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米油盐酱醋茶文化义探微(七)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对中国人来说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历史上来看,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如今,茶作为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一,已是风靡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汉语中有着大量的茶文化熟语。这些茶文化熟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分析。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但在我国远古传说中尚无茶的记录。相传, “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①。由于古代人们对茶的不同认识,加之地域的障碍,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字的局限,因此茶有着多种名称。唐陆羽在《茶经》中说,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集韵》曰:“荼、木荼、茶,茗也”;槚,《尔雅?释木》曰:“槚,苦荼;蔎,一指茶,见于《茶经》。二指一种香草”;茗,晋人郭璞注《尔雅》“槚,苦荼”的时候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杜甫诗:“茗饮蔗浆携所有”;荈,《三国志?吴韦曜传》:或密赐茶荈以当酒。此外,《方言》曰:“蜀西南人谓茶曰葭。”茶还有“皋芦”、“过罗”等名称。皋芦,不同的文献又写作“瓜芦”、“过罗”、“高芦”、“过芦”、“洛芦”、“哥芦”、“物芦”,有的地方称为“苦丁”。
        唐以前,茶的称呼虽然很多,但用得最多、最普遍、影响最深的乃是“荼”字。中唐时,陆羽在对茶有着众多称说的情况下,在著述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时,将“荼”字减去一画,一律改写成“茶”字,使“茶”字从“荼”字中独立出来,演变成特定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从而确立了一个形、音、义三者兼备的“茶”字,结束了对茶称说混淆不清的历史。这是对茶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反映悠久的茶文化,汉语产生了许多茶事谚语,其内容涉及茶的栽种、采制、贮存、品饮等各个方面。
  茶树种植方面的谚语有:“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说种茶和种杉与种松、种桐一样,都可致富;“桑栽厚土扎根牢,茶种酸土呵呵笑。”说的是种桑要土层厚,种茶要选择酸性土;“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说是茶树要种在阳坡,杉树要植在阴坡。
  茶树栽培方面的谚语有:“七挖鑫,八挖银,九冬十月了人情。”说的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茶树深耕以农历七月份为最好,其次是八月、九月、十月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了却人情;“若要茶树好,铺草不可少。”说的是茶园铺草,可以直到抗旱、抑草、作肥的作用;“春山挖破皮,伏山挖见底。”说的是春季以浅耕“破皮”为宜,伏天则要深耕“挖见底”;“拱拱虫拱一拱,茶人要喝西北风。”说的是拱拱虫(茶尺蠖)对茶树生长危害很大,会影响茶农生活;“熟地加生泥,赛如吃高丽。”说的是茶园加“客土”(生泥),比人吃高丽参还要补;“基肥足,春茶绿。”说的是深秋施基肥,最有利于春茶的生产;“茶树三年破垭五年摘”讲的是茶树栽种后开始产茶的年份;“栽桑点桐,到老不穷”,讲的是桐树经济价值的持久性。
  茶树采摘方面的谚语有:“笋者上,牙者次。”说的是粗壮的茶芽要比瘦小如牙的茶芽品质好;“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根草。”说的是采茶必须及时,迟采会严重影响茶的品质;“摘秋茶,犯天骂。”说的是茶树虽是常绿植物,采了春、夏茶后,秋茶就要留养了;“谷雨前茶,沁人齿牙”,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名“雨前”,味美;“清明发芽,谷雨采茶”,讲的是适宜采茶的季节。
  茶叶制造方面的谚语有:“嫩叶老杀,老叶嫩杀。”说的是嫩叶含水量多,酶的活性强,在茶叶制造过程中的杀青要“老杀”,要多除去水分,反之要“嫩杀”;“小锅脚,对锅腰,大锅帽。”说的是制造珠茶时,炒小锅是使细小的茶做圆,炒对锅是使不大不小的“腰档茶”做圆,炒大锅是使大的“面张茶”做圆。
  茶叶贮存方面的谚语有:“茶是春,箬是宝。”说的是箬对密封保存茶的作用;“贮存好,无价宝。”说的是茶的保管,这对保持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叶品饮方面的谚语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吃,秋白露。”说春茶、夏茶和秋茶,其品质是不一样的。
        茶事谚语总结了人们在茶的栽种、采制、贮存、品饮等各个方面的丰富经验。
        “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五月天喝凉茶——美透了”、“三伏天喝凉茶——正是时候”。饮茶是中国长期形成的民间习俗。
        春秋战国时,周武王之弟、鲁国的周公以及齐国宰相晏婴,已经开始知道饮茶,开创了中国饮茶的先河。秦汉时,饮茶之风已从中国的西南部逐渐传播开来。到三国时,不但上层权贵喜欢饮茶,而且文人以茶会友也渐成风尚。魏晋以后,茶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饮料。到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僧侣提倡坐禅饮茶,以驱除睡意,得以清心修行,从而使饮茶之风日益普及。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开始遍及全国。茶叶不再是士大夫和贵族阶层的专有品,而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饮料。
