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下9、10章教学目标和补充练习

第九章  压强

一、《课标》要求及课时建议

(一)《课标》要求

2.2.7通过实验, 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2.8通过实验, 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时建议

第1节压强        1课时

第2节液体的压强      2课时

第3节大气压强        1课时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课时

第1节压强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四)补充练习

1 .质量为45 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 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1=____ 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p1,则有P1_____ P2(填“>”“<”或“=”)。

答案: 1.5x10^4 ; <

2.一箱用长方体纸箱包装的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要求测出这箱牛奶对桌面的压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请写出所需测量工具的名称。

(2)写出每种测量工具直接测出的物理量名称。

(3)用(2)中测出的物理量,计算出这箱牛奶对桌面的压强(可以用文字叙述)。

答案: (1)台秤、刻度尺。

(2)用台秤测出整箱牛奶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纸箱与桌面接触面的长和宽。

(3)通过整箱牛奶的质量计算出重力,可以得知桌面所受的压力,利用接触面的长和宽计算出受力面积,根据p=F/S计算出压强。

3.在滑雪场,同样体重的步行者腿脚深陷雪中,而滑雪者却如履平地,为什么?

答案:根据p=F/S,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滑雪者受力面积大,对雪的压强小。

(四)补充练习

1 .取一小瓶,用嘴从瓶内吸出一-部分空气,小瓶便会挂在嘴唇上,这是为什么?

答案:吸出-一部分空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小瓶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在嘴唇上。

答案:大试管中水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小试管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上升。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3.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 “动手动脑学物理” 参考答案及说明

1.当列车驶过时,列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此时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人身体前后有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会把人压向列车,非常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2.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窗内外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使窗帘飘向窗外。有“过堂风”吹过时,衣柜门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柜门内外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使衣柜门被吹开。

3.两船平行急速行驶时,两船间水流速度大,压强小,船内外侧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使得两船相撞。

4.往B管中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杯中水面上方与A管上方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使A管中的水面上升。

利用这种现象可以制作喷雾器。

说明:以上各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释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四)补充练习

1.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 -根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如图9-20所示,他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 .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2.如图9-21所示,一只三端开口的T形玻璃管,当从B端向管中吹气

时,A处管中的水面会(       )

A.下降

B.上升

C.仍与管外液面相平

D.无法判断

答案: B

3.下列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

B.用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

D.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答案: B

(二)物理史话

1.帕斯卡(B. Pascal, 1623- -1662 )

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由于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自己聪明好学,因此语文学得很好,数学也学得很出色。16岁时他参加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的学术活动,发表了一篇有关圆锥曲线的出色论文。这篇论文使年轻的帕斯卡名声大震,正式踏进了法国学术界的大门,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

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对流体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1653 年他发现了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但到1663年(他去世后的- -年)才正式发表。他还指出盛有液体的容器的器壁上所受的压强也仅跟深度有关。他还做了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及虹吸现象等实验。

帕斯卡也极有文学造诣,对法国文学颇有影响。1962年, 世界和平理事会曾推荐帕斯卡为被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由于过度劳累,帕斯卡39岁就病逝于巴黎。为了纪念帕斯卡,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一帕斯卡, 简称帕。

2.托里拆利( E. Torricelli, 1608- -1647 )

托里拆利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一-位老师是伽利略的学生。有一-次,这位老师把托里拆利的一- 篇力学论文拿给伽利略看,伽利略看后非常欣赏托里拆利的卓越见解,邀请托里拆利做自己的助手。伽利略在他生命的最后三个月中,虽已双目失明,但仍未放弃科学工作。托里拆利担任了伽利略口述的笔记者,成了伽利略的最后一位学生。

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使水银柱保持在管内不下落。为了进-一步证明管中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托里拆利在水银槽中加水,然后把倒插在水银槽里的玻璃管缓缓上提。当玻璃管口升到水银和水的界面以上时,管内的水银就流出来,同时水就进人玻璃管中,并充满玻璃管,从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

3.马德堡半球

1654年5月8日,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发生了一件新闻:德国国王和贵族们都赶来观看-个实验,主持这个实验的是这座城市的市长奥托.格利克,他是- -位热心科学实验的科学家。

格利克定做了两个直径约37 cm的空心铜半球,这两个半球做得很精密,把两半对好合起来可以不漏气。格利克在一一个半球上装了一个活门,从这里可以接上抽气筒,把球里的空气抽出来。把活门关好,外面的空气不能进人

球里,可以保持球里为真空(图9-25)。格利克在每个半球的拉环上拴了8匹马,让它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赶马人用鞭子驱赶着马,16匹马拉得十分用力,然而两个半球仍旧紧紧地合在一起,没有拉开。

拉呀,拉呀,突然“啪”一声巨响,好像放炮- -样,16匹 马终于把两个半球拉开了。

格利克把两个半球仍旧合上,并抽出球里的空气,换了一个实验方法:把活门打开,让外面的空气进入球里。这时,只要用两只手就能很容易地把两个半球拉开。

这就是说,当铜球内成为真空的时候,每个半球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相当于8匹马的拉力那么大。马德堡半球实验生动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显示了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用这个实验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没有被大气压力压扁。从实验可以看出,当球里面成为真空的时候,巨大的大气压力才表现出来;当把活门打开,球内外相通,球里充满空气时,里面气体的压强和外边的大气压强相同,它们的作用就相互抵消了。人体内部同样是充满空气的,人体内部的压强跟外部的大气压强相等,互相平衡,所以人不觉得受到巨大的大气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 大自然真的厌恶真空吗?
自然科学常识
如果没有马德堡半球实验,人类文明会倒退200年吗?
初中物理课导入方法谈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复习神攻略,让你轻松拿高分!
第九章压强导学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