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桃文化(上)

 

一、古老的桃文化

中国的“桃文化”流长源远,上千年来, 人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了它更加崭新的内涵。 桃,属于蔷薇科,是我国最古老的果树品种之一。据载,中国原产的桃,早在4000年前就为我们的祖先所驯化。汉代上林苑已有栽培品种桃出现;大约在2000年前它开始传播到国外,现已遍布全球,雄踞核果类果树之首。

桃树,原产于于我国,后经“丝绸之路”引种到全球各地,是与苹果、梨并列的世界“三大果树”之一。桃树广植于我国大江南北,平凡而不起眼,但在古代,国人对它却是情有独钟。在民间节庆、宗教礼仪、文化、医药方面都深深嵌下了它的印记,由此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文化”。

 

追溯起桃的渊源,在远古的年代,我国先民就创造了一则神话,名叫夸父追日。在这则神话里,桃是人们的救命之神。据《山海经》记载:“夸父追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里“邓林”指的是就是桃林,这也是史料中最早赋予桃特殊地位的神话。

    至于民间,关于桃的传说很多,而且大都赋予桃以灵性和仙气。民间传说,三月三西天王母过寿,用以款待众仙的是“蟠桃”;美猴王大闹天宫,众神拿它不住,是二郎神变作卖桃的老翁,把“锁心锁”变成了桃子,骗得猴王上当;而麻姑献寿,手中托盘里放的据说也是“仙桃”。

 

 首先,  “桃”被认为是"福寿"的象征。 例如: 年画中的老寿星, 总是右手拿拐杖, 左手捧仙桃.  因此,人们在给老人祝寿时,桃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礼品.

 其次,  “桃”被认为是“喜庆”的象征。例如: 王母娘娘的瑶池盛会,   就是以“蟠桃”为主的喜宴.  因此, 人们每逢喜庆活动时,“四喜果盘”中, 总要有一盘鲜桃.  

 再次, “桃”被认为是“仁义”的象征.  例如: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是在桃园进行的. 因此,人们就把“桃”当成了“仁义”的见证物. 

还有,  “桃”被认为是“美好”的象征.  例如: 在形容女人漂亮时,称其是“人面桃花”; 在形容地方美好时,称其是“世外桃源”。  

另外,   “桃”被认为是“驱邪”的法物.  例如: 在逢年过节时, 人们喜欢把对联写在“桃木板”上, 因此,才有了"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名句.  为了“消灾避难”人们还喜欢用“桃木”做成刀剑, 悬在厅堂檐下, 挂于项间胸前.   

同时,  “桃”还被认为是"保健"食品.  例如:  俗语说 “桃养人,杏害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当然,  “桃”也有其副面的说法,  例如: 在说起不正常男女关系时, 人们常称其是“桃色新闻”或“桃色案件”。无论怎样说,“桃文化”都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都应在扬弃的基础上得到继续和发展.  

 

桃和桃花即美好事物的观念渗透了文化的许多领域。如盛开的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所以春水被称之为桃花水。

 

桃花与女人有缘。诗文中多用桃花烘托美女。在《诗经》中,桃是友谊和爱情的信物。如《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苏轼有“且看桃花好面皮”;尤其是唐代崔护的咏桃花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被誉为借桃花喻美人的千古绝唱。此外,人们还习惯将少女的脸颊称为“桃腮”、“桃靥”。把女子的美貌称作“桃夭柳媚”。女人的胭脂叫“桃花粉”、化妆名“桃花妆”。“自古红颜多薄命”,漂亮女子命运多桀又称之为“桃花命”。就连男子的艳福也常戏谑为“走桃花运”等等。皆说明桃花在古代文学中经常是不可缺少的题材。

说起桃花与女性,我们还会记起春秋进代的“桃花夫人”;记起李香君反抗奸相以血染成的“桃花扇”;记起《红楼梦》中林黛玉自比桃花的缠绵悱恻的“葬花吟”和《桃花行》等等,所以桃和桃花可以成为美丽女性的代名词。在其它方面,如教师的劳动成果誉之为“桃李满天下”。《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又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象征。而《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则是人们想往的美好社会图景。

 

古往今来,人们在桃身上寄予了种种美好想象,《齐民要术·种桃篇》说:“东方神桃九根,宜子孙,除凶祸”;王建《宫词》中说:“只为桃花贪结子,教人错恨五更风”。这可以说是“桃”能够宜家、宜室、宜人的佐证。因此,中国人成了一个吃桃、种桃、爱桃、敬桃的民族。桃可以使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所以古人要在大年初一“饮桃汤”、“贴桃符”,在寒食节喝“桃花粥”。时至今日,人们仍把“桃罐头”作为最好的食品送给病家,使其从疾病中速逃出来。

 

桃木避邪的由来,《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故压伏邪气。桃木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做桃木人梗著门以压邪,此仙木也。”

      桃木治鬼的传说丰富多采。《淮南子·诠言》:“羿死于桃棓。”东汉许慎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这里讲的是《孟子》中“逢蒙学射于羿”的传说。羿以善射闻名,逢蒙拜师学艺,学成后恩将仇报,从师身后下毒手,举桃木大棒向羿的后脑猛砸。羿死后做了阅领万鬼的官。桃木棒连统领众鬼的羿都能杀,所以众鬼皆怕。

另外,《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记载着桃木能发挥神秘力量的一件事:“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其藏之也,黑牡秬,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也。”这段话是说:古人冬天把冰块藏在深山大谷的冰窖里,藏冰时,要用黑色雄性生畜和黑黍祭祀寒之神,而取冰使用时,则要用桃木做的弓和棘制的箭进行除灾的仪式。

 

东汉末年还有一个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也有记载,与王充类似:“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 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这个记载也表明以桃木辟邪历史早矣。至今,这个风俗还能看到。山东一带至今还是用桃枝驱鬼,用 桃核雕制儿童护身符。

 

桃木的传说,上天有蟠桃园,园中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一枚可增寿六百岁,从而桃木亦被喻为长寿的象征。 桃木质密细腻,木体清香,传说为避邪镇宅之神物,而深得道家方士之宠爱青睐,故常雕之成剑,或佩于身或悬于室,以示其高雅之风范,道行之高明。另有桃符,又称平安符,《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挂桃符其门掾,百鬼畏之。” 在我国民间关于桃树的出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而记载桃木枝避邪之说也历史久远。辞源:“古时选桃木枝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汉时,刻桃印挂于门户懋,称为桃印。宋代刻桃符(古代大门挂的两块书着神荼、郁垒二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即春联)意为压邪。现在东南亚国家民间以桃木剑置于户中用于避邪纳福。《封神榜》载:姜子牙(太公)用桃木剑降妖兴周,可谓家喻户晓。现东南亚各国华裔向以桃木剑置于户中用以压邪避灾,求赐吉祥安康。

