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梵高:说来惭愧,我其实是一部行走的当代都市青年图鉴

围观群众们,备好瓜子,今天咱们来聊聊梵高。

提起这位老哥,那绝对是一位很有故事的男同学。他是拍卖行的财神爷,作品的收藏价值妥妥地是扛把子级别,例如他的《加歇医生》、《蓝色鹫尾花》、《没有胡子的自画像》分别以8250万美元、5390万美元、715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嗯,这些钱排起来能绕地球好几圈。

《加歇医生》、《蓝色鹫尾花》、《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可遗憾的是,梵高却不能亲眼看到自己打下的江山,毕竟这些追捧与荣光都属于身后事。而他活着的时候,几乎把各种大写加粗的惨都集齐了:

被奇葩原生家庭搞疯的小白菜、一生穷困潦倒的loser、精神病院的头号钉子户、手刃耳朵的自残重度患者、法国南部的妓女之友、麦田里举枪自杀的绝望者……

在他所有的自画像中,没有一张笑脸。

梵高自画像

生前,这世界对他爱答不理;死后,他的出生地荷兰和自杀地法国却都争着说梵高是自己国度的人,给他修漂亮的纪念馆。

所谓讽刺和遗憾,大抵便是这般了吧。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梵高。他是狂躁的、忧郁的、孤独的、缺爱的、炽热的、偏执的、天赋异禀的。无论他是哪一种样子,一直以来,他都是世人心中那个“遥远的”艺术家,他仿佛是星辰,是皓月,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与我等凡人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可坦白讲,梵高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当你走近他的生平,你会在其中打捞出一份熟悉感,并发现他简直就是一部行走的当代都市青年图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位活在教科书与博物馆中的老哥虽然和你隔着150年,可你们之间却在冥冥之中存在着很多共性。撸完今天这篇文章,你就能自豪得拍着胸脯对别人说:“老子可是跟梵高有点儿关系的人!”
 

“囚禁式社交”里的孤独症晚期患者

黄磊曾说:“多少人的耻辱感,是父母给的。”

关于这一点,梵高弱弱地举起双手,并流下了一把辛酸泪。常识告诉我们,天才总是孤立地降生,有着悲惨的命运。而梵高的不幸,是从娘胎就开始的。梵高出生前有个哥哥早早死去了,难以走出痛苦的父母决定用一种形式纪念那个死去的孩子:再生一个崽。

哎,很明显,这两口子脑子有坑。

梵高和母亲

于是乎,梵高从出生开始,就一直顶着“哥哥替代品”的标签,他不但被取了和哥哥一样的名字,还隔三差五地被母亲拉去哥哥的坟墓前陪哭。

梵高不是没有抗争过,为了争夺母爱,他画了许多母亲最爱的桦树,可都被这位亲妈以“不学无术”的名义撕毁扔掉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妈,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梵高母亲肖像画

长此以往,梵高变得越来越古怪,也越来越孤僻,这直接导致了他这一生都学不会为人处世,以至于直到死前都没有什么朋友。梵高的一生,是把人生孤独宣泄到极致的一生,他简直就是“孤独精本精”了。

当然,梵高的生命里有过两次温暖的回忆,一个是他的弟弟提奥,一个是相处周期只有两个月,睡在他隔壁的兄弟——高更。

梵高虽然爹不疼娘不爱,可和弟弟提奥的关系尤其好。按现在的话来说,梵高没能力做“扶弟魔”,只能暗戳戳地当起了“啃弟族”。身为画商的提奥不但每月给他寄生活费,还常年担任知心老弟,开解梵高在来信中“隔壁咖啡馆老板娘刚刚给了我一个白眼,伐开心哭唧唧”等花式抱怨唠叨。

没错,这些“告状信”最后被编撰成书,卖得那叫一个火。

梵高与弟弟的信件被编纂成集

梵高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画画机器,他一直渴望朋友,于是他租下一栋二层小楼,并取名“黄色小屋”,作为画家交流的艺术家乐园,向周遭的年轻画家们发着各种“求交友”的小广告。结局很骨感,所有人都hin简单hin粗暴地拒绝了他,只有高更傻呵呵地来参加梵高的“大趴体”。

成功打破交友荒的梵高,喜提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为了表达自己滔滔不绝的喜悦之情,他用浓烈的黄色画了他最得意的一幅作品——《向日葵》,并挂在了高更的房间。

