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中战役前夕:陈毅三调粟裕被拒,此后主席下狠心改革军制

1946年,自国共谈判破裂后,蒋介石已经铁了心要打内战,他把自己能调动的八成兵力,超过190个整编旅安插到解放区前线,随时准备对我军发起进攻。

在这紧要关头,中央和毛主席迅速作出判断,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则。解放军的战略方向和蒋军来个调转。

蒋介石想往北边打,解放军就在淮南做文章,向外线进攻,通过这种方式逼迫蒋介石和平谈判。

于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认真商议后作出指示:

希望粟、谭将苏中的主力部队调到淮南,和陈毅的山东部队一同西进,在淮南作战。

陈毅非常赞同毛主席的战略方向,他同样认为蒋的进攻重点是淮南,于是立刻向粟裕发电报,希望粟裕带着华中野战军前来支援。

可陈毅没想到,粟裕竟是毫不犹豫的向中央回拍一封电报,果断拒绝陈毅的命令。

而陈毅更想不到的是,这不会是粟裕唯一次拒绝他。他想要的这支粟裕的苏中支援部队,竟是比“天兵天将”都难请。

粟裕三拒陈毅

1946年6月,粟裕正率领着五万余人的华中野战军,这是我军在中原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在粟裕的指挥下,这支军队战法灵活多变,敢打敢拼。

此时,蒋介石正将战线铺开,中央非常难判断蒋的进攻方向。

因此,如何调集作战兵力就成了一门大学问,我军既要守好解放区,特别是中原地区,又不能陷入“存地失人”的境况。

毛主席认为,内战虽然避免不了,但依旧要以将来的议和为目的进行准备,要“战胜蒋军,争取和平。”

而且,毛主席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判断接下来半年是和谈关键期。

如果解放军能打个大胜仗,议和多半就成了;若是平手,和平的可能性骤降;如果解放军败于蒋军,那和谈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军和蒋介石军队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为了确保初战告捷,毛主席连续几日与陈毅、邓、张等人商量具体事宜。

毛主席在会议上认为,中原地区固然重要,但淮南不能放弃,最好两者都要兼顾。

至于具体还哪个位置打,不能随了蒋介石的心意,还得是西进打外线。

6月26日,中央确定了外线作战的目标——在淮南打!

中央指示粟、谭各分出一半兵力,和陈毅一同汇合,在淮南打大仗。

消息传达给新四军军长陈毅后,陈毅表示了对此战略目标的高度赞同。

在陈毅看来,从外线出击,直逼蒋的南京老家,可以给蒋介石带来更大压力。

事不宜迟,陈毅收到命令的当天,立刻拍电报,命令粟裕的华中野战军,派遣一半的部队立刻西移,去淮南准备下一步军事行动。

可粟裕在6月27日,也就是接到陈毅电报的当天便立刻回信,第一次拒绝了陈毅的命令。

当然,粟裕知道这也是中央的意思,连忙给毛主席拍电报,在电报中,他详细说明了拒绝的原因。

当时,粟裕正在苏中地区做好了蒋军作战的准备,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敌我的战略部署做出的判断。

粟裕觉得外线作战固然有优势所在,但并不应该在现阶段进行。淮南在全局是重要的,可现阶段,应当先试试蒋介石深浅,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粟裕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在苏中,凭借手中五万兵力,和解放区补给迅速的优势,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淮南地势较苏中要险峻得多,不如中原地方适合打歼灭战,为了在初期尽可能消灭敌军,就不能分兵。

因为事关重大,粟裕特地拉上海安前线参谋长刘、钟等人一起开会,成功的说服了他们。

当然,粟裕知道,这和中央和陈毅的指示相悖,兹事体大,必须和中央讲清楚原因。

事不宜迟,粟裕当天又奔袭150公里,从海安跑到淮安,和张、邓、谭等华中分局人员开会,成功说服了他们,众人当天又联合急电,报告给毛主席和陈毅。

陈毅看到报告后很无奈,他认为,现阶段还是淮南重要。苏中怎么能一点兵力都不支援?

陈毅心想,既然你粟裕不愿意分一半的兵,那我要你一个旅总不过分吧?

于是,陈毅又给粟裕拍电报,点名要从苏北调到苏中的精锐第五旅。

这一次,粟裕又拒绝了。

粟裕在回复的电报里说,大战在即,第五旅已经在苏中做好作战准备。这时候再调去淮南,一方面会让苏中的兵力亏空,不利于接下来的歼灭战。

另一方面第五旅早在苏中进行了全民动员,若是动他们,对士气影响严重!

