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荆楚趣味对联故事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index.html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show_4569.html 

赶考迟到联解围

金銮殿,金凤阙,金笔点元金必显;

黄州府,黄梅县,黄榜题名黄利通。

传说黄桥黄利通赴黄州考秀才,误了时间,不得进考场,在门外大喊,要求主考官金必显让他进去,未见允许。又大声问:“里面是谁?”答曰:“金銮殿,金凤阙,金笔点元金必显”;黄一听,知是主考官,当即对道:“黄州府,黄梅县,黄榜题名黄利通。”金必显见其才气不凡,令人开门让其进去参加考试。果然中了秀才。

一船黑炭

两岸青山夹绿水;

一船黑炭到黄州。

清朝时,有一群学生从鹞子湖乘船,到黄州赶考。一江绿水,两岸青山,如屏似画,令人目不暇接,心情舒畅。陪他们考试的私塾老师出了个对联,考考学生的才智:

两岸青山夹绿水;

按说这对子并不难,可学生们一时不知怎么对,好半天,也没人吭气。

摇橹的船夫,看他们一个个灰心丧气的痴呆相,觉得十分好笑,脱口说道:

一船黑炭到黄州。

学生们一听,把他们比作“烧焦考糊”了的木头疙瘩,心里生气,可又没法发作,谁让自己对不上来呢!

周结巴戏弄学监

花园里,桃花香,荷花香,桂花香,花香香花花花香;

屎坑中,人屎臭,狗屎臭,猪屎臭,屎臭臭屎屎屎臭。

有一年,朝廷派个学监到松滋视察科举方面的事宜。学监听说农民周结巴很有名气,就下令召见。见周结巴两脚黄泥,一身土气,学监实在看不上眼,便问道:“你会诗文吗?”周答:“凡……凡是人家会……会的,我也……会一点。”学监听他口气不小,出了一联让他对:“花园里,桃花香,荷花香,桂花香,花香香花花花香。”

这时,周结巴说:“大人的三种花,桃……桃花在春,荷……荷花在夏,桂……桂花在秋,花园……园里怎能同……同时看见呢?”学监一听,自知考虑不周,便红着脸说:“你对下联就是,管它什么时候开呢?”周结巴说:“那么小……小人就以歪……歪对歪了。”说完他断断续续念出下联:“屎坑中,人屎臭,狗屎臭,猪屎臭,屎臭臭屎屎屎臭。”    

学监听了哭笑不得,十分尴尬。

事情传到朝廷,一个堂堂学监,被乡野村夫戏弄,成何体统,吏部向皇上参了一本,降了学监的官职。

两位工匠戏东家

短棉条,纺长线,织大布,缝小衣,遮前遮后;

粗竹子,劈细篾,打圆箍,束扁桶,装东装西。

传说黄梅孔垅有一富人,善于对句。一日,他请来机匠织布、篾匠编筐。两位工匠见主人招待不周,想出口闷气。机匠说:“久闻东家是位才子,我有一联句向您请教。”接着他念道:“短棉条,纺长线,织大布,缝小衣,遮前遮后”;东家听罢,瞠目结舌,无言以对。篾匠说:“看来东家不屑与手艺人对句,那我就献丑了。”念道:“粗竹子,劈细篾,打圆箍,束扁桶,装东装西。”

熊万塾师二姓相戏

能者多劳,长了四条狗腿;

苗儿不秀,露出半截禽身。

在汉字未简化之前,万字写作“萬”。某私塾学馆有两位塾师,一个姓熊,一个姓万。一日,万先生有意戏骂熊先生,于是出了上联。熊先生也不是省油的灯、软皮柿子,以下联还击,惹得二人相对一笑。

秀才互骂

人麻脸,马花毛,人麻马没麻;

父增生,子秀才,父真子不真。

巴东江南南潭村的谭君选,一脸大麻子,是个增生,比秀才高半格。一次某家结婚,他骑一匹花马去赴宴,时有李秀才骂他,出上联云:

人麻脸,马花毛,人麻马没麻;

谭知李是行贿得秀才,便应对还击道:

父增生,子秀才,父真子不真。

众人捧腹大笑,李自觉没趣溜之大吉。

成麻面巧对徐偏头

雨打沙滩成麻面;

风吹荷花徐偏头。

昔日钟祥有成、徐二秀才,乃莫逆之交。成的脸上有麻子,徐患偏头风。一日,徐约成到莫愁湖钓鱼,二人持钓竿,背鱼篓,来到湖畔。只见湖中,荷叶铺成绿海,莲花染就红霞,和风吹来,阵阵幽香沁人心脾。二人正欲垂钓,霎时乌云密布,闷雷阵阵,雨点下落二人站立之沙滩。顿时徐秀才有了主意,借景发挥吟出一上联:“雨打沙滩成麻面;”成秀才一听,明白其寓意在借景揭吾短耳,来而不往非礼也。此刻,雨已停,阵风掠过湖面,朵朵荷花,微微弯腰点头。成秀才睹景凝思,有了下联:“风吹荷花徐偏头。”徐秀才亦明白其意,二人爽朗大笑。

李秀才不甘示弱

一水中分村对寺;

两桥横锁楚通吴。

黄梅分路西河边有宝庆寺,对岸是村土地庙。相传有位秀才在庙内设帐课徒,举人余洪水一日来至宝庆寺,与秀才散步河边,信口念道:“一水中分村对寺,”秀才知道这是举人在考他,不甘示弱,对道:“两桥横锁楚通吴。”举人一听,亦自佩服。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show_4550.html 

七岁陈金对父亲

清代,应城有个陈金,自幼好学,聪颖过其父试其才,出联考七岁的小陈金,陈金思索片刻,马上对出下句:

天孙织锦,星经象纬月为梭,天机地轴;

玉帝出师,雷鼓电旗云作阵,雨箭风刀。

还得放羊

嫩杨拴嫩羊,羊奔杨折;

老鸦衔老桠,桠断鸦飞。

相传,孝感某塾师在塾馆养了一只小羊,天天要学生把小羊拴到附近的小杨树上觅草,牵来牵去,久而久之,学生生厌。

一日,学生口占上联向塾师求对,如对不出,就不再放羊了。塾师想了半日,不能属对。忽然,出门见一老鸦衔一枯枝筑巢,遂对出下联。

学生叹惜道:还得放羊啊!

