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难解析】信用卡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来源 /上海检察
经对办案数据分析发现,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发率较高的、金额较大的往往是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者以个人名义申领的信用卡,由于企业经营规模小,银行等渠道融资难,经营者就以个人名义申领额度较高的信用卡,然后透支信用卡用于企业经营周转。
观点一
对于这种因经营困难而以个人名义申领信用卡,而后用于生产经营,最后无力还款的行为,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
观点二
使用信用卡透支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后因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客观原因造成透支款项无法偿还的,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
2018年修改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上述两种情况都做了很好的回应:
《解释》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明确
1
重视非法占有目的作为主观要件的独立地位,认定信用卡诈骗罪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能客观归罪;
2
认定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结合犯罪嫌疑人在申领信用卡、使用信用卡、透支逾期后不同阶段的经济情况、还款能力和意愿、钱款使用等情况综合判断。
检察官结合朱某某信用卡诈骗案
对《解释》的精神做进一步阐释
↓↓↓
本期讲师
徐弘艳
浦东新区检察院 检察官助理
【案例】朱某某信用卡诈骗
2010年,犯罪嫌疑人朱某某与朋友合伙投资设立上海A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钢材贸易。
2011年开始,钢贸市场整体低迷,2011年底开始,A公司出现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朱某某通过亲戚朋友均无法获得融资,遂于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先后向三家银行申领信用卡各一张,后将透支资金用于A公司经营周转及个人日常消费。
2013年4月至6月期间最后一次有效还款后,经上述银行多次催收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欠款,累计透支本金人民币165584.84元。
案发后,朱某某向涉案银行退赔共计20万元。2018年12月初,某区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朱某某定罪不捕。
【解读】
1
朱某某在申领信用卡时具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2
使用信用卡过程中通过虚构交易的手段,套取现金。
3
朱某某同一时期申领多家银行信用卡,并“以卡养卡”。
综合以上三点,认定犯罪嫌疑人朱某某系明知自己无还款能力而透支信用卡,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用卡诈骗有迹可循
“刑事案例评析”专题-XI- 信用卡的烦恼
信用卡诈骗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何认定
依法惩治恶意透支 打击信用卡诈骗犯罪 沈阳出台指导意见
准确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
被起诉信用卡诈骗后,证明“因意外疏忽未还款”,可完美脱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