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古县-隆尧

隆尧,位于邢台市的东部约50公里,县域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北距石家庄仅京80余公里,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了北京、天津、太原、济南、郑州处于350公里的交通圈。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等交通干线纵穿南北,另有多条省级公路横跨东西。考证历史,隆尧县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从什么时间计算还是个学术问题,有的说从三皇五帝开始,有的说从尧舜禅让写,还有的说大禹治水砥石存证,无论是那个说法,共同的一点就是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数千年的辉煌文化可圈可点。

 隆尧由来与沿革

隆尧的地名,简单的说是取过去的隆平县和尧山两县的首字合称而来的。隆平之名始于宋代开宝五年(972年),《赵州志》记载:宋太宗因观此地四无山阜,旷然平地,始改名为隆平。《隆平县志》说改隆平则为宋太平兴国二年,也就是公元977年。而尧山县历史悠久,在汉代时称为柏人县,东魏时期改称为柏仁县,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因水患徙迁治于今尧山镇。以城北有有尧山而更名为尧山县。

历史上的隆尧县境内,相当于传说时代就有了人类在此活动,而在商代之前这里成为重要的聚居地,大片的土地得到开发和利用,成为冀州的中心区域。至西周时,此地为西周邢国的领地。进入春秋后,邢国与卫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导致邢国的灭亡。隆尧的大部分土地归为卫国,随着卫晋之间发生的争战,东北部大部分土地又归属于晋国。战国时期,隆尧的全境尽归赵国辖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隆尧的东部归属于巨鹿郡,而西部的土地归邯郸郡管辖。

西汉政权建立后,在隆尧大地上设置了二县二国,即广阿县(故址在今隆尧县城东一带)、柏仁县(故址在原尧山县城西十多里处)、象氏侯国(故址在今隆尧县城北户曹)、武陶侯国(故址不明)。到东汉时,象氏侯国与武陶侯国已被废除。其地归属于巨鹿郡辖。而柏人县为冀州赵国,赵国复封于建武五年,即公元29年。赵国最初封于西汉初封,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国废,五年又复封赵国;东汉初,一度改为赵郡,建武五年(公元29年)又复封。

三国之时,柏人属冀州赵郡;太和六年(232年)封为赵国。

晋代,柏人县仍属冀州赵国。到北魏时,在隆尧境复设广阿县,治在今隆尧县城东一带的旧城址。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5年)在此设置了南赵州,治在隆尧县境。在东魏时,改柏人为柏仁县。

隋唐时,广阿县初属赵州,后在开皇十六年改隶栾州。仁寿元年(601年)广阿县改名为象城县。大业二年(606年)又更名为大陆县属赵州辖。柏仁县在隋初为赵州辖,开皇十六年归隶栾州,大业二年又改为邢州管。唐初大陆县复名为象城县,归属栾州。贞观元年(627年)改隶河北道赵州,天宝年曾改名为昭庆县。柏仁县唐初属东龙州,武德四年改隶赵州,五年,改归属于邢州。天宝元年,改柏仁县为尧山县。治迁于今尧山镇。五代,昭庆归赵州,尧山属邢州。

宋代开宝五年(972年),昭庆改名为隆平县,属河北西路赵州。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临城县,降为镇。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大观二年将县城徙入今县城。而尧山县属信德府辖;金大定中期,改尧山县为唐山县。元代隆平属真定路赵州,唐山县在至元二年(1265年)省入内丘县,不久又复置,属邢州辖。

明代洪武时隆平省入柏乡县,后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属真定府赵州,唐山县隶顺德府。清代仍从明制。民国时,隆平、唐山属冀南道,1928年改唐山为尧山县,隆平、尧山均属隶于河北省。

