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图流:尖顶圆底及其逻辑内涵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著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结解了。

——毛泽东《矛盾论》


正文图一:

上图显示了2000年纳斯达克100指数见顶的过程。蓝线代表指数。黄线代表指数的60日年化波动率。


由图上可见,波动率的极滞后于指数的极值。

换句话说,指数在见顶回落的过程中,波动率持续放大。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尖顶”。


正文图二:

上图显示了2015年沪深300指数见顶的过程。它也是典型的“尖顶”,波动率滞后于指数。


正文图三:

上图显示了2009年标普500指数见底的过程。


图上可见,波动率的极值领先于指数的极值。

也就是说,在指数跌到谷底之前,首先经历了一段波动率缩小,逐步企稳的过程。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圆底”。


所谓“尖顶圆底”,是技术分析里的一句俗谚,可以算是经验之谈,但是缺乏逻辑基础。

为什么会出现“尖顶圆底”呢?

我想从人性的角度,提出一个尝试性的解释。


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大股东之于个股,还是监管层之于大盘,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欢迎上涨而厌恶下跌的。

所以在上涨的过程中,见顶往往是自然发生的,没有外力的干预。但是在下跌的过程中,见底往往是不自然的,是在救市等外力干预之下发生的。

自然发生的转折会带来恐慌,因此转折发生之后波动率会加大,造成指数领先于波动率。而不自然的转折则是大家所期待的,因此转折发生之后,波动率反而会减小,造成指数滞后于波动率。


如果我的解释正确,那么我们可以预言:如果外力干预形成顶部,指数将落后于波动率,形成“圆顶”。

再反过来,如果底部是自然形成的,那么指数也应该领先于波动率,形成“尖底”。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正文图四:

上图显示了2007年沪深300指数见顶的过程。


虽然随后的08年大熊市造成了波动率持续走高,但是如果我们专注于07年见顶的过程,那么很显然,波动率的极值领先于指数的极值。这是一个“圆顶”。

老股民都知道“530事件”。所以毫无疑问,07年的圆顶是外力干预形成的。这符合我们的预言。


正文图五:

上图显示了2002年纳斯达克100指数见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波动率与指数几乎同时达到极值。所以从右半边看,这是一个正常的“圆底”。但是如果从左半边看,这却是一个“尖底”。

我们知道,从2000年开始,美联储连续降息救市,把基础利率从6.5%一路砍到1%。但是因此增加的货币信贷,大多跑到房地产里去了。对于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来说,放水救市无异于隔靴搔痒。

所以这样一个“半自然,半干预”的过程,就形成了“一边尖,一边圆”的底部。这也符合我们的预言。


总而言之,如果我的总结无误,那么“尖顶圆底”的逻辑内涵其实是“自然形成则尖,外力干预则圆”。

再换个角度说,救市政策想要生效,必然先要把波动率给控制住,然后大盘才能探明底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说过一段妙语:


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

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

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盘核心是看转折
行情在波动中前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
投资当先明白“结果”,后优化“过程”
牛市准备期(一)
一个简易版的交易系统
周末钢坯暴涨150元,情绪极值又来!系统分析黑色极端行情特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