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作交流】情动于心付诸联——打动人心的联作不容易见到,速速围观

山西张兴贵近照

      【个人简介】张兴贵,男,山西临县人,教育工作者,现为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副秘书长,联都论坛顾问,先后在国内征联中获奖300多次,发表楹联论文30多万字,有40多副对联悬挂于各地风景名胜区,多次出任国内征联评委。2015年以来,用以楹联为主的国粹文化打造了临县两个大型酒店文化。2018年秋季,到临县一中工作,致力于楹联进校园的探索,2019年秋季,在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创建崇文国学讲堂,开始系统地在校园实施楹联进课堂。

情动于心付诸联

文\张兴贵

    今天上午,我将我前几天在学校文化群语音讲的时长50分钟的《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发给一位文友。午饭时,她告诉我,从头到尾全部听了一遍,说是深有同感。这个内容中谈到写文章要做到以情动人时,我举了两副关于老家对联的例子。

    下午,文友让我把文字版的那两副对联发给她,说是最近身体欠佳的老母亲非常喜欢这两副对联,她陪着母亲重新听了我的语音。

    文友告诉我,她的母亲 因为身体欠佳,好几天不笑了,今天听了我的对联,终于笑了,文友说:谢谢你!

    听了文友的话,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的对联,给一位老母亲带去了欢乐。

    我的这两副对联是:

    其一

回家有感:

    春暖我重归,路逢父老问儿回,声声母语乡音,尽是亲情,还未到家心已醉;

    炕温人复卧,娘唤乳名呼饭熟,缕缕瓜香米味,满萦旧屋,不曾端碗嘴先馋。

    其二

回乡偶书

    老家根入石中,祖传之、父延之,任子孙继继承承,将其留住;

    素日风行坡上,春稼也、秋穑也,在冬夏思思念念,唤我归来。

    该联嵌入了我老家的村名——石坡。

    上述第一副对联,写于2016年初春,那时候我母亲还在世。那次回到老家,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已经八十多岁的长辈,看见我后,亲切地问到:兴贵,咪戏(临县方言:对孩子的昵称)回来了?

    说句实在话,那年已是五十周岁的我,好久不被别人称为孩子了,就这一句方言昵称,真的令我感动不已。回到家里,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正在回味着这句问候时,母亲做好了久违的南瓜小米饭,喊着我的乳名让吃饭,这一声乳名,再次让我心头一颤。饭后,我依据这一个昵称,一声乳名,写下了这副联。

    去年冬天,因为工作太忙,很长时间没有回去看望年迈且身体欠佳的老父亲。一天晚上,远在太原的小妹,在微信中告诉我,她和老父亲视频时,老父亲委婉地流露了想让我回去的意思,那一刻,好动感情的我眼睛湿润了。和小妹聊罢的第二天,我抽时间回了一趟老家,返回县城后,写下了《回乡偶书》这副联。

    说实话,这两副联,当我发到朋友圈后,好几个朋友和我说,看了你的联,真的流泪了。

    古人早就说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此,我深信不疑,所以,我的许多练笔联,取材与老家的人、物、事,因为它们经常打动我内心,形成对联以后,打动别人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更让我坚守一个自由创作对联的原则,那就是胡适先生说的,不做无病之呻吟!

    特此小记,与联友、文友们共勉!

近期热门文章回顾:
《联律通则》解读(中国楹联学会)
空谷诗钟社《诗钟简则》(第一版)
《中国对联作品集》(2020年卷)征稿启事
【楹联热点】《楹联博览》杂志征稿启事(赶紧收藏)
【2.28截止,以此为准】“施孝杯”首届全国征联大赛启事
“空谷诗钟社”第455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题:叶嘉莹】
“空谷诗钟社”第454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题:张桂梅】
【联逢对手】第344期出句:生意兴隆门市闹(佚名)
【联逢对手】第342期出句:东坡肘子,有苏味道(四川 胡德棒)
【联逢对手】第342期出句:苗田锄草十分苦【搓坨岁月】
【联理文章】白族对联文化初探——以大理地区为例(作者:潇湘妃子)
【犀利联评】错误百出——贾平凹联作品鉴(作者:老黄牛)
【犀利联评】甘肃武威,令人咋舌的“神联”,打了谁的脸?
【公示】第七届“梦圆华夏·美在南丹”迎春诗联大赛评选结果公示
【百无聊赖乱题联】偶题十联(山西 张兴贵)
【名家新作】联题唐代雅号诗人(山西 张兴贵)
《简说挽联兼谈其创作》(附张兴贵撰挽联一组60副)
张兴贵题二十四节气联
对联:该远离趋同思维【作者:张兴贵】
《简说挽联兼谈其创作》(附张兴贵撰挽联一组60副)
知名联家张兴贵先生之母挽联集
知名联家张兴贵先生之母挽联集(续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联坛一黑马———《瘦骨轩联稿》序
漫谈对联
【创作交流】​联语不负老家情——老家初春即景联作构思过程
诗词对联基础资料汇编(二)
年幼时,母亲出家为尼,成年后他去寻母,母亲却说...
楹联名家谈楹联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