梵高《向日葵》

燃烧一般的花朵把旺盛的生命力表达的淋漓尽致,那黄黄火火恍恍惚惚的色调太过洗脑,以至于14年后高更还坦言:“我的脑壳里装的全是向日葵。”

两个好友一起喝大酒吹牛逼,偶尔组团做点大保健,剩下所有的时间都凑在一块儿画画,可他们的“蜜月期”还没到两个月,俩人就撕逼绝交了。究其原因,在于梵高性格和情商上的缺陷太过明显,说白了就是直男主义,对于高更的作品总是指手画脚并提出各种批评建议。

高更

众所周知,搞艺术的人都很自负,对于作品有着强烈的护犊子情怀,梵高这种行为对于高更的伤害无外乎夺妻之恨、杀子之仇,于是两人争吵频率越来越高。而梵高也不懂得如何道歉,处理冷战的方式又极其怪异,高更曾回忆道:“那时候晚上我半夜醒来,总是看到梵高站在我的床前看着我一句话不说,然后转身就走。”

不怪高更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毕竟谁碰见这种事都会吓到神经衰弱。

梵高《阿尔的黄色小屋》

最后高更与梵高老死不相往来,唯一与梵高互粉的好友还特么取关了,万般崩溃下的梵高则做出了割掉耳朵的过激行为。

剩下的时光中,梵高一直都是独自一人抱着画板,在田埂里画阳光和草地,像个孤僻怪人一般过着余生。

到了这个时代,孤独也是最刺痛的一个词汇。我们许多人都能找到和梵高相似的经历,例如被原生家庭支配的性格缺失,始终找不到知己好友的孤单感。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个hot词:“囚禁式社交”,意为都市人把自己束缚在两点一线或三点一线的囚笼里,不问世事,不谙社交,唯一表达出的善意就只有点赞,每天活得相当闭塞,如同将自己抛在一片孤岛上。

孤独吗?当然。

梵高割耳自画像

我们得承认,也须得接受,也许人生的后半段时光依旧会延续孤独,这是人生的宿命。可我们既然改变不了人生,却可以与自我何解。也许现实给不了你灵魂的出口,但是艺术却能种下一片宇宙的星空。例如梵高就用激情和色彩编织了全新的世界,他笔下的太阳、麦田、树木和道路在发疯般的扭曲,五彩斑斓的光线在它们的表面流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把一切都席卷了进去。那一刻,所有的焦虑与孤独都变得渺小。
梵高《星空下的丝柏路》

梵高可以用画画治愈孤独,你也可以,既然逃脱不了都市的枷锁,那就在艺术的精神宿地里尽情徜徉吧。

9月30号,天猫新文创第 11期“你好,梵高”文化主题周活动感动来袭,梵高授权店铺的入驻天猫新文创,不但百款商品任君挑选,其中还有话题款的限量复刻画等待你来购买。作为继毕加索项目后艺术线项目的延展,这场梵高艺术周一定能带给都市年轻人们更多心灵spa与解脱,相信每个人都能邂逅一个全新的自己。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爱情对我打了烊”的钢铁直男

除了社交焦虑与社交障碍,梵高还展现了现代都市青年的另一图鉴:“注孤生”。

曾几何时,你开始醒悟原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与爱情不期而遇的几率越来越小。例如梵高,爱情就对他永久地打了烊。

爱情中不只有玫瑰和浪漫,还有屈辱感与刺痛感,例如三种爱情,就堪称人生三大杀器:癞皮狗式的暗恋、不被世俗祝福的恋爱、被物质和面包打倒的爱情。

可怜见儿的梵高,一不留神把这三种杀器集齐了。

1869年,16岁的梵高还是个懵懂处男,经人介绍到一家美术行当小职员,颜控党的他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房东太太的女儿尤金妮亚一眼,就成功一见钟情,感慨自己遇到了全世界最美的菇凉。可那时的梵高堪称屌丝本丝,他常年佝偻着背,长得也不咋地,还十分沉默不爱说话,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癞蛤蟆属性,要追女神简直是道阻且长。