黄良策巧对塾师

老先生盛夏摇蒲扇;

小弟子严冬偎火笼。

松滋龙头湾有个神童叫黄良策,自幼聪颖过人,七岁便能吟诗作对。一日,私塾老师为了考考他的对句学得怎样,便出一下联令其属对:“小弟子严冬偎火笼。”黄良策对曰:“老先生盛夏摇蒲扇。”先生听后,点头认可。

绿水拌黄泥,红火黑烟,烧出青砖白瓦;

翠湖临紫阁,朱梁碧栋,漂浮玉殿金宫。

又一次,塾师手指山边的砖瓦窑,对黄良策出一上联,令其对下联。联曰:“绿水拌黄泥,红火黑烟,烧出青砖白瓦;”上联包含六个颜色词,难度较大。黄见门外亭阁辉煌,湖光潋滟,从容答道:“翠湖临紫阁,朱梁碧栋,漂浮玉殿金宫。”小黄亦以六个颜色词相对,十分工稳,塾师非常满意。

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

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

一天月夜,塾师仰视皎月临窗,俯视银辉泻地,不觉浮想联翩,情思不断,遂对身边的学童黄良策出一上联:“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此联切景切情,前后照应,天衣无缝。黄见先生用筷子夹鱼,灵机一动,对曰:“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对句亦颇含巧思,当即得到先生的高度赞许。

胡老先生帮学生对对

白塔河,白面书生摇白扇;

红石堰,红颜女子插红花。

麻城白塔河唱花鼓戏,附近学校因看戏而误课的学生,被老师罚对下联。即使是天分较高者也未对出。此事被胡老先生知道。一次,他看到红石堰田畈中一插着红花妇女路过,于是就帮着受罚的学生对出了下联。

女塾师巧对游馆人

芍药花开,红粉佳人做春梦;

梧桐叶落,青皮光棍打秋风。

旧社会,重男轻女,为官教书,多是男人。英山胡家村有一女子,知书识礼,父教私塾,中途染病,命女代课。父死,女遂顶父职,教绩斐然,大家公认。一日,游馆人来到塾中,见是妙龄闺秀,欲夺其位,与塾师约,以对联比高低,游馆人出上联曰:“芍药花开,红粉佳人做春梦;”

胡女对云:“梧桐叶落,青皮光棍打秋风。”

游馆人听后,含羞而去。

东家对塾师

灯架架灯灯挂壁;

鼓框框鼓鼓定更。

传说黄梅孔垅有一富人家,一日请塾师吃饭,塾师说:“听说东家善于对句”,有一绝对仍未对出。东家说:“念来听听。”

于是塾师念道:

灯架架灯灯挂壁;

东家一听,不假思索,对云:

鼓框框鼓鼓定更。

塾师称赞不已。

白字黑先生

赵仁斋,谈白字,讥笑黑先生,胸有成竹,方敢到黄冈为羽士;

陈作浩,坐青毡,倘非朱夫子,腹无点墨,又岂能绛帐课蒙童。

新洲与麻城毗邻的一个村子,设了一座蒙馆,塾师名叫陈作浩。有一天代人写祭文,用别了一个字(别字俗为“白”字)。做斋的道士名叫赵仁斋是从麻城请来的。道土发现祭文中有白字大为嘲笑,说教书的先生是黑先生。好事者将道士的话告诉了先生。先生赶来与道士发生争吵。众人出面调解,说先生可能是误笔,道士指出来也没错。于是请道士出个上联,由先生对个联,以此来握手言和。

一对解纠纷

据传,有位塾师名清溪,在黄梅蔡山周氏祠堂设帐教经馆。一次周氏族人要在祠堂做会,师生不肯,一场冲突即将发生。第二天,有人撰写一联,贴在祠堂门上:

借祠堂暂作经堂,请祖先权退一席;

拜皇忏并礼水忏,让众生吵闹三天。

师生一见,无话可说。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show_4481.html 

陈中孚撰写寿联

     陈中孚(1766年-1826),鄂州人,清嘉庆进士,官至山东巡抚,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一日,出巡视察,乘船阻风,登岸信步。至一村落,见一户人家张灯结彩,询之,知为老太君祝寿。阖家五代同堂,寿星有120岁,甲子年生,历三甲子矣。知来客为陈公,即延为上宾,优礼相待。陈公遂援笔撰联曰:

甲子三周开寿宴;

重孙五代祝遐龄。

谢元淮巧对主考

谢小子暗藏春色;

陶大人明察秋毫。

     松滋谢元淮(1792--1874),幼聪慧,家贫,在云台寺当事(写签文)。湖广陶主考路经该寺,见楹壁对联题意贴切隽永,问知是谢撰写,欣然招见。陶见谢身着绿棉袄,便信口咏出出句:“谢小子暗藏春色;”谢应声对曰:“陶大人明察秋毫。”陶主考听罢,拈须颔首,十分欢喜,收为幕僚。

隔岸闻声,想必油之行榨;

沿河晾网,总是回也不渔。

     谢元淮随着陶主考翌日起程,行至河边,陶想继续验证谢的才华,听到对岸榨油声脱口出联:“隔岸闻声,想必油(由)之行榨(诈);”谢见河岸晾着渔网,对曰:“沿河晾网,总是回也不渔(愚)。”

     上联“油”、“由”谐音,指孔子学生仲由。下联“回”,乃孔子学生颜回。陶主考见对得如此贴切,连声称:妙对,妙对!

