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诸人的金钱观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红楼梦赏析持续重酬征稿中……,
详情点击→征稿

作者:杨文娟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大观园是人间的太虚幻境,如梦如幻,至圣至美,喻其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也不为过。生活在园中的公子小姐们,自然安富尊荣,锦衣玉食,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乐享生活,便是他们的日常。连丫头们,也过着“水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日子,凤姐说过:“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丫头尚如此,主子该何等金尊玉贵,自不消说。


不过若是据此把她们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仙姝,那可就错了。她们不问俗务,并非不能,只是无须。如有必要,“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之句便是她们的写照。大观园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不离世俗。实际上她们对于经济物质生活,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安排。

 

1

宝钗自幼失父,其兄不成器,她便留心家计,为母分忧,又是皇商出身,比起养在深闺的贾府众姐妹,她更深谙经纪运营之道,早已练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她生活俭朴,穿半新不旧的衣裳,住雪洞一般的屋子,对他人却出手阔绰。帮助湘云办螃蟹宴,一顿花去20多两银子,够庄稼人过一年,送黛玉价值不菲的上等燕窝,接济穷困的邢岫烟,送袭人戒指,送众人江南土仪,连贾环的份都有……

她该是大观园里最大方的人了,却并非只一味虚掷,对于物质金钱,她有自己的应用之道,其核心就是要物尽其用。

第77回,贾府已呈衰落,王夫人因用上等人参二两,遍寻不得,不免焦躁,只得花钱去买。宝钗恰在坐,她让王夫人且住,说外头卖的人参都没有好的,一枝必截做两三段,厢嵌上芦泡须枝,掺匀了好卖,她家铺子里的伙计常和参行交易,可托伙计去参行买来未截的原枝,不过多使几两银子罢了。王夫人听了既高兴又感叹:“‘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自来家里有的,好坏不知给了人多少,这会子轮到自己用,反到各处求人去了。”宝钗却认为人参虽然值钱,究竟是药,原该给人救急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宝钗精于世道,一个闺阁千金,对人参的市场行情竟如此了解,而她的大家气度和物善其用、物尽所值的观念更让人感服,她认为再值钱的东西,只有用得及时,用在合适、有用的地方,才是真正实现了其价值,若把珍贵的东西藏着不用,才叫浪费。出手大方,首先是因为她认为手里的金钱或物质能真正帮助到别人,能让他人受益,实现物尽其用,至于以物换情,以其圆融豁达的行径获得了好人缘,则属衍生产品了,并非是她济众的主要原因。

探春对大观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宝钗提出让没有得到承包权的婆子们也受惠,实现全员利益均沾,共享改革红利,这不仅仅是施以小恩小惠的卖人情行为,更是一种有智慧的历世、治家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宝钗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儒家讲仁义,也讲人情,孔圣人就是一个很有人情的人。宝钗把目光投向弱势群体,兼顾务实与公平,并将其落到实处,拥有不凡的能力见识。

然而宝钗也并非是一味卖好的“老好人”,当她得知寄居在迎春房中的准弟媳邢岫烟受仆妇们苛待,还得时常拿出钱来给她们打酒买点心吃时,宝钗没有显示出一如既往的“大方”状,而是让岫烟以后不用白给那些人东西吃,她们尖刺就让她们尖刺去,听不过了,各人走开。宝钗认为继续在这些刁妇身上花钱,只会助长其尖刻贪婪的嚣张本性,对事情毫无益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其物尽所值观念的反映。

值得花的钱,丝毫不吝啬,不值得花的,一分也不出。这是宝钗对金钱的基本态度。

2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是个有主见,有魄力,能维护自己利益的姑娘。

贾府上下人等的衣食住行一律实行按等级配给制,此外每月还有月钱,像探春这种主子姑娘级别的,每月有二两银子的零花钱。探春对自己的使费是有计划有算计的。

她曾托宝玉从外面带东西:“这几个月,我又攒下十来吊钱了。你还拿去,明儿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书籍、卷册,轻巧顽意儿,给我带些来。”可见她对月钱有自由支配的权利,可作积蓄理财,也可自行消费,用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件儿,在经济上有着某种程度的独立自主。

有人说,月钱本来就是分发给各人花销的,既然是自己的钱,何谈使用权?