暗恋的力量是伟大的,为了缩短与女神的距离,梵高开始奋发图强了,他不但努力调整驼背,试着打理头发,还学会了不少幽默段子,专为找机会博美人一笑。

啧啧,这一幕像极了多少人青春时代暗恋男神女神时的样子。

年轻的梵高一股脑地陷进了爱情的幻想,可最终却被女神拒绝得分外彻底,他那青涩的处男心也终于碎成了一地鸡毛。

1881年,28岁的梵高回家探亲,见到了刚成为寡妇的表姐,表姐温柔热情又大方,让从小缺乏母爱的梵高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也终于再次动了心。但在19世纪的荷兰,和表亲结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禁忌,更别提这还是段姐弟恋,可梵高拧得很,为了爱情他决定不顾一切。

直男癌的梵高这次追爱时依旧很笨拙,他甚至在焦急下用煤油灯烧自己的手,只希望能够见表姐一眼,结果当然是失败的。

梵高自画像

当梵高对爱情失去信心时,他认识了妓女克里斯蒂娜,也许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个需要安慰的人相爱了。她给他当模特,他给她画画像,她给他做饭洗衣,他给她一个家。梵高说,他挣够每月150法郎就娶她,类似攒够了首付就扯证。可这样的二人依然逃不过“细节打败爱情”那句铁律,热爱画画的梵高把收入都用来买颜料,为此克里斯蒂娜觉得梵高并不想为了二人的未来努力,于是他们天天干仗大吵。

最终这份爱情,被始终攒不到的150法郎打倒了。

梵高的感情经历,也是许多人的感情经历。年少时失败的暗恋让人一夜长大,成年时难得勇敢一次却不被祝福,中年时所有的浪漫与诺言也被物质压力磨平,三段情感让男孩变成男人,亦窥见爱情与人生的真面目。

也许正是因为与梵高有着一样的感悟,这个都市里许多的人才宁愿保持“自杀式单身”的状态。我们相信爱情,但也相信爱情会死,它很重要,却不是人生的全部。也许求而不得很痛苦,但这其实是人生的常态,与其将安全感与幸福感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多花点时间给自己,毕竟人这一生,陪伴自己最长的还是自己。

梵高失败的三段爱情都是他的经历,而这些心境也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成就了他的旷世之才。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写过一句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

生活也许带给他秋叶般的凋零,可他却用极端的蓝、极端的黄,极端的纯度去展现夏花般的绚烂。

梵高《星空》

众生皆苦,所以要多填充一份色彩的生命力。与其原地纠结,不如走出来去参加美素佳儿“摘星旅馆”,来一场对话梵高的奇妙之夜,你会在他的星空下读到他对生命的热爱,一份原始冲动以及纯真透亮的心。看吧,人生本该恣意度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相比梵高的经历,想必世人最为关注的还是他的作品。其实自古以来存在着太多的艺术大师,但梵高却是最特别的那一个,因为他有着独有的一份偏执。

陈丹青曾说:“梵高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憨。”

在他那个时代,主流绘画风格是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用短促明快的笔触去再现“光与色彩”。身为画画小白的梵高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温吞的画面让他觉得喘不过气,冷静客观的色彩表现让他看不到热情。所以他要用流动的色彩与鲜明的个性去颠覆当时的审美观念,用扑面而来的强烈色彩去诉说他的内心声音。

他的画面变得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正如一位英国评论家所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梵高创造了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并把能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照亮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你呢,感受到光落在你脸上了吗?

梵高《麦田》

梵高曾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这就是梵高作品带给现代都市人群的彩蛋,那些惶恐不安的灵魂都因这百年后的相逢而变得沉静洒脱。

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文创的力量。


在这个车水马龙的时代,我们需要精神上的引领,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追逐高调性的生活与文化。在洞察世人的需求后,天猫新文创不断延续艺术专题和美育文创方向,同更多的商业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从而推出更多拉新效果显著的文创产品。这不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治愈都市焦虑,焕新全新精神面貌,还让文化赋予品牌新的特质,让品牌调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品牌与新生代群体的对话提供桥梁,助力品牌年轻化。
一个人的精深广度比宇宙还要宽广,相信你能在“天猫新文创X梵高艺术周”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作者:王十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廊·梵高的自画像(全)
梵高画集
《梵高》
梵高自画像(Self-Portrait)
惊叹!他竟然把艺术画在了…
梵高自画像油画,每一幅都值得细细品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