四岁神童对考官

踮、踮、踮,踮上板凳;

跳、跳、跳,跳入龙门。

     单懋谦(1802--1878),襄阳人,清道光年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幼时勤奋好学,善于应对,他四岁时,坐在他父亲肩上去应试。到考场后,父亲把他抱到凳子上坐着,于是主考官顺口出了上联:“踮、踮、踮,踮上板凳”;懋谦脱口对曰:“跳、跳、跳,跳入龙门。”“对得好,对得好!”考场上发出一片喝彩声。

毛知县撰联安民

     毛正坦,麻城人。1835年秋,飓风大作,海塘冲决,毛正坦在宝山县任内,他奉总督陶澍、巡抚林则徐的命令,号召地方筹款修堤。他带头捐出俸银6000两,通过劝募,先后筹集到白银12.2万余两,铜钱11.18万串。堤岸用桩木11275根,碎石953立方。修筑后的海塘坚如磐石,经多次飓风冲击,都安然无恙,当地人呼为“毛公堤”。毛在宝山任知县8年,曾自作一联悬于衙门:

士农工商,尔等各安本分;

是非曲直,我总不昧良心。

状元联酬土地庙

     清道光庚子年(1840),沔阳举子李明镜赴京应试。途经簰洲湾时,夜深难找客店,被迫投宿到一个土地庙里。恰好一阵凉风将庙庭内外吹得一干二净。明镜暗喜,打开行李就宿于庙内。当他仰观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不觉触景生情,吟出一副对联来:

庙宇无尘风扫地;

神灵有感月点灯。

     后来他点中状元,回家祭祖时,头一件事就是将上述对联用红木刻制后再挂在土地庙的两旁。

巧对服考官

九转炼仙丹,活人济世;

千山觅良药,益寿延年。

     清代湖北省会贡院,厅前一座牌坊上镌有“惟楚有才”四字。一位江苏籍考官见后,心中甚为不平。次日,他以武昌有名的药店招牌“九千年”为题,出了一比上联要求考生在一日之内对出下联,并要以“千”字冠顶,以“年”字收尾。上联是:“九转炼仙丹,活人济世”;不到半个时辰,荆州考生徐明就对出下联:“千山觅良药,益寿延年。”主考官见后,点头不语。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富贵等浮云,真伪只争开幕后;

     胜也何荣,败也何辱,英雄原本色,是非单看下场时。

     他立即又以邻近街道得胜桥为题出了一副戏台的上联,要求考生在一天之内对出下联,并要求以“胜”字冠顶,而且首句必须是相关成语。上联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富贵等浮云,真伪只争开幕后”;不到半天,汉阳一位考生余孟雅对出下联:“胜也何荣,败也何辱,是非单看下场时。”主考这才点头赞许,湖北确多才子。

磨大眼小齿磷磷,吞粗出细;

秤直钩弯星朗朗,识重知轻。

     但是他心中仍觉““惟楚有才”的“惟”字太过分了。心想这秀才会对对子,不足为奇,再考布衣,看湖北整体文化素质。当街出了上联:“磨大眼小齿磷磷,吞粗出细”,同时扬言三日内对不出下联,便要拆除牌坊。第三天上午过去了,仍无人应联,下午他洋洋得意,差人拆坊。此时走来一个带称的小贩,只见他手中称往上一提,随口对出下联:“秤直钩弯星朗朗,识重知轻。”主考官大吃一惊,终于承认:“小贩都能对出如此巧妙的下联,真可谓惟楚有才矣”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show_4461.html

陈沆(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陈沆对塾师

黑赤砚分,研丹朱而磨墨子;

斧斤器异,破孤竹而砍高柴。

陈沆上学时,深受塾师器重。一次,塾师于磨墨间,成上联命其属对。联为双关,因其既可按文意直解,又将丹朱(古代尧帝之子),墨子(春秋战国时思想家)转品活用,属对难度较高。陈沆思索间举目四顾,见一竹工破竹,即对下联。联中孤竹指孤竹君,是殷商时伯夷与叔齐之父。高柴则指孔子弟子,春秋末卫国(一说齐国)人。

陈沆诗联嘲塾师

琵琶结果;

笛管开花。

一日,塾师醉酒,误书上联,命群生属对,众皆为其所难,陈沆侄归家语其事,求其助对。陈沆闻之大笑,以下联对之,并附诗于后云:

枇杷不是此琵琶,恐是先生下笔差。

若便琵琶能结果,满城笛管尽开花。

塾师酒醒后见之,深自惭沮,然既成事实,亦无可奈何,乃自我解嘲,和一诗云:

琵琶本是此琵琶,莫笑先生下笔差。

若使琵琶不结果,江城那得落梅花。

末句为画龙点睛之笔,乃化用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而落梅花则为笛曲《梅花落》之化用。陈沆见塾师多才而善于文过,取上等茶叶二斤赠之,意在劝其以茶代酒也。

陈沆应对兄长

五月五日,五弟房中吃五粽;

三更三点,三嫂床上骂三哥。

一年端午节,兄嫂全家正围坐一桌,准备吃节日饭。其三嫂颇有几分文才,餐前提议与五弟陈沆对句,对上了才可共同进餐。上联是:“五月五日,五弟房中吃五粽;”

陈沆一听,明白是三嫂污自己偷吃了五个粽子,给自己难堪。陈沆略思片刻后应之曰:“三更三点,三嫂床上骂三哥。”

一家老小,捧腹哄堂大笑,羞得三嫂面如血染,只得一人躲进厨房就餐。

陈沆智斗佘学土 

双手扳开罾子出;

一肩挑起重泥来。

一日,清嘉庆帝给湖北籍状元陈沆赐宴,招博学鸿儒同饮。帝指沆问曰:“天下之才,数谁为最?”陈曰:“天下之才,莫如楚地。”群臣点头称赞,独有佘学士不服。嘉庆便命佘学士与陈状元一道去湖广地区遍访人才,一月后回京复旨。两人来到下巴河两岸,见有人在挑塘泥,有人在用罾网捕鱼。佘学士冲着一个挑泥的人叫道:“来!我出个对子你对对:'双手扳开罾(曾)子出;”’那人一言未发挑起塘泥就走。佘学士嘲笑道:“状元公,你讲'唯楚有才’,可此人连对子也不会对哩!”陈说:“佘公,他不但对了,而且对得巧。你看:'一肩挑起重(仲)泥(尼)来。”’

一担重泥拦子路;

满塘伕子笑颜回。

佘学士听完陈沆的代答,并不善罢甘休。他见前面塘坝上有一担塘泥挡路,就对满塘挑泥的人嚷道:“诸位农民,谁能对出我的对联,重重有赏。”他不等大家开口,就出了上联:“一担重(仲)泥(尼)拦子路;”塘内的人不知这一官老爷嚷些什么,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佘学士气急败坏地说:“状元公,你简直是欺君枉上!什么'唯楚有才’?乱弹琴!”陈沆微笑着说:“楚地之才,遍于黎庶。他们以笑作答,你还不知哩!请听:满堂(塘)夫(伕)子笑颜回。”佘学士羞愧万分,无言以对。

