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之六腑功能及对症用药(身体探奇51)

人之六腑功能及对症用药(身体探奇51)

原创 童鑫品读0 童鑫品读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六腑以通为用,其主要功能是受纳水谷,消化食物以及传导排泄。六腑的疾病是以不通或上下升降失调为患。

——题记



在中医学理论中,把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分为脏和腑两大类,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脏六腑。五脏为人体贮藏精气的器官,其功能以及用药特点在之前论述过了。腑有六个,其功能则为消化、吸收与排泄。五脏六腑共同维持着我们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并保证着人体的健康与美丽。

 

听人说:“病从口入”。此话不假,一方面很多病确实都是人们自己吃出来的,另一方面胃是人之根本。中医给人看病如果一个人的胃气没有了,那这个人多半也差不多了。因此,对于每个人而言,胃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今天六腑的学习就首先从胃开始。



胃相关疾病及用药

中医称胃为“水谷之海”,指的是胃为受纳、腐熟水谷的器官。既然是受纳、腐熟食物的器官,如果受纳,腐熟功能不协调了,这就是病了。中医称“胃以降为和”,即胃气下降,就和,也顺了,反之,胃气上逆,就生病了。所以胃病的治疗关键在一个“降”字的把握

 

胃气上逆。胃液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胃气下降后,在肠道酸碱正好中和。如果胃气上逆,胃酸就会腐蚀食道,引起食道炎,再向上反流,损伤咽喉,导致咽炎,很多顽固性的咽炎,通过降胃气就能治好。西医治疗这类疾病常常采用抑制胃酸的办法,虽然胃酸减少,上逆引起的刺激症状可能减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胃气上逆的问题。相反长期过度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壁细胞会逐渐减少,腺体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反而加重病情。那么降胃气这么重要,用哪些药呢?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沉香、旋覆花、半夏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胃寒。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如果没有热量,就无法腐熟食物,很多人会出现早上吃的饭,晚上吐出来还未消化,从早到晚不知道饥饿,这是咋搞的呢?胃中无火。讲述五行时讲过,“虚则补其母”,火能生土,用心火生胃土,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种情况下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等温心阳的药物,胃火有了,胃腐熟水谷的功能很快就会恢复。

 

胃热。有胃火不足,出现胃寒的情况,自然也就会有胃火过亢,引起胃热的。胃热的特点是总觉得吃不饱,经常有饥饿感,中医称其为“消谷善饥”。治疗上到不复杂,适当服用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芦根等清胃火的药就可以了。

 

胃阴不足。胃火长期过重的人,必然会伤及阴分,就好像烧锅炉一样,长时间地烧,锅里的水也会被烧干。同样,长期胃火重的人必然会发展为胃阴亏虚的症状。所以,对于胃火重的久病患者,就要考虑养胃阴,用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等药物进行治疗

 

寒热错杂。当然,临床上胃病的情况并非是单一的大部分病人都是寒热错杂的情况,只是寒热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比如胃中有热,肠道有寒,这样容易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热,下半部分有寒,形成寒热错杂症,用药时需要寒热搭配黄芩、黄连配干姜,或者金果榄配干姜等,半夏泻心汤就是治疗寒热杂型胃病的经典方剂。综合辩证,效果才会好。

 

食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胃经常出现食积,进而影响了胃的和降功能轻的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来消导;较重的需要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等来攻下,以恢复胃的和降功能。

 

当然,胃病的其它情况还有不少,比如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但以上的情况多见。而且了解了上述几种情况的用药特点,就知道了大部分胃病的用药思路,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胆相关疾病及用药

用阴阳理论来理解,胆汁为火之精,为火所化生,为阳;胃酸为胃之液,为阴。胆气下降依附于胃气的下降,胃液为酸性,胆汁为碱性,酸碱在小肠内重合。两者混合而入小肠,则阴阳相合而化生万物。如果胃气上逆,则胃酸上逆,而胆汁下行无胃酸中和,碱性胆汁将损伤小肠。

 

