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②

  
  

      仿石涛山水                          仿石涛山水《游华阳山图》         仿石涛山水

 

            


             石涛上人诗意

    康熙二十六年(1687)立秋前,石涛在梅清的天延阁中作山水一幅,傅抱石此画,源自石涛当年的题画诗。此幅布局壮阔,墨彩淋漓,画家以独创的“抱石皴”,在破笔散锋狂放的笔触之下,随意挥洒,法随心生,不拘一格。山石以淡赭色渲染,只在背阴处略着花青,以分阴阳,而丛树则罩以花青,凸显“苍翠耐人留”的意境。凭借浓重的渲染,将线、皴统一起来,将强烈的个人情感融入画中。

 

            

 
             携琴访隐  镜心 1952年作

 

            


               听瀑图  镜心 1947年作

    此幅《听瀑图》与习见傅抱石同类、相近题材惯用的全景式构图不同,仅截取近景,画中山势巍峨挺拔,巨瀑高悬,山石结构体积多凭皴法表现,散锋勾皴,钝笔点染,以气取势,似无章法却自然天成。傅氏作画偏好淡雅的墨色,此幅则更为素净,仅以淡赭涂抹山体,墨气浑润。粗看画面的重心落于右侧,但中部大片留白,营造出飞瀑倾泻的磅礴气势,近处的山石稍向左侧倾斜,以使左右平衡,又渲染出临近瀑渊的紧张感,似可闻呼啸之声,又彷佛能感受到水雾的氤氲迷离。人物立于盘石,低头沉思,只在听瀑而不视之,虽为点景,却刻画细致,表情入微,有呼之欲出之妙,韵致清远。

 

            


             雨后空林  镜心 1947年作

 

   

  

     万竿烟雨  立轴 1947年作                             万竿烟雨  立轴 1955年作

 

            


               听雨图  立轴 1947年作

    傅抱石是近代中国最有创意的艺术家,而且也是画、书、文、印“四绝”的全才。其“四绝”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而山水画中又以“雨景”最具有魅力与代表性。其雨景魅力无穷,风格独特。他用大笔破锋,快速运笔,斜扫出的雨丝,苍苍茫茫,恢恢蒙蒙,极具动势。此幅写赠张书旗的《听雨图》,正是傅抱石雨题材作品中极为精彩之作,与他金刚坡时期的代表作《潇潇暮雨》雨景可同观。

    此画先用淡墨写出山体的大概轮廓,然后以中墨调和赭石画出山石的走向及其肌理,待其将干未干时,用浓墨焦墨以散锋笔法写出在狂风暴雨中被蹂躏得贴近地面的树。作为渲染,又在树下着一孤舟,舟上一人吃力地摇橹,其负重之态与偃伏的树一样生动地反衬出雨势的急和猛;而舟中卧倒听雨者,其悠闲之神态更是点睛之笔。墨色的处理也很有趣。近景,以浓中墨为主;中景,以焦浓重墨为主;远景以清、淡墨为主,画面既空灵又不失稳重。几大墨色间,有留白的云雾,面积不大,却使画面亮堂许多,使得整幅画不至于过“闷”过“死”。其实,此白处也是“计白当黑”,丰富了画面,区分层次,使布局“疏能跑马,密不透风”。

 

    

  
 
     高士观瀑图  镜心                                                 山行遇雨 1949年作

 

            

             松下观瀑图   纸本设色 1947年作 上海朵云轩藏

    高士观瀑,是傅抱石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的《听泉图》、《不辨泉声抑雨声》等作品,显示出他描绘瀑布的杰出才能。而《松下观瀑图》则应属于其探索时期的作品,"抱石皴"未完全成熟。图中山道上两位观瀑士人形象奇古,超凡脱俗,为此画点睛之笔。若无此二人,此画构图不免涣散;有此二人,则全幅皆活。

 

            


             溪山行吟图  戊子(1948年)作 (495万元,2007年3月香港长风)

    《溪山行吟图》,1948年写于南京。此时抱石先生离开重庆未久,画风基本与金刚坡时期一致。图中松林群峰,飞泉直下,烟云四起,正可涤荡襟怀,休息身心。群山在乱笔散锋纵扫之后,以长线钩划,略似荷叶皴,其妙在既苍莽且畅爽,写山亦写心也!此画大胆吸取了北宋范宽《溪山行旅》的构图,但他又发挥了范宽“真山压面”的处理手法,反将画面下部的松林人物加重加深,越是空处,越是谨严,巧妙穿插的人物寓意深刻并实践了东坡“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理。

  

            


               观瀑图  立轴 1954年作

    《观瀑图》是抱石大师最爱描绘的题材,此图作于1954年,为大师中期向晚期过渡的代表作。山石皴法用其独创的抱石皴为之,破笔散锋,苍松山峰,或提或按,或湿或干,顺来逆往,自由挥洒,尽显博大雄伟之气。山体与树石之间,层层渲染,申明阴阳,挽结虚实。而点景之笔谨严细巧,以致使乱头粗服的画面跌宕生姿。图中五位观瀑高士,形象高古,超凡脱俗,人物开面、衣着线条等精微之处臻妙绝伦,有画龙点睛之神妙,使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活泼。观此图真可谓大胆落笔挥毫情,小心收拾臻妙诣。

 

   

  

   山瀑清会图  1949年作 (440万元,2007年2月)        泰山巍巍圖

 

            


               深山访友  立轴 1955年作

    此幅作品系为傅氏金刚坡时期的精品。“金刚坡时期”即1939年傅抱石到重庆任政治部三厅秘书寄居金刚坡,直至1946年随中央大学迁移至南京。此一时期是傅抱石画风的转变期,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当时完成的。这幅《深山访友》所绘的正是当时金刚坡的特殊地貌。层层山峦围绕着疏疏落落的村舍,到处是溪流、树叶。通幅笔墨苍茫雄奇,夏季的巴山夜雨更是烟雾弥漫,不辨东西。坡前两株老树以破笔败毫濡墨而成,中间隐约透着山岚白光。右侧的白水清涧、山泉迭流。左侧下角有衣冠人物二名,五官谨严精细,衣纹流畅。在一片光蔼中高士的形象显得圣洁而伟岸,而这种气息与东晋以来的士人气息竟暗相契合。“抱石皴”挥扫自如的豪迈风范却又与当时的时代气息所吻合。收放自如的画风处理,让观者感叹不己。所以说傅抱石的山水绝不仅仅是“抱石皴”的创新,而是时代精神、家国境遇、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以及画家本人的才华与胸襟的大结合。只有这样的画作才能真正感动我们。


     

   
  

      鸡鸣寺  立轴 1963年作                   鸡鸣寺  立轴 1957年作           鸡鸣寺  立轴 设色纸本 1956年作

 

       

  
  

        鸡鸣寺  立轴 1956年作                   鸡鸣寺  立轴 1957年作            鸡鸣寺  立轴 1962年作

                                         

              


             清荫雅集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56年作 (464.8万元,2009年西泠春拍)
    《清荫雅集图》作于1956年,是一幅散发着浓郁“酒气”的傅氏山水精品,绘高山流水,雅士观瀑,傅抱石以其前无古人的笔墨将壮观山色由近及远往上画去,而流水出涧一路击石呈迭状汹涌而下,一上一下之间画的气势豁然眼前,令人有置身画中之感。近景密林浓荫处透出光亮,观瀑亭里高人闲谈,一贯的傅氏“小人”将此画的意境点缀得古幽深邃。