 

还有其它的传说:商朝后期殷纣王被狐狸精迷惑,朝纲衰败,后有云中子特制一把桃木剑,悬挂朝阁,使狐狸精不敢近前;三国时期的曹操,因凝心太重, 落下头疼病,久治不愈,后经军师提议,在中原精选优质桃木,制成一把桃木剑,悬挂室内,头痛之症, 不治全愈,后来南征北战,建立了霸业。后人便将桃木看作英雄的化身,所以相信桃木能制鬼避邪。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

 

记载桃木避邪之说历史悠远,《辞源》载:古时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汉时,刻桃印挂于户懋,称为桃印。后汉书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如法,以施门户。宋代刻神荼、郁垒二神像或只写大名于两块门板之上,也称“桃符”或叫“门神”,“……百鬼畏之”。由此可见,只有桃木能避邪,也只有肥城的桃木才是真正的“降妖木”。

 

     唐代《朝野金史》卷三说,正谏大夫明崇俨有法术,他曾“书二桃符,于其上钉之,其声寂然”,在地窖上钉桃符,止住了地窖下乐妓的演奏。钉上桃符真会有这种法力吗?不会的。所以特别说明一个前提,书桃符的人“有法术”。敦煌遗书中唐代通俗诗人王梵志的《父子相怜爱》:“东家打桃符,西家悬赤索。”桃符与赤索都是置于门前的辟邪物。宋代洪迈《夷坚乙志》“司命真君”条写福州人余嗣的梦,涉及以桃符厌胜之说:“辄有压禳之术,公到家日,取门上桃符,亲用利刃所碎,以净篮贮之。至夕二更,令人去家一里外,于东南方穴地三尺埋之。此人出,公即静坐,冥心咒曰:‘天皇地皇,三纲五常。急急如律令。’俟其还,乃止。”

 

     传说,主宰人间寿算的南极仙翁,掌上总是捧着一个硕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寿延年之说。而南极仙翁手中的这颗仙桃,据传就是产于古肥子国的肥桃。

 

古肥子国,即今天的山东肥城市,因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当时肥族人由东海迁至于此。东海度朔山的镇山之宝--桃树也被肥族人移植于肥子国。《汉书·地理志》载:“泰山郡有肥城县,应劭所谓‘肥子国’也。”另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县志·序》载:“肥城古肥子国也,春秋时入鲁,为齐郡地。汉属泰山郡。”

    肥城栽桃历史久远,《春秋左传》载:鲁襄公17年,齐国与鲁国交战,齐兵分两路,围住鲁国的两翼:一是房,一是桃,即齐人围鲁北壁。鲁襄公13年,鲁国边境已到达现今济南长清一带,所以齐人所围之“桃”,应该是现在长清南面的肥城(今有肥城北部的齐长城作证),可见当时“桃”这个地方已经大量种植桃树了。而《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为肥城人,则进一步证明了肥城即“桃”,“桃”即肥城之说。

 

      据古记载:桃者,个大而优,味甘而形美,产于肥城而冠以“肥桃”之称,亦称“佛桃”。己有千年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闻名于海内外。上天有蟠桃园,园中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一枚可增寿六百岁,从而桃木亦被喻为长寿的象征,给老人拜寿,献一盘寿桃,以示老人健康长寿。桃木质密细腻,木体清香,传说为避邪镇灾之神物。明清两朝,桃木驱病压邪之说日盛,民间为求吉祥平安,以桃枝署于户中。常刻桃核带于腕求平安,家中添丁必以桃物署于宅中以求安康,故尔,桃木也深得道家方士之宠爱青睐,常雕之成剑,佩于身或悬于室,以示高雅之风范,道行之高深,仗剑执道行于江湖。为民疾苦于无形,而深得百姓之信睐。

 

据古文献记载和科学考证,确认中国西部是桃的起源中心。早在4000年前,桃就被人类利用、选择、驯化、栽培。有文字记载的古书有《诗经》、《山海经》、《管子·地员篇》,以后《尔雅·释木》、《初学记》、《本草衍义》、《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又从不同角度对桃品种类型、生长特性、适栽地域、加工方法、医药应用等方面做了阐述,为现代桃栽培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在汉武帝时代之前中国桃就向外输出,对世界桃的贡献与影响极大。如上海水蜜桃的输出,改变了世界桃的品种组成,提高了桃果实的品质,增强了桃的抗病性等等。桃现已遍布全球,雄居核果类果树之首。

 

桃的文物资料始见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纪元前6000一7000年到纪元前4000年)氏族社会的遗址中发现桃核的资料。在新石器时代,野生桃已被广泛采集利用,成为氏族社会的一种食品来源。

 

     中国商、周时期已有普通桃的原始种。主要文字记载如下:

 

    1、《诗经》中有关桃的记载有5处。从出现的地域看,“何彼稿矣,华如桃李”(见于《召南》,为周公姬爽的驻地镐京,今西安以南的地域);“园有桃,其实之殷”(见于《魏风》,为今山西西南部商城等地);“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见于《卫风·木瓜》,为今河南北部漠县、滑县、复县、濮阳、汤阴、新乡及河北南部临漳等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桃之天天,有苍其实”(见于《大雅》,为周王室统治中心王韶所在地,指今陕西中部、西安、户县、武功、歧山等地)。总的看来,《诗经》中桃的出现是在黄河流域中上游,与汝水以南、武汉以北的江汉合流地域。从记载“园中有桃”,“有蔷(指果大小)其实”,可知当时开始已有人工栽植,且结实繁多。

 

    2、《山海经》中桃的记载有6处。其中“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边春之山多…桃、李。”不周、边春两山即指昆仑山,位于今甘肃、新疆、青海之间,产桃的具体范围还可缩小到西宁、酒泉、敦煌一带。《东山经》中“吱山…其木多桃、李”。歧山位于今陕西歧山县,在扶风、风翔中间。《中山经》中“灵山…其木多桃、李、杏”。灵山位于河南宜阳。

 