陈毅觉得粟裕说的有一定道理,可依旧没有说服力。淮南才是全局战略方向,不过粟裕不肯调兵,他也没办法。

当然,陈毅和粟裕并无矛盾,只是两人对当前态势的分析重点不同,陈毅认为应当贯彻军部的明确指示,但他说不动粟裕,便只好向中央反应。

陈毅

陈毅向毛主席大吐苦水:

“张、邓、谭、粟都舍不得苏中,主力原地打转,可淮南在全局比苏中重要啊!这道理讲不通!讲不通!”

毛主席一手拿着粟裕和陈毅两人报告,陷入沉思。

陈毅的焦急他明白,可粟裕说的也很有道理,而且粟裕常年在前线,判断更符合实际情况。

毛主席认为,先打内线还是先打外线,确实需要再讨论。

就在中央重新评估粟裕报告的间隙,蒋介石的部队正在步步接近,陈毅感觉到淮南的压力正在加大。

于是,陈毅一面向中央发信,认为要粟裕的部队要“立即西开”。向粟裕第三次发送电报,希望苏中赶紧调两万军队前往淮南。

看到陈毅如此紧急的命令,粟裕感觉非常棘手。

他已经接连拒绝陈军长两次了,若是再强硬拒绝,反而显得他不配合全局。

粟裕

可他结合当下形势,明确判断出了蒋军会进攻苏中,往淮南西进也是肯定不行的!

不得已,粟裕只得各给陈毅和中央发了一封电报,委婉地第三次拒绝陈毅。

电报里,他详尽的解释了为何他坚持要在苏中打歼灭战:

在粟裕看来,苏中已经是老根据地了,群众们十分配合新四军作战。

战士都是本地人,再加上华中野战军了解苏中地形,若是留在苏中,能发挥更大的战斗能力。

其次,苏中是中央重要财源渠道,本地的物产也很丰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苏中的物资支援将会非常重要,不能就此放弃。

否则,等到后续全面开打,中原的财政渠道被断,形势将非常被动!

还有最后的原因,那便是苏中在战略位置上非常重要。中原交通便利,可以随时策应苏皖、鲁南、豫皖等根据地,对于大局有很大帮助。

粟裕最后还提到:

“苏中是当地军民用血肉拼杀出来的,方才做完战前动员,若是就这么撤走,影响士气!”

要说不愧是粟裕将军,一通分析下来有理有据,又结合现实情况。总算说动陈毅军长,终于不再坚持调兵。

毛主席也作出判断,通过收集前线和军委意见,调整我军的战略方向:

“华中军暂缓西移,先在苏中打一两个胜仗。试试蒋介石的斤两!”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调整没有问题。粟裕也完成了他立下的“军令状”在苏中地区七战七捷,大获全胜。

苏中战役中,粟裕采取灵活多样的打法,在敌军阵中反复拉扯,通过集中优势兵力不断消耗蒋介石部队。凭借3万兵力,歼灭蒋介石军队5.3万人,歼灭超过六个整编旅,战果累累。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粟裕顶着所有人的压力,改变了中央先打外线的战略方向,其中更是三次拒绝上司陈毅,需要莫大的自信和勇气。

也有人认为,可能是二者关系不好,但这种说法不对。

事实上,陈毅和粟裕是中国军事史上有名的“好搭档”。

追溯陈毅和粟裕的相识,要说到土地革命时期,那时的粟裕已经崭露头角,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便活捉敌军师长,给陈毅留下极深印象。

抗日战争的时候,陈粟两人都是紧密相连的,陈毅是指挥,粟裕就是副手;陈毅当了代军长,粟裕就是师长,两人配合默契,打了不少胜仗。

陈毅对粟裕的军事才能一向是非常赞赏的,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粟裕打了胜仗,陈毅都要写诗庆贺一番。

如卫岗伏击大获全胜,陈毅就写道:“镇江城下初早迁、脱手斩得小楼兰。”

陈毅非常尊重粟裕,亲自立下一个规矩,只要粟裕在地图前思考,任何人都不许打扰,正是陈老总的信任,粟裕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而粟裕屡次拒绝陈毅,不过是就事论事。实际上,粟裕非常依赖陈毅在新四军掌控全局,管理好除了作战外的一切问题。对待陈毅更是敬重。