七鸭浮池,数数三双一只;

尺蛇挡道,量量九寸十分。

陈、佘二人离开挑塘泥的地方,一会儿到了陈家门口,看见门前池塘内有一群鸭子在浮游,暗想出气的机会到了。他想陈沆祖上是放排鸭的,出身微贱,便以鸭子浮水为题,出对嘲讽陈沆:“七鸭浮池,数数三双一只;”陈沆轻蔑地回答:“尺蛇(佘)挡道,量量九寸十分。”佘学士气得目瞪口呆,回京后卧病半年未起。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show_4440.html

程明諲因联惹祸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

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程明諲,孝感人,中秀才时20岁出头。一生命运不济,半世困于科场。46岁时,他因给河南的友人撰寿联“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而为当局所忌,又复因撰“荒岁”联泄露不满而遭“文字狱”的迫害。时当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河南巡抚富勒浑审问他:“你为何写这种不满朝廷的文字?”程答:“犯生去年乡试不中,心里牢骚不平,又叹自己命运乖蹇,总不能考中,才写下这一联语。”后来经过乾隆一再审阅改判,程才幸免于凌迟。

傅玉珍联责薄情郎

白居易,诗题长恨曲,天长地久难尽;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日暮更深不归。

清代中叶,新洲徐古有个叫陶国千的,在外地做知县,其子陶天放不思学业,经常在外拈花惹草。陶天放与妻傅玉珍婚后,仍然夜不归宿。一次,傅收拾书房,在桌案上发现陶天放写给情人的信稿中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才知丈夫不归宿的原因。等天放回家,玉珍义正词严地说:一意浮浪在外,不思读书成名,真是愧对父母,愧对祖宗。天放说:你别瞧不起人,我出一联你对对:“白居易,诗题长恨曲,天长地久难尽;”

玉珍对下联:“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日暮更深不归。”

天放听了十分惭愧,向妻子认错道歉,并保证今后用心读书,夫妻从此恩爱如初。

少年金光悌从容应对

闲时蹲狗洞;

有日跳龙门。

金光悌,英山人,清代进士,嘉庆年间曾任刑部尚书,在职二十余年,执法无私。七八岁时,一次光悌放学回家,路上遇见先生,慌忙起身问候。先生并不答话,出了一联曰:“闲时蹲狗洞;”光悌知先生一则训斥他,二则考考他,便随对曰:“有日跳龙门。”先生见他出口不凡,不禁勉励有加。

羊角尖高,触破青天,谁人补?

牛栏石大,踏穿黄土,我来填。

金光悌14岁到县考试,与莲花山一个名叫黄唐的童生发生争执并闹到县衙。知县一听这事,便亲自出面,将二人传到公堂,出一上联限二人对答。联曰:“羊角尖高,触破青天,谁人补?”光悌不假思索,出口对曰:“牛栏石大,踏穿黄土,我来填。”知县见金光悌出语惊人,不禁拍案叫绝。那个黄唐自惭形秽,慌忙溜之大吉。

发蒙童子机智对先生

头扎纠纠辫;

脚蹬绊绊鞋。

南漳李孟庚,5岁发蒙。首次入学,先生考他,说:“头扎纠纠辫”,对到了就收为学生。李孟庚摸摸头,望望脚,脱口而出:“脚蹬绊绊鞋。”

三跳跳下地;

一飞飞上天。

有一次,先生有事去了,几个淘气学生将桌子、椅子摞起来,李孟庚爬到最高层。不巧,先生回校看到此景很生气。李孟庚吓得一跳一跳地下了地。先生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不上就打你的屁股。上联为:“三跳跳下地”;李孟庚对:“一飞飞上天。”免了一顿打。

小秀才气煞老秀才

一串无鳞鱼:鳝长,鳅短,鲇扁嘴;

几个有壳物:鳖圆,龟方,螺鬏头。

相传,清嘉庆年间,孝感出了个11岁考中秀才的神童,名叫严华祝。同科考中秀才的罗某年近半百,心中有些不服,便以孝感方言“严”的谐音“鲇”出上联考他,看是否真有奇才。小严秀才眼睛一眨,脱口而出,以“罗”的谐音“螺”应对出下联,且螺像妇女头上盘的鬏,形象也很逼真,并含有反唇讥笑的意思。罗秀才听后哭笑不得,只得心服口服。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show_4174.html

杨涟对考官

童子无知波作镜;

书生有志砚为田。

杨涟幼慧,8岁能诗联,12岁考秀才。入场前,考官出上联相试,杨涟应声对下联。考官奇之。再与互对云:

泥鳅跳龙门,心有余焉力不足;

大鹏飞霄汉,志自伟矣品尤高。

考官惊服不已,场试后,杨涟竟列榜首。

[简注]杨涟(1572--1625),应山(今广水市)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天启四年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次年被魏诬谄,惨死狱中。

对句误考期钦批补进士

窖金洲旁靠小舟,风吹舟动洲不动;

紫禁城内宴群臣,君喜臣欢城亦欢。

明万历年间,有位书生途经公安埠河,准备从埠河渡江至沙市,然后北上赴试。埠河南岸江面上有座椭圆形小洲,名叫“窖金洲”,有几只渔船歇在洲旁随浪颠簸,艄公触景吟道:“窖金洲旁靠小舟,风吹舟动洲不动;”

艄公吟罢要书生应对,那书生被此联难倒,决定暂不过江,抱愧回家。一连想了几天,终于对出了下联,但因耽搁了时间,误了考期,十分懊恼。后来主考官知道此事,向皇帝奏明。因为这下联很投合皇帝的心意,皇帝便下令给书生补了一个进士。书生对的下联是:“紫禁城内宴群臣,君喜臣欢城亦欢。”

痛斥陈年谷降清

清初,许多明朝志士保持气节,受到人们景仰。也有一些人改换门庭而仕清。荆州的陈年谷投靠满清后,均州人相赠一联:

太仓不要陈年谷;