反之,胆气下行如果无胃气下降的支持,胃气上逆之力又不足以使胆气上逆,胆气不上不下,胆汁就郁积在胆囊之中,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病。所以说治疗胆的相关疾病,一定别忘了胃气是胆气下降的力量源泉,但只考虑胃还不够,同时疏理肝气、升发肝气是必须的。

 

胆气郁结。知道了上面的理论,这里便知道了治疗思路是降胆气,同还别忘了考虑降胃气、升肝气,这样才能促进胆的分泌与排泄。常用柴胡、郁金、金钱草、栀子、茵陈、竹茹、积实、大黄、枇杷叶等这些药物以对症治疗

 

胆郁化火。胆气郁结,未及时治疗就会郁结化火,此时必须考虑泻胆火。选用龙胆草、黄芩、川楝、栀子、黄连、虎杖、蒲公英等药物进行治疗。这里特别说明的是蒲公英到了春天到处都是,它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归肝、胆、胃经。世人多知其清热解毒功效,疗疮常用,但很少知其归肝胆经,能清肝火而明目,清胆火而解胆郁春天蒲公英的嫩苗可以当菜吃,所以,治疗时大剂量使用。要是遇上胆火过重而心烦失眠,脾气急躁的症候,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胆囊炎。胆汁郁积,囊壁毛糙,治疗时除了降胆气、清胆火,还需要解决已经出现的囊壁毛糙问题。此时可选用郁金、生牡蛎、玄参、绿豆、穿心莲、生鸡内金、水蛭、白僵蚕等药物治疗。可别小看鸡内金这味药,它能使毛糙的内壁慢慢变得光滑,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少不了它。此外,对于慢性膀胱炎膀胱壁毛糙、肠道有疳积、动脉血管内壁粥样斑块等疾病也都可考虑使用鸡内金。

 

胆结石。胆汁郁积日久,化为砂石,疏肝利胆、清泻胆火的同时,要选用养阴散结、溶石化石的药物。常选玄参、牡蛎、鳖甲、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虎杖、硝石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胆囊息肉、胆管癌等,则要考虑是胆热郁积日久,痰瘀互结而形成,此时除了上述用药思路外,还得增加鳖甲、白芥子、三棱、莪术药物加大疗效

 

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用药尽量避免黏滞,多服疏肝理气之品易伤正气,要酌情增加益气之品行气理气药物又多偏温燥,久用要防伤及阴分。对于胆的用药搞明白这两点即可,即一疏一降,疏者疏理肝气,降者降胃气。



小肠相关疾病及用药

小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受盛”是小肠的功能就相当于一个装食糜的容器;“化物”说的是小肠能将食糜中的营养物质慢慢地消化吸收,产生食物精微。食物精微被吸收后转输给脾脏,由脾来运化,输送到其他地方。食糜中的残渣,最终转输给大肠,转为粪便。从食糜到粪便的转化,也就是“变化出焉”的过程。胃的功能是“腐熟水谷”,脾的功能是“主运化”,小肠就好像连接胃与脾的一座桥梁以“承上启下”。

 

小肠属阳,在上依附于心、胃、在下依附于脾、肾。如果人体心火过重,经胃下移于小肠,或者通过经络由里及表传于小肠,则小肠火重,人就会出现心烦、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常用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心草、瞿麦、赤小豆、苦参、小蓟、蒲黄、车前子等药物治疗。如果人体心、肾阳虚,则小肠就会有寒,其吸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那些经常小腹和脐周冷痛,稍稍进食生冷食物即腹痛腹泻。温补肾阳,即可解决问题。这时用附子、小茴香、艾叶、高良姜等药物,便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当然,临床上单纯的小肠寒或少见,大多数都寒热错杂的情况。究其根源为心火亢盛、肾阳亏虚,心肾不交所致,用药时要寒热搭配才行


三焦相关疾病及用药

张锡纯曾讲:“人之水饮,由三焦而达膀胱。三焦者,身内脂膜也。曾即物类验之,其脂膜上皆有微丝血管,状若红绒毛,即行水之处。此管热则膨胀,凉则凝滞,皆能闭塞水道。若便浊兼受凉者,更凝结稠黏杜塞溺管,滴沥不通。 因此,三焦的功能是通调水道。

 