        宋代商贸繁荣,饮茶由家庭走向社会,成了一大服务行业,专供人饮茶的茶肆特别兴盛。茶肆又叫茶坊、茶馆、茶铺。实际上,它的功能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喝茶,市井小民、过往客商在这里歇脚,民间艺人在这里献艺,文人墨客也常在这里聚会。茶肆里,茶客们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所以,这里也成了当政者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好去处。茶事不再是个人的享受,已全方位向社会开放,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交及一切世俗生活的载体,一个小小的茶馆竟是社会的缩影,茶事如一面镜子照见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旮旮旯旯。王安石《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到明代,饮茶更是盛况空前,茶叶成为家家户户“开门七件事”当中的一件,举凡应酬、交际、送礼都离不开茶。
        卢仝认为喝茶的好处很多:“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认为茶喝多了会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饮茶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使人身心舒畅,人对茶也注入了真情实感。历代茶人不断完善饮茶技艺,丰富饮茶活动,提炼饮茶意境,使饮茶之术从形而下提升到形而上,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至精神文化追求,饮茶修道从此密不可分。
        长期的饮茶习俗形成了关于饮茶的一些特定说法。茶围是茶馆里专设的一部分茶座,作为洽淡生意的场合,“上茶围”即是到那里打交道,谈生意。“打茶围”,旧指到妓院或艺人演唱处喝茶闲谈。清?杨 懋建《京尘杂录》卷四:“入妓馆闲游者曰打茶围。赴诸伶家闲话亦曰打茶围。”也作“打茶会”。《海上花列传》二回:“大家吃过洗脸,朴斋便要去聚秀堂打茶会。”“吃讲茶”,是旧社会广泛流行的一种调解人际纠纷的习俗活动。当事双方齐集在茶店里,边喝茶,边论说,请茶客或特邀人加以评断。
        汉民族有“客来敬茶”和“端茶送客”的习俗。
        汉民族认为,客来敬茶是常礼。客来敬茶中汇聚着一种情谊。这一传统礼仪,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唐代颜真卿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宋代杜耒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清代高鄂的“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等诗句,明白无异地记述了这种风俗。故谚语“客来扫地,客去冲茶”,喻人办事不合时宜。
        长期的饮茶习俗使汉民族总结出了一些养生之道。谚语“茶喝多了养性,酒饮多了伤身”,说明茶喝多了对身体有好处,酒喝多了对身体有害处。通过对茶酒的认识,劝告人茶可以多喝,酒不能多喝。这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很有道理。这类谚语还有:“吃萝卜,喝热茶,大夫改行拿钉耙。”、“饭后一杯茶,医生饿得爬。”、“茶有百害,唯利于目”。
  茶的清淡、简洁的“俭德”特性代表了一种恬退的生活意向,许多时候它也是士大夫文人的一种雅趣,是中国人较为平和的生活态度。文人品茶时,有的将茶比作美酒:“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有的将茶比作香花:“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有的将茶比作知音:“琴里知闻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有的将茶比作嫦娥的灵药:“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有的于世无求,只求以茶相伴:“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古人认为,茶是古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和清静无为、在世出世的理想。所以还有“茶益思,酒壮胆”和“美酒千杯难知已,清茶一盏也醉人”的说法。
        佛教认为茶是一种养身正心之物,于是,饮茶便成了“和尚家风”②。僧侣们把茶与佛教清规、饮茶论经、佛教哲学、人生观念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茶禅一味”的佛教茶理③。佛教茶理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茶内见真,茶内见哲,茶内见禅。品茶,亦是品心,是精神的吐纳,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的法门。
        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单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而且成为了人们寄托情感、意趣和愿望的一种方式。人们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把这种情感、意趣和愿望总结出来,形成了寓意深刻的熟语。这些以茶喻理的茶文化熟语有着重要表义功能。
        “茶越泡越浓,人情越交越厚”,谚语用“泡茶”作比喻,说明人相处越久,感情越深。“冷水泡茶慢慢浓”,比喻进展缓慢,需要很长时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谚语用“品茶”作比喻,说明真金不怕火炼,经得起考验。“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有时也说成“好茶不怕细品,是非难逃众议”。