又“卑山……其上多桃、李”。卑山在今河南泌阳。可知《山海经》中的桃多出现在黄河中上游甘肃、青海、陕西、河南等地。桃水、桃山分别见于《西荒经))及《大荒北经》。《中山经》《中次六经》中有“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

 

《尚书正义》卷十一中有“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可知桃林是大量野生桃集中生长的地方,亦是我国桃树大面积原始林最早的历史记载。                                    

 

    3、《夏小正》中记有“正月…梅、杏、拖桃则华…六月煮桃。”夏王朝的历法以孟春为正月,今日农历又称夏历。则桃应是公历2—3月开花的山桃。从西汉载熙的传释至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等均认为“桃也者,拖桃也,拖桃也者,山桃也,煮以为豆实也”。现知山桃不可食。但宋·林洪《山家清供》中有“采山桃用米柑煮熟施置水中,去核,候饭涌同煮倾之,如今饭法称之为蟠桃饭”。明·朱棣《救荒本草·桃部。救饥》内记载野生之桃叶、桃果匀可煮食,未熟之桃果还可以切片晒干“以为楼,收藏备用”。可推之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除了采食普通桃外,果小而木之山桃,味酸且有时有苦味之毛桃均在煮食之列,甚至特别利用其酸味作“滥桃”。                                                               

 

    古代习惯将春季分为孟春、仲春、季春3部分,分别为夏历正月、二月、三月。上述 《夏小正》中桃开花物候期的正月约为公历2月。而《吕氏春秋》及《礼记·月令》中为“仲之月桃始华”,则在公历3月。《逸周书·时训解》中“惊蛰之日桃始华”。惊蛰约在公历3月5日至6日。据张福春《中国农业物候图》,今日黄河流域山桃盛花期为3月21日前后,而在较暖的长江流域山桃盛花期提早到3月1日前后。东汉张仲景(150—210年)在《神农本草经·下经。桃仁》中注释为“…花三月三日采…”,山桃花期被推迟到公历4月上旬才开花, 说明东汉时的气温较《夏小正》时为低。                                                

 

    4、《周礼·天官》中:“馈食之遵,其实枣、栗、桃…”。东汉成书的《礼记》中“桃诸  ,诸卵盐”及“瓜、桃、李、梅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说明桃及干藏的桃作为食品至东汉时已有千年以上历史。《礼记·内则》中“桃曰胆之”,对胆的解释,唐·孔颖达认为“桃多毛,拭治去毛,令色青如胆也”。又释“胆”为苦桃,“有苦如胆者去之”。可知当时的栽培桃多毛、色青,有的还带苦味,尚处于驯化、改良的早期阶段。从多毛、味苦的性状看,显然,还受其亲本毛桃的影响较大。甜味桃的记载见于《韩非子·外储》第三十三卷,“弥子暇有宠于卫君,食桃为甘,不尽其半唱君…”。推之河南淇县、汤阴、新乡、濮阳为当时甜味桃的一个产地。                                                                            

 

5、桃的栽培记载,在《管子·地员篇》中最早论述栽培与土壤的关系。主张用好的土壤如“息土、位土与沃土”栽培桃树。在《苟子·富国篇》中有“…今之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代计量单位),然后瓜、桃、李、枣,一本数以盆鼓”。认为桃等果蔬栽培是仅次于粮食生产的一项富民措施。可见,桃在当时人民生活中已有相当地位。在《墨子》中包有多处关于桃的记载,墨子认为偷人犬泵比窃其桃李更为不义,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民间种植桃李如同养猪犬一样普遍。此外,在《韩非子·外储》第三十三卷十二及《吕氏春秋》还已有“子产治郑,桃李之荫于街者莫援也”。说明桃除了可食用外,在河南新郑还有用于美化环境,作行道树。

 

自古以来,桃因其花艳春色,果称佳品,在中华大地广为栽培。在中国古文化中,中国  的桃文化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桃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在古时,桃树的兴衰,常联系着国家的兴衰。适逢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桃也得以很好发展。《尚书》记载:“周武王克商,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周武王凯旋而归,坐定天下,便公布了一项偃武修文的重大措施。这是一幅和平景象,不用别的花作陪衬,只用桃花,足见桃花和西洋的橄榄枝具有同样的意义。

 

    桃生长旺盛,花色艳丽,结果早而多,亦象征着家庭人丁兴旺、祥和与幸福。在《周南·桃夭》中,就有以桃起兴的著名贺婚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茨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词大意:桃树茂盛,花红似火,果实累累,绿叶成荫。预示出嫁的姑娘,也会像桃树那样,给家庭带来兴旺、幸福与吉祥。

 

    到了东晋末年,陶渊明更巧妙地构思出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在陶渊明的笔下,桃又变为世外乐土的标志。

 

桃是人才、人品的象征。古人在用植物比喻人才时,较著名的有屈原的《橘颂》。橘为常绿乔木,经冬不凋,结果多,味香甜,用它比喻人才十分贴切。但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与《韩诗外传》中讲的故事,赵简子把橘柚改为桃李,把枳棘改为蒺藜并非偶然。子质在魏国当官犯罪,逃到赵简子门下,对赵说:“我以后不再推荐人才了。魏国朝堂和守边的官吏;有一半是我推荐的,当我处境危难时,他们不但不助我,反而落井下石。”赵说:“夫春树桃李者,夏得荫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焉。”这是把桃李比喻人才、人品的最早记载。桃比橘分布广,以桃比喻人才、人品自然比橘更为人们理解认同。

 

    至于桃、李并称同喻,《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在汉代,还常把两者比喻成互爱互助的兄弟。“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汉,乐府诗《鸡鸣》)。桃李本为同属植物,比喻非常生动。此后,在古籍中古人用植物比喻人才、人品时,多钟情于桃、李了。如“桃李满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盈门”等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桃是果中佳品,吉祥长寿。把桃视为百果之冠,在春秋时代已有记载。据《晏子春秋·谏下二》载,春秋齐景公身边有三个勇士,都恃功而骄,齐相晏子劝景公除去三人,设计让景公送去两个桃子,要他们论功大小取桃,三人互不相让,结果都弃桃自杀。国君能用两只桃子当奖品,使三个勇士为桃而死,也反映在春秋时代,桃子已被人们看成果中佳品。嗣后,神话不断渲染发展。宋王锤在《云仙杂记》里首先把“王母桃”称为蟠桃。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又设想出天上有蟠桃园。

 

