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鬼谷子系列之二

鬼谷子天髓灵文

佚名

《鬼谷子天髓灵文》录自明正统年间刊刻的《道藏》,全书约二万字,图五十余幅。该书历代志书均未著录。书中提到汉武帝、晋魏夫人、唐侯独翁。书中又称其术“初以传孙子、庞公”。所谓孙子即孙膑,所谓庞公即庞涓,孙、庞随鬼谷子学术之说还见于元代平话《七国春秋》,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两书似乎都采自民间传说。总之,种种迹象表明该书大约成于宋明之间,可能是某术士的伪托之作。该书作者托名鬼谷子,说明当时鬼谷子在民间已有很大影响。早在唐代就有了《鬼谷子命书》,唐代编修的《隋书》著录有《鬼谷先生占气》,元代曾子良《凝真观记》中写道:“信州贵溪县八十里,为天下第十五洞天,而其山则世传谓鬼谷山者也。其说以为有战国权谋之士所师者宅乎其中。”明代的《永乐大典》中也有《鬼谷子分定经》,与冯梦龙同时代的罗懋登的小说中提到了民间算命先生自称鬼谷子门徒。比冯梦龙早半个多世纪的吴承恩也借孙悟空之口向鬼谷仙师祷告。现今湖北当阳清溪鬼谷洞旁仍残存有《重建大仙洞碑记》,该碑镌刻于明嘉靖年间,其文曰:“清溪寺山后五里许,有大仙洞,为战国时鬼谷大仙披门仙师修真之所。”这些记载表明,至晚在唐代鬼谷子已被神化了,在其崇拜者的心目中已经成了有求必应的大仙,在其门徒当中已被奉为师祖了。

《鬼谷子天髓灵文》载于明正统《道藏》中,它当时已作为成熟著述在流传。《天髓灵文》成书年代大约界于宋代后期至明代中期。《鬼谷子天髓灵文》中反复出现“水帘洞主鬼谷子”一语。今考鬼谷洞洞,现知有五处:淇县云梦山、贵溪鬼谷山、大庸天门山、汝阳云梦山、当阳清溪山。宋金至宁元年镌刻的《创修丹阳观碑记》载:“水帘洞为鬼谷子成道之处。”明成化年间撰修的《河南总志》载:“云梦山在嵩县东九十里,昔鬼谷子游息于此。一名鬼谷山,前有水帘洞。”明嘉靖年间撰修的《淇县志》记云梦山水帘洞时称:“世传鬼谷子隐居处”。现今淇县云梦山鬼谷洞口上方仍有明代万历年间窦文留下的摩崖题记,上刻:盈尺魏碑横书:“水帘洞”三个大字。其右竖刻:“鬼谷先生隐处”一行小字。这些记载与《天髓灵文》中的“水帘洞主”十分吻合,说明“水帘洞主鬼谷子秘密天文”与水帘洞有密切关系。其伪托者,可能就是在某个水帘洞中修道的自称鬼谷子的术士。《鬼谷子天髓灵文》称其法术可以混天移地、变昼为夜、摧山竭海、起云登空、印土成金、撒豆成兵、斩草为马、起死回生、治国安邦。又称:“自古及今超凡出世掌国高贤,皆以得其妙,自晓天文,得其至道。”玄而又玄,神乎其神。然而这些法术在人群中影响极深,鬼谷子之所以被算命先生奉为师祖,为后人所崇拜,与此书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研究鬼谷子学说,要解释在鬼谷子学说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信仰和民俗,要说明鬼谷子由人变神的文化现象,不能不了解《鬼谷子天髓灵文》这部幽玄的著述。


让鬼谷子文化走向世界

席波
王晓辉

2500多年前,在战国时代卫国(淇县)诞生了一位对当时社会及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军事家、教育家、纵横家。他志匡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庠”,被称为军事界的鼻祖之一;他着书立说,聚徒讲学,培养了一大批权臣怪杰、军事奇才。他就是被历代国内外军事界、外交界乃至经济界人士所推崇的世称鬼谷子的王禅。2500多年后的今天,在鬼谷子的故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淇县,以弘扬并叫响鬼谷子文化,打造鬼谷子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鬼谷子文化研究及挖掘、整理、推广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为淇县旅游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魅力四射的鬼谷子文化已经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奇书异人”

9月下旬,记者走进淇县云梦山,与专家、学者和文化界、旅游界人士共同探讨鬼谷子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领略鬼谷子文化的魅力,展望其发展前景。
淇县古称朝歌,为3000多年前的殷末四代帝王国都、卫国国都,诞生和造就了众多震撼政坛、军坛的风云人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战国时期,旷世奇人、智圣王禅———鬼谷子就出生在朝歌城南8公里的王庄。鬼谷子天赋聪慧,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游学天下,系统掌握了数学、兵学、游学等9门学问,达到了通天文晓地理的境界。他晚年隐居在朝歌西南15公里的云梦山,一改旧愿,志匡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庠”,聚徒讲学,到他门下从师学艺者先后达500余人,培养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尉缭、毛遂等一大批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军事家、外交家、谋略家。他们“一出而王侯惧”,影响和左右了当时天下的政治、军事格局。鬼谷子在云梦山水帘洞潜心着书立说,写下了《鬼谷子》这部千古奇书。《鬼谷子》为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们的必研之作。他独特的谋略思想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鬼谷子》是鬼谷子先生根据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的局面,以各国君主和当权者为对象,阐述合纵和连横等国际外交权术与谋略秘诀的著作,也是一部根据外交心理学所写的国际外交纪实作品。它由捭阖、反应、抵戏、飞箝、揣篇、权篇、谋篇、决篇等14篇组成。书中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从“人生的修养,应由‘奉天’、‘达天’之境界,进而至于‘制天’‘同天’、‘统天’之境界”的唯物思想出发,创造出了综合“势”、“力”、“艺”、“技”、“奇”、“特”、“奥”、“妙”,以实现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抱负的纵横学术,形成了集军事战、心理战、谋略战、外交战、政治战为一体的精深博厚、攻守兼备的纵横学派,从而在古代九流十家中独成一家。《鬼谷子》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军事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包含着深刻哲学的智术大典,千百年来在国内外盛传不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老师———德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施本格勒说:“鬼谷子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使他成为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对《鬼谷子》及鬼谷子的评价是“奇书异人”。鬼谷子及《鬼谷子》一书已引起国内外军事、外交界等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和认同。《鬼谷子》阐扬的“飞箝之术”、“钓言之谋”等智谋思想在当时及后世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乃至经贸、公关等领域,并收到理想的效果。日本学者大桥武夫把《鬼谷子》阐扬的智谋思想应用于商贸经营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鬼谷子学术及文化已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包装鬼谷子文化


淇县人因家乡产生了“奇书异人”而感到自豪,因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而感到骄傲。在自豪和骄傲之余,该县的决策者们决心古为今用,历史地、辨证地弘扬和运用我国春秋文化、鬼谷子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淇县的知名度,让鬼谷子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进而带动全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依据这一指导思想,近10年来,该县精心谋划,精心包装鬼谷子文化,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大动作。
1994年9月,淇县在云梦山召开了全国首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和我国军事界、外交界、理论界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对鬼谷子学术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交流了一批有较高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等思想价值的学术论文,并参观、考察“中国第一所军庠”和记载鬼谷子聚徒讲学盛况的摩崖石刻,明确了鬼谷子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李德生挥毫泼墨,题写了“云梦鬼谷,中华瑰宝”8个大字。时隔不到7年,即2001年4月,淇县在云梦山又召开了全国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海内外军事界、外交界、学术界对鬼谷子学术思想的研究。目前,淇县正在积极筹备将于2006年召开的全国鬼谷子学术研讨会。
2001年8月,由河南省影视制作传播中心和淇县县委、县政府及县文物旅游局共同筹划的1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鬼谷子》在鬼谷子故里淇县开拍。河南省影视剧传播中心主任李清泉任制片人兼总导演,湖南电视台演员肖扬在剧中饰演男一号鬼谷子。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鬼谷子为题材的电视剧。该剧再现了战国时期鬼谷子和他培养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一大批军事家、外交家、谋略家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场景,为世人展现出了旷世奇人鬼谷子胸怀大志、传授学说和谋略超人的形象。该剧在全省18个市同时热播,极大地推动了海内外学术界对鬼谷子学术思想的研究,提高了云梦山在全国的知名度,为弘扬我国“春秋”文化、“鬼谷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系列举措,使鬼谷子和其隐居地云梦山的知名度大大提升,鬼谷子和云梦山军庠也备受世人特别是军事界、外交界瞩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将云梦山定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研究基地”。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在鬼谷子隐居地考察时挥毫泼墨,题写了“云梦鬼谷,中华瑰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了“奇书异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了“兵家圣地,军事渊源”;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了“战国军校”。还有符浩、王厚卿等各界名人为云梦山军庠题词赋诗。鬼谷子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