 先秦时期的隆尧

先秦时期,隆尧是一个发展较早的地区。

在今天的隆尧双碑乡有一座古城叫柏人城,传说是尧舜时期的所建都城,在一些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对此柏人城是不是尧舜所建,需要考古界和学术界的继续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隆尧附近有与尧舜时期时代相当的文物和文化遗迹的发现,这充分证明了隆尧在那个时期已经有人类在此进行活动。

自解放以后,广大文物工作者对隆尧县境进行多次的文物调查工作,发现了许多仰韶、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址,这些遗址有

西侯南遗址位于隆尧县尹村镇西侯村南,尧山南泜河两岸。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从台地断崖处可见红烧土、灰坑、陶片堆积、墓葬等,遗物以红陶片为主,器形有红顶钵、红顶碗、直领小口罐等。

西山南遗址位于隆尧县山口镇西山南,尧山南泜河两岸。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断崖暴露灰坑,地面多红陶残片,有红顶钵、红顶碗、盆等;

北村东遗址位于隆尧县双碑乡北村东,尧山南泜河两岸。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祥。地表可见灰坑迹象,遗址为一处仰韶—龙山—商文化遗存。

北小霍东南遗址位于隆尧县尹村镇北小霍村东南5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1.5米,发现遗物石、陶器、蚌器。石器有磨光石刀、石斧、石镰等。陶器分泥质和夹砂灰陶片,泥质黑陶外表经过磨光,器形有鬲、甑、盘、罐、盆、瓮等。蚌器有蚌片。专家经过分析认是一处龙山—商周—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

丘底东遗址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东。面积约1600平方米,文化层不足1米,遗物有石凿、石斧和大宽耳平底盆、碗等器物残片,多为磨光黑陶,属典型的河北南部龙山文化。

这些遗址由于没有经过考古发掘,无法揭示其详细的文化内涵。2011年在隆尧不远的柏乡里小里岗发现一个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距今约5700至6300年,是一处仰韶时期后岗一期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如陶器、石器、骨器等,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文化遗迹。特别是发现了古人居住时的房屋遗址,提示了当时人的居住和生活方式。遗址中出土了一个完整的细泥红陶指甲纹陶埙,对研究我国6000年前古代乐器具有重大意义。柏乡小里岗遗址的发现,也间接证明了隆尧仰韶时期的文化发现水平。对研究6000年前古人在这个区域内的饮食文化、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有重要研究价值。相信如对隆尧境内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也会有重要的发现。

 尧山与尧文化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据《帝王世纪》、《城冢记》与《大明一统志》记载:“尧山为尧封唐侯所都之地”。地方志书记载:“尧始封于此,因以名山”。

尧山位于隆尧县西部,分为南、北两峰。北山宣务山海拔119米,南山尧山原海拔157.6米。南山尧山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2.5公里;北山宣务山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1.4公里。总占地面积约4.8平方公里。汦河(又称唐河)从尧山南麓自西向东流过,周围是华北平原上一望无际的农田。

尧山一带史前时代称为“大麓”,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始封唐侯于此,因以名山。尧初建都于山西南4公里的柏人城。尧所处时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是父系社会后期炎黄部落联盟领袖,姓伊耆,名放勋,号陶唐氏,史称帝尧、唐尧。《史记》记载:尧纳舜于大麓,“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这种考验活动即在尧山上进行,通过三年考核合格,尧让位于舜。汉代时,人们就在尧山上建设尧祠。据东魏武定三年(545年)《彭乐记功碑》残碑记载,尧山是“陶唐采封”之地,尧山又名宣务山。《十三州志》说:宣务山“上有尧祠,俗称宣务山,谓舜昔宣务焉”。两汉皇帝自称是尧的后代,在尧山顶建尧祠(据熹平四年即175年的“尧帝碑”)。自汉至今,代代相传,当地官民都把重建或维修尧帝庙作为头等大事。