  

            


               溪山行旅  立轴 1956年作

    画面构图平稳,以爱湿浓淡不同的墨色描绘远近两峰。远山苍茫混沌,遥接天际;近景腵岩对峙,厚重坚实。一线山泉由远而近,逐渐开阔,最後化作潺潺的溪水从近景的桥下流向画外,巧妙的将两山联系在一起。桥上行人虽细小如豆,亦精工不苟,他们和流水一起,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树稦树叶皆以浓墨破笔写出。水边岩角以重墨皴染,成功衬托出流水的水花和色感。有人说“抱石画水,如闻其声”,此言不虚:以硬毫笔侧笔横皴的“皴水法”不仅表现出流水的动感,而且使观者仿佛听见了流水的声音。全画以淡墨渲染山体,把线条、皴法统一成体、面,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琐碎堆砌的通病。
    从画面效果来看,作品在气势上没有了早年的猛烈,用笔也少了一些锐利,较多呈现出沉稳、厚重与平和的特点。这种苍茫厚重意境的产生,或许是因为“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以往事皆非”,或许是画家本人在壮怀激烈以後对於平淡沉稳的一种皈依。

 

           


             《一望大江开》龚半千与费密游诗意  1956年作

     傅抱石作山水画常有相反相成的两种情况,一是满纸的烟云,如《巴山夜雨》、《石涛上人诗意》、《云山幽游》、《临流濯足》之类,在层峦叠嶂中以浓墨破笔点写茂树丛林,淋漓酣畅,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气象万千,有种快意淋漓、滋润浑厚的饱满;另一是空白之功,用大片的空白,表现想像的无穷,给人余韵不尽的感觉,1942年首写龚半千诗意《一望大江开》是如此,其后的《平沙落雁》、《毛泽东·黄鹤楼词意》、《梅溪泛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淡到极处风流尽得的高明之笔。

 

            


             半千与费密游诗意  镜框 1959年作

    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傅抱石绘赠邓拓的《半千与费密游诗意》承载了中国当代两个历史人物的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历史见证。画面充分体现了傅抱石画作气势磅礴、小中见大的特点。阔笔雄放,墨色滋润览之若湿,水、墨、色融合为一体,自然天成。中间留出大片空白,显示江面的旷阔,近景则礁石松枝,龚半千与费密同游吟诗唱和,天际边风帆点点,咫尺之间却似万里之遥。

 

    

  

     红旗渠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纸本镜框 1964年作

 

            


             苍山如海  设色纸本 1958年作 (781万元,2006年12月北京华辰)

    写毛泽东诗意是傅抱石先生后期绘画创作极为重要的部分。毛泽东公开发表的三十余首诗词作品,傅抱石均有诗意图问世。尤以《江山如此多娇》享誉最隆,此作写毛泽东娄山关词意。成于1958年,时值“大跃进”之期,画笔亦分外激昂壮阔。画面不作险绝之势,而以极苍浑之笔写前后两山峭然耸立、势摩云天。多次渲染使得画面浑然一气,高大雄厚。山头星星点点的红旗及远处云海残曙,则为画中点睛之笔,虽着笔不多,既与词意颇为妥帖,又得画理删繁就减之精髓,中间云气流荡,打破画面沉闷之势,而益显山川之高华。此时傅抱石的山水画创作,时时激荡时代脉博,以“入古为新”为务,与其“金刚坡”下所作相较,又拓展一雄阔境界矣!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镜心 1965年作

 

            


               延安曙色  镜心 1960年作

    六十年代的画坛壮举,是江苏国画院山水画家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创造了“山河新貌”画展的辉煌,也开启了“新金陵画派”的艺术里程。这一过程中,抱石先生始终是主角。此图作于1960年,从作者所题“延安旅中纪游之籹也”看,当是他在初访延安的过程中,为新鲜的激情驱使,即兴挥写而成的。他的表现技法已经产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大笔的扫与小笔的钩划、点擦相结合,既有徐青藤淋漓豪肆的痛快和气势,又具咫尺千里、气象万千的壮阔与苍茫。这一风神可以说正开始了傅氏第二个变革的阶段。大片施墨,略敷赭色的用色方法,出自黄公望的“浅绛”,又有了创造。他只将色用于关键部位,且有敷染、点、深浅的区别,既显示了黄土高坡的地方特色,又象征着朝阳与曙光的明丽。该作在抱石先生艺途中占有显着的位置,是先生追求新变革的痛快的惬意佳作。

 

  

  

   观瀑图  镜心 1959年作                                     听瀑图  立轴 1959年作

  

            


               观瀑图  立轴 1960年作

    《观瀑图》是1960年傅抱石为陶铸夫人曾志女士所作。画面构图险峻奇特,章法新颖,作者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画面中部一老者仰卧观瀑,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此类作品是傅氏晚年代表作,应为作者酒后乘兴一气呵成之作,显示作者作画时胸中丘壑自在的创作过程,洋溢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松下听涛图  立轴 1961年作

    此《松下听涛图》1961年作,是抱石先生艺术颠峰时期的力作。此画在构图上,采取“截取法”。特写雄山一角,悬崖峭壁,瀑布飞流,树木葱翠。平远、深远、高远之景,纳于一图,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传达出深邃之境。茂林深处,瀑流水旁,两得道高士,正倾心长谈。形象奇古,超凡脱俗,为画龙点睛之笔。作品墨色酣畅淋漓,渲染山水。运用了“抱石皴”,即抱石先生在传统山水画皴法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传统皴法,创造出的一种“破笔散峰”的皴法。他在皮纸上把笔锋散开,综合运用写、涂、抹、推、拉、压、簇、转、扫等笔法,毫无禁忌,大胆落笔。细微处,又用心安排,苦心经营,创造出了远山大气磅礴,近景烟雨朦胧、人融入境的独特效果。熟悉水墨肌理,着意渲染,是抱石先生绘画的一大特色。他以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为母体,吸收了日本画的渲染技法,山树层层积染,线、皴与点统一成体与面。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浑厚之态。于单纯处见纷繁,细微处见变化,形象明丽,融具象抽象的意蕴中,空间感甚强。

 

      

  

       太华秋游图  立轴 1960年作                        泰华秋色  镜心 1962年作

 

            


             高山流水图  立轴 纸本 1961年作
    此幅作品画面上部,大笔挥写山体,削壁飞流,简而放,挺而苍,使笔重而迅,如刀劈斧凿,似风雨骤至。在视觉上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山石用如椽巨笔散锋横扫,墨色酣畅。飞瀑则纯以留白而出,突出画面明与暗,粗放与精谨的反差。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画面上得到最佳的佐证和最好的诠释。山脚居士,抚琴观瀑,寥寥数笔,神态已足。画中人物虽只占很小画幅,但神态高古,衣服纹饰柔韧而飘逸。1961年傅抱石与关山月结伴共赴我国东北写生,此幅作品也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描绘了我国东北部的磅礴山脉,而9月正是东北地区风景秀丽的佳期,抱石先生借以此画展现了与金陵与众不同的一种气势。中国画历来讲究气韵生动,山水画更重气韵。此幅画作为山水之传神,得山水之气韵,实属难得一见的精品。

 


 山水  手卷

 

             