激活旅游产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云梦山因是鬼谷子隐居地而显“灵”,因是“中国第一军庠”、“兵家圣地”而出名,并因自然景观独特优美而成为众人向往的地方。
云梦山,原名青岩山,或苍峪山,距朝歌城15公里,由剑绣峰、桃园峰、龙王峰和玉帝峰等几个主峰组成,海拔不足600米。几个主峰的九道山脊和山谷交汇于中部,群山环拱,九龙聚会,形成一个小小的盆地。可谓奇峰对峙,层峦叠嶂,云蒸霞蔚,山岚雾霭,泉涌涧飞,螭怒虬盘,幻异万状,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时隔2000多年,这里还保留着鬼谷子师徒当年活动的遗迹达30多处。这里不仅有底蕴丰厚的鬼谷子文化,有许多具有军事价值、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书法价值的摩崖题记和石碑,而且还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历代黎民百姓所向往和喜爱。
积淀丰厚的鬼谷子文化底蕴,奇妙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开发云梦山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淇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抓住历史机遇,认真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分步分期修建拓宽了107国道至云梦山景区的15公里的柏油路,铺设了2公里长的石板路,在云梦山修建了五里鬼谷、鬼谷像、鬼谷祠、孙膑洞、毛遂洞、舍身台、上圣庙、兵法峪、八卦城、云梦山顶草原、森林公园等几十处景点,开通了国内外程控电话,建成了云梦客栈、游客中心、桃园山庄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以鬼谷子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云梦山游览区和以山顶草原、大漠风光为特色的云梦大草原游览区,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在感受鬼谷子文化魅力的同时,领略到奇特的云梦风光。云梦山景区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慕名来云梦山旅游景区的国内外游客达到80万余人次,实现直接收入达800余万元。云梦山旅游文化的发展,还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品购物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每年为从业者带来600多万元的收入。
“云梦鬼谷,中华瑰宝。” 鬼谷子文化已经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鬼谷子文化正在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鬼谷下山”(图)

中国文物信息网

 


简介


此罐高27.5cm,径宽33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



鬼谷下山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绘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狮虎共拉的两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了一面旗写有“鬼谷”两字。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家,最后他教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及张仪等高徒。鬼谷子特别钟爱为人诚恳真挚的孙膑,将自己毕生绝学倾囊相授给孙膑。
  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学的也是兵法。有一次庞涓听说魏国花高价钱纳贤,他动了心要去魏国做官。鬼谷子有宿命通功能,早已知到,就对庞涓说,你出去摘一朵花来给我,庞涓就摘一朵小花拿过去,鬼谷子一看这朵花叫“马兜铃”,这种花一开十二朵,他告诫庞涓,这暗预你享受十二年富贵,这花是采于鬼谷,见日而萎,就是看到日光就枯萎了,鬼旁加一个委字正好是一个“魏”,魏国的魏,他说你一定和魏国有缘。鬼谷子又告诫庞涓不能够欺骗别人,如果你要骗别人的话,那以后你要上别人的大当,最后他就送给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卒。”后来庞涓不听鬼谷子的话,出于妒嫉,他不但欺骗孙膑,还残酷迫害他。结果最后自己上了孙膑的当,在马陵道被万剑穿身而死,遭到了恶报。


鬼谷下山

题材奇特
元青花瓷器属于奇货可居。在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像“鬼谷子下山”图罐这样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所知传世者仅有8件。即: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昭君出塞”罐(高28.4cm)、裴格瑟斯基金会藏“三顾茅庐”罐(高27.6cm)、安宅美术馆旧藏“周亚夫屯细柳营”罐(高27.7cm)、美国波士顿馆藏“尉迟恭救主”罐(高27.8cm)、亚洲一私人收藏家藏的“西厢记焚香”罐(高28cm)、万野美术馆藏“百花亭”罐(高26.7cm),外加台湾王定乾先生拍得的“锦香亭”罐和英国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先生拍得的“鬼谷子下山”罐。
  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锦香亭”图罐以4716万港元成交,将落户仙妮蕾德董事长陈得福在美国开设的陈氏博物馆。“锦香亭”罐上讲述的是“孟月梅写恨锦香亭”的曲折爱情故事,本身就十分诱人,加上工匠们精湛的画艺、施以上等青料,更为故事平添了几分色彩。此罐以庭院为背景,绘以戏曲故事,无论亭台、花草树木,或是人物,都栩栩如生,极为传神,充分显示出元代画工的高超技艺,弥足珍贵,而且与“鬼谷子下山”图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件器物除了高度、直径一样外,其颈部所绘的水波纹相似,肩部所绘的牡丹纹也基本一样。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锦香亭”罐的绘工比“鬼谷子下山”更为精细。那么,为什么“锦香亭”图罐只拍出“鬼谷子下山”图罐的1/4?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鬼谷子下山”图罐主题纹饰中的人物故事题材的少见和奇特。
  题材的奇特之处更重要地体现在画面故事中的主角——鬼谷子身上。鬼谷子在历史上说法不一,始终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确有鬼谷子其人。鬼谷子是战国中期楚国人,生卒年月不详。他早年周游列国,长于辞令,善于出谋划策,欲求闻达于诸侯,但因时运不济,仕途不显。后为成就纵横一家之言,独立门派,他隐居鬼谷,著书立说,广收弟子,因材施教。其隐居之处名曰“鬼谷”,因自号鬼谷子,人亦称鬼谷先生。当然这“鬼”非指鬼邪奸诈,而是指奇绝幽秘,智慧超人。
  鬼谷子学识渊博,具有政治、军事、外交、天文、地理、数术等多种才能,既是一位隐士,又是一位政治思想家、谋略家和教育家。他在实用主义总原则下对当时百家争鸣的各种学说流派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展我所长。相传鬼谷子有弟子500余人,其中不乏功成名就、出将入相者。战国时期杰出的纵横家苏秦、张仪、毛遂及著名军事家孙膑、庞涓、尉缭子等皆是其门下高徒。鬼谷子系统总结了战国时代游说之士从事纵横外交、出谋划策的理论、策略和方法,集纵横术(即外交游说学说)之大成,编著写成《鬼谷子》一书,成为纵横家经典著作。经由苏秦、张仪等用之实践,建功立业,终使鬼谷子纵横学说名显当世。鬼谷子因此被尊称为纵横家鼻祖。同时,鬼谷子的另两名高徒孙膑、庞涓则深得兵学玄要,学成出山后成为一代名将,尤其是孙膑继承祖传《孙子兵法》写就《孙膑兵法》,在中国军事学上占有重要地位。鬼谷子因此又被尊称为兵家之祖。 
  秦汉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视作“帝王之说”的鬼谷子纵横学说备遭贬抑,乃至禁绝。但鬼谷子学说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千百年来流传不绝,可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地受到了被极褒和被极贬同时并存的非常待遇。褒之者称其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智谋宝典”,贬之者骂其为“险猾之术”、“妄言乱世”、“蛇鼠之智”。鬼谷子生时为隐士,死后遭贬抑,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仙。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而在民间传说中他更成了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得道真仙了。看相的、算命的也都拉鬼谷子为祖师。鬼谷子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由真实人物转化为宗教人物和神话传说人物的典型代表。
  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鬼谷子学说很早就名传海外,深受推崇。德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道:“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合纵连横的艺术)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认为鬼谷子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怀疑论者”。日本现代学者、企业家大桥武夫把鬼谷子智谋运用到企业管理与经营活动当中,认为《鬼谷子》是关于国际谋略的最早论著。在日本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还设有鬼谷子纵横术研究院,研究介绍鬼谷子纵横谋略思想等等。
  画面故事中的另一主角—苏代也是一个令人很感兴趣的人物。苏代是苏秦的弟弟,洛阳人,名声没有他哥哥显赫,但也是一位出色的纵横家。后世人人皆知的成语“鹬蚌相争”的故事以及“借光”一词,均与他有关。苏代听说赵国将要攻打燕国,他替燕国当说客到赵国去劝阻。苏代见到赵惠文王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他自己从燕国来赵国途中,经过易水(今河北省中部的一条河,流经易县)时,看到一只蚌张开蚌壳,正在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常在水边觅食小鱼、贝壳的鹬鸟,伸出细长的喙去啄蚌肉。蚌迅速把壳合拢,将鹬鸟的长喙紧紧地夹住。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蚌说,我今天不放你,明天还不放你,你就会被憋死。双方相持不下,这时来了一个打鱼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都捉了起来。苏代生动形象的比喻,使赵王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这就是著名的成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由来,至今还被人们常常引用。“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据《战国策?秦策》记载,秦国将军甘茂对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便想和别的姑娘们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姑娘们嫌弃她,拒绝她来。这位姑娘就说,我可以每晚都先来,打扫卫生,铺设坐席,为大家提供方便,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反正你们的灯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听后,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苏秦死后,苏秦的弟弟苏代继承了苏秦的事业,开始活跃在战国后期的政治舞台上,亦名显诸侯。
  以鬼谷子为鼻祖的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文人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以至以鬼谷子等纵横家为主题形象的古代艺术品也非常罕见。鬼谷子的形象出现在元青花瓷器上,是和元代的社会思想特征有密切关系的。
  鬼谷子的纵横思想学说符合春秋战国变革的历史大趋势,即由分裂走向统一。鬼谷子认为在国家分裂时期,臣下要看清历史发展的趋势,《鬼谷子?忤合篇》说:“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转化之,然后以之求合。”鬼谷子的这种思想正好符合了元代蒙古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个朝代。《元史?地理志》称元王朝统一海内,其疆域为“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由于疆域辽阔,多民族融合其中。元朝统治者初期力图推行奴隶制的生产方式,甚至主张“汉人无补于国,可以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后来虽然渐兴文治,信用儒术,但对诸子百家思想,对诸如道、佛、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也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并不像汉以后各朝代汉族统治集团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元代是蒙古人统治的开放性社会,当时中外交通,海外贸易都非常发达,各大城市里不仅有波斯、阿拉伯商人,还有不少欧洲和非洲的商人。特别是元代瓷器大量外销,元代汪大渊著《岛夷志略》较详细地记载了元代瓷器的外销。马克?波罗在他的《马克?波罗游记》中描述元朝宫廷生活用具的色泽时写道:“元代皇帝御用餐具是漂亮的镀金金属制成品。”由此可见元代宫廷不大使用瓷器,所以贡瓷就非常少了。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民族融合、兼容并蓄、对外开放导致了元代社会在思想、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十分活跃,所以诸如鬼谷子、苏代这样被历代正统文人学者和汉族社会伦理道德所摒弃的纵横家才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精美的外销瓷器上。
  鬼谷子其人忽隐忽现,其书时有时无,其誉或褒或贬,自古神秘莫测。以其故事为图案的青花瓷罐如今赫然现世,其精美独特令今人叹为观止。


