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为什么十分推崇周公?

文|郭晔旻

周公所定“礼”制的基础是宗法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由其嫡夫人(正妻)所生的长子来继承父亲的权位。当然,单线的继承方式容易断裂,出现无“后子”继承的情况,并产生继统危机。作为一个补救措施,如果嫡夫人无子可以从其他诸子中选择继承人。这就是古时所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因为嫡子的标准是唯一的,这就避免了因争位导致的同室操戈。这比起商代王位继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两种办法并存的情况,当然是一个进步。对不能继承父亲的其余诸子,天子之子封为诸侯,诸侯之子封为卿大夫,卿大夫之子封为士,士之子则降为百姓。

由于“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从始祖开始其家族一直由其嫡长子一代一代地下传,称为宗子,成为其始祖家族大宗。所谓“大宗百世不迁”。大宗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比如主持祭祀的特权就在其手中。始祖的各代嫡长子的诸弟,都为小宗。但受封的诸子在其封地上,其嫡长子继位后就成为封地上的宗族中分支的大宗。往下的卿大夫、士亦如此,嫡长子继承则为其封地上的大宗。但往上来说,则又都是小宗。从整个家族来看,继承全家族始祖的各代嫡长子则是全家族的大宗与宗子,也就是家族的大族长。这样一来,周天子既是西周的君主,又是姬姓家族的大宗,等于给其统治地位上了双保险。

陕西岐山周公庙天下归心牌楼,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城西北的凤凰山

可惜如此严密的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变革中还是不免崩坏的结局,孔夫子哀叹的“礼崩乐坏”大抵如是。随着同姓诸侯间血缘关系的日渐疏远,宗法制下大宗对于小宗的权威逐渐丧失殆尽。这在晋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先是小宗曲沃氏武力反抗大宗(晋国公室),最后在曲沃武公(晋武公)时取大宗(翼)而代之。此后的晋国(曲沃氏)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域也不惜灭掉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等同(姬)姓小国,发展到晋楚城濮之役(前632)的时候,姬姓的曹、卫两国甚至已经和异姓的楚国站到了同一战壕。但是,在周代初期,宗法制度毕竟行之有效。按照后世的说法,此时“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公先以东征再造社稷,又定礼乐制度,奠定了有周一代八百年的天下。无怪乎后世眼中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会对周公推崇备至,甚至以“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为莫大遗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一六、西周的“封建”
为什么说周公姬旦制礼作乐,成就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此国小宗花式吊打大宗,弑5君,逐1君,开启了一个几百年大乱世
从宗法制角度,解读晋国兴亡
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晋国国君为何不能阻止,后来国君去了哪里
西周官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