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狠人”曹德旺

 新朋友吗?记得先点陈辞令关注我哦~

关于陈辞令

定位:聚焦认知提升,升级人生模式

3个原则:

1、聚焦:聚焦学习力、思维力等五大底层能力的全面升级。

2、深度:拒绝人云亦云,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3、实战:拒绝鸡汤,文中方法论均可直接落地。

这是《陈辞令众号的第157篇原创文章

标签:标杆人物思维

提起曹德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我采访了周边几位好友,得到的几个关键词如下:

老实、佛像、邋遢、傻、慈善。

老实说,我对他的印象也大体如此,但当我将他的自传《心若菩提》读完时,我觉得这个关键词里漏掉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词:狠。

曹德旺是个“狠人”。

—  

15岁,100公里,3天

曹德旺15岁就开始帮助父亲做生意,从福州买香烟,运到高山卖(福建福清高山镇),赚取差价。

在那个年代,是不允许自由买卖商品的,抓到就会被当投机倒把论处,轻者没收,重者收押,游街示众。

父亲的“生意”也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而曹德旺的优势正是年龄小+个子小,十五岁的年龄看着也就十二三岁的小孩,是不大可能被检查书包的。

从福州到高山,来回100公里,靠脚力太耗时,最保险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来回需要3天。曹德旺前一天刚刚开始练骑自行车,第二天吃过午饭就跟随父亲一起出发了,还不怎么会骑车的曹德旺,在这天下午骑了50多公里。

到第3次,曹德旺就开始独自一人负责进货,往返于福州与高山两地了。

一个冬日,曹德旺进好货,大概是头天受了风寒,骑出福州没多久就开始拉肚子,从福州到宏路的太城岭,50多公里的山路,平日半天就可以骑到,这一次用了一天。

一路上,曹德旺都想停下来不走了,但是又担心车上的货不安全,于是骑一会、停一会,脚越来越软,车越来越重。

就这样,曹德旺以惊人的狠劲,骑到了父亲的好友老蔡的杂货铺,被一番照顾后,就昏睡过去,用他在传记里的原文是感觉“人都变形了”。

人都变形了,还不忘记把货带到家

曹德旺,是个从小敢对自己“狠”的人!

—   

±0.2毫米与±0.02毫米

曹德旺最开始做的玻璃生意是水表玻璃。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工厂按照水表玻璃图纸生产出来的产品,送到不同的水表厂,每一次会有不同的反映,有时候说行,被接收,有时候说不行,会被拒收。

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曹德旺召集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人员一起开会,最后发现是当时主管玻璃的两个部门——建材部与一机部对玻璃的标准不同导致的。

玻璃归建材部管,建材部对同一片玻璃厚度公差允许值为±0.2毫米,而一机部仪表局对水表玻璃设计的公差允许值却是±0.02毫米,两个标允许值相差了10倍。

曹德旺认为,作为家用的水表,在安装后,除了每月抄水表时候打开盖子,透过玻璃看指针刻度外,没有其它的功能需求,误差精细到±0.02毫米完全没有必要,是一种设计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德旺先后北上北京、上海、找到了当时多位领导,最终通过行业会议的发言,赢得了与会的专家学者的纷纷点头,同意了曹德旺的意见。

从那时开始,水表玻璃的标准,虽然没有修改,但也没有人再拿此说事了。正是凭借这个标准的修改,高山玻璃厂第一次实现了盈利,净赚22万。

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并打破权威!

曹德旺,是个敢于对权威发“狠”的人!

—  

3块钱与8毛钱

1987年,因为业务发展需要,高山玻璃厂谋求与上海耀华玻璃厂合资,合资公司选址宏路(一个镇名),建厂房的第一个工程就是退土方。

宏路镇镇长向曹德旺推荐了一个闽侯人。

当时市场上退土方的正常价格为3元/立方,而闽侯人最终报价0.8元/立方。

曹德旺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保险起见,他对镇长说:“詹镇长,闽侯人是您介绍的,我不熟悉他,您可以用您在高山玻璃厂的股份担保他不会影响我的工程进度吗?如果可以,我们在这个合同里写明,如果工程进度受影响,我要您赔偿,把您的股份吃掉。”

詹镇长连忙说没问题,想都没想就在合同上签字担保。

签完合同,闽侯人立刻塞给曹德旺两万块钱,边塞边说:“你在这里也需要开支,我先给你2万。”

“放你狗屁,难道我的名字就值2万块钱吗?!”曹德旺厉声喝道。

第二天,闽侯人又来了,直接塞了一个大金镯子,说是给曹德旺夫人买的,又被曹德旺给轰了出去。

从那天开始,闽侯人天天中午等在曹德旺办公室门外,请他吃饭,曹德旺这次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闽侯人又来请曹德旺吃饭,曹德旺于是把镇长和书记全都喊着,一起去吃饭。

饭桌上,曹德旺说道:“今天下雨,明天街上的鸡可能很多,闽侯人,你是不是要把所有的鸡都买来,把舌头割下来,吃百鸡宴?”