               待细把江山图画  纸本设色 1961年作  南京傅抱石纪念馆藏

    华山素以“险”闻名于世,傅抱石先生没有具体去描绘险绝处,而是以飞动泼辣的“抱石皴”作“大块文章”,气势雄阔、奔放。山腰间以留白形式表现缥缈不定的云彩,山脚则写平缓坡地,以衬托华山的“高耸云端、壁立千仞、奇峭无伦”的“伟丈夫”气概来。明代王履曾作有《华山图》卷,写出了华山的险峻,是一件传世珍品,历来为人称道。但将华山赋予了人格精神和时代气息,则非此图莫属。傅抱石先生曾有闲章“往往醉后”,他作画时常常饮酒助兴,他是将酒做为抒发激情的一个手段,因此他的画多是纵笔挥洒,痛快淋漓,笔下似有千军万马、势不可挡。1961年王昆仑读到此画,曾写下“丹青往代万千家,翘首今朝看异花。意动风来随笔舞,江山无限走龙蛇”七言绝句,很好地概括总结了傅抱石先生的这件名作。

 

            


             漫游太华  1960年作

 

            


               华山纪游  立轴纸本 1960年作  (552万元,2011年12月北京长风秋拍)
    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傅抱石任首届院长,并组织了闻名艺界的为期三个月的二万五千里旅行写生。这一阶段是傅抱石绘画创作的黄金时期。“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在“笔墨当随时代”召唤下,他将传统笔墨与现实生活相契合,清新的生活气息与灵性的笔墨气韵相交融。反映时代、体现生活、关注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此幅《华山纪游》正是此行创作之一,颇具代表性。岩石高耸,杂树横陈,线墨舞动,或盘旋而起,或洋洋洒洒。近景用笔绵密,皴擦叠加。远处苍柏逶迤。若隐若现。整个画面层次清晰,交织成势,吞吐大荒。华山兀立天地的气派、桀骜豪纵的气质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

 

            


             西陵峡  纸本水墨设色 1960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60年代初,傅抱石带领江苏画家作行程二万三千余里的旅行写生,此后举办的“山河新貌画展”影响于画坛,他带领的江苏美术群体被称为新“金陵画派”。其作品也更加激情奔放、气势磅礴,富于时代气息。傅抱石在“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创新思想的激发下,借鉴历代山水皴法,结合对地质学的研究,创造了“抱石皴”技法。《西陵峡》为傅抱石此期的代表性山水作品之一,那破笔散锋的“抱石皴”法,在他所喜用的皮纸上将西陵峡表现得苍劲雄健,水墨淋漓,意境浩瀚。画面构图饱满,峰不见顶反而愈显其高耸挺拔、气势磅礴。作品重视大形节奏,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西陵峡  立轴 水墨纸本 1964年作(667万元,2011年9月山东天承秋拍)

    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后来经过对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以及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如旧。傅抱石的笔墨凄迷壮美,非常适合描绘西陵峡的景致。《西陵峡》绘画笔笔精到,酣畅多变,抱石皴的使用让画面平添一份萧然之意。方寸之间,境界扶疏,千山叠嶂,远山缥缈,物象悉备。画面中铺天直挂一张山幕,天地万物都笼罩在这山势中,笔墨的使用都贴合着山势的自然之意,唯美唯坚。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该画值得关注的是细节的处理,灯塔的氤氲、汽船的烟雾,小到不能再小,用笔精妙无比,看得出傅抱石深厚的功力。《西陵峡》一画胜在境界,山峡诡谲,气势不凡,画面之张力已然冲破尺寸的束缚,于有限空间造广袤之境更属奇幻。层峦叠嶂,却没有重复构图的复制感,开门见山,用笔洗练,意境深邃。

 

            


             山 水 镜心

 

      

  

      老虎滩渔港  立轴 纸本 1961年作                      老虎滩渔港  立轴 纸本 1961年作

  

            

             玛尔丁古堡  镜心 1957年6月8日作

 

      

   

      布拉格宫  1957年作                                       布拉格宫  1957年作

 

            


               返布拉格途中雨景  镜心 1957年作


            


               回忆布拉格  1962年作

 

            


               朱梅图  立轴 1956年作

    画是傅先生为数不多的以花卉为主的作品,落款写“第一次写朱梅,何以博教也。”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泠然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是很多文人墨客自我情感的写照。傅先生第一次用朱砂写梅,朱砂虽红艳,但所作梅花气韵高逸,笔意苍古,不染一点尘俗,更显出是幅作品之难能可贵。

 

     


       四季山水

 

            


               春风杨柳万千条  镜心 1964年作

    《春风杨柳万千条》画杨柳枝头,绿染如茵,扑面之下,使人惟觉春风拂面,和煦宜人,以凝重的墨色绘渔民撑竿江中,小小红旗点缀船头,一派江南怡人景色。画题“春风杨柳万千条”,句出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词有跋“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唯有知此词意,才知原来画中人不是捕鱼,而是在处理江泥、挖钉螺、消灭血吸虫。
    1950年代,傅抱石开始毛主席诗意画的创作,到了1960年代,傅抱石的绘画创作便主要以毛主席诗词和革命圣地为题材,《春风杨柳万千条》即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画家借领袖诗句,实为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现实中的审美价值;而旗帜、渔民衣襟、印章的红,在活跃画面、实现色彩和谐的同时,又点出题材的政治意图。

 

      

   

     月落呜啼霜满天  1960年作 南京博物院藏                          玄武湖之春  立轴 丁酉(1957年)作

 

            


               柳湖赏月  立轴 1962年作 (705.6万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

    这幅作品,傅抱石力图表现云雾迷茫的感觉,用大量的水分渲染,淡色刷扫。近处的树枝用浓淡相间的墨色画出,变化丰富,穿插自如。舒缓的线条描绘出柔嫩的枝条,不急不慢,暗含着无限的生机,也显示出画家一种得意而自在的精神状态。渲染法是傅抱石山水技法一大特色,他的方法是用色层层积染,把线、皴与点统一成面与体。此图,画家虽然大面积渲染,并没有任何轻滑之感,反倒是传达出一种清逸洒脱的意境。浩瀚缥缈的湖面风平浪静,一叶叶扁舟在湖心随波荡漾,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安详。比起画家早期的山水画的磅礴气势,这幅作品画家着意营造的是静态富贵的美,这无疑也是画家晚年得意地生活和得意心境的写照。

 

            


             夜游玄武湖  立轴

    此图描绘早春的玄武湖在月光笼罩下的美丽景致,在构图上与西方的风景写生颇多相似之处。前景被枝丫纷披的几株柳树占据大半,中景是一座石拱小桥,上有行人漫步,桥下水如明镜,一人持篙站立船头,缓缓穿过石桥。远处雾霭沉沉,月华如昼,三五扁舟点缀湖面,人们在尽情享受着迷人的月色。作品意境深远,洋溢在整个画面中的是月夜的宁静,安详与美丽。
    傅抱石很善於处理整张画的虚实关玒,哪里要醒目,哪里要模糊;哪里要精细,哪里要放逸都很有分寸。这件作品中,前景的树稦先用大笔写出,细枝则用硬豪小笔。墨色浓重,用笔放逸,与远处的石桥、湖面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这样处理的结果使得画面的空间感很强,收到了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
    根据宋文治先生的回忆,傅抱石先生一生用墨多於用色,山石树荫的颜色都要加上墨,所以他的作品看起来分量重,韵味足,非常耐看。这件作品的用色也很独到,不但在笼罩画面的花青中加入了一定的墨色,而且在保持色调统一的前提下点缀少许红色。他们不但彼此互相呼应,而且打破了过多蓝色容易产生的沉闷,更加衬托出月夜的静谧与温馨来。

 

             