        “呷甜茶,话苦话”。指富贵人家叙说过去贫贱生活时情景。清?范寅《越谚》上:“‘呷甜茶,话苦话。’颂人之由贫贱而富贵者。”
        “吃菜总嫌淡,喝茶嫌不酽”。酽,味道浓烈。吃菜总嫌味道淡,喝茶总嫌味不浓。指不懂饮食之道。清?李光庭《乡言解颐?物部》“开门七事”:“打煞卖盐的,若了作酱的,调和之失宜也。吃菜总嫌淡,喝茶嫌不酽,饮食之非道也。”④
        “人一走,茶就凉”,喻人在人情在,表示关系一般,态度冷淡。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都是人一走茶就凉!也别说没来往,来往是有的,可全靠外调人员牵的线。”同理,“人走茶不凉”喻人走人情依然在。
        “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这是古人对茶的特性极为生动而精辟的概括。博士,宋代茶坊、酒坊的侍应。花博士:指男女关系撮合者。花:指色情。色:指女色。茶和酒是色情的媒介。《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三杯茶罢,安了席,东西对坐了;小女儿在孺人肩下打横坐着。……谁晓得借酒为名,正好两下做光的时节。正是: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也作“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风流:指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水浒全传》二○回:“只因宋江千不合,万不合,带这张三来他家里吃酒,以此看上了他。自古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正犯着这条款。”《金瓶梅词话》一四回:“常言: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吃来吃去,吃的妇人眉黛低横,秋波斜视。”
        以茶壶、茶瓶、茶杯、茶盘为喻,汉语形成了许多俗语和歇后语。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意思是说,茶壶肚大嘴小,饺子在里面倒不出来。比喻人嘴笨不善表达,或有难言苦衷,不好开口。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二九回:“周丑孩给众人讲,两手比划着,脖子都急红了,嘴里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张有义笑着说:‘哎呀周教官,这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还是叫马教官吧!’”。“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也作“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扁食:饺子。欧阳山《高干大》一一章:“任常有一肚子委屈,正像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他看见合作社闹红火了,钱也有了,新房子也盖了起来了,老百姓川流不息地出出进进,就觉得自己运气不好。”
        “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折脚骏:折坏脚的骏马。用瓦瓶装茶,会把茶味弄坏,就像骑着跛马登高一样,比喻工具失当,会使事情做不好。清?杜文澜《古谣谚》卷四一引唐?苏廙《十六品汤?第十一减价汤》:“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销声。谚云‘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⑤
        “茶托子人情”。茶托子,托放茶碗的扁盘。比喻非常浅薄的人情。元?无名氏《来生债》二折:“他将那茶托子人情可便暗乘除,常则是佯呆着回过脸,推说话纽身躯。”
        以茶杯为喻的歇后语有: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茶杯里放块糖——寿命不长;茶杯掉在地上——净崩瓷(词)。
        以茶壶为喻的歇后语数量较多。主要有:茶壶有嘴——说不出话;茶壶里下元宵——只进不出;茶壶里煮馄饨——肚子话(货);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嘴上道(倒)不出;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茶壶装饺子——易进难出;茶壶里煮挂面——难捞;茶壶里煮冻梨——(倒)出来也是酸的;茶壶里泡豆芽——受不完的勾头罪;茶壶里装土地锡器养神;抱着茶壶喝水——嘴对嘴;茶壶里养鱼——油(游)水不大;茶壶打掉了把——光剩下一张嘴;茶壶掉了嘴——胡(壶)喷;茶壶打掉把儿——只剩一张嘴了;茶壶掉了把儿——没嘴;茶壶碰破了嘴——无伤大体;茶壶没嘴,酒壶没梁——算那一壶;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无耳茶壶——缺个把柄;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进水;茶壶里喊冤——胡(壶)闹;茶壶里开染房——无法摆布;茶壶里贴饼子——难下手;茶壶里洗澡——扑腾不开;茶壶没肚儿——光剩嘴;茶壶煮牛头——下不去。
        以茶坊,茶馆、茶店、茶铺为喻,汉语也形成了许多歇后语。如:茶铺里招手——胡(壶)来;茶馆里伸手——胡(壶)来;茶铺里不要的伙计——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茶铺搬家——另起炉灶;茶瓶上系索子——水平(瓶)有限(线);茶铺里谈天——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茶铺里的水——滚开;茶坊里盏托——人人捻得;茶馆里摆龙门阵——想起什么说什么;茶店里失火——果然(燃)。
        以泡茶、沏茶、倒茶为喻的歇后语有:不倒翁沏茶——没水平;爆米花沏茶——泡汤了;玻璃杯沏茶——看到底;不倒瓮沏茶——没水平;滚水泡茶——又浓又香;服务员上茶——和盘托出;黄连泡茶——自讨苦吃;冷水泡茶——无味;茶里放盐——惹人嫌(咸);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
