
禺號
《海内经》
(参见黄帝谱,禺 )   (始为舟)   (始为木为车)
------------------------------------------------------
    六:帝舜
    在正史中,一般列舜于五帝之末,而正史中多无帝俊,大多数史家认为帝舜和帝俊是同一人。而《山海经》各为一帝,故各列一节。
    《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疑此句有遗漏),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杀王亥,取僕牛。河(泊)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子(疑为“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此句“取僕牛”后疑有漏句,东晋郭璞注《山海经》解云:“言有易本与河伯友善,上甲微殷之贤王,假师以义伐罪,故河伯不得不助灭之。既而哀念有易,使得潜化而出,化为摇民国”。因之上文可释摇民为有易,亦推有易为帝舜之孙而戏之子。
    《大荒南经》:“有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 处,是为巫民。巫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鸞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海内北经》:“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由此知舜有宵明、烛光二女。据上述各《经》,列得帝舜世系如下:

(困民国)
摇民

《大荒东经》
(有易) ( 民之国)

无淫
帝舜

子 《大荒南经》

宵明
《海内北经》
烛光
登比氏生二女
-----------------------
    七、帝喾和帝尧
    《山海经》中,所涉帝喾和帝尧的事迹几乎没有,其世系族谱更是没有。二帝之名所见于《山海经》者,只有以下四条:
    《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海外东经》:“一曰磋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八、蚩尤
    有关兵神蚩尤的神话,在《山海经》中亦不多见,只有“应龙杀蚩尤”、“蚩尤弃桎梏为枫木”、“蚩尤作兵伐黄帝”等神话,列诸于下:
    《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大荒北经》:“有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清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逐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帝俊之孙,见《大荒西经》)言之帝(舜),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九、女蜗
    整部《山海经》所见女蜗之名仅有一处,《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东晋郭璞注:“或作女娲之腹”,“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上述九款所提及的上古人物,其事迹在《山海经》中叙说甚少,基本事迹已多涵于上述各《经》引文中,故不再重复引证。
    有关古帝的葬瘗之地,《山海经》亦多有之。列诸于下:
    大暤:无记。
    少昊:无记。
    炎帝:无记。
    黄帝:无记。但有轩辕之山、轩辕之丘、轩辕之国和轩辕之台。但原文尚看不出与黄帝有多大关系。
   《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自首其鸣曰黄鸟”。
   《西山经》:“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大荒西经》:“有轩辕国。江山之南棲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
    颛顼:
    《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
    《海内东经》:“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丘鸟(丘+鸟)久、文贝、离俞、鸞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乌、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璿、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圆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帝俊:不记。
    帝舜:
    《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捂之渊,其中有九嶷,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海内东经》:“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
    《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帝尧、帝喾
     见前文,帝尧葬狄山、岳山、嗟丘东等处。帝喾葬狄山、岳山等处,且在昆仑东北均有帝台。
    《山海经》中,除涉及上述引文中的古帝人物外,尚有如“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大荒西经》);“帝二女居洞庭之山”(《中山经》);“少室之山有帝休”(《中山经》);“帝江居天山”(《西山经》);“帝囷之山在朝歌之山东南”(《中山经》);“夏后啓在大乐之野儛九代”(《海外西经》);“夏后開上三嫔于天”(《大荒西经》);“陶唐之丘”(《海内经》);“黄帝取山之玉荣”(《西山经》);“黄帝以夔皮为鼓”(《海内北经》)等等。因与本文要诣无涉,故不一一诠解。综合上述资料,试析如下:
    第一、《山海经》所涉及的史前古帝的基本人物原型是有的。只是记述神话在历史流程中的演变过程中,随着《山海经》一书不断的被人神话演义而使之距历史史实越来越远了。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在先秦诸子中多有记载,尽管其记载的人与事各有不同,三皇五帝的明确所指亦各有不同,但基本人物相差并不很大,史书里所记的三皇五帝,大多都能在《山海经》中找到相应的名子,这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确有历史的成分。那么,《山海经》究竟是从地理、历史原型向神话、巫书、小说演变,还是神话、巫书或小说的原型借进了历史人物并使之演义,将是一个有待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正史中,史前时代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时代,大多正史中对史前时代的描述,均带有神话的性质。只是史书以叙史为诣,而《山海经》成书要诣不确定而突出了神化要素。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均含有对上古历史人物的描述。因《山海经》并非史书,所以对它描述事物在历史上的客观性也就无法予以追究了。这样就形成了《山海经》以神话阐发历史的突出特点,这就使得《山海经》本身带有以历史辅助神话的性质,从而冲淡了其历史的真实性。
    第二,史前的神话历史,有着它本身历史的必然性。传说时代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的历史,则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流传下来,在流传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演义的成分,更会有遗漏或变异,最终形成一种史诗般的神话传说,然而,任何神话的出现都必然会有其产生的依据或原因,尽管其有虚构的成份,但仍有其历史的真实内核。比如说,我们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就应该承认《山海经》所讲的炎帝、黄帝确有其人;历史、考古均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我们就应承认《山海经》里所提到的“汤伐夏桀”确有其真实的历史;我们考察到史前历史上众多的英雄人物大多能在《山海经》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人与事,就应当承认《山海经》里记述的事情确有历史的影子。但这并不是说,《山海经》里记述的东西就可以作为引证历史的基本依据。从《山海经》本身来讲,关于它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自西汉刘歆以来的正统说法,都认为是大禹、伯益所作,实际上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作于一个年代。从前文所列各世系表中,即可看出各经之间相互矛盾,若是大禹、伯益所记,怎会出现如“汤伐夏桀”、“西周之国”的描述来呢?很显然,如果说《山海经》里原始成份有真实的历史,那么变异到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传本,至少将历史变异到了无法识别的程度了。
    第三,《山海经》对于历史的变异,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山海经》经过了多人、多年代的整编删改,除经巫师、小说、形法“家”们的演义之外,还有地理及历史“家”的编改,它们在编改过程中,受到其自身祖属源头或区域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这样就使本来真实程度就有限的历史向区域文化演进而标定为区域性文化历史。纵观中国的人文历史,是以伏羲为人文初祖,以三皇五帝为其代表人物,以华夏文明为主轴的父权制社会。这就说明了中国的人文历史的开端,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开端。《史记》所记的历史起自黄帝,《尚书》的正史起于尧舜,神话中的历史起于盘古开天辟地。