桃还是福寿的象征。过去奉桃为“仙果”,认为吃了可以长寿不老。《神异经》载:“东方有树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而《神农经》说得更神:“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最为美妙的传说是:西王母每年三月三都要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广邀各路神仙赴会,祝寿时王母要用三千年一熟、食之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桃招待宾客。到了吴承恩写《西游记》时,又引出大闹天宫:孙悟空监守自盗,偷食仙桃的故事,使王母娘娘群仙招待会也无法进行。人吃仙桃能长寿、成仙,于是桃子逐渐变成了长寿的象征。桃的生长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季节性,而人的生辰并非都在桃成熟季节,于是用面粉、糯米粉、甚至奶油蛋糕制成的寿桃就被发明出来。手捧寿桃的老寿星贺卡、年画年年印制,经久不衰。一个观念,一种习俗,一旦形成,其习惯作用是何等强固。《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蟠桃”一节,就重复了这则在流传甚广的故事。这些虽都是神话传说,但桃与长寿相联的观念却深植于百姓心目中。我国素有尊老祝寿习俗,每当节庆或晚辈给老人祝寿时,就常以“寿桃”相赠,或画一幅“寿星捧桃”图案以表达祝福和吉祥。这种雅举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流传着。

 

艳外之艳,花中之花。桃花是美丽的花卉,古代帝王、文人贤士对它可谓赞不绝口。清代文人、著名戏剧家李渔曾评价:“草木之花中,惟桃李可以领袖群芳,因为花之色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红李白足尽二物之能事”。诗人笔下对桃花多有赞颂。如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耐看”、白居易的“桃花乱落如红雨,剪绡裁锦一重重”、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等,都是咏桃花之佳句。加上陶渊明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更是吊足了后人的胃口。

 

    桃花的喻意在古籍中极为丰富多彩。它不像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雅,牡丹象征华贵,荷花象征高洁,菊花象征傲骨,都较单一。桃花可就不同了,它既是春光春色的象征,又是女性艳丽、青春的同义语。桃花开放是在仲春时节,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桃花一开,众多的花也随着开放,顿时大地万紫干红。所以许多诗人便断言:“占断春光是此花”“无桃不成春”“惟桃举蕾急春迎”“桃花落尽春归去”等等。

 

    唐·大诗人皮日休的《桃花赋》更是把桃花称作“艳外之艳,花中之花”,并用许多古代美女比喻,这是任何名花都不曾有过的。“艳如桃花”“桃花面”“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都是古人赞誉美人的诗词。

 

    正由于桃花在历史上一直有着美好的喻意,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才编了一段“桃园结义”的故事。许多诗人,亦借桃吟诗: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杜甫“桃花一族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三月桃花水,江流复旧痕”,苏拭“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等等。这些诗句不仅用桃花赞美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相对生活的炽热之情。

 

    桃花盛开时候,多为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场春风,花飞满天,一夜春雨,红落遍地。落花这本是植物生长的自然现象,花受精后,花瓣必然要掉落,这并非桃花如此,其他花也一样。或许是古人对桃的偏爱,却由此联想到韶光易逝,春光短暂。“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诗)。桃花既然是美女的重要喻体,就很容易联想到红颜薄命,青春易逝,又成了感叹薄命美女的现成比喻。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春秋时息夫人的故事了。息夫人出嫁,途经蔡国,姐夫蔡哀侯调戏遭拒,恼羞成怒,便去鼓动贪色楚文王灭掉息国,夺占了息夫人。息哀叹不幸,在楚宫三年不言,郁郁而死。后世人怜惜息夫人,为她立庙,并种了桃树,称她为桃花夫人,庙也命名为桃花夫人庙。

 

至于古代用桃表示某一地名或某一植物,在中国大地亦甚普遍。如以桃花命名地名的就有湖北的仙桃,湖南的桃花源,苏州的桃花坞,黄山的桃花峰,五台山的桃花洞和台湾、福建的桃园、桃源;以桃命果的也有“樱桃”“阳桃”“核桃”“猕猴桃”等。

 

古代尊桃树为“仙木”,认为它可以驱邪制鬼。这最早源于《淮南子》中有“羿死于桃”的传说。羿是古时一位善射者,他有一徒弟为逢蒙,因嫉妒老师技艺高强,在一次打猎时,逢蒙趁羿不备,用早已准备好的“桃棓”(棒)将羿砸死。羿生前为人们做了很多好事,民间早将他尊为“宗布神”,宗布神的职责是统辖天下鬼魂,使它们不敢妄为害人。既然桃棒能击杀羿这个万鬼首领,那么其他大小鬼就更应惧怕桃木了。于是,桃木就成为了制鬼驱邪的象征物,用桃木制成的各种器具也应运而生。如《礼记·檀弓》载:“君临臣丧,以巫祝桃列执戈,鬼恶之也”。桃列是用桃木制柄的扫帚,认为用此可扫除不祥。《左传》也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即用桃木造弓可消灾避祸。战国时,我国民间就有在岁时用桃木制偶人(又称“桃梗”、“桃人”)立于门侧的习俗,用以御凶避邪。《晋书·礼志》云:“岁旦,常设苇茭,桃梗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说明桃作为避邪之物在晋代仍然十分盛行。

 

桃树原产于我国,后经中亚传到地中海、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是世界上仅次于苹果、梨子的第三大主要果树。中世纪的伊斯兰教徒曾用桃花代指中国,称汉人为“桃花石”。中国古人也特别喜欢桃花:以它命名的如桃花源、桃花坞、仙桃市、桃园县(在台湾);以它为载体的神话和传说。。。。

 

      归结起来,桃在古代有以下突出功能:

         1、辟邪——桃木

      纯桃木的双龙吸珠聚财法器

   相传上古先民常遭妖魔鬼怪侵拢,玉皇大帝就派神茶、郁垒二神到人间协助尧帝除恶,并受二神秘机到伊祁山取桃木制杖为制胜之器,玉皇大帝曰:“尧君御之,伊祁木避”。

  玉皇大帝对伊祁桃木情有独钟,让神茶、郁垒二位爱将对伊祁桃木制杖为器,缘于玉皇大帝与伊祁山桃木的不解之缘。相传,玉皇大帝早年一次个人出游,他降临人间,在太行山中穿行。远远望见伊祁山,就欲看望尧。行至佛休谷,见佛祖与太上老君在同尧说法论道,便加入其间,一坐便是七天七夜。分别临行时,太上老君送每人一粒灵丹,唯玉皇大帝那颗灵丹特殊,在返城行进时,越走玉皇大帝越觉身体不舒服,旋即卧歇。太行深处的一个山坡躺卧着玉皇大帝一个人,不能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这时太上老君送的那颗灵丹神奇地迅速化作一棵玉树为玉皇大帝遮阴护驾。久有害玉皇大帝取而代之的巫次魔邪见时机已到,伸出魔爪欲制玉皇大帝于死地。在千钧一发之际,玉树转动回身抽打,巫邪被重击三下,疼痛难忍,仓皇逃窜,没跑多远倒地毙命。玉皇大帝思之:玉树护佑了我,且使邪魔逃窜,必使其留在人间以保佑万民。玉皇大帝收了玉树变回灵丹,然后用力向上一抛,等灵丹落下来时,立即化作桃林树木之神,成为众桃树之灵魂。其实,太上老君已算知巫次魔邪寻机祸害玉皇大帝,故送灵丹随身护佑。太上老君看到玉皇大帝爱护万民胜于自己,深为感动,就命身边伺僮变做能工巧匠到伊祁国把桃木做成不同形状之胜物,保万民平安。于是桃人、桃梗、桃弓、桃印、桃板、桃符等产品就问世了。

   

 2、长寿——桃实

         我国古代的“五福”——福、禄、寿、喜、财。《神异径》记载“东方有树,搞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羮食之,令人益寿。”当然《西游记》更把桃的长寿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天王母蟠桃园多么让人羡慕。古往今来,就留下了大量以桃为主题的吉祥图案,“蟠桃献寿”“麻姑献寿”“童子献寿”“南极寿星图”等等。

 

        3、美色——桃花

         艳阳三月,风和日丽,桃花烂漫,她灿烂了春天,灿烂了古代。于是就有了:

   《诗经》“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唐·崔护:《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杜甫:《绝句漫兴》“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吴融:《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宋·刘敞:《桃花》“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清·袁枚:《题桃树》“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唐·周朴《桃花》“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宋·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陆游《泛舟观桃花》“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唐·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唐·元稹《桃花》“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宋·苏轼《桃花》“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4、良药——桃

 

不仅如此,传统中医认为:“桃木属温性,有镇静祛邪,活血化淤,促脑安神,促进人体代谢之作用”。据古籍载:“桃者,个大而优,味甘而形美......”亦冠之为“仙桃”并称“寿桃”。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桃木质地细腻,木体清香,传说为避邪镇灾之神木,辞源:“古时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宋代:“刻桃符于门中,以驱邪气入室”。明清两朝,桃木驱病压邪之说日盛,民间为求吉祥平安,以桃枝署于户中。常刻桃核带于腕求平安,家中添丁必以桃物署于宅中以求安康,故尔,桃木也深得道家方士之宠爱青睐,常雕之成剑,佩于身或悬于室,以示高雅之风范,道行之高深,仗剑执道行于江湖。为民疾苦于无形,而深得百姓之信睐。

 古人记载,桃的全身都是宝,主要是治病、美颜两方面。桃文化与桃在中医药的应用。

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桃树一身均可入药。鲜桃肉质致密,甘甜多汁,含维生素、铁较丰富,作为食疗果品,桃对胃阴不足、口干口渴或体虚阴液不足之便秘症有较好的滋养和润下作用。桃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可以常吃的水果,肺病患者吃桃也益处多多。因鲜桃含钾多而含钠少,故可作为水肿病人使用利尿药时进食的辅助水果。有报道,吃鲜桃对老年前列腺增生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桃仁被誉为“活血祛瘀要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古今名方“桃仁承气汤”、“桃红四物汤”等均以桃仁为主药,它可以治疗瘀血停滞、经闭腹痛、热毒肠痈、跌仆损伤及便秘等。艳丽的桃花也是药,不仅可疗水肿、痰饮、二便不利,古人认为它还有美容作用,能“令人好颜色”。《大清方》云:“酒渍桃花饮之,除百病,益颜色”。在唐代,河南洛阳人还有以鲜桃花煮粥的习俗。此外,《本草纲目》还记载了桃叶、桃皮、桃胶、桃毛等都能入药或与其他药配伍,能治疗妇科、儿科及外科方面的多种疾病。

 

 

二、桃符·门画·春联

 

桃符,顾名思义,以桃木为材料。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称,桃木驱鬼辟邪的信仰由来已久,并且从来都关乎于门户。

 

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古代春节期间挂桃符的习俗,在许多文入学士的笔下多有记载;白居易《白礼六帖》:“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桃”。古代春节期间人们挂桃符的盛况可见一斑。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进而发展成为对偶的诗句。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同时,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传说故事,在很多年以前,在东海上有座古老的度朔山,山上有百鬼出没。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见有害人的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桃符,又称平安符。《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挂桃符其门掾,百鬼畏之。”元杂剧《后庭花》,包公智断杀人案的故事,破案的重要线索即是一片桃符。剧情讲,汴梁城里,开“狮子店”的小二哥,一天晚上要对独自投宿的年轻女子翠弯施无礼,女子不从,小二哥举斧威胁,吓死了翠驾。小二哥道:“这暴死的必定作怪。我门首定的桃符,拿一片来插在他鬓角头,将一个口袋装了,丢在这井里。”“门首定的”,定即钉。桃符钉在门上,可取下,可以簪在鬓发上,这桃符当是木制。“暴死的必定作怪”,因此要拿一片桃符镇住冤魂,所借助的正是桃符的神秘符号意义。宋代刻桃符(古代大门挂的两块书着神荼、郁垒二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即春联)意为压邪。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白居易《白礼六帖》:“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桃”。古代春节期间人们挂桃符的盛况可见一斑。

 

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元日:春节。一年的开始叫元。

岁:就是年。一岁就是一年。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桃符: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迷信,用桃木做成木牌,放在门两边,作用是驱邪。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春联。

 

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时,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元代初年,著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春联,赵松雪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春联的内容与酒楼非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写的这种春联已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

 

据说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而成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后的事。在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上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门上一定要贴出春联,表示一番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以为娱乐。在巡游了一段路后,他忽然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遗侍从去查问究竟。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尚未请人代笔。太祖听后,叫人取来文房四宝,欣然挥毫道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信手拈来,语气不凡。侍从捧着对联,交给了阉猪人家。后来阉猪主人获悉是皇上御笔亲制的对联,便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家宝,每日烧香敬奉。据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就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行,并在后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联有“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等等,家家户户年前贴春联,把春节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

 

