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苏联为何要强租汉科半岛?看地图一目了然

“汉科半岛”的知名度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远,媲美今天的克里米亚,但依面积和体量而论,两者却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尽管狭小的汉科半岛在克里米亚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二者能够走入战略家的视野却均是因为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克里米亚位于黑海,是俄国黑海舰队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支撑点;同样汉科半岛地处波罗的海,是波罗的海舰队拱卫圣彼得堡的主要屏障。不过与俄乌之间关于克里米亚的争端不同,汉科半岛毫无争议属于芬兰领土,而二十世纪的苏联只能通过战争与威胁强行“租借”。

从地图上看,汉科半岛位于芬兰西南海岸面向波罗的海的方向,并且该半岛与对岸的爱沙尼亚刚好组成封锁芬兰湾的门户。联想到当时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位置,大概我们也不难理解苏联人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夺取这个弹丸之地了。沙皇时期,圣彼得堡一直作为俄罗斯的首都而存在,进入苏联时代后更名为列宁格勒,但依然是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以及波罗的海舰队的母港。然而自1917年芬兰从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内独立以来,苏联从未像此刻一样对列宁格勒的安全感到胆战心惊。

严格来说,芬兰在步入20世纪之前的一千年里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国家。从1155年到1809年,芬兰接受瑞典的统治长达六个世纪之久,当时的瑞典王国是名副其实的北欧霸主,即便是庞大的俄罗斯也只能选择对瑞典卑躬屈膝。局面的改变始于沙皇彼得一世,为使俄国摆脱落后的面貌,彼得以强硬的手腕对俄罗斯进行“换血式”的改革,最终在大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此后瑞典的影响力日趋减小,至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即位时期,俄罗斯正式将芬兰从瑞典手中吞并。

俄芬合并之后,芬兰作为俄罗斯帝国内部的一个自治大公国存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同时兼任芬兰大公。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全图来看,俄国人没有任何理由为圣彼得堡的安全感到担忧,因为整个芬兰都可以被视为圣彼得堡的西北屏障。可惜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落了沙皇的皇冠,芬兰作为帝国解体的一个碎片随之崩落,公元1917年芬兰宣布独立并成立芬兰王国。百废待兴的苏联尽管表面上承认并祝贺了这个熟悉的邻居,但内心却极其恐惧对方成为外部势力侵略的跳板。

图-汉科半岛码头

从这一时期的俄芬边界图来看,列宁格勒距离西北边界总共不过30公里,也就是在陆地上说芬兰人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列宁格勒城下。而在海路上,波罗的海舰队要想驶入大洋必须经过狭窄的芬兰湾,但正如文章开头分析的那样,汉科半岛与爱沙尼亚北部海岸牢牢封锁着芬兰湾的出口。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苏联决心以武力打破僵局,于是就有了接下来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迫加入苏联的故事。然而当苏联人试图对芬兰施以同样的伎俩时,后者的回答斩钉截铁——绝不屈服。

图-汉科半岛机场

在芬兰的强硬态度之下,苏芬之间于1939年爆发了冬季战争。尽管苏联在战争中的表现不算好,但芬兰的国力终究不能与庞大的苏联相提并论,最终战败的芬兰不得已签订城下之盟。这次战争使芬兰的陆地国境向内收缩了150公里,从而给列宁格勒留下更多的战略缓冲;海上则不得不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期限为三十年。对苏芬双方均至关重要的半岛就此易手,以至于芬兰人不无痛心地说:“汉科半岛就像一把手枪一样,直抵在芬兰的胸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芬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苏芬战争中,芬兰失去哪些领土?
芬兰为何失去北冰洋出海口?既与苏联强势有关,也与本国愚蠢有关
| 二战 |想拿鸟不拉屎的地儿和我换?做梦!
冬季战争03–去莫斯科谈判
相约仲夏的俄罗斯 (三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