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历二十四节气相关介绍
    农历二十四节气相关介绍
 
 
        二十四节气的变更,并不以0时为界线,本应用可查询各节气到来的真正时间,精确到秒。 选择年份,再选择节气,即可查询到对应节气到来的精确时间,同时本应用也将详细介绍节气对应的含义、气候、养生等方面的知识。
    『相关介绍』:
  •  二十四节气的变更,并不以0时为界线,本应用可查询各节气到来的真正时间,精确到秒。
  • 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从黄经零度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出发点,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 立春
    • 简介     是在每年公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闭藏的冬天已经结束,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春季开始了。所谓的冬物解冻,万物始生正是这个道理。
    • 气候     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也开始慢慢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老人们经常说'倒春寒',意思是虽然进入了春天,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可能南方乍暖还寒,北方却还是冰天雪地,气候变化相对较大。
    • 养生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所谓的'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雨水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2月18日-2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天气回暖,冬雪都转化为了雨水,导致降水量逐渐增多。
    • 气候 雨水节气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 养生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 惊蛰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或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震震,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这里的'惊蛰'源于'惊醒蛰伏'四字。
    • 气候 惊蛰节气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雨水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
    • 养生 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这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对于北方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的地区要注意保暖。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
     
    • 春分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意思是说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 气候 春分时节,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与惊蛰对照,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它们使令人欣悦的新绿由地面漫延上了空间;而杨树现在则像一个赶着田野这挂满载绿色马车的、鞭子上的红缨已褪色的老车夫。
    • 养生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 清明
    • 简介 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或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 气候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 养生 气温忽高忽低,很容易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 谷雨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4月20日或2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意思是说谷雨时节,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与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
    • 气候 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 养生 气温虽然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立夏
    • 简介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是'大'的意思,是说进入立夏时节,万物已进入生长旺季,故立夏过后,是进行农作物耕作的繁忙阶段。
    • 气候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 养生 进入夏季,孩子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家长们可以做各种营养保健粥来给孩子开胃,并调理身体。比较好做又适合夏天喝的粥有几种: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鲜荷叶取汁,过滤后加入大米煮成粥,凉心暖脾,助消化,对小儿夏季风热尤为合适。此外,绿豆粥、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 小满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5月21日或22日, 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径6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小满过后,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相当于乳熟后期。
    • 气候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蘖,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节气之后人们要注重关注气象问题,它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 养生 饮食调养上对各种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 芒种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6月5日或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小麦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为'芒种'。
    • 气候 芒种后,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 养生 在饮食养生方面,宜进食较为清淡食物,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年龄大者,活动量小,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逐渐降低,宜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
    • 夏至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9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同立夏一样,这里的'假'也是'大'的意思,意思是说万物生长已经成熟。
    • 气候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 养生 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我们所熟知的'心静自然凉'。《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意思是说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 小暑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思是说到了小暑节气,天气开始逐渐变热,但还没到最热之时。有小暑节气,相应的就有大暑节气了。
    • 气候 进入小暑前后,我国华南西部、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 养生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 大暑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7月23日或2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意思是:'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就是非常热,相比小暑,此时已经很热了,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热的时期。'
    • 气候 大暑前后,华南地区进入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炎热的大暑还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 养生 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故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和温热升阳为宜。

     


    • 立秋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或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 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后的下一个二十四节气为处暑。
    • 气候 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 养生 立秋时节,应特别注意饮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即告诫人们要顺应四季养生,掌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 处暑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8月22日或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这里的'处'是'终止'的意思,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 气候 处暑又称暑退,气温一般是15℃~17℃,是最适于人体的气温,'处暑热不来'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天气开始逐渐转凉,但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民间常说'秋老虎',多是指处暑这样的气候。处暑节气之际,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
    • 养生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周知的。科学的养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规律及方法。


    • 白露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9月7日或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6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意思是说到了白露意味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开始增多。
    • 气候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 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 养生 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秋分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9月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 气候 从秋分时节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了秋季,天气也越来越凉爽。长江以北的地区日平均气温已降到22℃以下。不过,虽然冷空气开始影响北方地区的天气,但因为雨季刚过,所以秋分节气气候正好,晴空万里,凉爽宜人,而且菊花盛开,蟹肉肥美,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时节。
    • 养生 秋分将至,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是凉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佳品。
     
    • 寒露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节气之后,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 气候 寒露节气其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 养生 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和热软食物。不吃霉变和不洁食物,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 霜降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的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
    • 气候 霜降时节,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开始枯黄,落叶纷飞。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 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
    • 养生 专家提醒说,'霜降'过后气温下降较为迅速,患有肠胃疾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硬化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早晚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受冷空气侵袭
    • 立冬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 气候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在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
    • 养生 '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 小雪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11月22日或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意思是此时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算大,所以称之为小雪。
    • 气候 小雪节气后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气象学上称之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叫做'雨夹雪';还有时降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
    • 养生 一般的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宜吃的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
    • 大雪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节气意味着天气更加寒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但是各地的降水量反而会减少。
    • 气候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零下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
    • 养生 雪后的大风使气温骤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时多,有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 冬至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或22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至为至极的意思,也就是到头了。冬至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短,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
    • 气候 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
    • 养生 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 小寒
    • 简介 在每年公历的1月5日或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
    • 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节气意味着这之后的天气将会非常冷,'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
    • 气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
    • 养生 从饮食养生角度讲,此时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 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 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特别要提 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 大寒
    • 简介 为每年公历的1月20日或2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度。
    • 含义 《三礼义宗》言:'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 气候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工作,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 养生 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 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 最后,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例如,当有人因外感风寒而致轻度感冒时,常常会用生姜加红糖水的方法来治疗,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高清图片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太美的二十四节气古画!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法
    【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要点全解,你要的都在这里!
    02-雨水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