三焦有寒,则水道闭塞不通,水饮内停为患,常选用椒目、小茴香、威灵仙、肉桂、附子、干姜治疗。张锡纯认为;“椒目之滑而温,茴香之香而热,散其凝寒,即以通其窍络。若佐以灵仙温窜之力,化三焦之凝滞,以达膀胱,即化膀胱之凝滞,以达溺管也。凉甚者,肉桂、附子、干姜皆可酌加。三焦为通调水道之官,凡人体水液的异常积蓄,均与三焦阳气不得宣通有关。上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膈上。中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脾胃。下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膀胱。水饮停蓄者,会出影响周身运转,以至头面肢体皆肿,腹部胀满。临床中遇见水液停聚的情况很多,其实只要明白了三焦管理水道,有寒则水道不畅的道理后,就知道该如何遣方用药了。


膀胱相关疾病及用药

膀胱的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不用多说,这两点功能失调必定会引发相关疾病。所以,膀胱的疾病论治就从这两点入手学习。

 

贮存异常。常见一些患者小便次数多,而无其他不适,西医检查也未见感染,其实这是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出现了异常,治疗时考虑增强膀胱的固摄功能。药物选用龙骨、益智仁、鹿角霜、桑螵蛸、金樱子、鸡内金等即可。那些小便次数多,伴有尿频尿急,小便黄的患者,是因为膀胱内有湿热了,治疗时则需要使用通利的药物,清理湿热,这时用萹蓄、瞿麦、海金沙、金钱草、木通、滑石等药物,就能使其恢复正常。

 

如果湿热未除,长期积蓄在膀胱,未得治而出现病情反复的,患者的膀胱内壁会变得毛糙,形成“劳淋”,即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膀胱炎”。病情发展至此,治疗时,除了清热利湿解毒外,还要适当使用收摄的药物来扶正。只有邪去而正存,疾病才能恢复。鸡内金用在这里,可不是用其健胃消食化积排石的功能,而是固摄缩尿。因此,这鸡内金的这一功能也请牢记

 

排泄异常。当膀胱的排尿功能异常,当通不通,通而不畅时,就会形成癃闭之证。癃与闭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此外还有一种,是淋症。《医学心悟》“癃闭与淋症不同,淋则便数而茎痛,癃闭则小便短涩而难通。但淋症日久不愈,可发展成癃闭,而癃闭感受外邪,常可并发淋症。”

 

要说这膀胱排泄功能异常的治疗,当以“六腑以通为用”为原则《谢映庐医案》讲:“小便之通与不通,全在气之化与不化,然而气化二字难言之矣。有因湿热郁闭而气不化者;有因上窍闭而下窍之气不化者,求北风开南牖之义;有因冷结关元而气凝不化;有因脾虚而九窍不和者,理中汤、七味白术散之类,扶土利水而化之。”再说这通利之法,又因症候虚实之不同而异。实症者宜清热利湿,理气散瘀;虚症者宜补脾肾,助气化。用药上不可见淋症即采取通利小便之法。针对清热利湿通淋的病症,要选用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防己、地肤子、车前子、通草、冬瓜子等药物对症治疗

 

因上窍闭而下窍之气不化者,下病上治,提壶揭盖。治疗可以选用桔梗、麻黄、升麻、柴胡等;冷结关元者,治疗可选用附子、白术、干姜等;瘀血阻滞者,治疗可选用三棱、我术、蒲黄、琥珀等药物治疗遇上肾精亏虚,点滴而出者,要选用淫羊藿、补骨脂、益智仁、鸡内金等药物了



中医的治疗是辩证的,也是非常科学的。有很多药物都来源与生活,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能够通过适当学习中医理论知识,恰当运用来指导我们的日常饮食,实现养生。笔者浅陋地认为,是中医精髓之一吧!

 

说起这中医学深奥也深澳,要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它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只要你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职业医师,那么,通过学习,以贯穿于自己的衣食住行,以体会中医理论的妙处,有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节 六腑
从胆论治精神病
中医基础知识——六腑
六腑用药总结1、三焦用药补上虚:人参、黄...
下合穴歌
也谈谈脉诊(四)脉诊六腑分布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