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庸和鲁迅谁的文学造诣更高?从文学立意就可以看出高低
  2019-08-24 00:20:14

文·段宏刚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文化心理和传统观念里,人们喜欢以东方式辩证法来看待世间万物,万物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如,阴——阳,虚——实,好——坏,利——弊,表——里,动——静,雅——俗,庙堂——江湖,等等。

这种观念会深刻影响到所有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还会影响到文艺创作。

比如,在书法和国画创作中,书画家们常常会追求线条和笔墨的轻重缓急,浓淡干湿,追求布局的虚实和呼应。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同样对辩证法爱不释手,以此来构建个人文学的底色。

以辩证法来看,所有文学的底色,所有作家的写作,无非就是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

就拿读者非常熟悉的鲁迅和金庸来说,他们正好代表了文学创作上的辩证关系。

鲁迅先生

鲁迅(1881年——1936年)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严肃文学的创作,严肃文学是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结合得非常紧密的文学形式,旨在把个人的思想情怀凝注在文字中,来剖析世界上存在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的认识。

严肃文学的创作者,通常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通过文学来启迪人类的心智和思想,继而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严肃文学是很好的精神食粮,是让读者阅读后能带来痛感,能引发思考的艺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通道,具有滋养精神,鼓舞精神,提升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功能,可以引发人们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思考,并寻求积极的改变。

 

 

金庸(1924年——2018年)先生的主要创作精力放在了通俗文学,即武侠小说上面,一直以来,武侠小说一直徘徊在主流文学的大门之外,不被认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武侠小说过于注重娱乐性、消费性和通俗性,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性,也缺乏必要的社会担当,除过给读者带来娱乐之外,很难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震撼。

金庸先生一直试图扭转人们对武侠小说的偏见,他是第一位给通俗文学加入传统文化观念,并宣扬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家,这一点很可贵。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儒家精神里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被当作做人的根本,金庸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会把这些品质凝注在大侠身上,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郭靖、杨过等人,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嫉恶如仇,爱憎分明,身上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以及匡扶正义的使命感,他们的性格,不可谓不鲜明饱满,是非常可爱的角色。

但从文学艺术本身的造诣来看,金庸确实没有鲁迅高。

鲁迅雕像

首先,在文学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方面,鲁迅要比金庸丰富许多。

鲁迅的文学修养很高,善于使用对比、象征、隐喻、夸张、排比、讽刺、反语等各种修辞手法,并且用的很贴切,能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因此,他的文章中常常会出现引人深思的经典句子,充满了艺术张力,许多作品,尤其杂文作品被看作是现代文学的经典范本。

如,在短篇小说《伤逝》中,有许多这样的句子。

她从此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上。

想给她一点慰藉。然而我的笑貌一上脸,我的话一出口,却即刻变为空虚,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

金庸

这些句子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凝练简洁,如同浓缩的精华,不去直接描述,而是采用反语,心理交换的手法,把“她”和“我”当时的心理状态通过文字流露出来,人物的心理描述一下子就了然于目了,达到了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隔着文字就能看到两个活生生的人,也只有鲁迅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鲁迅写作的年代,正值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代,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地方,许多句子都需自己挖空心思来创造,100年过去了,我们现在读这些句子,依然感到非常鲜活有趣,有很强的冲击力。

《鲁迅全集》

可以看出,真正的文学语言,完全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同金子一样,在任何时候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就像唐诗宋词里的许多句子,它们是1000多年前古人的思想结晶,但现在读起来,仍然能触动我们的心弦。

反观金庸的小说,不是依靠思想的洞察力,修辞手法的丰富性,以及句子本身的艺术张力来感染读者,而是虚构出曲折离奇的情节,以及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来吸引读者。

武侠小说因为面对的是大众,因此,在语言风格上,必须追求通俗易懂,只需达到文笔流畅即可,文笔是否优美,句子是否具有艺术张力?武侠小说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这就让武侠小说在艺术语言的创造性上,缺少了先天的竞争优势。

鲁迅

再者,对现实社会的剖析,作品的立意和境界上,鲁迅同样比金庸高出很多,因为鲁迅一直以作家中的思想家而著称于世。

文学历来被看作是对人学、社会学的另一种解读,歌功颂德是一种表现方式,除暴安良更是一种可贵的表现方式,它们都能发现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能解除人们的迷茫和困惑,指出光明的方法。

鲁迅的文学创作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惩恶扬善的特质,尤其注重对“假恶丑”的批判,目的是教导人们怎么做才能避免精神上的困惑,才能做得更好,自强自立。如果一个人是一块生铁,鲁迅更愿意把他催化成一块精钢,这就是鲁迅的文学目的。在文学立意上,鲁迅的境界很高。

而金庸的作品,核心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消费目的和娱乐目的,就像影视带给人们的作用一样,让人们能释放一些生活压力,获得暂时的快慰,至于能不能解决人们的困惑,不是他首要考虑的。

金庸作品

金庸由于传统文化修养很高,他有能力把传统文化观念融入到武侠小说中,也能通过作品带给人们一些思考,提升通俗文学的品味,但跟鲁迅相比,作品的含金量和严肃性还远远不够。

正是因为武侠小说在艺术格调上有先天缺陷,因此,武侠小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金庸也就很难得到主流文学界的认可,哪怕他的名气再大。

所以我们能看到,从1972年以后,金庸对武侠小说封笔,转向严肃文学的创作,相继出版了一些散文集和学术专著,因为他想得到主流文学界的认可,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整体比较起来,鲁迅是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他的文字是指路明灯。金庸是单纯的小说家,他的文字是消磨时光的玩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金庸武侠小说的取名就可看出,他的古典文学的造诣之高
香港各界纪念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
他是武侠小说大师,却看不起武侠小说,很后悔走上武侠创作之路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五)
图文:金庸武侠小说中出现的诗词,喜欢的就转走
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百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还会看金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