     

             满身苍翠惊高风  立轴 1962年作                           满身苍翠惊高风  立轴 1962年作

 

         

    

            烟雨深山  立轴 1962年作                                             万竿烟雨  立轴 1963年作

 

            


             山 水  镜心 纸本设色 1962年作

    傅抱石的山水皴法,看似一片乱画,实质上却融合提炼了披麻、解索、乱柴、牛毛、鬼脸、骷髅、卷云、斧劈、荷叶、折带等等传统皴法,成为睥睨古今的“抱石皴”。“破笔散峰”的运用,写、涂、抹、推、拉、压、簇、转、扫等等为表现不同的特质与意趣而肆无禁忌,是他严谨的理性认识与狂飙骤雨似的感性挥洒之完美统一。他的山水布局,往往或峰顶纸边,或峰出纸外,且更多的满纸上下充塞山峦树木,形成“大块文章”结构,此结构中既有层次,有脉络,却又含糊一片,墨沈淋漓,极具遮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和充满灵动的浑然一体。而他贯用的在色彩中加墨和大面积浓重渲染,把点、线、皴统一成面和体,则使气韵勃然生发。在傅抱石的笔下,川蜀之苍茫,三峡之雄伟,秋冬之萧瑟,春夏之盎然,从结构布局到笔墨技巧,无不在借物象的特性,塑造意象,经营意境,抒发他的情感,寄托他的怀抱,乃至驰骋他的想象,奔放他的激情……

    审视此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磅礴,峰顶伸出纸外,两侧及底部亦充满笔墨,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远中近景依次关联,墨沈淋漓,貌似含糊一片,实则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遮天盖地的气势打破传统的格局,然而又不失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烟云与虚实的处理手法,远景的峰峦叠嶂,泉瀑飞泻,近景的杂木丛生,枝繁叶茂,中景的繁简挥洒,加之整幅不同部位的色中加墨,浓重渲染,使整幅画面凸显出山川的郁勃黝暗和雄奇峻险,令人惊心动魄,

 

      

     

       观瀑图  立轴 1962年作                               观瀑图  立轴 1962年作

 

             


             不辨泉声抑雨声  立轴 1962年作

    听泉,是中国文人的乐事,而在雨声中听泉又别有一番情趣,此图所表现的也正是这种「不辨泉声抑雨声」的微妙境界。题记中所说「酷暑写此一快」,可以看作画家创作此画的动因,也可以看作此画娱人情性的特殊能功能。观此画,风摇树头,雨泣如倾,右上有瀑布如练,左下有水流滔滔,气氛渲染十分生动。水边筑一亭榭,亭中一文士,仅寥寥几笔画出他雨中听泉的情态,足见傅抱石在山水中作点景人物的不凡功力。此画之点景人物亦非一般的点景人物,他的画眼,也是陶赏大自然的审美主体,在此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右方钤一朱文印「往往醉后」,我想,这醉后听泉者当指亭子中的文人,也是醉后挥毫的画家本人罢!

  此画不仅意境、情趣殊佳,在艺术技巧上亦十分精绝。一般人作画,如右下角为画面主体形象,必在左上角以一定的适形与之呼应。此画之特色在于,右下角画亭、树、岸石等主体形象,又在右上角画一组瀑布,不类常见的平衡图式。但是,在右方的这些形象,又构成了一条自右上角至左下角的一条斜线,从而加强了那种风雨骤来的气势。聪明的画家为了解决造形布局上的这种「失衡」,便在左上角以浓墨题跋落款,在墨感上与右下方的墨色相呼应,又使全画取得了平衡。至于笔墨之浓淡变化,则极富现性,也是极富有醉的自如意翁的自如,意极的,观画者自当细细品味。

 

     


       三峡图卷  1962年作

 

      

   

      七贤观瀑图  中堂 1962年作                         镜泊飞瀑  立轴 1962年作

 

            


             游山观瀑  立轴 设色纸本

    傅抱石以其独特的抱石皴,与天纵的笔墨才情堪称独步中国画坛,此次嘉泰远赴海外,从傅抱石故交的子女处得到了这张《游山观瀑图》。此作品翁郁淋漓,气势磅礴远处瀑布似银川倒挂,飞流而下,气魄宏大,近处河间散置乱石几枚,皴擦表达激流受阻,更显河流速度之极。再看中景处,桥于远山间苍茫茫,空气见似饱含了水汽。中景二人,站于桥上,俨然是本幅作品的中心。二人身着素绛服饰,以分主从,素服着前方引路,似有佳境在前,伸手指引,回顾身后,绛衣着紧跟其后,目光顺着前人的指引,抬头观景。画意顿跃出纸外。画中山体,乱石皆标志性的抱石皴,散锋乱笔皴擦而出,笔法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作者以笔墨,运胸中丘壑,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可谓画即是诗,诗即为画。通览全局大处看章法具宋人之宏伟,细节处笔墨灵动深得元人趣味,笔笔看似无心,实则笔笔连贯,通篇一览则立觉浑然一气,灵动之极。

   

   

    听泉观瀑图  纸本横幅 1962年作

    此幅创作于1962年的《听泉观瀑图》,为纸本横幅。图画表现山水的秀美景致,用墨酣畅,并将水、墨、色融合一体,尤其是作品中的墨法表现更为出众,浓墨处浓黑而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蓊郁淋漓。用笔变化多姿,在墨色将干未干时,以散锋乱笔尽情挥写,体现了傅抱石的用笔特征,也组成了画面的层次。傅抱石的泉瀑可称一绝。图中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形成奔崖注壑的瀑布。画家以简洁的构图与黑衬白、暗衬亮的手法,最大限度的突出了水的主题,尽管有大大小小的石块于瀑间阻隔,而泉水却依然欢快的奔流跃动,水击坚岩,让人不得不陶醉其中。图中所绘高士一人低头观瀑一人迎风而立,与整幅图完美融合在一起。纵观此件听泉观瀑图在笔墨、意境方面都体现出画家很高的造诣,实为傅抱石鼎盛时期精品。

 

            


             金陵秋色  纸本镜片 1962年作

 

    

  

    虎趵泉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金陵一景  镜心 1962年作

 

            


             虎跑泉 设色纸本 1962年作 (414.4万元,2007年5月中国嘉德)

    《虎跑泉》画的是杭州佛刹虎跑寺风光。虎跑寺,位于杭州市西五公里大慈山下,本名定慧寺,唐时建,历代几经兴废重建。据清《一统志》记载“唐元和中,僧性空居此,苦无水,忽二虎跑地,泉遂涌出,故名。”跑地即刨地,二虎刨地而泉涌,只是美丽的神话,实则泉自后山砂砾石英岩中渗出。泉水甘冽,醇厚清香,向有“天下第三泉”之称。先生此作以画树最具特色。用散锋点染画树叶,横涂竖抹,忽前忽后、时左时右,疏密相间,枝桠穿插,看似率意为之,然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树形的千变万化及墨色深厚酣畅的韵致。时值深秋,斑斑红叶点缀其间,与赭红的山门相协调而呼应,更显得山深寺静,泉清林幽,秋色醉人。最出神入化的是图中还画了约二十个游客,虽为点景人物,却个个姿态优雅,生动有神。他们有的踏上登山石阶,有的并坐树下休息私语,大批游人扶老携幼,进入山门……这就使此幅山水有了活力、有了动感,生生不息而永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人诗意  镜心 1962年作
    傅抱石这件山水,创作于1962年,属于傅氏山水画的典型范式。构图呈半环抱形,一叶扁舟在江中划行,一儒士端坐船尾,岸边草木蓊郁,上有老树纸条纷披垂下,背景是寥廓无际的江天。从刻画技法上看,船和人比较细致,而江岸和树木的画法则属于傅抱石惯用的猛扫横刷、如风旋水泻、毫飞墨喷,大胆挥洒之后在小心收拾,于大气磅礴中见精微,于蓬勃生机中见率真。随心所欲,不拘泥于成法,激情洋溢,见功见性。