云梦山
-中华第一古军校系列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赵永久
久久地站在鬼谷洞里,感受着流泉和宁静,心在那一刻变得分外超然,仿佛灵魂出窍,飘飘地游走在群山之间,游走在繁华闹市。
  山无声,并非无声,它的声音是被一种静吸纳了;奇的是闹市也无声,出了窍的魂游走在热闹的街道,只看见人来人往,就像剪纸静静贴附在幕布上。
  置身世外,能够看得清人生的轻于重、大与小;走进世内,感受到的只是一己的悲与欢。
  有那么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鬼谷子。
  这委实是一个卓绝的人,一个卓绝的人生。
  他的一生,永远都超然世外,但又无时不在人世之中;他无时不在人世弄潮,但却分明寄居深山。
  就是鬼谷子。
  当我回过头来,当我穿越时空,在历史的每一处仔细打磨,我乍然愣怔了:七国纷争,多像鬼谷子一人的战争。
孙庞兵争
  当我们翻阅历史,尤其是翻阅战国史的时候,有一段历史是让我们无比心痛的,这就是孙膑和庞涓的纷争。
  作为同门师兄,两个人如此势不两立,天下罕见。
  庞涓离开鬼谷子以后,来到了魏国。他先到了相国王错家,与王错大谈兵法。王错很感兴趣,就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庞涓入朝的时候,正赶上魏王用膳,庖人送上来一只蒸羊。庞涓心里很高兴,因为先生说过:遇羊而荣。魏王问庞涓有什么学问。庞涓说: “臣就学于鬼谷子,凡是用兵的方法,臣都学得很精通。”随后将所学倾囊倒出。
  庞涓取得魏王的信任,被委任为元帅兼军师。他开始练兵习武,逐渐侵略卫、宋等小国家,屡建战功。宋、鲁、卫、郑等小国慑于魏国的压迫,不得不来朝拜魏王。后来庞涓又带领魏军,打败了入侵的齐军,从此名声大振。
  庞涓在魏国站稳了脚跟,但他却忘了和师兄孙膑的约定,没有向魏王推荐孙膑。在鬼谷子处求学的时候,先生经常出题考他俩,绝大多数,庞涓都没有考过孙膑,他知道孙膑的才能比自己高明,所以如果孙膑也出山来到魏国,那么他庞涓出生入死得到的名望就会在孙膑的才气面前黯然失色。可使他意想不到的是,先生的老友墨翟却向魏王推荐了孙膑。庞涓一看瞒是瞒不住了,只好修书一封,由魏王的特使送给孙膑,心想:等孙膑来了以后,再想办法压抑他的才能就是了。
  孙膑见到了庞涓的信,立刻来到了魏国,住在庞涓的元帅府。孙膑呆在身边,终究对庞涓是个威胁,于是,他开始设计陷害孙膑。
  半年以后,庞涓阴谋得逞,魏王以“私通外国”之罪,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生生挖出,又在孙膑的脸上刻上“私通外国”四个字,用墨涂上。
  当孙膑了解到自己所受髌刑乃是庞涓所为时,就以“诈疯魔”装疯卖傻,最终摆脱了庞涓,来到齐国,受到齐王重用。
  不多久,魏国为了报中山之仇,在庞涓的带领下攻打邯郸,邯郸守将连战皆败,赵成侯向齐国求救,表示愿献出中山地区。齐王心动了,想拜孙膑为大将领军出征。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刑罚的人,如为大将,必为他人耻笑,不如以田忌为将,我暗中相助,敢不效犬马之力。”
  齐王大喜,就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军解邯郸之围。
  在这次交锋中,齐军不仅解了邯郸之围,还让魏军损失惨重。
  后来,庞涓趁齐国辞退田忌和孙膑之机,横行列国,起兵伐韩。齐国又起用田忌和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将魏国的军队引回魏境。又用减灶之计,将魏军吸引至马陵道附近地区,并在马陵道的深谷中设下埋伏,只等魏军前来,就地全歼。
  孙膑命人将山谷中的树全部伐倒,只留下正中一棵,刮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树下”几个字。夜间,魏军到达。庞涓好奇心强,要看清树上所书何字,命人点亮火把。霎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被射成刺猬。
  是役过后,孙膑也淡泊名利,重回云梦山,陪老师鬼谷子隐居。
  苏秦合纵与张仪连横
  我国有“三教九流”之说,其中一派叫做“纵横家”。
  战国时代,所谓的“纵横家”,实际指的就是苏秦、张仪。而两个人都是“鬼谷子”的门生,施展“合纵”、“连横”之术,将战国晚期各诸侯及天下形势掌握于股掌之中。太史公司马迁曾经评价二人,“此两人真倾危之士!”
 “合纵”之祖——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人氏,年幼之时,曾与张仪拜鬼谷先生为师,但学成之后并没有被列国录用,苏秦就回到故里,头悬梁、锥刺股(因此事留下了“悬梁刺股”的佳话),刻苦攻读有关兵法、医学、经济和法令等方面的书籍,对当时各国的具体形势作了充分的研究。经过反复思考,苏秦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
  出于对自己新战略思想的自信,苏秦再次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他这一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辞别故乡的苏秦首先来到相对来说最为弱小的燕国。晋见燕文侯时,他陈述了燕与别的国家结盟的必要性:燕之所以能够安乐无事,不受到强秦的侵犯,是因为南面有赵国作屏障。秦要攻燕,必须经过赵而跋涉千里,赵要攻燕,不需百里即抵燕都。赵国之所以不攻打燕国,全因为强秦在后面牵制,而燕却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赵国结盟,共同抵抗强秦,防患于未然。所谓“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于是,苏秦建议燕文侯先与赵国结好,然后再与其他各国联盟抗秦,这样,燕国就可保安全。他出色的口才和一语中的的言论打动了燕文侯的心,于是燕文侯拿出车马金帛助他去赵国游说。
  苏秦来到赵国之后,便以燕国使者的身份晋见赵侯。他向赵肃侯指出,秦国强大,早就有入侵中原之念。凭各国的实力,都难以单独抵抗强秦,如若各国都争相讨好秦国,将来势必被秦国各个击破。若各国联合,则“地五倍、兵十倍于秦”,攻一国而各国援助,则秦虽强,亦不敢轻举妄动,各国亦可相安无事。因此,苏秦请赵侯出面倡议六国合纵抗秦。赵侯当即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以订立合纵盟约。苏秦遂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其余各国晓以利害,并成功地得到各国君主的赞同。回到赵国之后,被封为武安君。至此,苏秦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单凭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国同盟。
  不久之后,六国国君于赵国洹水(今河南境内)之上,歃血为盟,合纵抗秦。封苏秦为“纵约长”,挂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自此之后,秦国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雷池”半步。
  “连横之父”——张仪,是苏秦的同窗好友,出道较苏秦稍晚,也没有像苏秦那样先“碰钉子”,相对来说,仕途比较顺利。传说苏秦挂六国相印之后,张仪去见苏秦,要求与之共事。苏秦言道,你我才能相当,现在我已挂六国相印,你来投靠,必然不会受到重用,再说,我二人若是帮助六国灭秦,必将因为功劳太大而被别人嫉妒。现在你应当去投靠秦国,与我的“合纵”相对。
  在苏秦挂六国相印之后,张仪西去投秦,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颇有政绩。
  公元前328年,张仪正式出任秦相,开始实行“连横”战略。他与秦王商定,由自己先去魏国任相,设法使魏国首先背离合纵之约,与秦国结好。到魏国之后,他向魏王指出,就算是亲兄弟,也尚会争夺财产,更何况六国各有“计谋”,同盟不可能长久。魏国处于各国包围之中,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只有依靠秦国,才能保证安全。但是魏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张仪暗告秦王发兵攻魏。在他软硬兼施、打拉结合的策略下,魏王终于背弃合纵之约,转与秦国结盟。
  张仪回到秦国之后,又主动向秦王要求出使楚国,以拆散齐、楚联盟。晋见楚王时,他说道,当今七雄之中,以秦、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国最强,齐、楚两国相当。如果楚国与秦国联盟,则楚国就比齐国强大;反之,如果齐国先与秦国联盟,则齐国就比楚国强大。所以,楚国最好的出路就是与秦联盟。他又许诺在楚国与齐国断交、同秦国结盟之后,秦国会把商于之地六百余里归还楚国。楚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动,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授张仪相印,与齐国断交,并且派一名将军随张仪回秦国取回商于之地。谁知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摔伤脚,3个月不露面。楚王得知后,竟以为是因为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于是又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大怒遂决定与秦结盟。这时,张仪告诉随行的楚国将领,自己答应楚王的,不是六百里商于之地,而是自己的奉邑六里。楚王得知此事大怒,起兵十万攻秦,却被齐、秦联军击败,折兵八万!并被秦国夺走丹阳、汉中之地。楚王不甘失败,又调举国之兵攻秦,再次大败,只好再割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秦王提出用商于之地换取楚国黔中之地,楚王竟然答复,只要得到张仪并亲自诛之,愿将黔中之地奉送。张仪不顾个人安危,只身赴楚,买通宠臣靳尚和夫人郑袖,使楚王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之后,他向楚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两国太子互为人质,永结亲盟。楚王对此十分高兴。就这样,齐楚两国也背离了“合纵”与秦国结盟。
  张仪回秦之后,马上又出使其余几国,使他们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他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文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虽然六国背离连横恢复合纵的情况,但是已无法持久。应该说,是张仪的连横之术最终成就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旷世业绩。
  站在鬼谷洞前,穿越战国那个久远的时空,我感到一种无法把捉的力量。