曹德旺使劲的扒拉碗里的饭,一口气吃完,然后拉下脸说道:“我可不是和你们说笑,吃完百鸡宴,我要和你们打官司!”

一席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曹德旺接着说道:“吃完饭之后,我带你们去施工现场看看,到现在也没有动工。当初和闽侯人签订合同,可是你们担保的,完不成任务,我就要和你们打官司,要把你宏路镇的股份吃进来,我要你赔!”

镇长和书记已经忘了当初担保的事情了,一提这事倒是想了起来,现在哪有心情吃饭,立刻跟着曹德旺去了现场。

到了工地之后,果然如曹德旺所言,镇长和书记指着闽侯人破口大骂。闽侯人开口了,他的话让曹德旺没有想到,他说:“答应老婆要跟别人睡觉,就要把枕头搬清楚——这次亏个够!”

原来闽侯人雇人退土方的价格是2.6元/立方米,按照他的0.8元的报价,每挖一立方米就要损失1.8元,为什么闽侯人会做这个明显亏本的买卖呢?

原来当时在福清的老规矩是先把合同拿到,然后通过送礼什么的做关系再来修改合同,没想到遇到了曹德旺这么个软硬不吃的人。

宏路镇镇长和书记为了保住乌纱帽,只得全力支持闽侯人,调集全镇拖拉机日夜开工。

工程结束后,曹德旺把闽侯人叫到了办公室,笑着说道:“闽侯人,我挺欣赏你的!”

闽侯人听完,以为曹德旺讽刺他,只是一脸苦笑。

曹德旺接着说:“当初我了解过市场行情,本打算用每立方3元的价格承包给你,可是你自己喊出1元的价格,后来以8毛的价格签订了合同,弄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闽侯人一脸沮丧地说道:“哎!曹总!别说了!”

“后面还有什么猫腻?”曹德旺问道。“哪敢啊!”闽侯人苦笑道。

曹德旺哈哈一笑道:“这样吧!你前面做的事,我理解,你也是不得已,你的教训已经够深刻的了,我相信你会记得很牢,所以,土方呢,我会按照2.8元每立方的价格给你。不过嘛,你要再给我弄出纰漏来,就别怪我跟你不客气。你要记住,我是老板,你是打工的,我不会让你亏本,那种你哭我笑,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事,我做不出来,也不是我的风格。”

“谢谢你!曹总!”闽侯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就差点没跪下磕头了。

从那以后,闽侯人跟定了曹德旺,曹德旺的所有土建工程项目,几乎全部给了闽侯人。

曹德旺,是个敢于对“潜规则”说不、爱惜自己羽毛如生命的的“狠人”。

—  

成事之“心”

曹德旺青年时,父亲曾对他说:“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曹德旺伸出手数着“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

我读完全篇再回到这段时,一个非常熟悉的词语开始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利他之心。

利他”也是稻盛和夫先生的宇宙观。

稻盛和夫从哲学的角度创造性地、非常明确地构建了利他的宇宙观,提出宇宙的本质就是“利他”。

确立了利他的宇宙观后,构筑其上的利他人生观就得以自然延展,并且由于有了宇宙观的深厚根基而变得坚定而不可动摇。

稻盛和夫《心》

如果上面的理论显得过于宏大和空旷,不妨再看下稻盛和夫对“利他”给出的判断基准,这个基准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作为人,何谓正

走变形了也要把货送到,秉承的一份职责担当;敢于质疑权威,是因为心中有着“对”的标准;对“潜规则”厉声大喝,是因为不能向不正之风妥协。

曹德旺利他的“狠人”事迹还有很多,正是有了利他之心这个深厚的根基,曹德旺才能这么“狠”、这么“无情”。

稻盛和夫先生也曾说:“燃烧的斗魂同样产生于善意的动机。”

—  

如何修炼成事之“心”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才能修炼我们的心性呢?