  

            


               苦瓜和尚诗意图  立轴 1960年作

    此幅作于1960年,翌年在北京赠给文化部副部长夏衍。意境清新而古趣盎然,画石涛“秋风吹下红雨来”诗意,左侧高山巍然挺立,峰顶云雾如带飘过,在画面上方三分之一处,右侧山峰进入画面,两山相对间,溪水顺流而下,汇入山脚大江。山壁秋树丛生,在秋风的吹拂下,落叶缤纷如雨,飞舞而下。江水之上,一舟悠然,舟中高士,前置酒具,坐览秋色,而撑舟的童子,亦似回首贪看秋光……全作以散锋乱笔的“抱石皴”表现山石结构,山头则大笔濡浓墨写出,辅以重墨勾勒的草树,增益画面的恣肆之气,与细笔点染、沿溪飘落的殷红秋叶,高古游丝写成的高士、小舟,形成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的对比,墨色与线条的对比,气势与韵味的对比。赭墨渲染的山石、小舟,胭脂般醉人的秋叶,令全作笼罩在斑斓的秋光中,淡墨青色的远山,更将秋意推向深远。

  

            


               春江泛舟  立轴 壬寅(1962年)作

    梅溪中,一叶扁舟,高士载酒携琴,缓缓而行,这是傅抱石比较喜欢的题材,60年代曾有多幅类似的作品。青春做伴,访友联吟,为文酒之会,或许是画家十分向往的轻松闲适的名士生活。
    简洁空灵是这类作品的特色。梅花着笔不多,很粗放;轻扬的小艇衬出辽阔的水面;但人物通常很精心,着意描绘。率意而不潦草,颇具匠心。

 

            


             秋风吹下红雨来  1962年作

此图系傅氏1962年赠友之作。一高士乘舟荡漾于秋江之上。画面右上角以极随意的笔触画上几根树枝,红叶纷纷扬扬地在江面上飘落,几乎布满了大半画面。而在扁舟、树枝、红叶之外是空阔的水面。画面极为简洁却诗意盎然。傅氏另有一幅五十年代所作的名画,题材与此图类似,那幅画上题了石涛的诗句“西风吹下红雨来”,点明了其主题。而此图所画亦是秋风、红雨与在江上舟中尽情享受秋色的高士。两幅佳作有异曲同工之美。

此图之妙,一为章法大胆而简洁。古人作画以空灵为上。此图尤得空灵之妙。二为人物描绘之精妙。舟中之高士虽寥寥几笔,却颇得传神之妙。傅氏写古人,无论人物大小皆古意盎然。画家以浓淡有致且潇洒飘逸的线描使人物栩栩如生。小舟的严整精细与景物的随意点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画面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山水  立轴 1962年作                              云山策杖  立轴 1962年作

 


 山水  手卷 设色纸本 1962年作

 

          


              山林访友  立轴 1962年作
    《山林访友图》为傅抱石画,杨仁恺题跋。画面上,山峰的顶端伸出纸外,使云烟峦树,充塞画面,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形成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全画以“破笔散峰”的“抱石皴”成之,通过笔锋的写、涂、转、扫等,得山石松瀑奔腾之气。近景古松如剪影般浓重醒目,一高士曳杖松旁,遥望淡淡的远山,点景点题;画面几乎全以水墨成之,浓郁而深沉,只有高士、老松略以赭石、花青点染,犹如画龙点睛。自1940年代中期始,傅氏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绘画的同时,对篆刻、书法仍相当重视,并身体力行。其行草,结体端庄,清秀流畅,有文质彬彬的风神;其自治印,与书、画相配合,无疑更能充分表达其怀抱与审美趣味。此轴书画,合傅抱石的书、画、篆刻于一炉,完美体现出他作为画家、篆刻家与书法家的才情与悟性。

 

           


               山阴观瀑  立轴 设色纸本 1962年作
    本幅《山阴观瀑》雄浑壮阔、笔墨酣畅。远景峭壁飞瀑,奔流而下,恍如雷霆万钧冲,流入深渊,澎湃如汹涌的浪涛,气势非凡。瀑布源流构思甚妙,水口处砾石参差,石块的摆布恰到好处地衬托了水势,水流的质感和动势陡增。同时一改瀑布占绝对中心的惯例,遮挡于左侧的岩壁与瀑布几乎平分画面,山险水涌,相得益彰。近景则水流潺潺、浓荫蔽天,一片苍翠。树荫中隐隐二人,赏瀑听泉,流连忘返,使观者如身临其中,似可闻瀑布跌宕澎湃之声,正所谓“倚栏心目爽,苍翠耐人留”当是如此。

 

           


              踏雪访友  立轴 1963年作

    《踏雪访友》画於1963年,这是傅抱石赠送友人的一件重要作品。画家笔下的踏雪访友,一般是有几个用意,一是:当雪花纷纷扬扬之际,踏雪访友,友情也如冰雪般高洁。但是,文人们似乎更应在微温的炉火旁,嚼雪而饮,弹剑而歌;二是读雪,看人的悟性,如女孩悟的是纯情,诗人悟的是空灵,踏雪赏游,踏雪访友一个脚印,一种诗的韵味。让脚印真真切切,心里一定无愧;三是煮雪泡茶,踏雪采梅,冒雪访友,赏雪作诗。傅抱石画这幅画,显然是表达一种真正的友谊,如雪一般的纯洁。


           

          观瀑图  立轴 1963年作

《观瀑图》画面上一叠瀑布,上端的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仿佛从空而下,真如九天银河,忽然在这画面右下端,亭台楼阁,人观水漫,无复阻挡。从整个画面来看,见不到峰顶,瀑布就如从空而下,也见不到山根,仿佛瀑布仍是悬在空中。这样的构图,已经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了。空灵高远的画境,顿时有了动态,有了生气,静中有动,画也就活了起来。高士观瀑,是傅抱石最爱描绘的题材,该幅应属画家晚年时期的作品,笔法成熟,深沉流畅。此图中山体与树丛的渲染即为层层积染,而瀑布左侧石壁的渲染法则明显地流露出外来影响。图中庭阁上这位观瀑士人形象奇古,超凡脱俗,为此画点睛之笔。若无此人,此画构图不免涣散,有此人,则全幅皆活。寥寥方寸间,但已足以让人看出画家清醒的超越意识和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泉山雅聚  立轴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听泉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观瀑图  镜心 1963年作

抱石先生笔下的飞泉瀑布,如他酒酣兴起放笔一样,洒脱淋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观览者大有身心俱被荡涤的痛快。《观瀑图》当不例外。斯图作於1963年,先生时年六十,虽属他的晚年,却正处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
    图中,削壁飞流,简而放,挺而苍,皴笔似在乱柴、斧劈之间,使笔重而迅,如刀劈斧凿,似风雨骤至。石台茂林,用大笔饱墨间以破锋,或铺划,或点缀,不拘一格,元气淋漓,至今犹觉其湿。台上两人,文士策杖伫立,凝神飞瀑,童子携琴紧随其侧,寥寥数笔,神态已足。