  我总以为,那个时代其实就是鬼谷子的时代,当他创造了自己的军事思想时,也创造了相对矛盾的两个存在,让他们在相对矛盾的变化中生存,当他创造了自己的纵横之术时,他又造就了两个互为矛盾的同门师兄弟,让他们为不同的谋略而战。
  站在所有战争和争吵、游说背后的,是鬼谷子,一个隐居深山的、在泉水丁东和鸟语虫唱里宁静思索的鬼谷子。


云梦山—人间仙境

佚名

云梦山位于华北大平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处,是太行山的余脉,距朝歌城三十华里。由剑秀峰、桃园峰、龙王峰和玉帝峰等几个主峰组成,海拔不足600米。几个主峰的九道山脊和山谷交汇于中部,群山环拱,九龙聚会,形成一个小小的盆地。在剑秀峰与龙王峰相交的山阴绝壁上有一天然溶洞,名曰鬼谷洞,又名水帘洞。沿盆地迤逦向西为五里峡谷,山峦拔立,峰高天窄。盆地内,有两大巨泉:一曰龙泉,位于九道山谷的中心;二曰仙泉,位于鬼谷洞内。两大巨泉汇合条条涧水形成一座小湖,名映瑞池,泉水经映瑞池流出,沿五里鬼谷流为清溪,注入清水。清溪由东向西流出,汇入清水后折向西南流入淇水。与淇水合流,环抱着朝歌古城。盆地北侧依玉帝峰阳面建有王帝殿、三清殿和上圣庙。盆地南侧于鬼谷洞旁建有鬼谷祠、鬼谷亭。楼台亭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云梦山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明代何士琦曾赞道:“横峪坊外,红尘隔断………俯瞰深谷,琪花瑶草,夹路喷奇;八盘九湾,曲曲幽异。”令人“仙仙欲飞”。

“铜镠玉石之美,必有卓异幽隐之士。”在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龙女,有农夫,也有历史名人。当地传说战国时鬼谷子在此隐居教徒授艺,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仙道家茅蒙、徐福等都曾在此随鬼谷先生学术。现今有据可考的是唐代的甄济曾在此隐居。据《新唐书·卓行传》载:“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牧渔。”安禄山至卫至谒山中,济不得已起,安禄山谋反,济归旧庐。安禄山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侍之。歔欷嗟叹止刀。” 王恽在《云梦山重修道院记》中写到:“ 唐甄济隐居兹山,至远迩化服兮,死亮节,不污禄山。近则四仙,清修道行,留颂委蜕,不谓之炳灵增胜可罅?洞侧道院即四仙栖遁遗址。山空人去,石礐云荒,独一殿岿存。至元三祀,为全真学者李志和始跧处石磕,以修复为己任。”这些记载都说明甄济确实在此两度隐居。全真道人李志和及其前辈“四仙”,均在此“清修道行”。遗憾的是其隐居的遗迹现在都荡然无存。

云梦山上有许多摩崖题记,由于云梦山石质的原故,多数已无法辨认。现在可辨认的距今年代最久的刻石是元代王恽的碑文。王恽在写青岩山的诗中还写道:“徘徊读尽摩崖记,却笑无能继后踪”。从王恽的诗看,当时青岩山上应有许多摩崖题记所以才需要他“徘徊读尽”。王恽看到的摩崖题记中,或许有唐代甄济留下的笔迹,或许还有更早的遗存。遗憾的是,这些题记我们已无法见到。

明代窦文在摩崖题记中写道:“水帘洞,鬼谷先生隐处”。明代何士琦也在《云梦山游记》中写道:“水帘一洞,尤极幽玄,乃鬼谷先生仙栖之处。”明代《淇县志》记载:“云梦山乃鬼谷先生仙栖之处。”窦文、何士琦及县志记载恐怕不是简单的杜撰,或许也有耳闻目睹的依据。

王恽在碑文中还提到:“至元之祀,全真学者李志和?处石磕,以修复为己任,重构玉帝殿。”何士琦也提到:“见一羽流,案写黄庭,神气清幻,光彩焕发,心大异之曰:‘此非天台,刘晨何以在此?’童子对曰:‘此非刘晨,乃吾师玉环子也。’”依这些记载来看,这里也曾是道教活动的场所。而且“重构玉帝殿”之说,也证明早在元代以前已有玉帝殿。那么可以肯定道教在此活动也应从元以前就开始了。

与此同理,其它隐者在此活动过也是可以肯定的,李善注文选引《鬼谷子序》说:“鬼谷,隐者之通号也。”历史上除先秦有个鬼谷子外,几乎历代都有叫鬼谷子的人活动于世。依上述分析,也可以肯定云梦山有名为鬼谷子的人在其间活动过。这个鬼谷子即使不是战国时的鬼谷子也肯定是其门徒或是追随者。

本书为鬼谷子学术研究会集体筹划,收集整理了当地丰富的传说。云梦山管理处周在楼同志、文化局石同勋同志长期积累、潜心研究,为本书编写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鬼谷子在云梦山被传为奇人,除被传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茅蒙、徐福的老师外,还传说毛遂、尉缭也是他的学生。鬼谷子在云梦山被奉为王禅老祖,他的母亲被奉为王老圣母,连他骑过的青牛也被奉为仙牛。鬼谷子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正面人物。他大智大勇,助弱济贫,扬善抑恶,处处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为民间做了许多好事。天旱可以向他求雨,有病可以祈他保佑。明代嘉庆年间碑文记载:“虽齐、鲁、燕、赵、三晋之民,慕其威灵,跻跻跄跄伏首于祠下者,日以万计。”云梦山在很早以前就有传统的香会,香会有很多独到之处,明代的李先竹在碑文中写道:“名虽香会,而实有古先王亲睦之遗风焉。”至今遗风尚存,在云梦山上不分老幼,男人皆兄弟相称,女人皆姐妹相称。上山的人都自带粮食,每天开善家伙,大家做饭大家吃。在山上修道路、修殿宇、扫卫生,皆是义务劳动。这些风俗并不是信仰的必然结果,而是民风纯朴的表现,现在淇县政府通过宣传教育和管理,正在做变迷信为科学,变愚昧为文明的工作,开发游旅资源,进行传统文化研究,积极推进云梦山的文明建设。

云梦山作为兵家的学校、纵横家的摇篮,还有待考证,但说云梦山是保健疗养的好地方,则当之无愧。一过横岭,则“红尘隔断”,空气湿润清新,泉水甘冽爽口。山上盛产各种野菜,草药,由于生长环境好,这些草药和野菜的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品位很高。如野韭菜,叶子宽大、肥厚,味道十足。被养生家称为起阳草,有很高的药膳价值。

云梦山各殿宇、山洞中,常年住着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农民,在山上治病疗养。他们喝天然矿泉水,吃善家饭,善家饭主要是米粥、糊涂面条,很少有干食,主要吃素,而且常吃野菜。这些疗养者多有信仰,住进山里,暂时避开了家事的烦扰,心情舒畅,饮食清淡,水质甘美,空气新鲜,所有这些无不有利于身心建康。

从云梦山自然景观看,当辟为旅游胜地,从云梦山的养生环境看,应辟为疗养场所。

鬼谷子在云梦山的一些传说与《鬼谷子》一书的内容一样幽玄独特、启人智慧。这些传说把鬼谷子与云梦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全国首届鬼谷子学术思想研讨会即将在云梦山开幕之际,我们将《鬼谷子与云梦山》一书出版,让读者和作者一道欣赏云梦山的幽异风光,共同品味鬼谷子的传奇故事。

鬼谷

从南天门迄逦西行至五里井,是一道绵延五里的山谷。鳌背峙峰,气势磅礴,峰回路转,幽深莫测,阴风习习,幽气森森,人称鬼谷。当年王蝉因在此隐居,而自号鬼谷子。?这幽幽五里鬼谷两侧山势陡峭,一条青溪蜿蜒从谷中流过。峰峦峙立,入云插汉,峰高天窄,步换景移。春夏之季,灌木薿疑,郁郁葱葱,野卉芬芳,蝉鸣蝶舞,山泉瀑布,遍山横溢,万壑争流。涛涛流水,悦耳动听,漫步其间,神清智爽,其乐无穷。一到秋季,这里又是一番景色。昂首望天,天高云淡,一片瓦蓝;举目观山山色俊俏,满山的野菊花竞相开放,一片金黄,簇簇的山榆树,红叶片片犹如南国的枫林。

明代的何士琦对这里的秋景写道:“林木茂密,野桃垂垂,山椒离离。时见老妪野叟荷锸樵汲,宛如先世避秦之人焉。稍进里许,涧水流澌湛清,漾碧中结茅亭。菡萏开鲜,修竹舞翠。则非后尘凡境矣!”可见在明代这里的景色更加幽深秀丽。

