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时期杰出军事家邓艾——初露锋芒
userphoto

2023.01.31 广东

关注

原创:邓远行

大家也许看过老版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吧?该剧长达八十四集,从朝廷后宫的“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以至爆发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开头,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姜维、邓艾等英雄豪杰为主线,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再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在三国鼎立后期,剧情以“姜邓斗智”,邓艾巧出奇谋,穿越天险,奇袭成都,从而使姜维被杀,蜀国灭亡,三国归晋而告终。

其买,历史上“姜邓斗智”远比电视剧中的剧情精彩。在蜀国大将姜维十一北伐魏国中,邓艾知己知彼,判断准确,自始至终掌握战争主动权,致使姜维或大败或功亏一篑,杀羽而归。最终,在公元263年曹魏灭蜀之役中,时年67岁的邓艾,巧出奇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亲率偏师,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穿过难于逾越的阴平山,剑锋直指成都,从而蜀汉灭亡。这次邓艾灭蜀之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奇袭成攻的著名战例,为结束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军阀割据局面,国家重新恢复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的、历史性的贡献。

下面,让我们穿过历史时空,回到三国时代,重拾邓艾生前轨迹,以此纪念这位为中国重新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的杰出人物吧!

邓艾,于公元196年生于荆州南阳郡棘阳县(河南新野)的一户贫寒家庭。那时,正是军阀割据、战争不息的东汉末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攻下荊州。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强行将当地一部分百姓北迁至汝南(河南上蔡),去当“典农部民”。在这次强压行动中,处于社会底层的邓艾一家,自然不例外。这一年,邓艾才13虚岁。他随母亲及家族从棘阳迁到汝南(河南上蔡)屯田区定居。

“典农部民”闲时耕田,战时打仗。耕作的粮食,为军队专用,是曹操用于征伐作战的战略物资。

由于邓艾还是小孩,还不符合当“屯田民”的要求。由于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为了生存,他给“农民养犊”,即为富人放牛。但邓艾天性爱好读书,很快就引起周围人的关注和同情,“同郡吏户怜其家贫,资给甚厚”,使得少年邓艾得以继续读书。从而对邓艾以后的人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一年,邓艾曾随母亲去过频川。一次,他偶然路过已故大丘县长陈寔的墓地。墓碑中“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一语,引起邓艾共鸣。可能邓艾在此之前没有名字,于是给自己取名“邓范”。显然,他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像与自己一样贫寒出身的陈寔一样:在文化学识上,成为世人典范;在做人行为方面,成为让人景仰的道德君子。后来,他发现同姓亲族中,也有人叫邓范,于是改为“邓艾”。

随着年龄的增长,邓艾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他的军事天赋暂暂崭露头角。每到一处,只要见到高山大河,都要实地勘察,对如何行军布阵、安营扎寨等方面,都要指指点点,如同临阵作战的军事指挥官那样规划军营处所。当时的人都饥笑他,认为他是异想天开,因为当时他年纪很小,才十几岁。

在屯田民中,有才学的很少。邓艾凭其才学,经本地乡贤举荐,被任命为“典农都尉学士”,其职务相当于现在县一级的办事员,负责接待、抄写等工作。但他的上级很快发现:邓艾天生口吃,与人交谈时“艾、艾”不停,不能胜任“典农都蔚学士”的本职工作。于是改派当一名“稻田守虫草吏”,大概是负责稻草的管护、储运等工作的小吏。

虽然天生口吃,但邓艾头脑灵活,反应敏捷。以至日后与魏国重臣司马昭初次见面时,还留下颇带温馨味的小笑话。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记载:在一次庆功宴会上,邓艾说话提到自己时,老是“艾……艾”连声,司马昭故意戏弄他,问:“你老是艾、艾不停,到底有几个艾呀?”邓艾立即回答道:“凤兮、凤兮,也只是一个凤而已。”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四年)完全被架客、无任何实权的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全数奉出,宣布禅让帝位给曹丕。曹丕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魏”。从此,东汉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鼎立时期。

就在汉魏交替这一年,23岁的邓艾被时任的典农都尉看中,被任命为“典农功曹”。

典农都尉是主管县一级屯田区的生产、民政和田租的行政长官,其级别相当于当时的县令、县长;“典农功曹”则相当于现今县级主管农业生产部门的负责人。

邓艾的这次升迁,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使他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235年冬,邓艾受命去洛阳进行工作汇报,时任魏国大尉的司马懿对邓艾的工作能力十分赏识,不久被大尉府中的“尚书郎”,即司马懿府中的办公室主任,负责起草文件等方面工作。这一年,邓艾38岁。可谓“大器晚成”。

遇到司马懿,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从此,邓艾一步一步地走向政治舞台。

一次,司马懿派邓艾到陈、项、寿春等县视察屯田。邓艾经过仔细调查,认为该地“田粮水少,不足以地利。”他建议:“宜可河渠,引水灌溉,大积军粮,通河道之道。”,即通过兴修水利,来抵抗天灾带来的巨大风险,做到旱涝保收,以获取更多粮食。为此,他专门一篇水利理论专著——《开河论》,用于指导水利设施建设。

随着魏国北方局面基本稳定,邓艾认为,此时北方基本平定,但靠近东吴的淮河以南,却还处于战争状态。为减少战争费用的开支,屯田区域应相应调整到接近吴国的战略前沿——淮南。于是,他向司马懿建言:“今三隅一定,事在淮南。每大兵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屯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千万斛以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邓艾这一建议,司马懿看后,非常满意,从此更加器重邓艾。

魏主曹芳正始二年(241年),邓艾献言的有关水利系统建设的建议,开始实施——在淮南、淮北广通河道,大举屯田。北以淮水为界,至沘水源头之间四百里范围内,从黄河引水注入淮河和颍水,五里设置一个兵屯营。每营六十人,一边屯营,一边戍卫。颍南、颍北建成了许多陂田,屯田建设得到飞速发展。从此,“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可以说,邓艾的许多建议如淮南屯田、水利系统建设等等,为魏国能在三国中保持实力最强,平定吴蜀,最终三国归晋,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百家论后勤》一书。该书收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有关军事后勤的论述。其中汉代、三国时期收录了邓禹、邓艾的相关言论及举措,充分肯定邓艾在屯田领域的历史性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地理眼|姜维一生无法逾越的对手是谁?奸雄司马懿力挺他上位!
史说三国:二五二 邓艾屯田
周瑜、司马、诸葛之后,三国最杰出的军师是谁
又穷又口吃的邓艾是如何发迹的
这个人本是三国的放牛娃:却被司马懿看中,最后率军大灭蜀国!
三国时期之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