 

         


               高士游山图  立轴 1963年作

 

 


      蜀江图

      

      蜀江图  1963年作

 

         

     

         高山流水  立轴 1963年作                             不变泉声抑雨声  立轴 1962年作

 

         


               峡江图  立轴 1963年作

1960年9月,傅抱石率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两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由此推动了新山水画的发展。旅行写生后,他以写生题材为基础,创作《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等一批三峡题材佳作。《峡江图》作于1963年,是傅抱石三峡题材作品的延伸,画面以俯瞰的视角,以江船之轻小,凸显三峡之高峻,同时综合传统的深远法,表现峡江的重重叠叠,“抱石皴”混莽的笔墨与淡赭的调子,强调了山水的壮伟感,正是峡江山水在其心灵中的映现,同时显示出画家思想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新变化。

 

            

         

               五老观瀑图  立轴 1963年作               观瀑图  立轴 1963年作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二活”。此轴描绘两峰之间,洁白如练的飞瀑从天而降,訇然作响。水气空累中,五位高人听瀑观泉,谈笑风生,旁若无物。作品取高远布局,画家巧妙采用了诸如黑白、虚实、大小、高低、浓淡、动静、刚柔等多种对比因素,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粗中有细,小中见大,既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感觉,也表现出神秘的动感和磅礴的气势。傅抱石是一位深谙传统的大家,有深厚的传统基础,更有着丰富的“深入奇峰大草稿”的写生实践。但如果没有坦荡的胸襟,豪放的气魄,即使是身处造化之中,也难以妙悟山水之美。右下角的闲章“其命唯新”是傅抱石为自己刻的,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其实正说明了先生对传统的不断超越,始终把创新视作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

 

            


             海阔天空  镜心 1963年作

    这是傅抱石1963年的作品。采用鸟瞰的角度,写一高士横琴于崖巅。侧身观望飞翔的海鸥,波涛汹涌,气势磅礴。观傅抱石图意。当系写伯牙与锺子期之故事。此高士当系琴师伯牙。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悬,终身不复鼓。此图正表现伯牙对着洋洋江海,感叹知音不再的落寂心境。该件取名“海阔天空”也有几层意思:一是自由意志,我用我法,也是傅抱石非大山大水不能容下的狂放个性。还有醉后思驰无极,神游八方的酣畅。这便是中国文人的魅力。在游戏疲倦之下来享受一下中国文化的温馨与芳芬。同叹一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观瀑图  镜片 水墨纸本 1963年作

    此幅《高士观瀑图》为傅抱石晚期作品,集中和直观地反映了傅抱石的艺术主张和追求。松下高士图、高士观瀑都是傅抱石最爱描绘的题材,从绘画技法上看,采用没骨手法,完全以赭墨色的对比度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深远|”及“高远”,独具特色的抱石皴,又为山的浑茫苍莽、磅礴雄壮的气势写真;山体中间的的留白,更是加强了这一效果。图中山头上一高士观瀑,形象高古,超凡脱俗,为此画点睛之笔。若无此人,此画构图不免涣散;有此一人,则全幅皆活。三大块山石以黑、白、灰三色映入观者眼帘。傅抱石以“破笔散锋”在纸上写、涂、抹、推、拉、压、簇、转、扫,毫无禁忌,大胆落笔,再加上画面局部的小心收拾,使得其作品大处气势奔入,小处又精心细作,先生巧妙地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多的内涵,也是在最小的空间赋予最大的容量,非“大手笔”不能也。

 

            


               高士观瀑图  1963年作 (313.6万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傅抱石的艺术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此前他率领江苏省国画院的画家进行了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使其山水画面貌为之一变,他也成为新山水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1963年,傅抱石搬迁至汉口路的一所别墅,潜心作画,此幅即为傅抱石晚年在南京创作的作品。

    白波九道流雪山,从天而降的瀑布,气势磅礴,夺人心魄,首先在视觉上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画面下方是作为前景出现的三位高士,他们席地而坐,杯盘狼藉,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谈笑风生。山石用如椽巨笔散锋横扫,势挟风雷;飞瀑则着墨不多,纯以留白而出。大片的白色表现出水势之大,与前景构成了明与暗,粗放与精谨的反差,有力的把主要人物衬托出来。傅抱石早岁精研传统,于魏晋顾恺之山水人物尤为着力。细观图中高士,形貌清癯,衣冠飘举,神情高古,对顾氏人物画的汲取借鉴应是显而易见的,从造型到线描,无不有迹可寻。画面上天风浩荡,雄奇恣肆,磅礴浑莽,气象恢宏,观者面对此作,直欲战栗寒噤。整个作品有收有放,大胆落墨,细心收拾。在笔墨、立意和造境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品,是傅抱石后期山水的一件精品力作。

 

            


             飞流直下三千尺  立轴 1963年作

    六十年代,是抱石先生艺术最为成熟的时期,他的自我面目和笔墨功底,皆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图中一高士独坐悬崖,作抚琴状,其情悠悠然,应即是春秋时人伯牙,他与钟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艺术知音的典范。崖上林木荫浓,苍翠欲滴(此处尤显水墨之妙,至今淋漓犹湿也!)。背景为耸天削壁,飞瀑直泻,下承以急流碎石。泉声伴着琴韵,浮荡于画里画外,抒写着高山流水的磊落情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抱石先生的这幅作品,虽未题诗却诗意盎然,令人玩味不尽。

 

         

    

         镜泊飞泉  立轴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赤壁夜游  立轴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镜泊飞瀑  1963年作 (836万元,2005年12月北京翰海)

    1961年6月,傅抱石与关山月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赴东北三省写生,历时四个月。东北的大山大水和大森林的壮景观,使画家更加开阔了眼界,触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对于此次写生,傅抱石曾有“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感慨。归来后创作了一批极具新意的作品,赢得了画坛高度的赞誉。此帧《镜泊飞瀑》即是其中的成功之作。画家在此画的题款中写道:辛丑东北之游以天池与镜泊二瀑印象最深。天池以气象胜,镜泊以阔大胜,笔墨皆不可捉摸者也,此镜泊一瞥。未审能得其万一不耳?

 

        

    

        老虎滩渔港  立轴 纸本 1963年作                    老虎滩渔港  立轴 纸本 1964年作

 

     


       老虎滩渔港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473万元,2008年1月北京万隆)

 

            


             秋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秋山图》是傅抱石山水题材作品中的极为精彩之作,作于1963年,全图行笔洒脱泼辣,一气呵成。60年代之后,傅抱石的生命走向了低谷,但其事业却达到了鼎盛的高峰,他摆脱了整肃之苦,不怒不忧,宁静致远,画便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更开创了“抱石皴”这种无法之法。这件《秋山图》凭借一股猛气和激荡之气冲脱而出,有不可一世之气概,观者览之,无不被其这种翁郁淋漓之气势所震慑。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

    傅抱石“西风吹下红雨来”这一题材山水画作品,亦曾数见于他1950年代的画作,“西风吹下红雨来”语出自石涛诗句。傅抱石仰慕石涛,他大量研习石涛艺术学养,与石涛的思想、精神已经达到相通的境界,对石涛山水画有继承也有反叛。此件《秋山图》潇洒纷繁、大气磅礴,近处的山用“抱石皴”,笔法纷繁,率意皴擦,似无法而有法,远山用半干半湿之笔迅速落下,雄健洗练乱而有法,一任情绪之摇曳,空旷飘逸,疏野而精神!秋风袭来,一山的红叶随风摇曳,浓淡墨乱点密密一片,粗看一篇迷乱,细观墨色的变化容浑丰富,具有使人一看再看、不愿转目的慑人力量,而乱石青山下一叶扁舟,更将秋意推向深远。此画恢宏处见精微,为难得之巨制佳构。