我结合自己的思考,归纳为两大方面:认知层面与行动层面。

第一,在认知层面,做到以下几点:

1、心里要有本大账

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我用平实的话来解释这句话:先算大账,再算小账,在大账的边界内去处理小账。

如果大账没算清,小账算地越清楚,我们面临的风险往往越大。

比如,对家庭来说,爱才是维系夫妻关系、维系家庭的“大账”,如果不算清楚这本大账,却成天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你争我吵,甚至大打出手,家庭关系崩溃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对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敬业、奉公是“大账”,对那些贪图一己私利、一失足造成千古恨的人来说,早已忘记了这本“大账”。

2、培养多角度空间思维

如何才能具备这种“大账”思维呢?

其一是多角度空间思维,其二是长期视角的时间思维。先说前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想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实践。

多角度思维,要求我们摒弃“先入为主”、“我即中心”的思维模式。我们总是低估那些与我们的信念相矛盾的证据,却高估与我们的信念一致的证据。

《父子的世界》一书作者罗伯特·皮尔西格写道:“真理在敲门,而你却说:走开,我在寻找真理。于是它就走开了。”

3、培养长期视角时间思维

除了多角度思维外,我们还要培养长期视角的时间思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本质就是一种长期视角。在长期视角下,当下的成功可能是长期的失败,当下的失败可能是为了更长期的成功。

如果曹德旺收了闽侯人的2万块钱,短期看,他的个人账户是多出了2万块,看似对自己有好处,长期呢?

首先,整个公司利益会被侵蚀,最终反作用到他个人,更重要的是个人声誉从此变得一文不值,也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福耀了。

长期视角的关键在于找到那个能穿越时间的、不变的东西。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说“把资源 ALL in 在不变的事物上”;

查理·芒格说“商界有一个古老的格言:① 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② 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第二,在行动层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小事上磨炼心性

最近刷微信,看到了两条信息让我心生感慨,我相信你也肯定刷到过。

第一条:浙江宁波一交叉路口,前车司机丢垃圾,后车司机停车捡起。

第二条:浙江衢州一交叉路口,因避让右转车辆,薛某某电动车侧翻被卡在车下,路口执勤劝导员上前帮忙,多次试图将车抬起均无果,这时候一车主立马下车帮忙抬车。

两件事情看上去都是很小的事情,但迅速蹿红网络,也说明了一个现象:我们太需要在“小事情”上磨炼心性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中的小事蕴含着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2、坚持反思

关于反思,我写过专门文章,在此不再赘述,文章链接为什么顶尖高手都具备优秀的反思力?》。

我最近对反思这件事情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尽管我们掌握了很多思维工具、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我们很多行为其实是被我们的念头所驱动。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反思的要义正是要找出这些隐蔽的念头,让这些念头更加符合客观事实。

而念头又与我们的信念交织在一起,日常反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我看清楚这些念头,但要建立新的念头,仅靠反思还不够,还需要深入到我们的信念层面,去寻找解决方案。

这点,待思考成熟后再做分享。

3、强化信念

如果说小事情上磨炼、坚持反思是过程,那么强化信念则是一种结果。

想象有一个叫做“信念”的储蓄罐,我们每做一件小事、每次校正一个念头相当于往这个储蓄罐里放入了一点积蓄,这个积蓄带给我们的将是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

需要说明的是,信念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力量,一旦我们树立了某种信念,信念的力量就会作用在我们的方方面面。

这种机制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坏的关键取决于信念与事实的匹配程度,一旦我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匹配,信念越深,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越深。

另外,一个人确立什么样的信念,往往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小时候从成长环境、所在的群体压力。这两点要改起来都不容易,但这或许正是生命旅程的意义之一。

   写在最后

很久以前听到过一句话——“雷霆手段、菩萨心肠”。那会还不能完全理解,一个人怎么既做到既慈爱、又严厉。

后来阅读了很多人物的事迹、传记,我才逐渐明白,所谓“雷霆手段、菩萨心肠”只是外在形式,要真正理解还得穿透到背后的人生信念,甚至宇宙的存在法则。

作为人,何谓正确?

简单的一句话,道破了人生的基本要义。

我想,真正大智慧、大成就的人,尽管研究的领域各不相同,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终会趋于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智慧】六个字,解读曹德旺富甲天下的秘密(上)
曹德旺:曾国藩这12个字陪了我50年,诠释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有人承包了曹德旺的工程,价格被压到了8毛,老板边做边骂,可是最后结账的时候却是2.8
不占便宜
曹德旺新厂退土方,承包方报价8毛。结算时,曹德旺竟给2.8元!
“朋友结婚我随礼1000,她回赠我一个发霉的首饰”:钱品见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