隋唐时期,人们对尧山进行了开凿,特别是在唐代,由于这里是李唐故里,在今天的王尹一带有唐祖陵,故命工匠在北山上继续开凿石窟。经过数百年间的努力,一代代的工匠用勤劳的双手完成了宣务山石窟工程,包括千佛堂、罗汉堂、心经石室三大窟龛,雕有3500尊佛像的六壁摩崖造像、释迦涅槃像、准提千佛塔等。

元代,当地官民对年久失修的尧帝庙进行了扩建重修,并特地在庙前刻立了大型“唐帝庙碑”,碑连龟座高7.1米,宽1.9米,由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撰写了著名的“唐帝庙碑”碑文。此碑高踞山顶,雄伟壮观,数十里外均可看见,是尧山的著名景观。

千年的对尧山和尧帝的祭祀,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尧山庙会就是一个典型,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自唐至元代初年,佛事活动与祭祀尧帝的活动同时兴旺,使尧山文化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形成早期的尧山庙会形式。随着隆胜寺的修建,宣务山石窟的开凿,在朝拜尧帝的同时,又增加了佛教活动的内容。元代至明朝末年,仍以祭祀朝拜尧帝为主,但对佛教、道教、民间诸神的朝拜活动也较盛行。

明代,当地名士赵渔凭借自己的威望,正式确立四月初一为尧山庙会的正会。后又增添了正月十六、六月初一、十月初一、腊月初一等四个庙会。其中四月初一为最大的传统庙会,会期历时半月余,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和众多商贾云集尧山。据乾隆年间《万古流芳碑》记载:“至四月上旬,庙门洞开,则四方远近,百里内外,举家或乘车骑以奔驰,或携男女而徒行,或推车挑担而来,或千百人蜿蜒聚集峰顶,或五步十步历历叩首以谢神,逦迤而来,络绎不绝”。尧山庙会经历了360多年历史,每年牵动冀南、冀东、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数十万的信众,深入民心,具有一定影响力。

除尧山庙会,在周围还有隆尧秧歌戏、隆尧招子鼓与泽畔抬阁。隆尧秧歌戏,始于明嘉靖年间,是一种有着鲜明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是尧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隆尧招子鼓以威武雄壮、气势磅礴闻名全省,有冀南第一鼓之称。2009年获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已有500余年历史的民间舞蹈泽畔抬阁,惊险独特、造型别致、气魄宏伟,表演诙谐幽默,集戏剧、舞蹈、杂技、美术、音乐等众多艺术形式于一体。目前,隆尧秧歌戏、隆尧招子鼓、泽畔抬阁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下李姓赵郡堂

唐初史学家李延寿在《北史.序传》中说:“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日庭坚(即皋陶),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后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摧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

李氏,以官职为氏,皋陶为传说中少皋的支裔,一说为是东夷少昊之后,是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了玄鸟卵而生了大业(皋陶)。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是东夷部落的首领。皋陶活动的范围也在邢台以东至山东一带。尧帝的时候,皋陶成为掌握刑法的狱官,在《尚书》中有皋陶谟一章,因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职务,其氏族也称为理氏,皋陶“划地为牢”制定五刑之法,是中国法律的鼻祖。有说皋陶主张是实行德政,“好生之德,治于民心”。大禹时,皋陶谋划社会制度、习俗、文化等革新方案,兴“五教”,定“五礼”,设“五服”,创“五刑”,亲“九族”,立“九德”。从而使中华部族之间建立了社会正常秩序。殷纣王时,皋陶的后人理徵因直谏得罪了纣王,获以死罪,妻子带着儿子利贞隐藏起来,以树木果为生年以活命,从此理氏便改木子李,以纪念感恩使理氏的救命的木子。

春秋时出了一个大思想家,这就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本姓李,名耳,是利贞的十一世孙,居住在河南的鹿邑一带。2009年来自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对沙河广阳山进行研究,认为邢台沙河的广阳山是老子六年隐居修行地,被史学家认定为老子的第二故乡。到了战国时期,老子的曾孙李昙成了赵国的大将,居住于赵郡。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昙字贵远,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死后葬于柏人,柏人城:即在今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的亦城。

