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心!这样的艺术珍宝,再不保护就永远消失了。
userphoto

2024.05.06 上海

关注

       民间文物保护问题,看似国家重视,其实感觉都是在回避。都忌讳谈民藏保护这个话题。在可移动文物方面,单从材料的保护难易方面考虑,陶器这一个序列的文物,需要国家加大力度,来重点拯救保护民间遗存的各类古代陶器。

      这一块最难保存和收藏。加之这些东西不值钱,民间也不去重视。一来二去,藏着藏着,就打烂了,就粉化了,就遗弃了。

      其实,这些古代陶器,各个都是精美的艺术品。

      比如,今天介绍的唐代无釉彩绘陶牛。就是一件难道的艺术精品。

      尤其是唐代的陶器,是我国陶器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是曾经的远古彩陶,它让我们好奇和着迷。第二个陶器制作高峰期,是秦汉时期的釉陶。这个时期的陶器,多用于随葬品。他们的出现,让我们见证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生活场景。及到了唐代,陶器进入第三个高峰期。这个时候,新创烧的唐三彩,最耀眼。一经出现,就轰动当今整个世界。

       但是,唐代无釉彩绘陶器,我们了解的就不多。其实,这些无釉陶器的艺术水平也是很高的。因为易碎,难以保存。我们平时很少见到了。唐代这件无釉彩绘陶牛,艺术魅力就是空前绝后的。

       平时,我们在博物馆展览中,类似唐代这样的陶器,也是很少看见的。上海博物馆就有一件唐代的陶牛。感觉就很传神。

       不过,通过仔细观察、对比,笔者介绍的这一件唐代彩绘陶牛,似乎更牛逼一些。

       因为陶器收藏是小众的群体。加之这些都是文物级别的。大家都忌讳。偶尔在市场上见了,也不去过多关注和收藏。

      平时,我们对于陶器方面的知识也缺乏了解。笔者就简单科普一下吧。陶器从烧造温度上区分,分为硬陶和软陶。从陶器上的釉衣有无来区分,分为无釉陶器和彩绘陶器。

      像笔者介绍的这一件唐代陶器,就是无釉的彩陶。

       其实,这一件唐代彩陶,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施化妆土的无釉彩绘陶器。像施化妆土工艺,在陶器上的运用,很少见。

       据瓷器研究专家秦大树教授,在《瓷器化妆土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一文中讲:“化妆土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较细的瓷土或专门选用的高铝低铁原料调成的一种泥浆。窑工将化妆土加施在胎体质地较粗糙或胎色较深的瓷器的胎釉之间,以改善瓷器的质量,并起到美化瓷器或改变瓷器呈色的作用”。这一件就是具体例证。秦大树说,古人研究出化妆土技术,可能是在西晋时期的浙江婺州窑。但是,化妆土运用到陶器上,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

       唐代以前的陶器上施没有施化妆土,现在不得而知。唐代的陶器上施化妆土,从历史研究方面考量,感觉价值就大一些。

       可是,民间收藏的陶器,因为不能够很好的保护。就亟待国家伸出手来,来抢救,来保护。

      无奈呀,笔者呐喊声小、言轻。每一次呼叫,都是淹没在狂风暴雨中,在大风中,感觉那样的无力和无影无踪。

       真心痛,这些消失的艺术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盖罐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集萃
万年前的绚烂云霞:世界最早的彩陶
宜兴紫砂陶的“五朵金花“
瓷旧弥新,绝色釉惑
中国陶艺的发展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