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4岁巩俐出演《夺冠》:三次拒演,却演活一代传奇
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579 部 每 日 一 片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吗?

2019年9月29日,又是一场3:0。

中国女排在2019女排世界杯中,以11战11胜的成绩,蝉联世界杯冠军!

这是中国女排第十次获得世界大赛的冠军。

只是在那天颁奖前,主教练郎平左右为难——

因为按规定,在当时参加世界杯的16名队员中,只有14位可以上台领奖;

而郎平知道队员们一路走来的不易,觉得“把谁放在下面都不公平”。

还好通过跟组委会协商,最终16名队员都能站在享受这一荣誉。

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对于一位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

郎平最清楚不过了。

今年也是临近国庆,当再一次看到女排姑娘们站上最高领奖台,

依然瞬间热泪盈眶。

而这一次,是在大荧幕上——

《夺冠》

《夺冠》的上映也是曲折。

延期,改名,撤档,提档,终于在9月25号和观众见面。

首映那场,影院检票口很热闹。

除了盼望已久的学生和上班族,还少见的有很多老人和小孩子在候场,

可见其国民度。

电影讲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长达30年的时间跨度里,

中国女排几代队员在世界排坛上起落浮沉的故事。


上映不到2天,票房破亿,给“后疫情时代”的电影业又打上一针鸡血。

《夺冠》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担任执导。

出生在六十年代香港的陈可辛,曾跟随全家搬去泰国,后来去美国学习电影,1983年返港。

他入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吴宇森导演拍摄《英雄无泪》时担任泰语翻译。

说起陈可辛和郎平,其实也挺有缘。

1978年,陈可辛在泰国上学时,曾在曼谷观看过一场排球比赛;

而那一场,也是郎平生平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

陈可辛对电影很有一套自己的章法。

他的处女作《双城故事》,以及后来的《甜蜜蜜》《如果·爱》都是口碑颇高的爱情电影;

而其他类型如《投名状》《亲爱的》《中国合伙人》也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甜蜜蜜》剧照

他有一个“影帝影后制造机”的称号,懂表演,懂用人,懂调教演员。

许多演员都曾在他的作品中,被激发出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

《甜蜜蜜》里的张曼玉,《如果·爱》里的周迅,均获得金马金像双影后;

黄晓明凭《中国合伙人》,一洗“无演技”的前耻,一举拿下三个影帝;

还有曾志伟,黎明,袁咏仪,包括周冬雨,易烊千玺,也都曾在他的指导下获得过影后影帝殊荣。

尽管在导演上经验十足,这次陈可辛却还是说:《夺冠》是他拍的这么多电影里,最难的一部。

是的,这部电影的波折不只在档期上,选角开始就遭遇了难题——

戏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至少拒绝过他三次”。

因为他们知道,要演的是中国女排国家队,这支队伍在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敬畏心,所以轻易不敢接。

演不好,怕自己要成为千古罪人。

巩俐也一样,没有信心,怕自己演活不了“郎指导”,

毕竟郎平太家喻户晓了,是全世界女性的代表人物,是一种精神的代表者。

但最终影片呈现的结果,就像陈可辛预想到的一样——

没有人比巩俐更合适演郎平了。

这个我们稍后再说,因为她的戏份,是在电影后半部分才出现的,

《夺冠》的时间线跨越30年,其中主要抓住了三场比赛作为重要节点——

1980年,大阪世锦赛中的中日对决,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中美对决,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中巴对决。


《夺冠》终极预告片

离我们最远的是1980年,许多观众还没有出生。

当时的郎平年龄不过20岁,虽没有几次国际大赛的经验,

身上却有着年轻的勇敢无畏,与一股舍我其谁的冲劲儿。

得找谁来演呢?