沿鬼谷信步徜徉,可以踏孙膑墓,欣赏一线飞瀑,览名人摩崖题记,观无字天书,饱览变幻莫测的魔壁,游五里井,缅怀鬼谷先师。

清溪

龙泉和仙泉在映瑞池汇流成溪,沿五里鬼谷潺潺湲湲流入清水河,这小溪就是鬼谷子当年隐居之地的清溪。清溪之水清澈晶莹,曲曲弯弯,在五里鬼谷中绵延穿行。风顺水湍,时隐时现,神秘叵测,十分有趣。有时涓涓细流,叮咚作响,有时潜入地下,虽看不见流水,却能听到水声潺潺。陡峭处常常掀起层层波浪,汹涌澎湃,涛声贯耳。平缓处,溪边常常系着一汪小湖,清澈见底,如镜似鉴。

漫步在青溪之畔,足下潺潺流水,举目峰峦叠嶂,绝壁悬崖,岩壑凝翠,野卉满目,百鸟喧鸣。至傍晚则有“孤鹤寻巢,群鹿辞溪”(明·何士琦《云梦山游记》)。待月出则可见“明月山头天鉴窄,云山岫口水帘宽”(明·王琮《青岩仙境》)。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鬼谷祠

鬼谷祠和水帘洞相对,是祭祀鬼谷子的场所。据水帘洞口明嘉靖四十六年碑文记载,这里原有鬼谷祠,因年久失修,早成废墟。现祠为1989年重修。

鬼谷祠古朴典雅,垂檐凌空,斗拱替木,彩梁画栋,檐下画面为鬼谷子的传说。祠前嵌刻着我国著名书画家张重梅撰写的楹联:“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鬼谷祠周围有白石栏杆相护,沿回廊可绕祠四隅。立于北侧俯视,映瑞门、鬼谷井、青龙背、鬼谷墟、舍身台、试心石、仙水泉、庞涓洞、毛遂洞、玉皇殿、三清殿尽收眼底。

鬼谷洞

鬼谷洞,亦称水帘洞。云梦山素有“云梦仙境”之称,在这仙境之中又以鬼谷洞最为有名。《淇县志》在介绍此洞时称:“世传鬼谷子隐居处”。现今洞口仍刻有明代摩崖题记,其文为魏碑横书“水帘洞”三个盈尺大字,其右竖题“鬼谷先生隐处”六个行书小字。山上又有一座清代顺治年间何士琦撰写的《云梦山游记》碑刻。其中记有:“此山螭怒虬盘,幻异万状,水帘一洞尤极幽玄,乃鬼谷先生仙栖之处”。

鬼谷洞位于云梦山东段半山崖上,面北坐南,洞高10米,宽6米,进深80余米。洞顶钟乳石变幻着千姿百态的造型。水珠沿着倒垂的石笋滴滴落地,叮咚有声,犹如仙人抚琴弄筝在为眼前的美景配乐。洞内有一泉水,名曰“仙泉”。仙泉在洞内形成一个小潭,潭水清凉,深不可测。洞口上方有一天窗,阳光沿此窗深射洞中。窗口下有一排水珠沿洞口滴落,恰似一幅高悬的珠帘。洞右上方镌刻一副对联:“天开道眼,山透玄心”。地面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和牛蹄印迹,从洞内一直延伸到洞外。

相传鬼谷子经常乘牛车从此出入。洞中泉水每每溢出,在洞外形成一道飞瀑,地涌天悬,啸声充谷。瀑水在洞前聚成一面小湖,名曰映瑞池,泉水经过小湖与涧水汇一道清溪,沿鬼谷流入清水河,流向辽阔的中原大地。正是“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阎浮四百州”。

王老圣母洞?

王老圣母洞,位于水帘洞口右侧,王老圣母,即鬼谷子之母。相传该洞是鬼谷先生敬奉老母的地方。后人为褒彰王氏苦心教子之功德,于明代整修洞门,以洞为祠,敬其为圣母。此洞高2米,宽1.7米,进深15米。前5米为人工开凿,后10米系天然洞窟。从洞之隘口进入其内,豁然开朗。洞内可容二十余人。光线从洞口折射洞底,虽无灯火,却不暗淡。

洞门为青石雕造,门楣上书“别有天地”四个楷书大字。洞前是悬崖,由一座石桥和鬼谷洞沟通,水帘泉水从桥下流过,潺潺有声。

相传鬼谷子之母乃山下王家庄王员外之女,食谷而孕,只身隐匿云梦山幽幽鬼谷之中,于蝉鸣季节生下娇子,随母姓,取名蝉。母子相依为命,王氏含辛茹苦育子成人。后人为缅怀王氏,在此间为其塑像,祀为王老圣母,奉若神明,一年四季参拜者如云。

仙牛洞

仙牛洞位于鬼谷祠的右下方。相传该洞是当年鬼谷子养牛的地方。此洞是天然洞窟,进深3米,南北长7米。洞顶由钟乳石构成的图案,奇形怪状。当年鬼谷子在水帘洞隐居时,常骑仙牛出入,或乘坐牛车出入。

至今鬼谷洞仍有很深的两道车辙印和许多清晰的牛蹄印从洞中延续到洞外。仙牛洞内塑一青牛,此牛翘首欲起,栩栩如生。洞口书一对联:“出水帘跨扶青牛,执拐杖驾起祥云”。

孙膑洞

孙膑洞,亦称洗尘洞。该洞位于水帘洞东侧。建于明代,依山凿就。面阔三间,洞口两侧矗立石雕旗杆两根,洞内石楹二排六柱,柱上分别镌刻楹联和戏剧人物故事。洞门以石砌成,洞内奉孙膑塑像。

相传孙膑随鬼谷子学兵法,他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待人忠厚,颇为鬼谷先生所赏识。洞口楹联便是对孙膑赞述:“道讲刑名勋垂勃海,胸罗兵甲气镇风云”。

庞涓洞

云梦山北山半山腰有一个深约3米,高宽各近2米的小山洞,传为庞涓与孙膑同在云梦山随鬼谷先生学兵法。由于庞涓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加害孙膑,后被乱箭射死于马陵道。其死后阴魂不散,跑回鬼谷自己选择了这个佳处。现今庞涓洞外杂草荆棘丛生,极少有人光顾,更无香火供奉,足见人心如秤。

后人有诗叹曰:“求学同窗手足情,贪心一动起纷争。纵使地府重言好,人间千古定骂名”。

毛遂洞

毛遂洞在鬼谷祠左下方,是一天然洞窟,约20平方米,洞顶由钟乳石构成,状若云朵,千姿百态,颇为壮观。洞前有抱殿三楹,仿古卷棚歇山顶,雕梁画栋,剔透玲珑。抱殿外有石栏,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北山庙区。洞内奉毛遂塑像一尊。云梦山有碑记载:“古迹之麓有毛老爷仙洞,洞总不宽敞,威灵显辉,泽被众生,求必有应焉。”

相传毛遂也是鬼谷先生的小弟子,有胆略,善言辩。毛遂洞与北山的庞涓洞遥遥相望,是鬼谷子派其在这里监视庞涓行踪的。

鬼谷墟

在青龙背北侧近百米处有2个3米见方的坑穴,世称鬼谷墟。和青龙背南侧的舍身台遥遥相望,同为鬼谷子测试学生的地方。舍身台是入学考试的场所,而鬼谷墟是毕业考试的地方。鬼谷子当年在这里聚徒讲学,治学十分严谨,不仅入学时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师满出徒时也要进行严肃的考试。于是他让弟子在这僻静之处挖了这2个坑穴。相传考说服术时,让学生跳进坑内,他在坑上和学生论对,如能将老师说得落泪,就算合格,可以毕业。否则,就将学生埋入坑内。因此,学生们对这个考试都十分重视。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个角度作认真准备。论对时,人人口齿流利,道理充分,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说得鬼谷子口服心服,老泪横流,点头称是。所以他不少学生踏入仕途后,都成了出辞吐辩、万口莫当的栋梁之才。

舍身台

云梦山盆地东侧,有一道南北长80米,高15米的悬崖峭壁,壁顶有2米多宽的平台,称之为舍身台。台沿下镌刻着我国著名女书法家周昭怡书丹的“舍身台”三个遒劲大字。

相传当年鬼谷先生在云梦山聚徒讲学,凡来投师者,必先攀绝壁而上,再由台顶跳下,以测试他们的武功和有无舍身求学的诚心。

舍身台北端有摩崖题记一方,高10米,宽3米。台上有南北小径一条,南端关公洞,为人工所凿。站于台上,可观云梦盆地全景

龙泉

青龙背南侧有一清泉,人称龙泉,或曰仙泉。相传,青龙飞临云梦山,济世扶民,吐水为泉,因此得名。此泉一年四季不枯,清澈见底,甘冽舒口。每到夏秋之季,泉水喷涌,漫溢成溪,成为清溪之源。此泉水是云梦山主要饮水之源,不管有多少游客,从未发生过水荒。更可贵的是此泉水药用价值极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因此,凡来云梦山游览的人,都要到泉边喝上一碗仙泉水,同时还要带回一壶让家人品尝。

鬼谷井

鬼谷井在映瑞池之中,用青石砌就,与池水隔绝,井水清莹,深数丈,可以饮用。相传,此井是鬼谷子为怀念其母而凿,因曰鬼谷井。其母谢世之时,让他在此挖井,井水中可映出其母的容颜。鬼谷子遵照母亲的叮嘱,率弟子每天挖井不止。整整挖了九九八十一日,终于挖成了这口井。每天来汲水时,井水中果然映出其母的尊容。朝观母亲十八九,暮看老母鬓如霜。