实际上并不能一概而论。

贾环是庶出,也算主子爷们,他的二两月钱就由赵姨娘代领,蝎蝎螫螫的赵姨娘虽不至于克扣自己的亲生儿子,想来却也不会悉数发放,自己留存一部分也未可知。贾环手里大约也不甚宽裕,跟莺儿玩掷骰子,赖丫头的钱(除人品问题外,手头拮据也是原因),看见芳官有蔷薇硝,就想讨来送给彩云,一个爷们,跟个丫头讨东西,被丫头小看,也是寒碜。

别说贾环,连正房主子宝玉,想使几个钱,也没那么顺当。

秦钟的坟被雨水冲打了,还是一贫如洗的柳湘莲想办法弄了几百钱雇人收拾好的,宝玉连给秦钟上坟的花销都打点不了,不是没钱,而是花钱不自由:“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宝玉的月钱由袭人代领,也代为管理。宝玉每日从外边回来,身上的荷包汗巾尚需清点,银钱的去向必是要过问的,像给秦钟上坟这等花销该列入没要紧且“不正经”行列,传到老爷耳朵里又是一场风波,所以宝玉宁愿不使这几个钱,省得麻烦,他可谓是一个财务“不自由”的有钱人了。

迎春身份同探春一样,衣食住行和月钱等级皆一致,探春手头宽裕,迎春的日子却过得磕磕巴巴。乳母聚赌,还是头家,当了迎春的首饰作本钱,被查出获罪,乳母子媳王住儿家的竟威逼迎春去讨情,被拒后觉得没脸,反说迎春这个做主子的使了她们奴才的钱,与丫头绣橘大吵大嚷,房中一锅乱粥。由绣橘口中得知,府中主子姑娘们的月钱都是由奶妈们掌握,由着奶妈们使的,姑娘要什么东西,只消说一声,无须过问银钱之事。探春也说过:“咱们是主子,自然不理论那些钱财小事。只知想起什么要什么。”但到了迎春这里,奶妈奶嫂明摆着欺负她性格懦弱,银钱上的事就成了一笔糊涂账,不但月钱被克扣,连簪环都被偷着当了,还被倒打一耙,说她使了奴才的钱,堂堂荣国府长房主子小姐,被下人欺负至此,可悲可叹。

探春不一样,她不像贾环,钱被攥在母亲手里,也不像宝玉,对金钱毫不在意,更不像迎春,受制于仆妇,不得自主。她遵循礼法,但不会任由他人摆布,她在下人面前有绝对的威严,房中诸事也由她自己做主。就算月钱在奶妈手里,也只有管理权,使用权仍在探春手中,她在遵守宗法制度的同时,竭力维护自己的最大权益,起码在金钱方面,她是一个不吃亏的主(无贬义)。懂规划,知算计,擅理财,就是在今天,对女性来说,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3

黛玉绝代姿容,稀世俊美,才情万千,孤标傲世,故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她这个“神仙似的妹妹”对金钱这种“阿堵物”自然不屑一顾。

事实并非如此。

黛玉对金钱的态度比宝玉端正多了。宝玉不惯俗务,连戥子都不识,不知一两银子有多少,活脱一个不知疾苦的膏梁纨袴。

探春理家,为节省开销,拿宝玉这些主子开刀,蠲了好几件事。宝玉对这些“算计”到自己头上的事不以为然,黛玉对探春的种种措施却十分称赞:“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超凡脱俗的林妹妹竟也会留意家务事,令人惊叹,且还对府中经济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出的多,进的少”,正是贾府入不敷出的经济窘境的真实描述。黛玉看得到,算得清,“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才华不仅仅在于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可以想象得到,若是让她管家,必定也是一把好手。

实际上,黛玉确实有着出色的管理才能,她的潇湘馆,在她的管辖之下秩序井然,婆子嬤嬤们规规矩矩,从不生事,丫头们尽忠职守,从未逾矩。反观怡红院的鸡飞狗跳,紫菱洲的乌烟瘴气,潇湘馆可谓算得上一泓清流了。

要管理好下人,首先得以身作则。黛玉是贾母心尖上的人,无限得宠,却并不恃宠生娇,而是严格自律,一步不肯多走。宝钗建议她吃燕窝,其实她只需向贾母透一下口风即可,但她不愿费事,不愿给府中诸人添麻烦,更不愿落人口实,被人指点。主子自尊自爱,下人看在眼里,也须得循规蹈矩,做好自己的本分。