李昙生四子:李崇、李辨、李昭、李玑。李玑生李牧,李牧后来成为赵国名将,李牧也是赵郡李氏始祖。

柏人李氏因出自柏人城(今邢台隆尧)而得名。柏人李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李牧是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司寇李兑的后代。李兑为老子李耳的三世孙,李兑的五世孙李昙,为赵国柏人侯,死后葬柏人西(今邢台市隆尧县西)。李氏遂以柏人为籍里,史称柏人李氏。

李氏堂号有赵郡堂和中山堂。赵郡,初建置于后魏,此后各朝有沿置,其治在今河北赵县。战国时,这里是赵国的属地,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及河南省黄河以北之地,当时的宁晋、隆尧、柏人等地也属于赵郡的辖区。

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的亦城有柏人城,为战国时所筑。在柏人城有一望族即李氏,史称“赵郡李”。当时的赵郡治原在广阿(今河北隆尧),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在此置南赵郡,唐天宝年才迁移到平棘,即今赵县。

李氏从李昙起就生活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世居古柏人城周围。特别是李牧在河北开创了赵郡李氏之族,1700多年来河北李氏人口众多。后世子孙支庶繁多,到了北魏时,李氏家族在河北建立了赵郡堂。后来赵郡堂分出六大房系,即为南祖房,东祖房,西祖房,辽东房,江夏房和汉中房。

1990年,在河北任县新市村西北,距唐陵三里出土了一方墓志铭,上有《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并序》,记录着墓主李伦的生平,和他的儿子将其遗骨从陇西运回归葬于唐陵东南三里李氏祖茔的经过。

墓志揭示墓主李伦是陇西的世族之家,同时说明李伦与李唐皇帝之间的关系,说“公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之宗,逦迤相承,迩居陵侧”,与李唐皇帝是一个始祖。也看到唐天宝年袝李氏袝宗于陇西后,当时的陇西李仍坚持自己的祖籍是河北的昭庆(今隆尧),说在唐宣宗十二年(858年)李伦死后孩子们依祖训“愿袝祖考,厝合先骨于旧域”,葬于“邢台之郡,任县之北,新市居疃,唐陵东南三里,瘗于魂殁”。

这方墓志与《大唐帝陵光业寺碑》印证了赵郡李是李唐皇族的祖籍,隆尧一带是李唐氏族的根。

 李唐国号源于此

大家都知道唐代是李姓,为什么开国称为唐?历史上是这样说的,当时有个李虎的,辅佐宇文泰建立了北周政权,成为开国功臣。李虎死后,北周皇帝追录他的功劳,以其故里是唐尧之乡追封为唐国公。李虎是李渊的爷爷,虎的父亲和祖父就是李天赐和李熙。李渊出生于长安(今西安),七岁时候父亲李昞去世,李渊就世袭为唐国公。618年,即唐武德元年五月,从太原起家的李渊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并废掉隋恭帝杨侑,取爵位“唐国公”的“唐”字为国号,这也就是大唐国号的来历,唐王朝建立后定都于长安,李渊即为唐高祖。

大唐建立后,按照古代的制度要追封七考,七考也就是上追七辈。李渊追封祖父李虎为太祖景皇帝,追封父亲李昞为世祖元皇帝。追封第四代祖李熙为宣皇帝,追封第三代祖李天赐为光皇帝。同时在李氏的祖陵地隆尧为李天赐和李熙修建了“启运陵”和“建初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祖陵”。

