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5(五苓散案)

一、病案简介:

  马某,40岁,食无规律,不易腹泻。

  一诊:2015-1-31星期六

  酒食过进,复感风寒,腹泻急加三天,刻诊时日8-10次,水样便,肠鸣腹胀,口干口苦,肛门灼热,伴发热38.5,微恶风寒,肢体酸痛,舌稍红苔薄黄稍腻,脉数。此太阳表寒邪夹湿热下注之证。当清热利湿,解表止泻。用葛根芩连汤+胃苓汤加减:葛根30g 炒黄芩10g 黄连3g 茯苓15g 猪苓10g 泽泻15g 桂枝10g 苍术10g 厚朴30g 神曲10g 车前子10 炙甘草5 陈皮10:3剂。水煎服。

  二诊:2015-2-2

  甫一剂肠鸣腹胀止,三剂毕变成水样便,日2-3行,体温36.7,感冒诸症也大去。唯神稍乏,肢稍酸楚,食纳稍差,口中干引温,量不多,小便清,量不多。患欲令其自愈,越七天,病状如故,日水样便反增四五行,少腹稍胀,小便清,口稍渴欲温饮。舌淡红,苔薄白根稍腻,脉弦细。书五苓散原方:桂枝10g 茯苓30g 炒白术15g 泽泻30g 猪苓15g 神曲10g:3剂,水煎服。

  三诊:2015-2-5

  泻止,余症亦去。参苓白术散胶囊善后。

【临床体会】

  五苓散太阴阳虚兼水谷不分辨治太阴兼水谷不化

  五苓散是太阴气虚太阳风寒方,虽为小便不利设,但临床上用于太阴脾虚水谷不分兼太阳表证腹泻甚多,俗称分利水谷法。《伤寒论》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痞利兼见,痞止之后,下利一症颇费周折。仲景辨证设方,最后一法是“利其小便”,出方五苓散,临床上对于急性水泻,通过加减可以广用。正如《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又说“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说明当腹泻如水注,或泄泻兼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分利水湿,效如鼓桴。

  《古今医鉴·泄泻》“脾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五苓散不仅有猪苓、茯苓、泽泻之淡渗而分,更有白术之健脾和桂枝之化气使分。后世将分利水湿治泻法喻为“急开支河”,所谓利小便实大便也。临床上,不独急性胃肠炎即便是内伤杂病的脾虚湿盛的泄泻,不独有小便不利即便是无小便不利;不独脾阳虚湿盛即便是脾阴虚湿盛,淡渗利水法都是治泻的常用法宝。

  无独有偶,319条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从药测证,少阴下利六七日,亦有属热者。参照223条的“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证的主症应是小便不利,说明病理上小便不利与下利之间病理上有因果关系,水不走膀胱,反偏渗入阳明胃肠,从而导致泄泻。与五苓散比,虽有温阳和滋阴之异,但淡渗分利,使水重回水道而止泻则是其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案分享(4)---胃苓汤治疗贲门癌术后泄泻案
“输液”引起的腹胀,得用“五苓散”来善后
五苓散猪苓汤区别
16、五苓散
五苓散各医家论述
方剂学 72 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