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请逼自己养成这10大习惯,你将更加强大

 新朋友吗?记得先点陈辞令关注我哦~

关于陈辞令

定位:聚焦认知提升,升级人生模式

3个原则:

1、聚焦:聚焦学习力、思维力等五大底层能力的全面升级。

2、深度:拒绝人云亦云,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3、实战:拒绝鸡汤,文中方法论均可直接落地。

这是《陈辞令众号的第125篇原创文章

标签:成长洞察

记不清是在知乎还是哪里,看到一个段子:我们不是有10年工作经验,而是将1年的工作经验用了10年。

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每一年都犹如墙壁上的时钟,在做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如何才能破局?

—  

习惯的力量

经济学领域,有一个词叫作复利效应,爱因斯坦将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复利效应最初用于计算资本回报,但其背后的原理同样可以衍生到个人成长领域。

复利效应的本质是:做事情 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这个过程,起初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只要时间足够长,一旦突破临界点,就会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用文科语言表述,就是选择一件正确的事情,然后“和时间做朋友”,这里的“正确的事情”可以理解为对未来有回报预期的事情。

参考复利公式,个体的成长大体可以拆解为以下三个要素:

做正确的事情、找到正确的方法做这件事情、坚持足够长的时间。

这三个要素,如果要进行重要性排序,是下面这样:

正确的事情>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找到正确的方法。

这么排序,并非说做事情的方法不重要,而是因为“方法”本身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性(身体技能类除外),一种方法适合一个人,却不一定适合另一个人。与此同时,当我们坚持一件事情足够长时间,我们往往也会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先说“坚持足够长时间”这件事情。

要想“坚持足够长时间”,最好的办法,是将这件事情变为自己的习惯。

不妨停下来思考下,有没有哪件事情是你坚持5年以上的?比如某项运动、某个爱好?当然,抽烟等不太好的习惯也算。

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个习惯坚持了5年以上,这辈子肯定是很难再戒掉了。

一旦我们养成了某个习惯,我们就解决了“坚持足够长时间”这个维度的问题。

至于如何养成一个好习惯,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揭示了行为设计的基本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坚持一个习惯,除了习惯本身带来的好处/坏处外,习惯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比如,一个爱好运动的人,多半会更加开放、乐观;一个爱好读书的人,多半会更加好奇。

因此,定期检视下自己的行为习惯非常必要。

—   

请逼自己养成的

10大习惯

上面重点说的是“坚持足够长时间”的问题,这一部分,说的是“正确的事情”。

我总结了自己非常受益的10大习惯,并辅以简单的说明,但不会展开“正确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方法都可能不同,适合自己最重要。

1、惜时如命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行为习惯,而是一种观念认知,但它太重要了,所以我放在了第一位。

我最近的一大感受,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标志就是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时间对绝大数人都很公平,它不争不抢,不慌不忙,不会看任何人的脸色,该来就来,该走就走。

这也因此给了我们很大的迷惑性:对时间没有认知。

于是,我们刷短视频、看无聊剧……

但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建立在时间这个维度上。

一旦你真的觉察到了这一点,你一定也会惜时如命。

2、读书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曾说:我见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一个都没有。

关于读书,我不需要再多说了。

3、规律作息

可以不早睡早起,但一定要作息规律。成年人每天睡足7个小时足够了,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入睡时间,请尽量在同一个时间点起床。

4、跑步

如果想保持身体健康,但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选择跑步就对了。跑步是最经济、最便捷、益处非常大的一种运动。

每周2-3次,每次5公里,一年下来,身体会年轻好几岁。

5、冥想

研究表明,冥想确实可以改变大脑结构。

大量研究表明,有规律的冥想(大约每周6小时)确实可以改变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冥想的人大脑中与决策和记忆有关的额叶皮层灰质更多。多数人的大脑皮质层随年龄增长而衰老萎缩,而 50 岁的冥想者大脑灰质数量与 25 岁的人相似。

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灰质会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更持久的情绪稳定状态,以及更高的专注力。另外,衰老会降低我们的脑灰质水平与认知功能水平,冥想也被证实能减弱这种效应。

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冥想打坐,可增加前额叶脑皮层和右前脑皮层的厚度,而这些区域是控制人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许多科学家、作家、发明家等名人,前额叶脑皮层都比较厚。

苹果,Google、雅虎、Facebook、福特……几乎你想得出来的诸多500 强企业都会定期给员工提供冥想课程。

6、反思

《原则》一书作者瑞·达利欧在书中写到:痛苦+反思=进步。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将这个公式做一个补充:痛苦+反思+行动=进步。

有人会说,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痛苦的事情?

持这种想法会有两种情况:要么死了,要么得道了。

凡是让你“动心”的事情,都是绝佳的反思素材。比如,动怒、动怨、嫉妒、后悔等等。

盘它,找到背后的信念假设,不让自己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7、链接几个比你更厉害的人

有人会说,我也想结交一些比我厉害的人,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啊。

“六度人脉”了解一下。

所谓六度人脉关系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关系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六次握手规律。

通俗地讲:“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在你自己的领域,去链接几个比你更厉害的人,没有坏处。

8、在工作上进行几项创新

可以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可以是做一个新的项目,也可以是使用一些新的工具。

总之,不要将1年的工作经验使用10年。

9、至少帮助10个人

留意身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帮完之后,立马忘记。

当然,鉴别出对方是否值得帮助也是一种能力。

10、心存感恩

稻盛和夫在《心》这本书中,将“利他”作为支配宇宙演化的法则。如果我们暂时力量有限,至少我们可以常常心存感恩。

有一种方法,叫作“慈悲冥想”。

慈悲冥想的练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集中注意,在心中不断重复地感谢、祝福某个对象。

慈悲冥想不仅能够帮助养成感恩的意识,还能让我们自身产生积极情绪,比如爱、友善等。

当然,这些都只是工具或形式,最为重要的是随时随地保持一颗感激之心。

   写在最后

最后,做一个总结:

成长=正确的事情*正确的方法*坚持足够长的时间。

正确的事情,需要在未来有预期回报、需要符合反熵增的特性。

正确的方法,需要个人去摸索总结;

坚持足够长的时间,需要我们对行为进行设计,将事情变成习惯。

希望助你成长之路一臂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养成自律的习惯?
每天只需8分钟,用这8个步骤来实现目标
李笑来:提高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坐享
《纳瓦尔宝典》都讲了什么?(万字长文)
财富自由的金钥匙,原来藏在这三个地方
复利,利滚利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