天长日久,鬼谷子又发现了此井的一个奥秘。根据井中水位的升降,可以洞察天气阴晴的变化。井水上升,天阴有雨,井水下降,则无雨天晴。因此,这口井又称作“井中洞天”。现在的鬼谷井是新近重修,上有宽敞的井台,和映瑞池水坝相接,从堤坝可达井边。时至今日,不少游客还爬上井台,虔诚地绕水井左右各转三圈,以求保佑全家平安。

映瑞池

映瑞池亦称九龙池,为云梦青龙、火龙等大大小小九条山涧汇流处,位于云梦峡谷东段垭口。鬼谷先生当年在云梦山隐居讲学时,常携弟子在此学艺习武。历代墨客到云梦游览,有迎霞聚瑞之涵,故又名映瑞池。此池为新近重建,可容水3百立方米。坝顶装有栏杆,可供登临。雨伏季节池水清澈,碧波荡漾,朝映霞晖,暮衔星月,水色天光,令人陶醉。每年夏秋,池水由坝顶溢出,形成飞瀑,十分状观。

映瑞门

映瑞门和映瑞池毗邻,因此得名。映瑞门系城堡式建筑。正门为石砌圆拱形,拱上平台建有背脊歇山重檐回廊小楼,雕饰彩绘,小巧玲珑。登临其上,眺水帘、望青龙、送夕阳、迎素月,别有情趣。

一线飞瀑

一线飞瀑位于幽幽鬼谷中段,孙膑墓上方。这里峰峦叠翠,灌木簇簇,千仞山崖之上,一股细流飞泻直下,好像空中悬挂着一条纤细的银带,故曰一线飞瀑。雨后天晴,谷底观瀑,纤纤柔柔,温和喜人,恰似出自名家之手的一幅山水画卷。飞瀑下部,从孙膑石棺上漫过,再形成东西上10余米宽的滴水檐,串串晶莹的水珠,从二米高的小崖上滴入青溪之中,叮咚作响,悦耳动听。如果你有兴趣,可站在崖下来个淋浴,其中之乐趣,只可回味,难以言表。

百兽壁

在一线飞瀑的东侧,孙膑墓旁,有一方近百平米的“百兽壁”。壁上钟乳石构成一幅巨型天然浮雕,各种禽兽,天开地设,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像苍龙出海,有的如仙鹤归巢,有的似蟒蛇出洞,有的则像天马行空……应有尽有,不可胜数,故曰“百兽壁”。

孙膑墓

孙膑墓在鬼谷中段南山坡上,距谷底80余米。在平坦的青石板上凿一方穴石棺。每逢雨季,飞流泻下,正对石棺。此棺系南北向,长2.4米,南端宽90公分,深60公分;北端宽90公分,深50公分。口面凿的平平整整,并留有放棺盖的部位。棺盖已无。

相传当年孙膑在马陵道大胜庞涓之后,急流勇退,又重返云梦山隐居。过世之后,葬于此处。这里确系一块风水宝地,头枕青山,脚蹬清溪。一线飞瀑至此形成一道水幕从石棺上漫过,将石棺与尘世隔开。孙膑生前一身清白,死后也想一尘不染。

天书崖

天书崖在云梦山幽幽鬼谷的中段,是一方壁立千仞近千平米的自然悬崖。远远望去,恰似一方大型摩崖题记,字迹依稀可见,走近仰视,却又不见文字,世称“无字天书”。

相传,当年鬼谷子投奔太室山华元真人门下学艺,真人授予他一部“天书”。此书原属阴性,见日则无字,在月光、灯光下方显出缕缕金文。这部天书包罗万象,三韬六略、仕途经济、天文地理、星辰象纬、服食引导,无所不有。为匡世济民,鬼谷子仙逝之际,用法术将此书托印其壁上。千百年来,多少骚人墨客到此驻足,仰望神壁,双目欲穿,可惜没有惠眼,从未发现其中的奥秘。

算壁

在鬼谷祠迎瑞门前的绝壁上刻着一道算题,名曰“鬼谷算”。“今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胜二;五五数之胜三;七七数之胜二,问物几何?”其侧刻有“计然神算”、“秦王暗点兵”、“韩信点兵”等题记。

其相隔不远处题一绝句:“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员整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下题“大明万历休宁宾渠”。宾渠乃明代大商人数学家程大位号。程大位以诗解题。此壁一问一答,外加诸多题记,蕴涵丰厚,引人联想,妙趣横生。从此路过的人无不驻足,动一番脑筋,测一下智力。

魔壁

在五里鬼谷西段,有一方近千平方米的峭壁,上面布满钟乳石,形成千姿百态的图案,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出不同的造形,真像变幻莫测的万花筒,逗人情趣,让人流连,人称魔壁。这变幻无穷的魔壁上,镶嵌着许多神奇的故事,其中有大象出山。大象不甘山中寂寞奋力从岩石中走出,尽管一万年才能挪动一步,但它依然举步不止。

魔壁上还有一对孪生鲤鱼。两鱼紧抱跃出水面,争相跳跃龙门。更逗人情趣的是“神童飞天”。这天真的神童,伸张双臂,展开肋间强劲的双翼,穿云越雾从浩瀚太空向大地飞来。当它看到繁华的人间时,展开双臂,频频向人们招手致意。在这方魔壁上,只要留神观察,就会发现浩如烟海的诸多故事。

五里井

五里井位于五里鬼谷西端,相传这里是鬼谷子送弟子下山时告别的地方。此处峰峦挺拔,山色秀丽,溪水涓涓,路旁有泉池,因此泉距军庠五里,故称五里井。今天这个送别的地方,已经成了人们纪念鬼谷子师徒的场所,从此路过的人,都要喝几口泉水,以资缅怀。

演兵岭

演兵岭位于云梦古军庠西北侧300米处,是鬼谷子带领弟子孙膑等摆兵布阵的地方。?此岭系南北走向,2000多米,海拔320米,北高南低,两侧及南端是峡谷,北侧与大峰门、小峰门相接,地势险要,从东侧沿羊肠小道可达岭顶。传说当年孙膑、庞涓等人就常住在此处。

后人为纪念鬼谷子师徒,曾在岭上建有子孙祠,后毁于战乱,现在仍有遗址。为使后人领略古代阵法,在演兵岭上又再现了诸多古代军阵。其中有蟠龙阵、握奇阵、师卦阵、八卦阵、万全阵等。

对奕亭

沿演兵岭东行1500米便到达小峰门,这里就是对奕亭遗址。小峰门是通向云梦古军庠的一个隘口,峰峦叠嶂、山势陡峭,站在峰口,可以北览鹿台金牛,东眺古城朝歌。峰口有一块9平方米的青石板,上刻棋盘依稀可见。相传孙膑、庞涓当年在云梦山拜鬼谷子学艺时,常到这里砍柴。小憩时,两人在此下棋斗智。庞涓刚愎好强,铤而走险,猛打猛冲,杀机逼人,恨不能一下子致人于死地。而孙膑则沉着迎战,诱敌深入,以退为进,力挽狂澜,以智取胜。每每在关键时刻杀个回马枪,弄得庞涓只有招架之势,没有还手之力,悻悻而去。棋盘西侧有一石砌小庙,名曰将军庙,系明代为纪念孙膑而建。

北桃园

沿对奕亭往南至桃园峰东侧,有一个山顶盆地,这就是北桃园,北桃园是中原地区罕见的一个山顶草原。骏马秋风,大漠风光,有异域之美。在这大漠之中,有一片桃园。相传当年孙膑在云梦山从师学艺期间,每逢春季,日日早出晚归,登山植树育林,久而久之,布满山顶。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云梦山顶像披上了粉红的柔纱,蝶飞蜂舞,馨香漫溢,令人陶醉。桃熟季节,他便召集四方百姓,分享这累累硕果。云梦蟠桃果大、肉厚、味鲜,远近驰名。传说西天王母闻讯后,遂派白猿猴前来偷取,以为蟠桃盛会所用。

南桃园

在北桃园南侧,又有一片广阔山顶盆地。长约2000米,阔1000米。虽在海拔500米之上,草木茂盛,土质肥沃。相传这里曾有张仪、苏秦演练各种说服术的专用场所,即十四处石屋,也称云梦石屋,每个石屋都可以专练一种说服技法。这些屋名与鬼谷子十四篇的篇名相吻合。每一屋又可被作为一方诸侯,相互游说,合纵连横。传说张仪、苏秦即居此学艺练功。?