        日常生活中,吃饭与饮茶,吃饭与饮酒关系密切。以茶与饭,茶与酒的关系为喻,汉语形成了“粗茶淡饭”、“茶不思,饭不想”、“不茶不饭”、“残茶剩饭”、“三茶六饭”、“茶饭无心”、“茶余饭饱”、“茶余饭后”、“茶余酒后”、“酒后茶余”等成语。
        粗茶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连顿粗茶淡饭也吃不饱。”。“茶不思,饭不想”,形容十分思念,不想饮食;“不茶不饭”,指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茶饭无心,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忙得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残茶剩饭”,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三茶六饭”,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茶余饭饱”,泛指闲暇之时。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茶余饭饱”有时作“茶余饭后”或“茶余酒后”、“酒后茶余”。均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含茶熟语用日常饮茶活动现象来说明事理,涉及面很宽,蕴含的意义很深。这种喻理的深刻性,使用的普遍性,再加上数量上的优势,充分说明了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茶文化对语言塑造成型的作用和影响。
        茶文化熟语蕴涵了汉民族独特的理念习俗。
        中国的茶文化丰富多采。概括地说有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宴茶食、茶诗茶歌、茶舞茶戏。这些关涉道德风尚、民俗风情的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这里着重要谈的是以茶为聘的文化习俗。
        “吃茶”、“吃两家茶”、“三茶六礼”等熟语集中体现了以茶为聘的文化习俗。
        茶在中国民俗中的意义,早就不是一般的饮料。古人把“吃茶”作为男女的订婚之礼。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这个冬,要寻一个可以端茶礼、结婚姻的好日子,竟是这样难!”
        “吃茶”也称“受茶”、“下茶”。“没吃茶”,旧指女子尚未受到婚嫁的聘,即还没有定婚。
        因女子受聘叫“吃茶”,所以如果男方遇尊亲或未婚夫患病,把未婚媳妇用轿接来道个喜,即“随轿”回娘家,此举即称“提茶”,旧俗以为可逢凶化吉。
        为何要以茶为聘定亲呢?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说得十分明白:“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这种说法在许次纾的《茶疏考本》中,也有类似记载。尽管古人认为的茶树只能用种子繁殖,移植就会枯死,显然是误解,但祝愿男女青年爱情从一,有至死不渝的意思,是符合中国传统道德的。
        “吃两家茶”,旧时女子婚嫁叫吃茶。如果同时允诺两家联姻以至接受两家礼金,则谓之“一家女儿吃两家茶”,为情理所不容。又用以喻指交易场中以同一货物答应两个主顾。又同“脚踏两头船”。故谚语有“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一女不吃两家茶”的说法。
  古时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
  “三茶”即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时的“合茶”。“六礼”在《仪礼?土昏礼》中记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宛平县志》记载:“纳采曰:‘采小茶’;纳征曰‘行大茶’”。《听雨丛谈》记载了清代的风俗:“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清?李渔《蜃中楼?姻阻》:“他又不曾有三茶六礼,行到我家来。”成语大意是说,凡经过“三茶六礼”娶的妻子,才为明媒正娶。所以“三茶六礼”成为了明媒正娶的代名词,茶叶也成为身价颇高的明媒正娶之信物。
        茶礼在婚俗中不断演变、发展,到如今,有的地方的人们还把茶作为娶亲的礼物或陪嫁的嫁妆。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汉民族悠久的茶文化为汉语茶文化熟语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而别具特色的茶文化熟语为保存和弘扬汉民族的茶文化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注释:
        ①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一.195页. 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②姚国坤著《茶文化概论》.99页.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③林治编著《中国茶道》.101页.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0年版
        ④清李光庭《乡言解颐》.104页.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⑤杜文澜辑《古谣谚》55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园】品茶论人生(散文)
当代散文‖【我的茶缘】◆潘耀宗
一起寻觅信阳毛尖
茶道文化
福建泉州安溪茶叶大观园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来自全世界的茶叶邮票,太珍贵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