唐祖陵位于隆尧县魏庄镇王尹村北,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长孙无忌会同邢州、赵州两地官员测量划定茔城的范围,规划着手建陵事宜,这座陵园是按照帝陵建制建设的,划定四平方公里为祖陵园地,修建了下宫、神道、陵署、献殿等建筑,在大唐帝陵区东偏南500米处建有大唐光业寺,在寺内供奉阿育王素像一尊,景皇帝玉石真容一尊。景皇帝即为李虎,因李虎死后葬在陕西省三原县的永康陵,不能归葬于故里,只好用李虎的雕像供养在佛堂中并陪伴着李熙父子。至今地面保存有神道唐陵石刻,这些石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陵石蹲狮可与陕西乾陵、顺陵、桥陵石狮并称唐帝陵石雕珍品。今天隆尧还保存有“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这块石碑是李唐祖籍就在今隆尧县的有力证明,即史学家所称的"赵郡堂"。

史学界对李唐祖籍“陇西堂”和“赵郡堂”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以隆尧唐陵和《光业寺碑》为依据,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认为,李熙、天赐父子共茔而葬,即族葬,可证唐祖陵所在地是李唐的祖籍,也就是“赵郡堂”。

□ 尧山有个大和尚

在尧山上有一个石室,室内有石棺洞,在石棺的左侧有石阶,拾级而上可达棺口。棺口处刻有“隋国译经法师彦琮遗身”和“大业六年七月二十四日无常”字样。这是隋代高僧、佛经大翻译家彦琮法师墓葬。

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今河北隆尧西)人,为赵郡堂的后人。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中称彦琮的家庭“世号衣冠,门称甲族”。他生于556年,自幼勤奋好学,8岁时,从师信都高僧边法师学习佛教经典。边法师让他读经,近七千字的经文彦琮一日就读完,并能通晓经义,边法师很惊讶他的才能。彦琮10岁就出家了,当时他的聪慧名声已经广为传播。12岁的时候他回到隆尧尧山讲经。周灭齐后,佛教衰落,因彦琮佛、道、儒三教俱通,当时的皇帝就请他到皇宫里讲经。

到了隋代开皇三年,也就是公元583年,彦琮跟随隋文帝东巡,途中受到晋王杨广的礼遇。开皇十二年,隋文帝再次下诏请彦琮入京。让他掌管佛经翻译,住在京城的大兴善寺内。后来隋文帝请彦琮分送舍利于并州(今山西太原)。当时并州由汉王镇守,汉王在城内建造寺庙和宝塔,以迎接舍利子的到来。彦琮送舍利子初到宝塔时,天空中阴云密布。到中午舍利子将要下葬时,云开日出,天地清朗,又有五色祥云环日。

大业(隋炀帝年号)二年,炀帝下诏召彦琮入宫和他谈论佛法。彦琮所谈的东西炀帝非常感兴趣,他们一连谈了几夜。后来隋炀帝在洛阳上林苑设立翻经馆,请彦琮在那里主持翻译,下令把佛经送到翻经馆交给彦琮,让他阅读并编写目录,彦琮于是写成五卷的七体目录,用汉文翻出的经书有2200多卷。

为了使后人更好地学习佛经,彦琮写了《辩证论》一书,指出过去翻译佛经中的问题,提出以后应该注意的十个问题和译经师所要具备的条件,为今后翻译佛经立下了一个标准。

彦琮一生著述很多,有《天竺记》、《西域传》、《大隋西国传》等著作。他的贡献繁荣了东西方佛教界,促进了东西方佛教界的交流,尤其是在西南诸国传播了中国的文明和文化,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大业六年(610年),彦琮病逝终年54岁,在去世的那天早晨,彦琮问他的弟子:“斋时还没有到吗?”弟子回答说:“没有。”彦琮闭目静坐。一会儿,彦琮抬头看了看太阳,知道斋时已到,对众弟子说:“我要走了。”用水洗手焚香合掌没过多长时间,彦琮就圆寂了。死后弟子无常等将他归葬于故里尧山。

 龙脉灵动二朝帝王乡

隆尧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自上古三皇五帝开始,这块大地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因尧舜禅让,大禹治水而闻名于世。此此在战国时,李昙封于柏人为柏人侯。其后人如李牧、李左车等等。

