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文革”大串联——文革大串联51周年纪(一)

执手诗词,与子偕老。

难忘“文革”大串联

——文革大串联51周年纪

一、离家出发

    19658月,刚过完12岁生日不久的我,考上了位于郑州市北郊古荥镇镇西的郑州第二十中学,成为一名“老三届”——即“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初中生。


    我所在学校的师生们,也投入到了这场“大串联”之中,纷纷到学校开介绍信,奔赴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大城市,或者到韶山、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进行串联。还有一些同学则背起背包,打着红旗,以徒步形式走向所要去的地方,是为“长征”。

    我和六六届教语文的老师刘梦阳,还有其他十几位同学选择了去“西线”的一些城市,即西安、成都、重庆方向。

    我之所以选择这条线路,说起来还有点私心,主要是想借此机会,到重庆看望一下在那里工作的姑姑。姑姑解放前即离家外出谋生,1956年曾回来过一次,但那时年龄还小,没有一点印象。

    这次外出,是我从小到大除距家门20公里外的省城郑州以外,第一次走出远门,因此心情显得格外激动。

二、西安见闻

    记得我们是当年10月18号离家出发的,学校在介绍信上开了15天的时间。

    第一站是西安。

    我们拿着介绍信和学生证,不用买票就直接上了火车。开始时,乘车要凭介绍信和学生证两样证明,到后来,仅凭学生证一样证件,就可以直接上火车、乘汽车,都不用拿钱买票。

    到西安后,一下火车,便看到广场上人山人海,出站口处一拉溜摆着十几张桌子,桌腿处扯着大大的横幅,上面写着“红卫兵革命大串联接待站”。凡到西安串联的学生,须先到这里登记,然后由接待站安排吃、住的地方。

    我们一行被安排到西安市内的一所学校(具体校名已记不清了)。到学校后,统统打地铺睡在已经撤掉了桌、凳的教室(课桌、凳子都在教室后面靠墙摞着)。学校发给免费的餐券。饭虽算不上多好,但几乎天天都会有一些肉,而且能吃饱。这对于我们这些平常在家过惯了苦日子的农村孩子来说,感到非常满足。寝具也是免费提供,由于天还不冷,所以每人只发了一条毯子,但走时须留下。

    吃、住安顿好后,我们便到西安交通大学等一些知名院校参观、串联。到了学校里,场面很是壮观:处处人头攒动,遍地红旗招展,墙壁上到处都贴满了五颜六色揭发、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大字报和大标语,不止一个的高音喇叭里喊着煽动人心的口号,传出来慷慨激昂的声音。走了几个学校,大同小异,几乎都是相同的场面。于是我们便不再看学校,而是看了大雁塔、小雁塔等处名胜之后,便踏上了去成都的路程。

仙客来坊欢迎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鞠远斌丨那年小学毕业
涂帆·忆当年的步行串联 ——文革中的一次出逃
火车乘车指南:初中生是买全票还是半票?
起航
返乡攻略——给和我同行的小伙伴
去西安和敦煌,不跟团,怎么计划比较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