从身高长相,对排球运动的掌握,与对女排精神的感知各个角度,

陈可辛觉得非郎平的女儿——白浪莫属。

(左一)

从6岁开始,白浪就接触各种运动,足球、篮球、网球、体操;

后来子承母业,走上专业排球运动员的道路,曾入选美国少年队。

虽然没有表演经验,但白浪终究没有让人失望。

为了拍摄认真学表演不说,不论是对排球的热爱,还是对母亲郎平的熟知和敬佩,

她都是发自内心的。

有一段扛着杠铃蹲起的戏,当她终于咬着牙将杠铃举起,一边大喊一边不停地流眼泪时,

不光她哭了,片场的工作人员都哭了。

导演也惊呆了,连着给她竖了4个大拇指。

在一次采访中,白浪说,她演的是自己心目中的妈妈。

是郎平,前中国女排主攻手,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中国女排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她在排球场内外的成绩和经历,每一个中国人都太熟悉了,

经历过五连冠的辉煌,作为主攻扣球命中率极高,被称为“中国的铁榔头”。

拿1981年,中国首次拿下排球世界冠军的那场世界杯来说,全队共扣球1116次,郎平一人就扣球407次,占了1/3。

多年的高强度比赛,导致身体问题不得不退役后,郎平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也曾因担任美国队教练被误解,被谩骂,被扔矿泉水瓶,

骂她的那些词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而郎平却一直心系中国女排,在女排青黄不接、最尴尬的时期,她果断接手,大胆改革,

带领女排姑娘们重回世界巅峰,成为全体中国人当之无愧的骄傲。

她说,她们的目标,是“升国旗,奏国歌”

她们做到了,一次,两次,三次……

可这短短六个字背后,是多少日复一日的汗水和泪水?

还有更多我们看不到、想不到的牺牲和付出。

纪录片《女排姑娘》

电影中有一幕非常扎心——

从超市买东西出来的郎平,被停车场工作人员拦下:

“对不起女士,你的车停在了残疾人车位上。”

郎平沉默,拿出了挂在自己车上的残疾人证明。

这令人心疼的场景,却百分百还原了现实。

郎平要在车上随车挂残疾人证,是因为她“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

如果你关注过郎平近几年的采访,会发现她走路很慢;

身体动过19-20次手术,腿和胳膊都有伤,所以她的肩膀必须端着。

这些细微的身体姿态,都被细致观察的巩俐尽收眼底。


青年郎平退场之后,影后巩俐接棒。

前面说了,郎平一角非她莫属,

且不说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度和地位,排球届的“郎导”在电影圈恐怕只有“巩皇”能相当。

不论年龄、气质还是演技和专业性,她也都是最佳人选。

为了诠释好这位传奇人物,巩俐拿出了十二分的敬业精神。

多次去到中国女子排球队的训练基地,观摩学习,做笔记。

不管是下意识推眼镜的动作,手里拿笔的姿势,微微后仰的站姿;

还是竖大拇指,走路,眼神,说话口吻,都像极了郎平本人。

在《夺冠》的比赛戏中,多少次看她从场边的座椅上激动起身,

V姐都以为自己真的在看排球比赛,她就是正在朝队员喊话的主教练郎平!

绝对不只我一个人,许多观众电影看完以后,

巩俐和郎平,已经傻傻分不清了。

不仅观众分不清,连一起拍摄的女排队员都说她特别像。

连白浪看到巩俐也说“这就是我妈妈”,甚至郎平本人都有点恍惚了。

这样认真对待每一场戏,在每一个细节上竭尽全力的态度,

似乎也是一种“女排精神”的诠释。

郎平曾经说过: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态度坚定!”

它不是只有胜利时才有,而是一直存在。

它不是只有女排才该拥有,而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电影中,当决胜局的最后一个球落地,女排姑娘们抱在一起欢呼时,

当五星红旗在最中间缓缓升起时。

电影院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啜泣声。


坐在我旁边的孩子还在问“中国赢了吗”,

可带她来的大人早已经热泪盈眶。

中国赢了,不论结果如何,比分如何。

因为有她,有她们,永远在为每一场胜利竭尽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夺冠》导演陈可辛:很幸运拍这部电影,没留下任何遗憾
把历史拍成传奇
幕后纪实《我们》B站评分9.8分,《夺冠》为什么是一部值得N刷的电影?
重回中国女排的高燃过往,《夺冠》依然可以让我们热泪盈眶
《夺冠》票房过亿!女排就是这么燃
《夺冠》票房如此之高,要感谢一群人,是他们发挥优势完成拍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