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这种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互相对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立文体。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内容要有意义,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凡符合这些条件的都是对联,否则就算不上对联。

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中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中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根据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树冠能覆盖三千里,在树上生活着一只金鸡,负责每天的报晓。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桃符的来历,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以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门神来源,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shēn shū yù lěi)。首见于王充《论衡·订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此段引文,不见今本《山海经》。

 

《山海经新释》卷十二确有原文如下: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①。有盘木千里②。”

    ① 珂案:大荒西经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非此。此山地望当在东北。

    ② 郭璞云:“音盘。”珂案:大戴礼五帝德及史记五帝本纪,均有“东至于蟠木”语,疑即此。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今本无)云:“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闲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此“屈蟠三千里”之大桃木,当即“千里”盘木之属。刘昭注后汉书礼仪志亦引此经而文稍异,当皆此经之逸文也。

 

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如《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括地象》中即说:桃都山有颗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叫鸣。树下有二神,一个名叫郁,一个名叫垒,均拿着苇索,看守那些不祥之鬼,一旦捉住便杀之。

    

应劭《风俗通义》卷八则称荼与垒是兄弟二人,生性能够捉鬼,他们常在度朔山上的桃树下,检查百鬼,凡发现有祸害人类的就逮之喂虎。于是县老爷常常在腊冬除夕,刻一个桃人拿着苇茭挂在门上,并在门上画一只虎,这都是仿效古人的做法。

 

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如晋葛洪《枕中书》即将郁垒列入道教神谱,称为东方鬼帝之一,其《元始上真众仙记》中亦云:“今人正朝,作两桃人立门旁,以雄鸡毛置索中,盖遣勇也。”

    此后,二神一直被人们所信仰,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用桃木板做门,叫做仙木,画两位神贴在上面,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引《括地图》称神荼、郁垒于桃都山大桃树下,为门神。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中还专门有《辩荼垒》一条,称人们常于正旦书桃符,上刻郁垒、神荼。《北平风俗类征·岁考》亦称:元旦贵戚家悬神荼、郁垒,民间插芝梗、柏叶于户。

   《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所谓神荼郁垒者,乃《山海经》神话中之人物。……上述最古门神之意,迄今尚未全部遗忘,盖今人仍有书其名于门上者,以代较流行之将军肖像。”可见二神信仰广泛深入民间,祭祀的方法大致为:画二神肖像张贴于门上,用桃木雕刻二神像,挂于门上,用朱砂笔在桃木板上写上二神尊名,挂在门上,并画上道符,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人们都认为可以用来驱鬼辟耶。

     至于二神的形象,《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画,画中即有二神的肖像。二神位于桃树下,坦胸露乳,黑髯虬须,眉发耸互,头生两角,手执桃木剑与苇索,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难怪鬼见了都害怕。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庄子》佚文:“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近年考古发现了证明这一古俗的宝贵史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有一条:“囗:禹步三,取桃东枝,中别为回回回之倡而门户上各一。”囗,小鬼。药方的内容是驱鬼,门上插桃枝。桃木驱鬼,也见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门神》:“门神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 神荼、郁垒 ,或谓为 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

    清·孙枝蔚 《题王幼华明府所藏钱贡<锺馗嫁妹图>》诗:“神荼、郁垒门前望,山魈担酒魅牵羊。”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於是思想正人君子,以为他生时如此正气,必能制伏邪魔,故有绘神荼、郁垒以为啖鬼之神。”

 

贴门神的风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以前。汉代王充《论衡·订鬼》云:“《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贴门神的风俗盖自此始。民间传说神荼、郁垒像貌凶恶丑怪,但没有固定的画像。各地不一样。所以更多的地方以桃符代之。《荆梦岁时记》载:“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引《皇朝岁时杂记》云:“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这就告诉我们,门神的画像,贴的方位、大小规格都是有出入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年初一太阳升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换上新的桃符以祝新年。王荆公《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中古以前民间相传的门神。

 

唐代以后,又以秦叔宝、胡敬德(尉迟敬德)为门神。传说唐代宫中闹鬼,太宗夜不能寐。《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云:“……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日:‘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准其奏,夜果无警。”因此唐太宗令人画秦、胡二将形象贴于官门左右,自此鬼魅邪崇以息。贵族之家大书“秦军”、“胡帅”字样贴在门上,以为门神。民间传言二人画像能镇邪驱鬼,将其画像作门神,故相沿为习至今。

 

《燕京岁时记》载:“门神皆甲胃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但谓之门神可矣。”这段话就很明确的告诉我们,门神演化到后来,就没固定是神荼郁垒,还是秦琼、敬德了,只要能驱鬼镇邪就谓之门神。形象和名称逐渐模糊。因此,有些地方把钟馗也当作门神。

 

门神系道教因袭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

 

1、门神信仰由来已久,据《山海经》说:在沧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后来《山海经》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如晋干宝《搜神记》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这中间,桃亦是人们崇拜久远的植物,人们认为桃多子多福,是长寿的象征,因此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此仙木也。”而老虎为百兽之王,能够“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这种信仰一直流传至今,除夕之时人们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二神与虎的画,并挂上桃枝或桃人和苇索,以驱鬼辟邪。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画中神人除了神荼郁垒外,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元代以后出现的秦琼尉迟恭,旧时苏州地区人们崇拜的温(或谓晋代之温峤,或谓东岳大帝属下之温将军)岳(岳飞)二元帅。道教崇奉的青龙白虎,一些地区信奉的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等。还有的地方将门神分为三类,即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文门神即画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门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琼、尉迟恭等,祈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这些门神虽出现的时间区域背景不尽相同,但至今都被人们普遍信仰,其中影响最深的要数神荼、郁垒、钟馗、秦琼、尉迟恭了。

 

  2、源于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殷代天子祭五祀,门既为其一,周代祭五祀于宫“门”,每日每时必经之处, 自然加以重视, 祭祀对于门神以形像化及人格化。相传为天神,奉黄帝之命统辖人间鬼怪。故逢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用桃木雕两神置大门两边,以御鬼怪,消灾难。后画两神像于门上。逐为门神。

  

古代祀典中本有五祀(又说有七祀),所祀的都是小神。究其本源,乃原始的自然崇拜。原始的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五祀所奉供的,都是对人们居处、出入、饮食有用的事物,故祭之以乱报德。这是门神观念的最早来源。有的说门神阴气之神,或谓其居人间司察小过,以做谴告,则是门神职能社会化以后的事了。这种观念汉晋时较为流行。《玉烛宝典》及《荆楚发时记》等古书记载,尚是这种信仰的遗风。以后五祀仅作为国家祀典中的一部分仪式,民间所信仰的门神、灶神等,已与其原始形态风马牛不相及了。