到了唐代,李渊举旗,群雄响应。经过不懈的努力建立了李唐王朝。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氏渊建国,定都长安。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武则天以周代唐(690-705)。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907年亡于农民战争。唐王朝同突厥、回纥、吐蕃、靺鞨关系密切,对外交流频繁,与天竺、新罗、日本和西方国家均有往来。政治制度也有所创新与完善,成为后世模板。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在帝尧始封之地的尧山东南1.5公里处有一村落名汪家庄(今河北隆尧县郭园村)出生,唐天祐元年(904年),周太祖郭威就此出生,当时其父郭简就任顺州(今北京顺义)刺史,郭威与母亲王氏在汪家庄相依度日。922年,郭威报名服役,时年19岁,从此,郭威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后来在破泽州建立战功,被擢为校尉将军。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据晋阳反唐,即皇帝位建立后晋王朝,郭威随晋军南下取洛阳,后唐遂亡,石敬瑭迁都开封。郭威接柴玉娘及内侄柴荣至开封,郭威收柴荣为义子过继郭家。后随刘知远赴任晋阳。数年之内郭威得到刘知远的重用。947年,刘知远自立。在晋阳称帝,国号汉(后汉),授郭威为临时枢密副使、检校司徒。刘知远死后,幼主隐帝刘承祐擢郭威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后汉乾祐二年以后,汉隐帝承祐受奸党蒙蔽,诱杀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等,抄杀郭威在京所有家属,并密诏屯驻邺城曹威杀死郭威、柴荣。郭威得知消息,发难进京以清君侧。951年郭威代汉即皇帝位,国号周(后周),建元广顺。郭威出身寒微,从士卒到皇帝,长期接触下层社会,亲眼目睹民间疾苦,看到封建官吏的贪赃枉法、腐败残暴和政局迭变,勤政为民,废除“营田制”,将土地、桑土、耕牛等,分给佃农,鼓励佃农垦荒,颁诏劝民令:“农桑之务,农食所资,一夫不耕,有艰食之虑,一妇不织,有无褐之虞……”使百姓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为恢复当时残破的农业生产局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重病,把柴荣叫到床前再三叮嘱:我若不起此疾,你速治山陵,不得留殿内,陵要从俭,缘山而建,要出费雇用工匠,不得差派百姓。陵寝不要用石柱,要以砖而代之,棺椁要用砖砌,不要选用精致材料。随葬金斗银斗,童男童女均以纸做而代之,不要守陵宫人,不立石人,石兽等,柴荣一一含泪答应。郭威驾崩之后,柴荣遵郭威所嘱,葬于新郑之野。今新郑有郭威陵。

郭威之后,柴荣继位,他继续进行改革,下令招抚流亡,减少赋税,恢复中原经济。这些政策使中原开始复苏,他在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则积极开拓疆土,显德元年(954年)二月,柴荣力排冯道劝阻,率军迎战,于高平(今山西)南大破北汉军,稳定政局。显德二年诏令群臣献《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确定王朴提出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先后三次征南唐,创建水军,恢复淮南十四州;又击败后蜀的孟昶,取得秦、凤、成、阶四州。显德六年三月,图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一连攻陷瀛洲、莫州二州(今河北),莫州刺史刘楚信、瀛洲刺史高彦晖投降,再向北挺进,又连陷益津关、瓦桥关、高阳关三关。五月在议取幽州(今北京)时,柴荣病倒,只好撤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柴荣去世,年仅39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唐采封古尧山-隆尧县
李氏宗亲清明隆尧祭祖
隆平、尧山两县有着怎样的历史!隆尧县少为人知的历史沿革
散文||隆尧 隆尧
隆尧为啥叫李氏故里?
李氏宗亲总会为啥2018要在隆尧祭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