    关于史前母系氏族社会,古代文献确几乎没有记载。仅有儒家经典及正史以外的诸子中,极个别的提到过,如《庄子·盗跖篇》记:“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吕氏春秋·恃君览·恃君》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等。大致反映了上古史上有一个如享利·摩尔根和恩格斯所说的“母系氏族”社会,而对于那个社会的原始文明则一无所知。随着考古迹址的不断发掘,我们已断定母系氏族存在的真实性。当社会从母系氏族过度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母系氏族时期的图腾祟拜被父系氏族的祖先祟拜所取代。但父系氏族社会伊始,将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保持有母系血流的纽带关系,一部分母系氏族时期的图腾祟拜因素,将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残留到父系氏族中去。尽管我们对图腾崇拜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但《山海经》里的神话,我们仍能观察到原始图腾祟拜的影子。如记古帝的后裔大多有鸟首人身或“使四鸟”的记述,特别是帝颛顼、帝舜、帝俊,均多此说,它们与神鸟有着错宗复杂的关系,这必定与东方尚日、尚鸟民族有着基本的血缘联系。
    当社会进入父系氏族时期以后,追求高贵的血统来源便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随着各部族之间的冲突与战争,失败的一方并入胜利的一方。这就使得父系氏族本身不断的融合又不断的分离,氏族族群的扩大导致了氏族的分群和迁徒,所到之处均祟拜原氏族祖先,追求正统血缘地位首先在氏族分群之间进行,并且人名、地名、族名合一而通用,这样便导致了一祖多族、一祖多郡望、一祖多变异等古帝分割说。因之,各族属后裔在整编《山海经》时,均以自说为准。前文所列各帝谱的矛盾现象大致能够说明之。
    第四,《山海经》作为占巫之书流传下来,亦有它的历史根源。预言未来、测定吉凶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向往。为实现这一目的,人类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在古代社会里,人们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知识所知甚少,生产力的极其落后使人类所需要的一切几乎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大自然的方方面面都对人们施加着不可抗拒且难以理谕的影响。天上的太阳、月亮、星辰,地上的山河草木、飞禽走兽,包括雷雨、飞雪、雷鸣电闪、长风呼号,对于我们的祖先们来说,真是神秘无边。他们依赖自然,他们畏惧自然中生存的一切。当然他们要对这些自然物予以崇拜,并祈求大自然对人类自身的保佑。于是他们试图探寻自然界的秘密。这样,在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下,兆、卜与星相术便成为了这种探索努力的结果。“兆”是利用已经发生的自然界与社会的种种现象去预知将要发生的诸种事件,也就是说把今天事件作为明日事件将要出现的前兆,今日事件与明日事件的发生具有某种因果关系。