  古代门神的另一种职能,是驱鬼避邪,保障国家平安。这种门神,据说始于神荼、郁垒的称呼,有种种说法,我们且沿用习惯的说法,仍称之为神荼、郁垒。他们本是神话人物,汉代民间颇为流行,认为他们有捉魄力的神通。因为他们平时在度塑山大桃树下,所以人们于除夕时,悬挂挑人、苇索(二神用缚鬼),门上画二神和虎(二神执鬼以食虎)的形象,用此方法来驱鬼辟邪。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人们对于门神的要求,已不仅是辟邪免灾,还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功名利禄等。至迟在明代,武士门神像上,已常添画“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美名,以迎祥址”。以后更取消门神的祛邪义务,专事祈福的,于是民间形成天官、状元、福禄寿星、和合、财神等为门神的风气。

 

不同时期的门神。古代门神有哪些?最早的门神好像是神荼郁垒,后来又有了秦叔宝尉迟恭,关羽张飞,又有文门神和武门神之分,还有种五子门神。

 

    1、最早的门神,是用桃木雕刻成的两个“桃人”。据说,他们就是远古时期黄帝派来统领游荡人间群鬼的两位神将——神荼与郁垒的化身。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如《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括地象》中即说:桃都山有颗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叫鸣。树下有二神,一个名叫郁,一个名叫垒,均拿着苇索,看守那些不祥之鬼,一旦捉住便杀之。应劭《风俗通义》卷八则称荼与垒是兄弟二人,生性能够捉鬼,他们常在度朔山上的桃树下,检查百鬼,凡发现有祸害人类的就逮之喂虎。于是县老爷常常在腊冬除夕,刻一个桃人拿着苇茭挂在门上,并在门上画一只虎,这都是仿效古人的做法。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如晋葛洪《枕中书》即将郁垒列入道教神谱,称为东方鬼帝之一,其《元始上真众仙记》中亦云:“今人正朝,作两桃人立门旁,以雄鸡毛置索中,盖遣勇也。”此后,二神一直被人们所信仰,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用桃木板做门,叫做仙木,画两位神贴在上面,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引《括地图》称神荼、郁垒于桃都山大桃树下,为门神。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中还专门有《辩荼垒》一条,称人们常于正旦书桃符,上刻郁垒、神荼。《北平风俗类征·岁考》亦称:元旦贵戚家悬神荼、郁垒,民间插芝梗、柏叶于户。《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所谓神荼郁垒者,乃《山海经》神话中之人物。……上述最古门神之意,迄今尚未全部遗忘,盖今人仍有书其名于门上者,以代较流行之将军肖像。”可见二神信仰广泛深入民间,祭祀的方法大致为:画二神肖像张贴于门上,用桃木雕刻二神像,挂于门上,用朱砂笔在桃木板上写上二神尊名,挂在门上,并画上道符,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人们都认为可以用来驱鬼辟耶。 至于于二神的形象,《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画,画中即有二神的肖像。二神位于桃树下,坦胸露乳,黑髯虬须,眉发耸互,头生两角,手执桃木剑与苇索,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难怪鬼见了都害怕。

 

 2、唐代,又出现了一位门神钟馗(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秦岭中段终南山户县阿姑泉牡丹园下),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节将钟馗图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辟鬼。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其形象是豹头虬髯,目如环,鼻如钩,耳如钟,头戴乌纱帽,脚著黑朝鞋,身穿大红袍,右手执剑,左手捉鬼,怒目而视,一副威风凛凛,正气凛然的模样。据说他捉鬼的本领及威望要比神蒂、郁垒高得多。至于其来历,据《补笔谈》卷三、《天中记》卷四、《历代神仙通鉴》卷一四等书记载,钟馗原来是陕西终南山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618—627年)中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仅因为相貌丑陋没有中举,于是恼羞成怒撞死在殿阶上,唐高祖听说后特别赐给红官袍予以安葬。后来唐玄宗偶患脾病,请了许多医生救牿,效果不佳,宫廷上上下下都很着急。一天晚上唐玄宗睡着后,忽然梦见一小鬼偷窃宫中财物沿着殿墙边逃跑,唐玄宗急忙喊叫捉拿,只见一位相貌魁伟的大丈夫跑上殿来,捉住小鬼,刳目而吃之。玄宗问他是什么人时,他回答说是“武举不中进士钟馗”。唐玄宗醒来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于是请来画匠吴道子将钟馗的像画了下来,所画之像与玄宗梦中所见一模一样,玄宗大悦,将之挂于宫门之上,作为门神。后来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常将钟馗视作祛恶逐鬼的判官,于是钟馗便成了道教驱鬼捉鬼的神将。此外,钟馗在民间亦广为流传,民间流传有钟馗嫁妹、钟馗捉鬼、钟馗夜猎的故事。

    钟馗捉鬼的故事,在中国民间赫赫有名。中国民间自有在门户悬挂神怪之物,恐吓妖魔,驱鬼辟邪的习俗,神荼、郁垒由于会捉鬼喂虎,而被奉为门神,就是一例。又如《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予在陕西,闻秦川人家,收得一千蟹,士人饰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的病虐者,则借去挂门户,往往遂瘥。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3、秦琼、尉迟恭是门神中的武门神,大约元代以后,才祀之为门神,然二人确为唐人。据明《正统道藏》中的《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及《历代神仙通鉴》等记载,二门神为唐代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二将军。相传唐太宗身体不太好,寝宫门外有恶鬼耶魅号叫,六院三宫,夜无宁日。于是太宗将全部情况告诉众大臣,秦叔宝上奏说:“臣平生杀人如摧枯,积尸如聚蚁,何惧小鬼乎!愿同敬德戎装以伺。”太宗准奏,夜晚让二人立于宫门两侧,一夜果然平安无事。太宗嘉奖二人后,觉得整夜让二人守于宫门,实在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像,全装怒发,手执玉斧,腰带鞭练弓箭,一如平时,悬挂在两扇宫门上,从此耶祟得以平息。直到元代人们才沿袭这种做法,奉二人为门神。此前曾有过类似的记载,不过均未说明是此二人,如南宋佚名氏《枫窗小椟》曰:“靖康以前,汴中家户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宋赵与时《宾退录》云:“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直到明清以后,书中记载才明确为秦琼尉迟恭二人,如清顾禄《清嘉录·门神》中云:“夜分易门神。俗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彩印于纸,小户贴之。”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今世惜相沿,正月元旦,或画文臣,或书神蒂郁垒,或画武将,以为唐太宗寝疾,令尉迟恭秦琼守门,疾连愈。”另据今人张振华常华《中国岁时节令礼俗》记载:“贴门神,历史悠久园地方不同,时代不同贴用的也不同。北京多用白脸儿的秦叔宝和黑脸儿的尉迟敬德。至今仍有住户这样做,以祈人安年丰。”表明二神从受祀岍,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祀奉。

 

唐太宗让秦琼和尉迟恭成了门神?