 

            


             一生好入名山游  立轴 1963年作

    此幅画咫尺千里气势雄浑,笔势飞动,群峦叠峰,令人目不暇接。一老者依杖流连群峦石径之中。一副拄杖漫步,摸孤松而流连忘返。抬眼远眺,云烟漫起鸟儿暮归的丝丝眷恋景象。其精意在一个“归”字,这正合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的意境。此幅山水立轴作于1963年3月,当是先生为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作《华山图》的同一时候。观此幅立轴中的山势大有受其创作时的感染,群峦之间不失华山之险峻,大笔落处,合乱有不乱,合齐有不齐,似有法似无法,比1960年秋先生的《漫游太华》─图,业已显得变法成熟了许多。然先生同类作品中,极难看到下山人物的描写。而此幅偏偏意在一个老者依杖“归”字上,是为何也?

 

  

  
  

  登高听泉图  设色纸本 1964年作       听泉图  立轴 纸本 1962年作                  高山飞瀑图  1963年作

 

            


             观瀑图  设色纸本 1964年作 (484万元,2005年9月上海崇源)

    《观瀑图》是傅抱石最脍炙人口的题材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其艺术创造性的题材之一。这件作品创作于傅抱石去世前一年,原为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该作在构图上突出了一个“满”字,上不着天,下临无地。如练的白波仿佛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声势如虹。和他众多类似题材一样,此图也在画面底部点缀有观瀑人物。这样一为衬托山水之雄姿,二来可让观者如临其境,那衣带飘摇、谈笑自若的上古高士,或许本来就是画家内心深处的自我写照。笔墨上干湿浓淡,一气呵成。可以说,享有“得水之魂”美誉的傅抱石在这件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展示了他独到的破笔散锋技法,作品气势磅礴,天风浩荡,真正营造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诗境。
 

   

  

   松瀑雅聚  立轴 设色纸本 1964年作                      峡江险峰  立轴  1964年作

 

            


               无限风光在险峰  立轴 1964年作(299万元,2011年11月上海荣宝斋)

    此作画于1964年,诗意取自毛泽东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傅抱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毛泽东诗意图,此幅为其晚年所作。画面主体是一座高山,没有崇山峻岭和万丈深渊,只画了一座山峰的一侧,画面底部用重墨画成山坡和松林,突出了主峰的高与险。山形不以奇取胜,但在沉雄浑厚上下工夫,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坚实的质感的稳定的结构。构图简洁有力,笔触雄劲生动,多层次的烘染使画面浑然一体。整幅章法新颖,构思独特,笔墨洗练,落款潇洒飘逸。傅抱石以其大胆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诗中的气度和胸襟。“无限风光在险峰”不仅是一种风景,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写照。

 

   

    镜泊飞瀑  设色纸本  (1320万元,2005年12月北京九歌)

  

             


             镜泊飞瀑  1964年作
    此幅气魄逼人,瀑布犹如天上而来,铺天盖地,飞流入溅,生如惊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得以最好的诠释。傅抱石用粗枝秃笔随意横扫,悬崖壁立之势力显眼前,这就是有名的“抱石皴”!近处山石之上,三五游人被这眼前大自然的雄奇所震撼,又被这壮丽的景色所陶醉。

 

     


       煤都壮观  设色纸本 1964年作 (667万元,2007年11月香港长风)

    傅抱石的艺术语言是非常独特的,而同时又是极富於变化的。这一特点使得傅氏的作品受到人们尤其是收藏家们的特别喜爱。《煤都壮观》便是最能反映傅抱石这种绘画特色的作品之一。它以开阔的构图,将煤山作为前景。煤山顶上仔细描绘的楼房等建筑衬托出整个煤山的雄伟。画家用准确而高度概括的笔墨画出了紧张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而弥漫在工地上的黑煙和尘土,恰和远处的煙云相呼应,整个画面显得气势博大和壮观。真可谓笔精墨妙、气象万千!

 

     


      镜泊飞泉  史树青题跋

 


 满身苍翠  纸本手卷

 

            


             坪沙落雁  1945年作


             


             坪沙落雁  1948年作

    款识:秋气满荒汀,日落烟暝,低徊饮翼岂无情。来听横琴沙上曲,一抹泠泠。江上咽艰辛,芦荻风惊,黄昏过了近天明。春讯来年需早寄,霜阵体横。戊子岁暮,自由下还洪都,友好为展观拙作,小薇女史酷喜此帧,并以浪淘沙一阕属书其上,即乞教正,傅抱石。
    此作作于皮纸之上,画题借用了中国古琴曲名《平沙落雁》,此曲有多种流派传谱,旨在借由大雁之宏志,抒发逸士之胸怀。《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此曲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营造了雁群空中盘旋顾盼之情景,旋律时起时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在此幅《平沙落雁》中,画家以极为简洁的构图及笔法营造了一个视野开阔、空灵而古雅的境界。河岸两人背对而坐,一人低首,一人抚琴,琴声、水声与雁声,仿佛可在观者耳畔响起,化成诗一般的意境。作者又巧妙利用皮纸之性能,将岸边与河水晕染的若隐若现,浓淡咸宜。近景河岸以重墨勾画,加些许碎石点缀,远景以淡墨轻染,中景处留白并自然过渡,形成满而不溢出,简而不空之境。

 

            


             平沙落雁  立轴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细观此帧人物画,画面中江水长,一行水鸥飞翔,那出自高士手下的古琴声伴随着拍岸的江水,滔滔不绝。唯有幼小的侍童不解这阳春白雪般的诗意画意,独自坐在一旁游了神。在这幅画中,傅抱石运用了粗中带细的创作手法,远景以及江边的大石块是“粗”,人物是“细”(不是一般意义上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一粗一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人物衣着的用笔豪放简括,线条流畅劲利,人物面部表情则能取得古朴、典雅的美,在人物造型上他吸收了六朝人物画的画法,故所作人物服饰都是宽大的衣袖。此外,另一组粗细对比在于江水与碎石,虽然此件作品中未能明显地体现出傅抱石的绝活“傅抱”皴,但是那描写滚滚江水的用笔笔势如同其皴法,属于粗,而碎石的布局则属于细,两者有机结合便把水势写活了。总之,豪放落笔,小心收拾是傅抱石的创作个性与惯性,他的“粗”绝不是草率,而是一种艺术处理手法,一份豪情的自然流露,此作是他为祝贺丙庐兄新屋落成之喜而画,甚为精心!再次面对画面中宽阔的江景,看着高士手中的古琴,脑海里自然响起了《高山流水》般的旋律。


             


               平沙落雁  1963年作  (517.5万元,2012年1月南京经典)