均地焉容丑汉奸。

姚明恭巧对知县

泥坛装水,掀不起三尺高浪;

线香点火,烧得断万里长城。

明朝末年的宰相姚明恭是蕲水(今浠水)巴河人。明亡后,他隐居家乡,闭门读书,聊以自遣。清朝政局稳定以后,给蕲水派来一位知县,到任不久,即亲自到姚阁老家中拜访,不料姚阁老拒不接见。知县碰了钉子,心中很不自在,辞出时在大门前看见一个泥坛子装着水,随口说:“泥坛装水,掀不起三尺高浪。”姚老得悉情况,立即叫家人追上知县,并转告他:“线香点火,烧得断万里长城。”知县更为不满,后遂处处与姚老作对。

官民改联针锋相对

明万历年间,魏忠贤专权恣肆,卖官鬻爵,党羽遍天下。均州知州也属魏党,为搜刮民脂献媚魏奸,竟不择手段。均州百姓恨之入骨。某年除夕,一穷书生题联讥之曰:

酷法严刑,爱财如命;

高官厚禄,竭泽而渔。

次日,州吏乡绅均携礼物给知州拜年,见此联十分惊骇,知州也气得大发雷霆。正欲撕下,一乡绅建议将其稍加修改,使其成为:

峻法缓刑,爱民如子;

高官薄禄,膏泽及鱼。

众官吏看毕,皆拍手称好。于是命人将此联贴盖于原作之上。

又一日,写嘲讽联的那位穷书生打此路过,见他的联作被知州改换,复作联云:

二螯八跪,横行泽国;

四妾三妻,鱼肉乡民。

知州又令乡绅将联改作:

螃蜞味美,可堪佐膳;

淑女德佳,用以持家。

一农夫路过此地,见此联大怒,再将其覆盖之:

汝在衙中品清茶,美酒佳肴,全靠苛捐杂税,汝知之否?

我于田里流血汗,挨饥受冻,还须鬻女卖儿,我有何辜!

崇祯继位,魏阉自缢,党羽鸟兽散,均州知州也被革职查抄,百姓拍手称快。

https://www.duiduilian.com/gushi/show_4173.html

袁氏兄弟对联故事一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人物,该文学流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公安三袁”为其领袖。 

袁宗道,幼时避雨于塾师王以明之学馆檐下,闻塾师诵其所撰对联“风吹湖水千重浪;雨打沙洲万点窝。”命学生为范习作。宗道在外听后云:“此联虽好,但有失当之处。”王以明召人问其故,宗道笑答云:“千重,万点,”有谁数过? 似过绝对,不若改为:

风吹湖水重重浪;

雨打沙洲点点窝。

王以明惊其才,连声赞曰:“改得好!”

袁氏兄弟对联故事二

锅漏干,船漏满;

灯吹熄,火吹燃。

一渡船艄工因船漏正在舱里舀水,时值一秀才上船。船工对秀才说:“我以船漏为题,出一上联你对,若能对出,可以不收船钱”。秀才说:“我对不出,自到河里淹死”。船工出上联:“锅漏干,船漏满;”秀才无奈对不出来,上岸后正欲跳河,袁宗道路过此地,即帮其对出下联:“灯吹熄,火吹燃。”

袁氏兄弟对联故事三

月明星稀宁子夜;

云淡风轻静午天。

“石洲待月”乃公安古八景之一,明朝时,洲上有学塾,塾师据“石洲待月”景意,撰上联命群生属对,联曰:“月明星稀宁子夜”;众生竟莫能续,塾师甚觉惘然。因书之悬塾馆门前,以待来者。数年后,袁中道求学来此,援笔书对下联云:“云淡风轻静午天”。对句取宋程颢《春日偶成》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易“近”字为“静”尤妙。

袁氏兄弟对联故事四

饥鸡争豆斗;

暑鼠上梁凉。

袁中道游郊外,见农舍前群鸡因争食豆粒而斗,一老农笑谓之:久闻汝聪明善对,吾有上联求属,对成后当以肥鸡一只为赠。于是出上联:“饥鸡争豆斗”;中道构思间,瞥见农舍梁上潜伏一鼠,触景生情,旋对曰:“暑鼠上梁凉。”老农听后大赞,果以肥鸡赠之。