    其一、《西游记》载:

    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其二、《隋唐演义》载:

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君臣。大将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嫌二人辛苦,便命画工绘二人如往常守卫的全身像悬挂在门口,邪祟从此便绝迹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至今民间所贴门神还有秦琼、敬德的形象。

 

  4、明清至民国期间的武将门神在全国各地各有不同,和北京民居中的门神在人物上是有区别的。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门神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和马超。河北人供奉的门神是马超,马岱哥俩,冀西北则供奉唐朝时期的薛仁贵和盖苏。陕西人供奉孙膑和庞涓,黄三太和杨香武。重庆人供奉明朝末期“白杆军”著名女帅秦良玉。而汉中一带张贴的多是孟良,焦赞这两条莽汉子。

  

 5、除以上几个影响较大的门神外,旧时苏州地区又曾以温将军、岳元帅为门神。《吴县志》云:“门神彩画五色,多写温、岳二神之像。”此“温”神或谓晋代之温峤,或谓东岳大帝属清绵竹印本门神秦良玉下之温将军,“岳”神即指岳飞。

又有所谓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文门神即画著朝服的一般文官像;武门神除秦叔宝、尉迟敬德外,也有并不专指某武官者;祈福门神,即以福、禄、寿星三神像贴于门者。另外,又有一些地区以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为门神的。据清姚福均《铸鼎余闻》卷一载,道教则有专祀之门神,谓“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应该指出,以上三个主要门神的相继出现,并不完全表现为新陈代谢形式,即不都是新的出现后,就立即代替了旧门神的地位(只有部分情况如此),而更多的则是新的出现后,旧的仍然沿用不改,或新、旧同时供奉。如前所述,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宋高承《事物纪原》均说当时民间所奉的门神,仍为神荼、郁垒,而此时已是钟馗出现很久了。甚至到了清代,每逢元旦,贵戚家仍悬神荼、郁垒。此见《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北京岁华记》,《清嘉录》亦有所记。

 

  6、其他门神:

    老少太监门神:

  门神为老少太监,分辨老少太监的方法主要是从面貌的不同来区分:年长的太监脸上刻画出岁月的刻痕,年青的太监则面色圆润。在服饰方面,由上而下依序为圆「领衫」、「束玉带」、「蟒袍」,而脚穿的是「笏头履」。所执的侍器,两人亦有不同:年长的太监右手捧香炉,左手持拂尘;年轻的太监右手扶玉带,左手捧著瓶花。民间俗称二人所捧之侍器为「香、花」。

    宫娥门神:

    两位宫娥头上均作束发,且打双髻,髻下束有牡丹卷草花纹的「簪戴」,且耳下有垂珠的「耳坠」。在服饰方面,身披「披帛」飘带,给人有一种轻盈的感觉;身穿「直领袄」,上有菱形花纹;衣着大袍,腹有「围腰」加「束」,「束」下悬有「宫条」和玉佩流苏。在所执侍器方面,左侧的宫女左手捧桃果,右手执玉如意;右侧的宫女右手捧高足的灯具,左手亦执玉如意。二位宫娥和老少太监所捧的侍器加起来,正好是民间喜用的四祥器:香、花、灯、果。

    哼哈二将门神:

    左边门的门神伸出一指,嘴巴微张,像是在大声喝道:「哈」。右门的门神则是翘起两指,彷佛发出「哼」的一声。他们就是著名的守护神「哼哈二将」。

    加官进禄门神:

  门神一人持「冠」,一人捧「鹿」,「冠」与「官」谐音,「鹿」与「禄」谐音,组合起来便有了「加官进禄」的意思。

    富贵进爵门神:

  门神则一人捧「牡丹」,一人捧「爵」,「牡丹」比喻富贵,「爵」比喻「官爵」,结合起来,便有「富贵晋爵」的意思了。

    字匾门神:

    演变成只有字匾,通常穷人家用字匾门神。

 

 此现象说明,一种习俗形成后,是很难加以改变的。另一种情形是新旧门神同时供奉,前引《清嘉录》卷十二所记最为典型。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亦反映此情况,他说:

  “今世俗相沿,正月元旦,或画文臣,或书神荼、郁垒,或画武将,以为唐太宗寝疾,令尉迟恭、秦琼守门,疾遂愈。”这些都反映出民间信仰的多样性,道教只是因袭民俗而崇奉之而已。

 

现在过春节,在民户大门,还有不少张贴神荼、郁垒,秦琼与尉迟恭门神像和历代武将画像的,但与古时相比,其意义截然不同了,古贴门像,为敬神、拜佛、求福祈祷平安。今贴门像,表达的是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不同类别的门神:

 

    1、捉鬼门神。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传说桃郁都山有大桃树,盘屈3000里。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属。乃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鬼畏惧金鸡,皆走之,天下遂安。更有说者,郁垒二神捉到鬼后,缚以苇索,执以饴虎。北京人旧时在腊月二十三日后,便贴门神、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上,门左右置 二灯,象征虎眼,以祛不祥、镇邪驱鬼。

    2、祈福门神。这种门神并非门户的保护者,专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也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各、以迎祥祉。

    3、 道界门神。北京民宅多不张贴,但在京道观中有之,山门两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道君。

4、 武将门神。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铛棍槊棒、拐子、流星等。汉朝云台将,马武,武艺高强,,人称“武瘟神”和“汉太岁”铫期,并为左右武门神。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武艺高强,人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隋唐大将,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民俗:桃符·门画·春联
春联的上下联怎么区分?记住这些关键点,再也不会贴错了
过年为什么要贴门神、贴春联?这些传说,你都知道吗?
贴春联的八大禁忌,一定要注意!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以及故事
春联起源的故事,原来如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