仿生坡

在南桃园与太阳洞之间,有一片山坡,传说这里是茅〖HT5,7〗氵〖KG-*3〗蒙〖HT〗和徐福等人仿生修真之处。该山坡北面是剑绣峰,南面是悬崖,东面是南桃园,西面是龙王峰。该坡北部有五龙峪,南面有灵龟顶,灵龟顶东有鸷鸟崖、伏熊谷、猛兽沟。传说茅蒙、徐福在这里模仿动物的动作练功养生。在《鬼谷子》一书中有“法五龙”、“法伏熊”、“法猛兽”、“法鸷鸟”、“法灵龟”之说,与当地传说暗合。

太阳洞

太阳洞,在云梦山古军庠东南方3里许的手扒窝险崖上,是一个天然洞窟。直径8米,高13米。从洞内看,恰似一个蒙古包,洞的两侧共有四个洞门,似两门两窗。东侧为月亮门,柳叶窗;西侧门如一瓣莲花,窗似圆月。拱穹的洞顶由石灰岩溶液形成各式各样的图像。有的婉如长蛇、飞龙,有的像睡狮、卧虎,蔚然壮观。洞内塑太阳神像一尊。站在太阳洞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炊烟袅袅的村落,溢放馨香的田野,碧波荡漾的池塘,潺潺流水的小溪,和这别有情趣的太阳洞浑然一体,美不胜收。早晨站在山巅东望,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升起,犹如一团火球在云烟雾海中跳跃。

太阳洞的由来是:后羿射日时,太空的十个太阳被射落九个,仅剩下的一个太阳藏于云梦山此洞中才免于被射掉。太阳为报答山洞救命之恩,把自己的光芒从早到晚射于洞内,故称太阳洞。还有传说,鬼谷子在云梦山聚徒讲学时,常率弟子到此观星象,看日出,研究天文。跟随鬼谷先生学出世学的茅蒙、徐福等人都先后住在这个洞中。

剑绣峰

在青龙背之尾部,太阳洞的西北方,有一座兀突的山峰,这就是海拔587米的剑绣峰。剑绣峰与桃园、太阳洞左右毗邻,相传也是当年鬼谷子教徒授艺的场所之一。他经常率领弟子登临此峰,夜观星象,窥测天时,探索天体运行、星转斗移的规律。传说鬼谷子在太白山收下的天杰、地灵,带回云梦山后就常住此处。剑绣峰是云梦山的至高点,驻足山巅,一览无余。太阳洞、南北桃园、青龙背,尽收眼底。

青龙背

从鬼谷洞至剑绣峰之间,有一架绵延起伏数里的山梁,宛如一巨龙横卧,谓之青龙背。在青龙背之首,立一巨碑,上镌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方毅同志书写的“龙吟”二字,并刻“青龙赋”。沿青龙背扶摇直上,可达剑绣峰观星象,到太阳洞看日出,至南北桃园浏览骏马秋风,大漠风光,更可领略演兵岭上古代兵阵图的奥秘。南桃园是鬼谷子带徒弟养生修真的地方,茅濛、徐福等弟子就先后住在此呼吸吐纳、练仿生功和采药炼丹。

王禅墓

朝歌城南8公里,有个叫王庄的村子,传说这是鬼谷子王禅的故里。在王庄南1公里的黄土岗上有一大土堆,人称王禅谷堆,即王禅墓。王禅墓原是一个高10米,直径近100米的大土丘,丘后有巨泉,泉流成溪,周围杨柳参天,郁郁葱葱。现墓前仍有一巨碑,上锓“鬼谷先师王禅之墓”。此墓距云梦山仅10多公里,所以凡到云梦山朝拜鬼谷子先师者,都要到这里进行祭祀。

云梦大峡谷

亦称牛鼻洞沟。位于朝歌云梦山景区西侧、书房沟西南隅。是一处生态、植被俱佳的自然风景区,大峡谷绵延十八里。峰峦翠黛,奇石嶙峋,溶洞遍布,溪水潺潺。徜徉其间,峰回路转,步移景移。

峡谷中,大自然匠心独运,铸造出许多生动有趣,栩栩如生的天然塑造。净水宝瓶,辱洒杨枝、消灾蠲疾;雄狮窥望,金晴炯炯,三魔隐匿,岂敢妄动;孕母擎天,伟岸慈祥,庇佑子孙;狮猴嬉戏,妙趣横生,捧腹忍俊;钥匙崖悬挂金钥匙,没有它难开藏经壁;鹦鹉石,绿衣使者,令人们仰慕;回波潭,天造地设,龙女仙浴;恋鱼池,巧夺天工,世代相依;将军护天书,昼夜尽职守;叟妪黄昏恋,有情成眷属;群仙谒九龙,友情重泰山;弥勒笑三世,劝君舍妄欲。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妙手之作,每组雕塑神韵逸远,形象逼真,令人折服。那美妙的传说故事,更为这些自然雕塑赋于生命力,令观者叫绝。

更为奇妙的是,在十八里大峡谷中,竟隐匿着十多个溶洞,大小各异,各有千秋,而且洞洞都有一段美妙的传奇故事,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雪花姑娘洞诱人神往;小牛鼻洞雄居山崖,传奇奥妙;滴水穿六洞,功到自然成,发人沉思;忏悔洞催人反省;大佛洞佛祖仙栖,普度众生;牛鼻洞深邃叵测,灵气幽幽;天狼洞里居天狼,庇黎庶,护生灵,令人起敬;土匪洞洞洞连环,历史写真;九龙洞穹隆黛绿,典雅厚重。这些妙趣横生的溶洞与大自然的雕塑间次布列,浑然成趣,踯躅徜徉,令人回肠荡气。

云梦山大峡谷还是个天然植物园。大峡谷虽然地处太行山浅山区,但是由于谷深路险,人迹罕至,生态保护良好,形成较为原始的植物园。次生林生长茂盛。数百个物种把峡谷装点的郁郁葱葱。在幽幽十八里峡谷中,峭壁上青藤倒垂,石罅中劲柏吐翠,沟壑里灌木薿薿。大峡谷使人陶醉,植物园令人神往。十八里大峡谷又是盛产中草药的王国。柴胡、冬凌草、茵陈、半夏、天南星、三七、远志、生地、香附、鬼针草、荆芥、小蓟、全虫、蝉退、夜明沙、蒲公英、薄荷、益母草、猪毛菜(铁线蕨)、野菊花------随处可见。这些中草药中有许多还是可口的菜肴。大峡谷中还有一绝,即“龙吟井”。在大峡谷尽头,有一口三十米深的自然井。井水清澈甘冽,每逢天旱之时,井中就会发出门儿门儿的声音,民间称为龙吟。

云梦天坑

民间称老龙洞,天坑位于鬼谷中部的北山崖上。天坑底部呈圆形,底径为50米,通高70米,南壁有一出入的洞口。天坑内北侧向下10米处,向北有一全长1500余米的天然溶洞,溶洞弯弯曲曲。窄处1米余,宽处10余米,低处不足2米,高处约30米。溶洞两侧和顶部有千奇百态的钟乳石,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周围百姓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祷告祈福,天旱,则来这里祈雨。

天坑是中原地带罕见的地质景观。云梦山天坑的发现,不仅对认识太行山的地质构造具有典型意义,也为云梦山景区增添了一个新景点。

云梦山顶大草原

云梦大草原位于山门东北约1500米处,是一个中原地区罕见的山顶草原,大漠风光,有异域之美。在这大漠之中,有一片桃园。相传当年孙膑在云梦山从师学艺期间,每逢春季,登山植树种桃,于是形成了这个桃园。站在云梦大草原东望,你可以看到一段状似长城的,山体那就是天坛。天坛海拔高580余米,为十里绝壁之首峰。站在天坛极目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炊烟袅袅的村落,溢放馨香的田野,碧波荡漾的池塘,潺潺流水的小溪,美不胜收。早晨站在山巅东望,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犹如一团火球在云山雾海中跳跃,别有一番情趣。

三十六计文化步道

三十六计文化步道在云梦山青龙背南侧的峡谷中。西起龙泉井,东至《鬼谷子》石壁。全长1500米。峡谷两侧奇峰峙立,沿途可欣赏文图并茂的三十六计石刻。相传,当年鬼谷先生带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沿谷而上,在云梦草原布兵阵、演兵法、观天象、测风云,故此谷又称兵法峪。步道入口处建有木牌坊,其联曰:“翠含云烟曲径幽,兵启谋略走为上”。

《鬼谷子》摩崖石刻

舍身台南端有一长20米,高5米的大型摩崖石刻——《鬼谷子》。《鬼谷子》是一部奇书。由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钳、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言十二篇,以及“本经阴符”七篇和“持枢”、“中经”组成。

《鬼谷子》摩崖石刻近万字,由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书写,他那端庄流畅的汉隶,银划铁钩、刚柔相济、笔笔入神、一气呵成,是当代的书法珍品。

云梦山石刻群

独具风韵的云梦山石刻群。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士在这里留下许多诗词和墨宝。以水帘洞为中心,在方圆十余里内,有宋代石窟一个,元、明、清至民国各代的摩崖题记220品,碑刻33块,星罗棋布,随处可见。主要分布在水帘洞、孙膑洞、毛遂洞、舍身台、上圣庙、五里鬼谷、小峰门及五里井等处。

水帘洞是摩崖碑刻比较集中的地方。迄今水帘洞口不足12米的崖壁上还保留着元代以来的摩崖碑刻29处,大小不一,字体各异。其中元代文学家王恽撰写的“重修道院记”碑,最具特色。其碑就山而凿,通高3.54米,宽1.20米。碑座就山势雕凿的一匹巨形赑屃,前爪犀利,曲颈向内,双目炯炯,遥望前言,仿佛在告诉游人:“拜谒鬼谷子由此入洞”。碑首为透雕的两条蟠龙,龙尾盘结交错于正中,龙首向背伏于碑的两侧,双目俯视。二龙中间,是文学家王恽以小篆书写的“云梦山道院记”六个大字,端庄凝重。碑文为楷书,竖行22,行满字36字。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云梦山水帘洞自然美景,追述唐甄济隐居此山的事迹和元代全真学者李志和重修云梦山道院的情况。此碑刻于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

“天开道眼,山透玄心”八个盈尺大字,是御史孙征兰(邑人)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镌刻在水帘洞右上方的摩崖题记,端庄秀丽,柔中有刚,是地道的官阁体,它的另一方为狂草摩崖诗碑,堪称一绝。在近一平方米的山壁上,镌刻《仙洞偶笔》二首。其一曰:“盘古谁施开混针,斜穿山腹作仙心,我来洞代仙开口,心似山空古在今。”其二曰:“洞为仙人万古留,泉滃仙髓带云流。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阎浮四百州。”稍有点宗教知识的人便会看出,他把佛、道两种思维观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来陈述自己的心志。二诗的前6句,皆为道教思维方法和语言,而后两句笔锋一转,却变成了佛家的思维观点。这方石刻用狂草书写,如行云流水,大气非凡,可谓草书之上乘。

