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人与事,事与人,权变之道!

从《资治通鉴》中可以看出,同样腐朽的帝制体制,却也会出现繁华盛世。不难发现,古代的盛世,都是政治和社会相处和谐的时期。双方关系紧张时,往往两败俱伤。

王安石是激进派主张变法,司马光属保守派不赞成,而宋神宗赵顼年轻气盛支持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政治上很失意,在这种背景下他主持编纂了这部巨著《资治通鉴》。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王朝的盛衰,可以用历史中的人物和事情去判断,《资治通鉴》这本书写得就是一个个局中之人,各种各样的事件,人与事,事与人;因为人和事每一天都在变化,人和事向好的方向变,还是向坏的方向变,根本还是在人的身上。《资治通鉴》的开篇选了三家分晋的故事,这种暗示很明显,问题的根源就出在人的身上,晋国是一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因为选错了接班人,导致晋国被韩、赵、魏三国消灭,整个家族都被诛杀。

司马光说晋国的这个接班人智瑶才大于德,那么,什么又是德?我认为智瑶这个人作为领导者不懂得权变之道,职权是死的,但权力到了人的手里,他就是活的,可大可小,完全由自己把握;这就像孙猴子的金箍棒,什么时候变大?当然是拿他制恶的时候;什么时候变小?当然是不用他的的时候。从智瑶身上可以看到,权变之道的根基在于立德,无德之人是无法正确使用权力的。

人人都有权力,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你说你官再大,去打出租车,司机是有权力不载你的。传统文化讲得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权变之道的根本就是修德,一个人价值观正确了,他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人能做朋友,哪些人做不了朋友……再者,如司马光所言,德是才的统领,我们前面文章提到过,权力有两大属性:排他性和扩张性,如何控制权力?这就需要深厚的道德修养;如果一个人觉得修德是无用的,那只能说这个人还在底层爬行。如司马懿的隐藏忍耐之术,一般人根本是忍不了的,没有这点道德素质别人站在你头上撒尿,你用什么浇灭心中的那团怒火?

三家分晋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还不是人与人斗争的一种结果,智瑶无德,无法驾驭手中的权力,只能任其排除异己、野蛮扩张,结果就是把韩、赵、魏三家逼成了一伙,他们连起手来消灭了他。

唐太宗其实多次想杀了魏征,但最后还是没有杀,这是因为唐太宗道德修养很高,能够克制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能够向下妥协、退让。

《资治通鉴》无删减版,24册文白对照,共计1150万字,这套书的文言文就有300万字,因此,很多版本都是精简版。

《资治通鉴》绸面精装纸质书全套6册,文白对照全译白话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家分晋背后的一桩历史疑案
资治通鉴开篇为何先说三家分晋一事?其实另有深意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读《资治通鉴》(4)狂妄的智伯
“三家分晋”为何被列为了《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细读《资治通鉴》:“圣人”“君子”“愚人”和“小人”如何界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