有一次,华野有职位调动,粟裕“让贤”给陈毅,这让粟裕身边的秘书和警卫悄悄为他打抱不平。

粟裕得知后非常生气,特地开了一场座谈会,讨论“作为共产党员,什么要争,什么要让。”这让秘书和警卫感到非常惭愧,也感慨两人关系之好。

再到后来,毛主席要将陈、粟分开带队,调粟裕去鲁西南带队。粟裕连忙跑去提意见,希望陈老总一同去。

由此可见,陈粟两人关系“铁的很”。

毛主席决心军队改制

苏中战役取得了圆满胜利,不仅是因为粟裕的精妙指挥,同时也因为毛主席百战百胜的思想——实事求是。

当我们仔细地回顾毛主席在战役开始前的决断,就会发现毛主席的智慧。

一开始,毛主席和军委的指示是“打外线”,这与陈毅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当粟裕直谏中央时,毛主席却没有立刻对陈毅和粟裕之间的矛盾下判断,只是说“暂缓西进”。

为什么毛主席这么说?是他知道前线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不仅是因为粟裕的那封电报,也因为毛主席获知蒋介石将从徐州、豫北、豫东等地区同时进攻。

毛主席思考后认为,面对这种全面进攻的情况,分兵作战就不太理智了,所以毛主席及时听取前线指挥员的信息,作出合理调整。

对于陈毅的担忧,毛主席也有考虑到,依据现实情况进行判断,淮南是必须要支援的,但现阶段需要慎重地选择初战位置。

而且,毛主席意识到,我军急需胜仗来提振士气,增加议和筹码,顺便为后期可能的大规模作战积累经验,于是提出“先内后外”的打法。

这个决定不仅降低了军事上的风险性,由作战能力最强的苏中部队对阵来犯之师,观察敌人弱点,削弱有生力量。

还为后续转战外线,支援淮南做好准备。还在政治层面做了考虑,使我军在舆论上能处于上风。

历史证明,毛主席的眼光无比长远,粟裕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

粟裕在苏中战役中集中兵力,各个开敌的打法让国民党招架不住,为后面淮海战役提供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从陈毅和粟裕的争论中,看到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军制的问题。

陈毅和粟裕在这次苏中战役前的矛盾,其实非常激烈,如果不是粟裕能够七战七捷,华中和山东两个野战军在兵力调动上,可能会产生新的分歧。

两人的分歧看似是粟裕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陈毅喊不动粟裕,实质上,却是因为军权过度集中在陈毅身上。

陈毅是新四军的军长,又是山东军区和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只有两条腿,不可能同时了解山东和华中两个地方的具体情况。

粟裕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除了粟裕卓有远见之外,也因为他就在中原备战,了解苏中。

而陈毅人在山东,自然更了解淮南位置之重要,形势之危急。

可同样归属他领导的华中野战军的情况,陈毅只能听电报。陈毅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很难面面俱到。

所以,在这次的陈粟之争中,陈毅了解的信息有局限,坚持调兵去淮南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毛主席明白,要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关键还是要从军制下手。

只有尽量为将领减负,更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将要发生的大规模作战中,作出正确判断。

统一序列被提上日程,那时我军各大军区的番号各式各样,大多都是自拟的,野战军的序列是野司、纵、旅,到了地方则是团营。

老百姓对我军的称呼就更多了,如惯用的八路军、新四军、甚至依旧称作红军。

随着华东野战军组建,新四军的番号也被正式撤销。

到了1948年11月,毛主席指示,为了和蒋介石政权划清明确界限,发出一则统一全军番号的规定,使用了1945年确定的,我军的特定称谓——人民解放军。

结语

粟裕三次拒绝陈毅,成就了苏中战役的胜利,也为后续战略防御转为战略防守打下坚实基础。

而粟裕在那场战斗中的精彩指挥,被毛主席及时总结,再结合以往战役的实际经验,形成了“十大军事原则”,成为毛主席军事理论武器库中的一员。

在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战役中,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具有明确的军事指导作用,成为了解放军将领们的宝贵财富。

而军制的改变,完善了解放军的指挥机制,为我军后续接连取胜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感谢您阅读到此,若此文您还满意,恳请您点击一下分享收藏”,或点击右下角“在看”,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感激不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放到中国近代军史上也一样通用。
3位首长发来密电,文尾注明“别告诉陈毅”,主席:必须改革军制
1946年苏南之争,40万敌军当前,粟裕为何三次拒绝陈毅的调令?
七战七捷背后,粟裕和陈毅为何争论?主席是如何定夺的?
40万敌军当前,粟裕却三次违抗陈毅调令,毛主席得知狠心改军制
苏南之争:陈毅三调粟裕都被拒,惊动毛主席,主席下狠心改革军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