明万历十一年,龙门通判窦文摩崖题记“水帘洞-鬼谷先生隐处”魏碑书体,高高镌刻在洞口右上方,可谓画龙点睛之作。他的《诣水帘洞有感》诗碑,更为独特。碑高1.3米,宽0.6米。试问乃七绝一首:“天开玄窍授名贤,地涌灵泉在里边。万古水甘帘不卷,有谁读易绝纬编。”用行草书写,潇洒流畅,放荡不羁,章法布局,恰到好处。仅用28个字,生动刻画了隐居鬼谷洞的先贤们苦读勤修的仙家形象,和洞口的摩崖题记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开凿于清同治十年的孙膑洞(洗尘洞),可以说是一个石刻艺术之窟。

此洞就山而凿,坐东面西,面阔三间,长7.29米,高3.3米,进深5米,前脸由青石砌建,石门石窗。石雕斗拱和瓦垄及圆形瓦当,洞前树六棱卷脊棚二根,高3.23米。洞口镌刻楹联:“道讲刑名勋垂勃海;胸罗兵甲气镇风云。”高度概况了孙膑的功绩和才华。洞中有二排六根方形石柱。前排两根高2.16米,宽窄各0.26米,柱正面浅浮雕线刻八仙和神话传说人物14幅,每幅高0.22米,宽0.175米。后排四柱并列,构成南北长3米的石坊,上首斗拱瓦档,斗拱下是三级石雕替木,高浮雕牡丹、莲荷,中间线刻长0.42米、高0.22米的棱形画面图案《白猿盗桃》、《孙膑下山》等戏曲故事三幅。四柱正面镌刻楹联:“会众英勘乱天下;扫群魔旋转乾坤。”“周流天下万古长,参赞化育伯王师。”中间二柱的左右面、两边二柱的向内面,每面浅浮雕线刻四组戏曲故事共24幅。这些雕刻构图严谨,比例适度,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白猿盗桃》和《孙膑下山》优为上乘。

《白猿盗桃》,右为一棵弯曲的桃树,满树硕果。孙膑站在树下,身着道袍,头戴道帽,腰系丝绦,背挎宝剑,左臂抱缨帚,右手前伸。白猿双膝跪地,仰首上望双手合十献天书。图中题款:“仙猴偷桃送天书,报恩德,赠孙夫人孝母,永念后世。”《孙膑下山》图上题款是“辛未柱事,中秋月郎日,孙夫人拜寿看母……”画面共有四人,孙母坐于堂上,孙燕站立一侧,堂前有一朝臣抱笏板站立。孙膑头戴软巾,身着褶子,腰系丝绦,躬身抱拳,向母施礼。

道教石塔。位于云梦山盆地北山庞涓洞下方,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建造。塔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1.5米,中间有道密檐,尖顶。通高4.22米,塔南西面、两腰线中间嵌一碑铭,高0.55米,宽0.35米,圆首。上端线刻缠枝牡丹,右刻日,左刻月,两边是线刻连续牡丹图案。线条纤细,十分流畅,工艺非凡,一呵而就。碑正中楷书“先祖李志和曾孙弟子王尚衡丁公仙塔”右边竖书四句诗:“北有朝阳南水帘,尚玄修行在本山,正德捌年灭盘去,建立仙塔云梦山。”下面竖书丁尚玄徒弟刘道安、申道贞、王道清、张道胜、孟道凌等二十人名讳。左边竖书:“安、贞、清、胜共道凌,五人云梦拜丁公。只求悮外修仙分,建立仙塔葬师灵。”下面横书:大明正德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吉旦立。石塔造型平平,工艺也粗糙,但在河南是绝无仅有的道教石塔,为研究道教在云梦山的活动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玉帝殿石牌坊。位于玉帝殿正前方。为二柱屋顶式石坊。高3.2米,柱为方形,长宽各0.33米,素面。二柱擎起歇山式屋顶,斗拱瓦当,雕刻精细。屋脊隆起,石吻高悬,庄重稳健。屋顶下有横额斗板,前后各雕四字:“云梦胜景”“海内奇观”。石坊前面并立两根高3.5米的素面卷脊棚,和玉帝殿浑然一体,蔚为壮观。此坊创建于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

舍身台摩崖题记是迄今河南省发现的最大的摩崖题记。高6.9米,宽3.77米,面积26平方米。题记上方有石雕房檐相护,斗拱瓦垄,十分精致,楷书字体,但因水锈严重,部分字迹无法辩证。其时代和题记内容待除锈后方可断定。

倒坐观音雕像。是佛教界一绝,因其面壁而坐,故名。原在南山水帘洞对面,1993年移至北山佛殿。本尊为青石雕造,高1.5米,螺髻高挽,慈眉善目,身着通肩大衣,衣纹流畅,双手合十,作禅定印,跣足坐于莲台上。按常规,观音应面对世人而坐。可这尊观音背对世人,面壁而坐,对世人不屑一顾。殿前一幅石雕楹联,道出了个中原因。“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头。”其造像年代无考,但从雕刻技法上看,似为明代作品。这里有一个传奇故事。

五里井石窟。位于五里鬼谷尽头,为宋代开凿。洞窟凿在距地面约10米的崖壁上。窟门面东,凿有门框。窟平面呈方形,面阔1.8米,进深2米,高1.83米,为素面平顶。正面凿一大龛,高0.96米,宽0.6米,深0.4米,原雕释迦像,不知何时被盗。四壁雕有横向排列小佛龛,南壁及东壁被盗凿,西部及北部较完整。龛高7-16厘米,宽5.5-12厘米,西壁共雕六排,每排2-12龛,北壁6排,每排4-12龛不等。龛内佛像,姿态相同。高髻,身着偏衫袈裟,两臂下垂,掌心向上,置于腹前作禅定印。四壁及龛内原涂有朱红,大部分已脱落。该石窟按雕刻技法应为宋代,具体年代无考。现存佛像103尊。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在石窟下方创建华严寺。寺院已毁,现仅有殿基和殿内石供桌。雕刻别致,极为罕见。供桌正面有“有成化十六年”题记。

毛遂洞。在水帘洞下方,为一天然溶洞。清代用青石砌建门屏,扩建拜殿三楹,歇山卷棚顶。阔6米,深4.3米,高3.4米。石门上方斗板为透雕“万”字,石刻楹联:“治人妙术千秋重,济世灵丹万古扬。”

小峰门将军庙。座落在水帘洞北约五华里小峰门悬崖边。始建年代无考,明正德十五年重修。整体由青石砌建,面阔一楹,座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硬山石板顶,雕刻瓦垄。东壁嵌明正德十五年《重修小峰门将军庙碣记》一方。将军庙前的一块9平方米的石板上有一古怪的棋盘,所刻印迹依稀可见,怎样使用,无人知道。

明万历年间,通判窦文的两品摩崖石刻,更令人注目。一品“威灵显应”,刻于云梦盆地进口处,每字1.2米见方,特别醒目,给人一种威严神圣感。一品“壁立万仞”,刻于五里鬼谷入口处,驻足摩崖,仰看卓立插汉的山峰,可谓真实写照。如不身临其境,怎能写出如此贴切的语句?这两组摩崖皆为行书,端庄遵劲,气势磅礴,柔中有刚,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清顺治九年,淇县令柴望的草书碑刻《再游云梦一律》,堪称书法瑰宝。碑高0.48米,宽0.67米,四隅线刻4厘米连续菊花图案。碑之全文:“壬辰冬抄偕任东翁同李江芳仲秀才再游云梦一律:

风流谢眺侠山上,与我同心羡古风。

乱草丛中摩旧刻,寒泉夜里探仙翁。

空天月上峰围白,斗室灯悬石放红。

清兴一年虽两度,当解未尽在云梦。

下款是“朝歌长柴望灵岩题。“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0年),镌刻何士琦,嵩岳父撰写的《云梦山游记》碑文,言简意赅,用词贴切,是难得的琼文华章,全文不足600字,把云梦山描写得美如画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此碑高0.94米,宽0.44米,园首。碑额上面线刻缠枝牡丹,左右两边是富贵不断头连续图案,正楷书写,清秀端庄,一丝不苟。文曰:“河朔之地,南界黄流,北走太行,万山蚁附。中有峰峦拔立,奇峭插天者,云梦山也。闻之墨客骚人曰:此山螭怒虬盘,幻异万状,水帘一洞尤其幽玄,乃鬼谷先生仙栖之地……余策蹇山麓,迤逦而北。林木茂密,野桃垂垂,山椒离离……时忽老妪野叟荷锸樵汲……,稍进里许,涧水流澌,湛清漾碧,中结茅亭。菡萏开鲜,修竹舞翠……横岭坊外,红尘割断……俯瞰深谷,奇花异草,夹路喷奇,八盘九弯,曲曲幽异。”映入眼帘的是多么壮观的一幅山水画卷。

淇县云梦山石刻群,无论是从雕刻艺术、表现手法,还是结构布局,都有明显的时代印迹和特征,是了解当时社会和研究古代雕刻艺术的活教材和实物佐证,是前人留下的无价之宝,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艺术和书法价值。1984上9月,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年11月,经河南省专家组的考察验收,定为河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经国家评审验收,批准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鬼谷子文化研究与探讨
云梦山——人间仙境【转帖】
河南淇县云梦山石塔(明代)
“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的云梦山
鬼谷子修炼的道场云梦山在哪里?
鬼谷出山图是指哪座山?为何说在当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