    “平沙落雁”源于“潇湘雁”,六朝诗中早有登场,唐诗中更多。把“平沙落雁”作为绘画的创作题材,起源于北宋年间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所谓八景即: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平沙落雁是潇湘八景之一,后来逐渐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绘画题材,是中国画家尤其文人画家最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傅抱石颇为喜爱这一绘画题材,创作了不少这类作品。在传统《平沙雁落》绘画创作的基础上,傅抱石将高士抚琴形象引入到《平沙落雁》画面中来,显然受到古琴曲《平沙落雁》的启发和影响。三百年来最为流行的古琴曲之一—平沙雁落,此曲通过雁落静沙诗意景象的描绘,营造出幽眇旷远的境象,微妙地传达出文士隐而不隐、恬静亢奋的心境和高远的精神意绪。由于有人物形象的出现,傅抱石的这一类绘画题材不再显得寥落、寂寞、清冷,而且呈现出某种激烈、昂扬的精神基调,不仅成为文士隐逸、高洁情怀的写照,而且也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表达强烈政治情绪的形象载体,有着正直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政治面前强烈的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取向。

    此幅《雁落平沙》描绘一高士正临流抚琴,湍湍溪水从远处而来,临近岸时合为一处,蹦向乱石丛中,仿佛听到流水撞击石块的声音。抚琴高士心神专注,静拂弦丝,悠扬舒缓的古琴声在其指下淙淙流出,与水声互相映和,给人空旷、幽邃之感。一行大雁从远处缓缓飞来,排成人字形,即将栖落在两溪合流开阔处的沙岸上,雁群不时传来清脆的鸣声。雁鸣声与近处的琴声、流水声相互映和,相互交融,更增添了画面黄昏时分雁落沙滩的幽邃宁静氛围,融融诗意跃然纸上。傅抱石这幅作品以沙岸、溪水、高士、大雁等等作为描绘主景,简洁的画面给人带来丰富、深邃之感,这显然与作者选取的题材和精心营造绘画意境有关。此图不以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为着墨点,而是通过景物的布局对无形的声音进行描绘,依形写声,从而在画面上营造出理想的精神空间。高士弹奏古琴的悠扬声、溪水哗哗的流动声、大雁清脆的鸣叫声、近处溪水冲击乱石,几乎在画面中一齐传布开来,把流动的音符幻化成静止的画面空间,充满强大精神魅力的流动音符就这样不断地敲击我们的心灵,把我们带入幽邃深远、清明冲逸的境界之中。

 

            


             平沙落雁  镜心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此图作于1963年,为傅抱石艺术最为成熟的时期,他的自我面目和笔墨功底,皆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画面虽然不大,但却能给人尺幅千里之感,画面三分之一用大墨块几笔扫出一江滩,分量厚重,很好地起到了平衡整幅构图的作用。上部远景用没骨淡赭恽染出大片沙滩,用笔拙厚且洒丽;留白处一条溪流呈之字形由远及近似从天际飘落,继而冲出画外,留给观者无尽的遐想。画家在画的中部寥寥数笔钩出一抚琴高士,凝神注目,似正弹至激越之处;远方一队大雁排成人字形正缓缓飞来,好像听到了高士弹奏出的悠扬琴声。画面简洁,构图采用高远法,近景远景尽收眼底。虽留白不多但却不觉单调拥塞,相反给人以充分的想象余地。画作用笔洒脱凌厉,一气呵成,气韵高古旷远,其高士、琴、大雁营造出一种玉宇澄清的高洁境界,静观其画似能听到琴音袅袅、流水潺潺、雁声阵阵,片片诗意跃然纸上,深得“平沙落雁”之意境。

 

            


               坪沙落雁  镜心 1964年作


            


             平沙落雁  镜心 设色纸本

    抱石先生喜好取材于古代典籍,对古人从深切理解达到思想感情的共鸣。这幅《平沙落雁》为古琴名曲,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心野开阔。傅抱石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这幅画中底部丘壑,浓厚干渴而富于变化,潇洒写意;天空辽阔,晕染浑然天成,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两行大雁和抚琴高士为画中的画眼,题意鲜明。傅抱石的人物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这幅《平沙落雁》中绘有一主一次两个人物,笔法凝炼,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胸中意志跃然纸上。

 

            


             庐山胜境  立轴 1964年作  (575万元,2011年11月北京传是秋拍)
    傅抱石的山水画,不再是简单的“师自然”,而是以其独特的“抱石皴”在挥洒笔墨情趣的同时,寄托着自己复杂的情感。此画空灵开阔,绘一山之半腰,烟云缭绕,寺庙及僧人隐逸其间。此幅作品,潇洒纷繁、大气磅礴,近处山峦以抱石皴法擦成,笔法纷繁,似无法而有法,远山用半干半湿之笔迅速落下,雄健洗练乱而有法,一任情绪之摇曳,空旷飘逸。山脚蒸腾而起的云雾,将山势衬托得如名山大川。傅抱石在此幅中表现登庐山意境,从大处着眼,虽画尺幅不大,却气吞山河,直抒胸意。

 

            


               秋郊踏青  立轴设色纸本  1965年作(287.5万元,2011年11月北京永乐秋拍)
    本幅《秋郊踏青》是傅抱石赠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副参谋长程国璠的精心佳作,亦是傅抱石晚年山水画得代表作之一。作品采用深远和高远的构图方式,山脚壮阔,山肩股开张,峦嶂连绵。山腰点缀烟云,山脚人物点得特小,但颜色鲜艳,动态十足,实为全幅的点睛之笔。山石采用独特的“抱石皴”,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聚散分明,一气呵成。从形态上看,是传统山水中的乱柴、乱麻、卷云、荷叶和拖泥带水诸多皴法的结合体。这种笔法以气取势,磅礡多姿,自然天成,而这种纯抽象的散锋笔墨效果一旦与某种山石峰峦的结构相近相合,则能令观者产生具象联想,在其审美感受中形成某种山石峰峦肌理结构的艺术形象,将所有皴法皆吸纳集中于一身的丰富博大的独特技法形式,也成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镜泊湖  横幅

 

            


             镜泊飞泉  1965年作

    《镜泊飞泉》为傅抱石六十年代初东北之行的画作,他曾称道“兹游奇绝冠平生”。长白山天池和镜泊湖,均为东北景物之精粹,观摩研读先生的画作,回味他所说:“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自始就是妙悟自然,富于现实精神的艺术创造,而不是单纯地诉说视觉的客观描写。”(《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觉得先生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他拮取造化素材后,所作的概括提炼和艺术夸张。在造境过程中,他倾注了自我的理想和审美观。这两处瀑布并不浩大,特别是镜泊湖瀑布,落差只有十二米,但画中却出现豁大的水口,坚硬的岩石和几处树木,均以重墨勾染,衬出水的明亮,顺水流势干湿并用,画出了北国飞泻而下的瀑布,人物点的特小,对比山水之大,声震山河,气势磅礴。如果没有“富有现实精神的艺术创造”和坦荡的胸襟,豪放的气魄,即使身入造化,也难以“妙悟”山河美之真谛。此幅《镜泊飞泉》为抱石先生1965年所作,应为抱石先生最后一幅以“镜泊飞泉”为题材的画作,其作笔墨精纯,浑厚华滋,雾气苍茫,大笔挥洒,小心收拾,乃傅氏晚岁难得之精品。

 

     

      茅山雄姿  设色纸本 1965年作

    《茅山雄姿》的艺术魅力正体现在新、真、美三个字中,传抱石在完成这幅作品后,仅过了三个月,就因突然发脑溢血而永远离开了我们。而他留下了这件出色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炉火纯青的绘画技巧,而且展现了画家旺盛的艺术创造力以及他永远的追求——新、真、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4
江西新余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二)
傅抱石山水佳作赏析【二】
【名品赏析】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二十二)
“抱石皴”——傅抱石《山水高士图》
保利十年创造的傅抱石天价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