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宋词, 却有三个作者, 成为词坛千古疑案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在古代,信息传播的技术尚较落后,诗词文章都是依靠口耳相传或纸张记载。但口耳相传总归会流为讹传或被遗忘,纸张书籍也很容易被水浸火烧虫蛀最终化为灰土。真正能够流传上千年的诗词,要么流传极广,脍炙人口;要么作者编纂了自己的诗集出版印刷,或被很多人抄录成册流传于世。

不过即便如此,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诗集词集野史笔记摘录也因版本众多而谬误颇多,甚至有的张冠李戴,有的讹传成真,有的一首诗词被收入多个诗人的集中等等。

点击加载图片

比如《唐诗三百首》中杜秋娘的《金缕衣》、《宋词三百首》中黄公绍的《青玉案》,本都是无名氏所作,原作者已不可考,却被张冠李戴入杜秋娘和黄公绍名下。

还有著名的《生查子元夕》既被收入欧阳修词集中,又被收入朱淑真词集中,至今都没能考证出作者是谁,成为千古悬案。

点击加载图片

诸如此类的存疑诗词比比皆是。譬如下面这首李清照的《浪淘沙》,就是一首扑朔迷离之作,存疑上千年,至今都不知到底是不是李清照所作。且先来欣赏这首佳作:

浪淘沙

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金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这首词最早记载在《草堂诗余》中,署名是无名氏。后来很多宋词选本笔记陆续选录了这首词,但大多署名欧阳修。而至近代画风突破,突然很多近代学者的著作中又称其为李清照所作,却又没有任何考证根据。

点击加载图片

所以这首词在现代虽仍被署名为李清照,却被列为存疑作品。究竟作者是谁,只怕是再也弄不清楚了。不过,词人扑朔迷离,词却是佳作。

词中上阕起句“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看似平淡实则沉痛。既是言风之来去无踪,又似乎是主人公正做着好梦却被风把好梦吹散,梦去无踪。

而被风吹醒之后,词人“画楼重上与谁同”,形单影孤,登楼独望。今昔对比,不由勾起了回忆:“记得金钗斜拨火,宝篆成空”!昔日与情人相伴的美好往事,俱都一起不复返了。更觉“与谁同”三字的深沉悲切。

点击加载图片

下阕转而写孤独登楼远望的情景:“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无意中透露出漂泊离乡的悲欢离合。而回首当年离乡之景,如今已是细雨烟霭,遮住了目光。唯有不远处“一江春浪”起伏,似乎让词人的愁思也为之起起伏伏,难以平静。

结尾一句“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悲中含愤,将国破、家亡的不幸全部付诸于湿了胸襟的泪水中,用力拧干将它弹向鸿雁,似乎要将满腔悲与愤、凄与苦都诉说给鸿雁,借鸿雁传书!

点击加载图片

从词意上看来,词人似乎经历了国破、离乡、夫亡、家散等等凄惨之事。确实与李清照的个人经历相似,且“金钗斜拨火,宝篆成空”等颇有些文化的闺帷趣事也与李清照的生活事迹贴合。由此可见,说此词为李清照所作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而若说是欧阳修所作,就显得有些牵强了。只是究竟作者是谁,没有明确的考据证据,却是不能一言定之了,只能暂时归为李清照的存疑词作。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清照 诗词
宋词有多美?李清照将初次相遇的美好写进词中,那是爱情的味道
她凭什么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看过她写的诗词,才明白什么是不可方物
郭宝华撰写千古词人李清照【上篇(1):绣面芙蓉一笑开】
酒酿佳句芳千古 独领风骚数百年
「千古才女」李清照32首诗词欣赏,挑一首你最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