    《山海经》在这点上表现的优为突出。如《海内北经》记夸父逐日后被应龙所杀,应龙“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西山经》说有钟山之子鼓“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大荒北经》记黄帝战蚩尤,下天女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等等,巫师在我国古代的官位很高,从殷商出土的甲骨文看,卜师可以左右国家的一切事情,这种兆、卜、学说一直沿续到近代社会而成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西汉刘秀在《上山海经表》中亦以“可以考祯样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而向皇帝“昧死谨上”。可见《山海经》作为占巫之书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第五,作为“小说之最古者”,《山海经》确有其极大的魅力,《山海经》所记的许多怪物传奇,都能在民间传说中留传下来,这说明《山海经》神话故事,早已得到人们心理上的欣赏满足,致于民间流传的《山海经》故事的变异,则是由于人们因对之喜欢而进行再加工,从而使之带有区域文化色彩的缘故。这一道理,仍能解释《山海经》本身的成书修整过程,人们在整编修改中,仍会因《山海经》故事引发更加夸张的情趣,而对其中的某些怪物进行神话再加工,使之更加不可理解了。
    第六,作为地理书,应该说更有一些道理,从其书名来看,讲的就是山与水的地理关系,但由于杂乱疏略,流传日久,错简伪脱较多,增削篡改亦很多,再加上各地山水之名因历史的变迁而声变或音转,或因其它原因而改动,使得现有山水之名与《山海经》所记山水之名早己不相符了。如《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考得历史上确有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徒曲阜”(《帝王世纪》)、“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帝王世纪》)、“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穷桑,及登为帝”(《吕氏春秋》)、“颛顼二十登帝位、承少昊金官之政,以水德宝历矣”(《初学记》)等等记载,这些记载证实山东曲阜为少昊之国,而“甘水、甘山”却不曾考得。《大荒南经》又“有成山,甘水穷焉”,而在《中山经》中又有“甘水出鹿蹄之山”之说,在《大荒东经》说甘水西南流,在山东曲阜附近,有泗水、洙水,并无甘水之说。因之,无论是从甘水确定少昊之国。或者是从少昊之国确定甘水都是无法考证的。再如,《山海经》所记古帝史亦及其活动范围,甚相遥远,古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不可能时常奔波于千里之间,其地望重复说,应类于本节第二款所论,是由氏族分群迁徒或者后来如三代时分封先帝后裔所造成的。因此说,通过《山海经》所记的地理位置考证历史事实的真实属地是不可取的。

 

 

《山海经》时代:人神大决战

神秘的《山海经》(一)续2

神秘的《山海经》(一)续1

第五章 神秘的《山海经》(二)

神秘的山海经(一)

古帝传说之蚩尤

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共工

《山海经》古帝史迹浅论

《山海经》中的夸父形象研究

《山海经校注》札记(六)它山之石

《山海经校注》札记(五)蚩尤?足球

《山海经校注》札记(四)夸父的两段公案

《山海经校注》札记(三)望文生义

《山海经校注》札记(二)从铜铁说起

《山海经校注》札记(一)

揭秘《山海经》:山海经中无怪物

《山海经》中的《曾许诺》众人——少…

关于战国文字中的从止从首的字

风骚之旨(五)说“童”

文学和文字

研究之八-《山海经》的神与外星人-昆仑众神的首领

研究之八-《山海经》的神与外星人-《山海经》的国家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帝俊与西王母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 帝俊与少昊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帝俊与炎帝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帝俊与玄帝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帝俊与黄帝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三皇五帝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蚩尤考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结

研究之二 大西洲与昆仑山-大西洲的传说

研究之一 关于昆仑山地理位置的研究-结语
研究之一 关于昆仑山地理位置的研究-洋水、黑水考
研究之一 关于昆仑山地理位置的研究-弱水、青水考 

研究之一 关于昆仑山地理位置的研究-钟山、流沙考

洪范:从郯子论鸟官文化,看上古官制谱系及内在逻辑 查看原文>>

葛兆光:天下、中国与四夷:以古代中国所绘世界地图为例的分析

隐藏在《易学》背后的天文密码——易理的文化背景及知识理由

王仁湘: 四正与四维:考古见到的中国早期两大方位系统

[历史思考]细斟北斗解天书:中国天文图的历史与文化解析

[历史思考]李零:说岳镇渎海--中国古代的山川祭祀

名师讲义: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讲义周祖谟

[历史思考]少昊鸟官时代的天文追索

中国巫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山海经》与美洲(叶雨蒙)

陶磊巫统、血统与古帝传说

陶磊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陶磊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

洪荒封神 >> 洪荒狂死录>> 山海经详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山海经(3)
《山海经》中的古帝、方国和生业
读书 |《山海经》与海洋文化
《山海经》中黄帝谱系
《山海经》里的妖怪有多酷?
古代中国人考察管理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