https://www.duiduilian.com/zhishi/xiequ/1418.html

1、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2、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3、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4、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5、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6、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
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風”)指“虱”。
11、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正在搜肠刮肚之际,
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
12、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出游山赏水。一日便服出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阅后,羞惭不已。
13、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一向友善,两人相遇常常互开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长江之上,船小风轻,对月饮酒,十分畅快,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但见岸上一农夫荷锄归村,身后一条黄狗正边走边啃一截剩骨。佛印顿悟东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将自己手中拿着的一把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视微笑。原来他俩用“形体语言”合做了一副精致诙谐的双关“哑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出句)
水流东坡诗( 尸 ) (佛印对句)
14、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这是一副“析字联”,对得十分巧妙。
15、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终于在82岁时中了状元。在给皇帝的谢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联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汉代传授《尚书》的伏生成名时已90岁,姜尚(太公)辅佐周文王时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达自己老迈得志的心情,十分贴切。
16、宋人洪平斋喜欢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给皇帝上书弹劾当朝宰相弄权纳贿,奏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结果不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闲置了十年。洪平斋忿慨不已,遂在家门上书写一联: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闲
17、南宋诗人尤袤和杨万里关系友善。淳熙年间,杨任秘书监,尤为太常卿,常常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二人性情诙谐,喜欢互开玩笑。有一次碰面时,尤对杨说:我以一经句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杨氏为我
杨万里应声道:
尤物移人
“杨氏为我”和“尤物移人”都是先秦经典中的成句,二位诗人巧妙地把它们引为联句,而“尤”、“杨”又分别是二人的姓氏。如此联句,确需才学“垫底”。
18、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其四子)与朱允炆(其长孙)同侍。太祖出句令对:
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对曰:
雨洒羊毛一片毡
太祖以为“气弱”。朱棣对曰:
日照龙鳞万点金
后一对句比前一对句气象雄浑得多。后来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并把国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也许“马苑应对”一事已经显示出皇孙不是皇子的对手。
19、明人徐唏年轻时以吏员进身。他荣归故里时,当地官员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态度不恭,地方官员大为生气,出句斥诸生曰:
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酸子”乃讥刺在场的酸秀才们。诸生久不能对。徐唏代答曰: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服,遂相率请罪
20、明代高则诚少负才名,有“神童”之誉,七岁时的某一天,高则诚身穿绿袍从学塾中归家,路逢官居尚书的邻居,尚书戏则诚曰:
水出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则诚见尚书身着红袍,即对答曰:
落汤是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尚书听了,连连惊叹“后生可畏”。“美目盼兮”和“鞠躬如也”分别是《诗经》和《论语》中的成句,能在即景应对中迅速地引用,确实是需要学问和才气的。
21、明朝名臣于谦幼时即聪颖过人。一位僧人见小于谦头梳双髻,即出句戏曰:
牛头喜得生龙角
小于谦应道:
狗嘴何曾吐象牙
年龄稍大后,于谦头梳三岔髻,那位僧人见了,又出上联相戏:
三角如鼓架
于谦回击道:
一秃似擂槌
22、明人解缙小时就善对句。九岁时,父亲携他到长江边洗浴,父子把衣服脱了挂在江边一老树上。父亲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随即对句曰:
万里长江作浴盆
23、某日,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对弈,开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父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解缙应声替父解围: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24、解缙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属同村的乡绅所有。有一年春节时,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乡绅见了心中老大地不高兴,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缙知乡绅用意,便于上下联尾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乡绅见了更为气恼,再命家丁把竹子连根挖掉,缙闻知,在联尾再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乡绅没“辙”,只好自生闷气。
25、一秀才不服解缙的才华,找到解缙,振振有词地道出一副“佳对”: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难比鹰
解缙对这种浅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着对那位秀才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6、明代程敏政极有才华,十多岁即被荐入京。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便在一次宴会时手指案上的果品对程说: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程。
27、明代李东阳和程敏政一样少有才名。东阳6岁时和敏政一同去接受英宗的召见。过宫门时,年幼的东阳跨不过高高的门槛,英宗见状出句:
书生脚短
东阳应道:
天子门高
赐御膳时,英宗指着盘中的螃蟹说:
螃蟹一身甲胄
敏政对曰:
凤凰遍体文章
东阳对曰:
蜘蛛满腹经论
英宗又出上联:
鹏翅高飞,压风云千万里
敏政对:
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东阳对:
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
英宗大悦,对左右说:“以后让他们一个做宰相,一个做翰林学士”
28、王洪是明代的闽中才子,幼时即善属对。一日有客登门,见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楼,便出上联让王洪对答:
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地
王洪见一群雇工正在院中掘井,便对曰:
天井之中开井,井底有天
29,明人曹宗7岁时去海滨玩耍,一渔夫以沙马鱼为题出联索对:
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
曹宗举目见近处有一头水牛洗澡,即对曰: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渔夫很高兴,便赠一条大鱼给曹宗。
30、明人陆容任浙江布政使对教授(学官名称)陈震友善。在一次聚会饮酒的过程中,二人以属对相戏。陈震年少发秃,陆容嘲曰: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可施
陆容长着一脸络腮胡子,陈震抓住这一特征反唇相讥:
陆大人满面髭须,何须如此
这副属对妙在每句的后半部分:在浙江方音中,“茎”、“栉”难辨,“施”、“梳”不分、“何”、“胡”相近,因此“数茎头发”即谐音“数栉头发”,“无发可施”即谐音“无法可梳”。“何须如此”也就是“胡须如此”。陆容接着又以猿猴截木为话题出句: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能对锯(句)
陈震应声对曰:
一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
对毕,二人抚掌大笑。这副属对亦极为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谐音手法,而且较前一副更令人解颐。不过这种比较“过头”的玩笑只宜于在关系亲密无间的友人之间一开。

《三国演义》中的对联

https://www.duiduilian.com/zhishi/xiequ/1161.html

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经笔者翻检,《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

  故事情节中的对联

  章回小说在故事情节中大都安排了一些对联,《三国演义》也不例外,虽然还不算多,但全书先后也现出了49副。其中五言以上的就有10副,但是《名联鉴赏词典》和《中国对联大词典》均只收录了其中的关帝宙联。

  甲、主联十副

  《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大的典型,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其中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合称为“三绝”。下面所述的10副对联,正是为塑造这三个典型人物服务的。

  1、刘关张励志联:同心协力,救国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此联出自第1回桃园结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张飞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祀等项,焚香祭拜而言誓,以上述对联为宗旨,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大意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救助困难,扶持危急;上可报效国家社稷,下能安定黎民百姓。全 联采用了对偶自对的技法,“同心协力”自对“救国扶危”,“上报国家”自对“下安黎庶”,都很工稳。

  从第1回桃田结义到第83回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讨伐东吴,作者用了将近三之二的篇幅来写三人的忠义史,刻画三人的江湖义气,呼应这副励志联。刘、关、张为了遵循所立宗旨,纵然牺牲生命和事业也在所不惜,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2、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此联出自第77回关公显圣中。关羽死后被封为神,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后人题此联于庙前。其大意是:红色的面容显示了赤诚的忠心,骑着赤兔追风马,纵横驰骋时从没有忘记自己是汉帝的武将;在青色的油灯下攻读青史,拿着那把青龙偃月大刀,即使在心灵最隐秘的地方,也没有对不起苍天的丑行。此联的对仗于工稳中见奇巧,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点,都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联语应用了颜色重字对的技巧,四赤对四青,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这副对联大力称颂关羽的忠肝义胆。诵读联文,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消息后,即挂印封金,保护着甘、糜二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径往河北投奔刘备,一路上关羽礼敬二位皇嫂,每晚常在灯下凭几看书等一系列情景。

  3、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书中在这副对联出现前后,多次展示了诸葛亮的这一志向。第36回回末,徐庶入草庐见诸葛亮,告之已报他推荐给刘备一事。诸葛亮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第38回中,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他说:“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刘备听罢,失望已极,哭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说完已是泪满衣襟。诸葛亮见刘备“其意甚诚”,才答应“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动身时又对三弟诸葛均说,因感刘备“三顾之恩”,自己才“不容不出。”

  4、徐庶口占二副:

  ①驽马并麟麟  寒鸦配鸾凤

  此联出自第36回走马荐诸葛中,刘备拜徐庶为军师,曹仁领大军进攻新野,徐庶辅佐刘备使得曹军三战皆北,败回许昌。曹操用程昱计骗走锋庶,徐庶临行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当刘备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时,徐庶以此联应答。其大意是:我与他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相差何止十万八于里!全联对仗工稳,“驽马”“寒鸦”形名偏正词组对,“麒麟”“鸾凤”并列词组对。

  ②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此联出自第39回博望坡用兵中,曹操命夏侯(忄享)领兵十万以窥新野,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说,刘备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当曹操问诸葛亮是何人时,徐庶用此联称赞他的才智。其大意是:诸葛亮有规划天地的奇才和绝妙高超的计谋。夏侯(忄享)不服,结果诸葛亮博望坡火攻大败曹军而使之退回许昌,曹操丧胆,关张折服。

  5、诸葛亮口占联四副:

  ①笔下虽有千言  胸中实无一策

  此联出自第43回舌战群儒中。诸葛亮为联吴抗曹而出使江东,在谒见孙权之前,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会于外堂,其中张昭等多数文臣主张降曹,知诸葛亮来意,故意挠起论争,欲使诺葛亮知难而退。谁知诺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此联是诸葛亮回击程德抠说自己:“为儒者所笑”而对“小人之儒”的描画。其大意是:小人之儒只会夸夸其谈,却不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②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此联出自第44回智激周瑜中。周瑜本来主战,却故意装作主降,鲁肃信以为真而与之争论。诸葛亮早看穿了周瑜心思,也故意说主降,并说曹操之所以大军甫征,目的之一就是要取江东二美人大乔和小乔。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而二乔国色天香,是那么美!诸葛用此联来形容她俩的容貌。其大意是:简直是太美了!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降落沙洲;月见了躲进云层,花见了含羞低头。周瑜听罢,大骂曹操欺人太甚,方说出本意。并希望诸葛亮助一臂之力,共破曹贼。

  ③伏路把关饶子敬  临江水战有周郎

  此联出自第45回三江口斗智中,周瑜因知诸葛亮有王佐之才,便请其兄诸葛瑾劝其弃刘备而事东吴,结果未成。周瑜转恨诸葛亮,存心欲诛杀之,便请诸葛亮星夜往聚铁山断曹操粮道。诸葛亮欣然领诺,转而假托江南童谣而口占了上联,来激将周瑜。其大意是:鲁肃等人只能伏路把关而不能水战;周瑜只堪临江水战而不能陆战。周瑜被激怒,更自领军去断操粮遭。诸葛亮笑而阻之,操贼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必有备。周瑜播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

  ④整备窝弓以擒猛虎  安排香饵以钓鳌鱼

  此联出自第56回三气周瑜中。周瑜定下了假途灭虢之计,虚名取川,实取荆州。刘备向诸葛亮问计时,诸葛亮口占了这副对联。其大意是:准备好弯穹的强弓硬弩来擒拿凶猛的老虎,安排下喷香的诱饵引料来钓取硕大的老鳖。具体内容是令赵云领兵在荆州城内严阵以待,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包抄其后,齐声喊:“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咬牙切齿,赌气真要去取西川。行至巴丘,上流又有刘封、关平领军截住水路。周璃愈怒。忽又报诸葛亮遣人送书至,周瑜看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第24回尾有一副类似的对联:整备窝弓射猛虎  安排香饵钓鳌鱼  总之,通过徐庶的二副口占联和诸葛亮自己的四副口占联,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这是作者花了最多心血、作了最大努力的一个艺术形象。

  6、孔融抒怀联: 座上客常满  樽中酒不空

  此联出自第11回北海救孔融中。孔融极好宾客,经常吟咏此联以抒怀。其大意是:我极其好客爱友,怛愿友朋满座,宾客迎门;酒杯不空,酒香四溢。常用杯中酒,酬劳座上客。此联表现了孔融交朋接友、好客酬宾的情趣。第23回孔融向曹操推荐自己的好朋友弥衡出使荆州说刘表,弥衡击鼓骂曹。第40回曹操拟南征刘表、孙权,孔融谏阻。曹操不纳,孔融叹息这是“以至不仁伐至仁”。榔虑密告曹操,并说“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衡曰颜回复生。向者弥衡之辱丞相,乃融使之也。”曹操大怒,命人将孔融满门抄斩。该回所引后人赞诗中化用了这副对联“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本书作者为了尊刘贬曹,竟然未给曹操安排一副像样的对联,即使是外人对他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不是对联。而是排偶句。其实,历史上的曹操,连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为人熟知的诗人、文学家。而并不怎么会吟诗咏联的诸葛亮及刘、关、张等人,却给他们安排了6副之多,加上外人评价他们的3副,共为9副,爱憎何其分明也!

  乙、辅联四类

  四言以下的短联,由于和上下文结合较为紧密,往往不被当作对联,其实不该如此。本书故事情节中的39副短联大致可以分为论人、叙事、抒怀,明理四大类。

  1、论人:例如第9回吕布骂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第21回刘备称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曹操称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第36回徐母称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第45回周瑜称辩士“舌如利刃,口似悬河”;第57回鲁肃称庞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第64回刘璋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第80回曹女称曹操“功盖寰区,威震天下”。

  2、叙事:例如第7回蔡瑁、第31回袁绍、第73回吕常均说过“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第13回左右说“枪刀映日,金鼓震天”;第20回董承称刘邦“三载亡秦,五年灭楚”;第28回土人说张飞“招军买马,积草屯粮”;第42回曹操说“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第40回蒯越说“外患未宁,内忧将作”;第65回李恢说马超“四海难容,一身无主”;第116回钟会说“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3、抒怀:例如第2回王允说“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第37回崔州平说“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第56回曹操说“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第101回诸葛亮说“扫清奸党,恢复中原”。

  4、明理:例如第60回刘备说“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第70回郭淮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79回曹丕说“情虽兄弟,义同君臣”,第95回司马懿说“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简洁刻画下的对联

  书中在刻画入物、烘托环境时,常常应用短小精悍的对联,以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此种对联亦未见有人提及,其原因与上文所述的情节中的短联类似。本书此类对联约有71副,长的八言,短的三言,大致可分为人物外貌、内质、动作和外部环境四类。

