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英文名上热搜,但古人在起名这事儿上,比我们有创意多了

每到放假返乡,办公室里的Lily、Mike、Vivian就会变成翠花、大柱、二妮儿……

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好听的名字,往往能给人增加自信和辨识度,甚至能帮助你和国际接轨。

比如就在昨天,微博#如果王安石有英文名#话题就激发了大家对于名字的无尽想象。

不得不佩服,这些为古人起的英文名,响亮又贴切。其实在中国古代,名字系统已经发展到颇为丰富,繁复庞杂又井井有条。

举几个栗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谥号“文”。

……

名、字、号、谥号等等一应俱全。那么这么多的代号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差别和联系呢?

名,人生的第一个代号

所有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生活准则,都有着漫长的建立过程。上古时期,人丁稀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人们要把某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分开来。

于是便出现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标志,也就是「姓」;在一群人中间,为了把这中间的你、我、他区分开,也就出现了只属于个人的标志,这种标志也就是「名」。

关于名的起源,从汉字「名」字本身也可推知其最早的含义。

这个字由“”和“”两部分组成,对此《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根据《礼记˙内则》记载可知: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方由父亲正式为之命「名」。从前医疗卫生条件差,出生满三月,确定能存活,长辈才帮小孩正式取「名」。

先秦的时候,人「名」起的非常随便,例如: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齐桓公名小白……(可能真的是贱名好养活吧

大家好,我是春秋霸主小白

名,是人们出生在这世界上的第一个代号,一般是父母长辈所取。从被冠上这一代号开始,恭喜你,你已经是人类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了。

小孩子才用「名」,成年人要用「字」

自周代开始,人不但有「名」,而且还得有「字」。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典礼上》有“男子二十, 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当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表示其已成人,就要在其名之后再加字。

为什么有了「名」,还要有「字」呢?

唐人孔颖达为《檀弓上》作注时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意思是,当一个人成年之后,由长辈原来所命的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呼的「名」就不便在社会场合呼来喊去因此要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

「名」是供长辈呼唤的,「字」是供平辈、晚辈和自己称呼的。所以在古代,对平辈或长辈“直呼其名”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

对于女子来说,有着“女子许嫁,笄而字”的习俗。因此称女子许配或出嫁叫“字人”,称未许配的闺女叫“待字闺中”。对于女子来讲,成年、及笄加字、许配基本上是一回事。

你的名字里藏着你的故事

正如同先前古人的英文名贴合中文名一样,「字」也要贴合「名」。《白 虎通义·姓名》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和字之间必然要存在某种联系。

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同义互训。如诸葛亮,字孔明;张衡,字平子;曾巩,字子固。这里的亮与明、衡与平、巩与固同义,可以相互注释。

不得不说,这个表情包确实get到了名字中的点

反义相对。如朱熹,字元晦;赵孟頫,字子昂;韩愈,字退之;这里的熹与晦、頫与昂、愈与退都是反义相对。

连义推想。如关羽,字云长,取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是 由“翼”想到羽毛,进而由“垂天之云”推想到云长。赵云,字子龙,是由云联想到腾龙遨游云天。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够居易。苏轼,字子瞻,由倚轼而推想到瞻望。

大家好,我们是云长和子龙

连义指实。如杜甫,字子美,“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因此联系为“子美”。唐寅,字伯虎,由寅联想到“十二地支”的寅与虎相配。

景仰前贤。如牛僧孺(唐朝宰相),字师黯。汲黯是汉朝名臣,汉武帝赞之为社稷之臣。

崇尚宗教。如王维,字摩诘。维摩诘,佛家菩萨名。

原名加辞。如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

王维老师

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最常见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辈关系;万一是单名的话,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苏轼、苏辙兄弟。

此外,名字也可以表现长幼排行,先秦时多在名前加上孟(伯、长)、仲、叔、季来表示。例如:孟姜女;孔丘,字仲尼;伯夷、叔齐两兄弟。

号,古代的微信名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址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中国最早的号。东晋时陶渊明因为家门口的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起号真的很随便,类似于现在我们为自己取微信昵称

大家好,我是五柳先生

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苏轼的东坡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的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

当然号也有别人所取,类似我们现在的外号。最典型的就是水浒108将,每个人都有外号: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春秋时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人称“五羖大夫”,李白的“谪仙人”都是古代著名的绰号。

我是李白,我现在觉得自己很仙

除此之外,人们常常还用“地望”(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尊称等来代替人名。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柳宗元称为柳河东,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被称为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喜爱莲花的周敦颐称濂溪先生等等。

谥号,死后的盖棺定论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谥号有很多种,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

我,汉武帝,英明神武

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隋炀帝的“炀”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我,隋炀帝,不服

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是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但小小的名字,却又如此的不简单。

中国古代发达的姓名系统,能够反映出当时古人的礼教、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令人赞叹的发展。寥寥几字,便可让人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志趣、甚至是一生的功过。

可惜的是,这样的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如今几乎没人还会给自己取“字”或者“号”了。那么现在,如果你要给自己取一个“号”你想叫自己什么呢?评论区期待你的回复哦~

撰 文 | 东家

图 片 |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不但有姓名,还给自己取“字”和“号”,字和号有什么作用?
古人的称谓很复杂,就其一个人的姓名字号而言,一般可能有五个:小名、大名、字、自号、别号
古人的“自号”有什么讲究?谈一谈古代文人起“号”的那些事儿
字与号的区别
古人姓氏与名字的由来与涵义
古人的名、字、号及谥号、庙号、年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