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游大散关
雨游大散关

雨游大散关本报记者 彭一鹏

  6月18日,雨。几日来阴沉闷热的天气终于得到了缓解。按照行程,我们顺渭河的支流清姜河考察。一路溯河而上,细雨绵绵。两岸的群山渐渐围拢,山势也越发陡峭,清姜河水边在这群山之间,蜿蜒流淌。

  车行约半小时,一道石崖挡住去路,山上旗帜招展,刀枪斧钺排列森森,仿古的城墙垛子在雨中更显深灰,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大散关。

  大散关距离宝鸡市区19.5公里,关中四关之一,因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所以亦名散关。因其扼南北交通,自古为“川陕咽喉”。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都从此穿过。大散关遗址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长数十里,我们所看到的大散关,只是“冰山一角”。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早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是关中西南唯一要塞。自古以来由巴蜀、汉中出入关中必经之地,“关控陡绝”,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史记》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因而,这里也就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然而,大散关真正的辉煌还当属南宋时期。

  翻开史料,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建立南宋。与金国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而金军乘灭北宋之势数次南下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许多地区。1131年,金国意图打通入蜀通道,以蜀为跳板,进取关中。发兵十万攻打大散关。当时镇守大散关的吴玠、吴璘兄弟收散兵数千誓死守卫,最终利用地势打败金军十万大军,史称和尚原之战。这场战斗也成为影响我国历史的100场战斗之一。现在大散关还立有吴玠、吴璘兄弟二人的塑像。

  伴着细雨登上烽火台,纵目远眺,群山围拢,两山最窄处大概也不过百十米。抬头仰望,但见云雾蒸腾,将群山包裹。微风轻袭,云雾稍散,山峰微露峥嵘,但只一霎,云雾便再次将山峰笼罩。低头俯视,脚下云雾聚积,只见绿色白色相间,绿为树,白为雾,便将这千古雄关的沧桑历史淡淡掩藏。

  大散关地理位置特殊,从古到今,又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及普通百姓游览之地。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尤其是陆游,如今在大散关的第一景便是陆游像及陆游诗词。而那句脍炙人口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更成为了大散关的宣传标语。

  突然想起前两年的一部名叫《斯巴达三百勇士》的电影,约2500年前,同样是依靠地势以少战多,同样是将士一心、上下精诚,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叫埃彼阿提斯的人改变了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命运,让这三百勇士用血肉横飞。如今,他们的后人用一部电影来纪念他们,让这三百勇士为全世界的人们所敬仰,同时人们也知道了希腊的温泉关。还不到1000年前,吴玠、吴璘兄弟以大散关之利大败金军,但历史洪流的翻滚却让他们渐渐地在我们的视野中淡去。如果没有到过大散关,只凭陆游的诗句又有几人能想到这吴氏兄弟?仅凭几句诗,人们又怎能知道大散关在哪里呢?

  历史,是需要被铭刻和传颂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中,四关之中!
雨后大峡谷
群山挺拔 云雾缭绕
“川陕咽喉”一一今昔大散关
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散关在哪里?
铁马秋风大散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