  1、外貌:例如第1回写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写关羽“丹凤眼,卧蚕眉”;写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第10回写马超“虎体蕴臂,彪腹狼腰”;第15回写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第38回写诸葛亮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第53回写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第57回写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

  2、内质:例如第一回写曹操“有机谋,多权变”;第8回写孙策“招贤纳士,屈已待人”;第58回写西凉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第117回写诸葛亮妻“上通天文,下察地理”。

  3、动作:例如第5回写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第20回写关羽“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第41回写荆州百姓“中箭着枪,抛男弃女”;第42回写曹军“人如潮涌,马似山崩”;第55回写东吴军“势如飞马,疾似流星”;第7l回写赵云“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纭,如飘瑞雪”;第87回写蜀军“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第9l回写蜀兵“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

  4、环境:例如第37回写天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写景色“山如玉簇,林似银妆”;第41回写襄阳“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第69回写元宵“金吾不禁,玉搔无催”,第9l回写泸水“云收雾散,风静浪平”;第102回写蜀军“鼓角喧天,火炮震地”;第103 回写蜀军“地雷不震,火器无功”;第116回写天气“清风习习,细雨纷纷”。

  章回小说在篇章结构上的对联可分为回目联、回尾联和插入联三大类。

  1、回目联:全书共分120回,就有120副回目联,包括89副七言联和31 副八言联。其作用在于标明章回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些对联主要讲求对仗,不大考虑平仄,因此,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的占绝大多数,两者俱差或二者俱佳者均较少。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者如第6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二者俱差者如第74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二者俱佳者如第49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2、回尾联:全书各章回尾除了第l回是七盲绝句,第120回是七言古风、第4、6、12,13、16、48等六回是两句七言诗外,其余112回均是一副七言联。这些诗联,都用“正是”二字引出。回尾联的作用一般有两个,一是总结和概括上文,有的还与回目联遥相呼应;二是过渡和提示下文;还有些回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所述情节或人物的评论或感叹。例如第8回“冲天怒气高万丈,仆地肥躯做一堆”总结董卓因吕布和貂蝉在一起而大怒,急忙追赶而被来人撞倒一事。第2回“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引出曹操对何进的一番话语;第3回“丁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既总结上文丁原被吕布杀害,又引出下文袁绍寓京回冀州;第27回“六搏阻关徒受死,一军拦路复争锋”既总结上文沿途六将被关羽斩杀又引出下文夏侯惇一彪人马赶来,还呼应回目联“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100 回“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就是对本回诸葛亮用减兵添灶法瞒过司马懿安全退兵汉中的感叹。

  3、插入联: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插入一副对联,或评点、或感慨、或褒、或贬;也用“正是”引出,全书共有2副:第16回辕门射戟,在吕布搭箭扯弓后,插入“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赞扬吕布身强力壮,射拄神奇;第42回大闹长坂桥中,在夏侯杰被张飞喊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全军回身逃跑后,插入“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桩夫,难听虎豹之吼”。称颂张飞的英雄气概。


古代三副“绝对”

https://www.duiduilian.com/zhishi/xiequ/1195.html

    

  从前有位富家小姐,到了婚嫁年龄,仍没考虑终身大事,父亲非常着急。在父母的催促下,这位小姐便拟了一副上联求对选夫,其联为“寂寞寒窗空守寡”。此联之妙,不但表达了自己的处境,更为奇的是七个字都以“宀”为部首,要求对的下联也应为同一部首,这就把许多才子给难住了。据说,她一辈子也没遇到能对出下联的人,因而也终身未嫁。

  二

  从前,四川泸州有条白塔街,有个姓黄的铁匠在街上开了个打铁铺,有人以黄铁匠打铁为题,出了一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此上联中巧嵌了红黄黑白青蓝紫七种颜色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要对出下联来难度很大。

  三

  明朝时,有人拟出“古文故人做”的上对,它的题趣是将一个“做”字拆开来,变为一首上对。每一个部首说明一个意思,不掺虚言,拼成了一个字说明道理,所以对起来颇难。



解缙写对联的故事

妙趣横生的经典对联

对联奇才纪晓岚

清乾隆帝有趣“对联”故事二三则

邻居与对联

 曾国藩巧对左宗棠

明月窥窗

半边林靠半坡地

才女嫁豺狼

财主刁难挨竹板

陈皮不能敲半下

 出对容易对对难

春满乾坤爹满门

粗毛野兽石先生

戴大宾五岁思阁老

东坡庭坚对弈

 七层四面八方

 冯诚对联做侍郎

 冯驯五马称诸侯

 夫妻巧对贺寿联

 父子同进土

哥哥你错了

郭沫若改联励晚辈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洪秀全“摇动星斗”

 后母书联谏三子

 纪晓岚三联招四贤

 嫁女巧对上花轿

 江陵神童张居正

 解缙对句相爷奇

 解缙应景题春联

 孔夫子妙对农夫

孔子生于舟末

孔子书与周公梦

 礼记一经无母狗

联句寄情结佳偶

 林则徐“愿闻己过”

 凌初幼年巧对

刘沂发愤终成龙

橹速不及帆快

苏东坡发愤读遍书

苏东坡妙联对辽使

 苏小妹母女诉衷情

苏小妹三难新郎

 苏小妹生气难和尚

 踏破磊桥三块石

王安石马联结良缘

 王安石三难苏东坡

 王羲之妙书新春联

 屋里青山跳出来

 小和尚妙对秀才

 小禹妙语对难句

 鞋匠对对联姻缘

 新娘对联劝新郎

秀才对联戏富翁

 秀才写联戏财主

 徐阶王鳌联互戏

 徐文长对联斗贪官

 杨大年巧对翰林院

 庸医名吉生

 幼童对句惊秀才

 雨打沙滩点点坑

中有玛瑙珍珠

 周秉成以联服众

 诸葛亮妙联战周瑜

祝枝山戏弄店主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故事(下)
对联故事 61、歪才歪对 雅俗成趣
关于对联趣谈
【对联趣谈】 经典对联赏析大全
花香屎臭
老沁的画意摄影 【水墨荷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