其次是恩威并施。佳蕙小丫头有一次给黛玉送茶叶,赶上老太太那里送钱到潇湘馆,黛玉正分钱给丫头们,见佳蕙去了,也抓了两把给她。佳蕙开心不已,说自己“好造化”。佳蕙赶巧碰上的这“造化”,却是潇湘馆丫头仆妇们每个月都享有的福利。可见黛玉在银钱方面非常大方,一方面可以说她体恤下人,另一方面亲自照看月钱发放,是其经济意识的体现,也是树立权威的方式之一。

比起人情练达的宝钗,黛玉其实一点也不逊色。宝钗打发婆子送来燕窝,黛玉让婆子坐坐吃茶,又说误了她发财,命人给她几百钱打酒吃,婆子感恩而去。黛玉的举止、辞令无不妥帖,同样令人感怀不已,如沐春风。

黛玉当然也可以是管家理财的好手,将来做个合格的当家主母不在话下,只有一个弱处,身体不好,须时时静养,怕是不好在家务上过于劳心。

4

李纨青春丧偶,虽居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陪侍小姑。在凤姐眼中她是个不中用的佛爷,在下人眼里她是个大菩萨,被视为府中第一善德人,向来厚道多恩,问事不知,诸事不管的。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大奶奶,对待金钱物质的态度也是云淡风轻,无知无识么?恐怕未必。

探春兴利除弊,园中的竹子、稻地、菜蔬等皆由婆子们承包了去,探春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却清楚地知道蘅芜苑的香草、香料在外头市场上的价钱极好,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单只一季的玫瑰、蔷薇、月季等晒干了,卖到药铺、茶叶铺,也值不少钱。别人看不见的生财之道,李纨却嗅到了商机,连市场行情都一并洞悉,可见身处深宅大院又清净守节的她并非一概无见无闻,对于经济之道,李纨是有思量,有见识,有判断的。

众人起诗社,实行轮流做东,要花钱,李纨便带着众姐妹来向凤姐申请活动经费,被凤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算了好一笔账,主要是说李纨太抠,每年有四五百银子的收入,却一毛不拔,不肯拿些钱出来供小姑子们花费,反怂恿她们来闹,对此凤姐很是有些不忿。

至此才得知,李纨在府中竟是个财主。因照顾她寡妇失业,又有个小子,她每月的月钱是20两银子,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她园子地取租子,年终奖也是头等份,府中吃穿用度一概不花钱,通共算起来每年的净利润所得就有四五百银子,要知道凤姐的月钱只有四五两,这差距可着实不小,难怪贪财的凤姐心存疙瘩。

凤姐说:“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着他们顽顽,能几年的期限?……你怕花钱,挑唆他们来闹我……”

话虽露骨,却不无道理。

陪侍小姑,原本就是李纨的责任,如凤姐所说,做嫂子的带着姑娘们念书,学规矩针线,这会子起个诗社,难道就不管了?

还不是因为涉及钱财,所以李纨才“不管”。

退一步说,找凤姐这个财政部长解决银钱用度问题,也不算有失。然而凤姐下拨的50两活动经费到位后,却像黄鹤一去不复返,杳无踪影了。50两银子,数目不小,诗社究竟没起过几回,就算轮流做东也花不了几个钱(螃蟹宴是个例,毕竟螃蟹的市场价值在),探春、黛玉都做过东道,所费不过几色果点。芦雪广联诗,李纨向众人收取费用,要每人交一两银子给她,这时那50两经费何在,李纨为何不拿出来用呢?估计众人心中多少也有同样的疑问,却不好言明,所以“宝钗等一齐应诺。”,这点子银钱小事,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只得“应诺”了。

虽是小事,李纨对金钱的态度却可略窥。

当然李纨是孀居,又要养儿子,在贾府日渐败落之时看紧自己的钱袋子,细细积攒,小心用度,原无可厚非。红楼未完,据相关探佚,抄家之后,众人流散,生活悲苦,李纨手中应有一笔经年积攒为数不小的钱财,却不肯用以救度府中之人(据说巧姐便因此被卖入烟花巷),唯知自保,因而被诟病。这与之前李纨所表现的金钱观及“不问他人废与兴”的人生观相对照,应是比较相符的。


1、高鹗,请还林妹妹一个公道!
2、尤二姐,你哪有资格“以礼相待”凤姐?
3、探春一巴掌打出了多少世味人情
4、《红楼梦》:妙玉对宝玉有男女之情吗?
5、红楼趣话品生香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探春、薛宝钗、林黛玉三个人的管事能力,谁更好一些?
人情练达林黛玉
探究|大过年的,必须要为黛玉正名!
《红楼梦》知识题
谢长安:红楼梦中的诸子百家
红楼梦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