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名著对于“三焦”的认识举隅,有形无形之辨

《外经微言·三焦火篇》

少师曰:三焦无形,其火安生乎?岐伯曰:三焦称腑,虚腑也无腑而称腑,有随寓为家之义。故逢木则生,逢火则旺,即逢金逢土,亦不相仇而相得,总欲窃各脏腑之气以自旺也。少师曰:三焦耗脏腑之气,宜为各脏腑之所绝矣,何以反亲之也?岐伯曰,各脏腑之气,非三焦不能通达上下,故乐其来亲而益之以气,即有偷窃,亦安焉而不问也。少师曰:各脏腑乐与三焦相亲,然三焦乐与何脏腑为更亲乎?岐伯曰:最亲者,胆木也。胆与肝为表里,是肝胆为三焦之母,即三焦之家也。无家而寄生于母家,不无府而有府乎。然而三焦之性喜动恶静,上下同流,不乐安居于母宅,又不可谓肝胆之宫竟是三焦之府也。少师曰:三焦,火也,火必畏水,何故与水亲乎?岐伯曰:三焦之火最善制水,非亲水而喜入于水也,盖水无火气之温则水成寒水矣。寒水何以化物。故肾中之水得三焦之火而生,膀胱之水得三焦之火而化,火与水合,实有既济之欢也。但恐火过于热,制水太甚,水不得益而得损,必有干燥之苦也。少师曰:然则何以治之?岐伯曰:泻火而水自流也。少师曰:三焦无腑,泻三焦之火,何从而泻之?岐伯曰:视助火之脏腑以泻之,即所以泻三焦也。少师曰:善。

《医学真传·三焦》

三焦者,上、中、下少阳之气所主也。五脏合五腑,三焦一腑无脏与合,故曰是孤之腑也。不但无脏与合,而三焦之腑,且将两脏;将,犹偕也,是以腑而并脏也。不但将两脏,而六腑之气,俱合三焦,故又曰是六腑之所与合者。是三焦之气,合脏合腑,彻上彻下,彻外彻内,人身莫大之腑也。证之经论,其理自明。《灵枢·本俞》论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以明五脏合五腑。其三焦一腑,下属肾,上连肺,将乎两脏。经云: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谓少阳主三焦,下焦将肾脏,上焦将肺脏也。虽将两脏,职不离腑,故又云: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由此推之,则三焦为中渎腑,属膀胱而出水道,无脏与合,是孤之腑也。孤者,独也,谓独任其上、中,下之化机也。既曰将乎两脏,又曰六腑与合,是三焦一腑,则较之诸腑而独尊,岂如一腑合一脏而已耶!仲师云:肌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荣卫不相将,则三焦无所仰,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又云:三焦各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仲师之言,即《灵枢经》所云上焦出胃上口,中焦并胃中,下焦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者是也。经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合观经论,则上脘、中脘、下脘,即上焦、中焦、下焦也;三焦所出之部,即三焦所归之部也。三焦虽无有形之腑,实有所出所归之部,抑且彻上彻下,彻外彻内,较诸腑而尤尊也。昔人不体经论,有谓三焦无脏空有名者,有谓三焦属命门,有脏有名者,各执臆说,聚论不休。观诸经论,其义自明,有形无形,可以悟矣。

《三因极-病证方论·三焦精腑辩证》

古人谓左肾为肾脏,其腑膀胱;右肾为命门,其腑三焦。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所以《经》云∶丈夫藏精,女子系胞。以理推之,三焦当如上说,有形可见为是。扁鹊乃云∶三焦有位无形,其意以为上中二焦,如沤如雾,下焦如渎,不可遍见,故曰有位无形。而王叔和辈,失其旨意,遽云无状,空有名,俾后辈承缪不已。且名以名实,无实奚名,果其无形,尚何以藏精系胞为哉。其所谓三焦者何也?上焦在膻中,内应心;中焦在中脘,内应脾;下焦在脐下,即肾间动气,分布人身,有上中下之异。

《备急千金要方·三焦脉论第四》

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而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之间,不可不知也。三焦名中清之腑,别号玉海。水道出属膀胱合者,虽合而不同。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腑,而营出中焦,卫出上焦。营者络脉之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其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此事难知·问三焦有几》

《灵枢》云:脐下膀胱至足,为足三焦。右手尺脉为命门,包络同胗,此包络亦有三焦之称,为命门之火,游行于五脏之间,主持于内也。手三焦主持上也,足三焦主持下也,上、中、下三焦通为一气,卫于身也,为外护。既已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状也,呼为三焦有名也,以为无状可呼?经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也,却是有形状,何以然?上焦者,主内而不出;中焦者,主腐热水谷;下焦者,主出而不纳。故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也。手经者,主持上也;足经者,主持下也;命门者,主持中也。为卫者,护持外也。三焦元气为父之气散也,包络相从母也,并行而不相离,母之元气也,故俱会于胸中。经云:膻中之分,父母居之,气之海也,如天地之尊,不系五形。

《诸病源候论·三焦考论》

三焦者,上焦、中焦、下焦是也。上焦之气,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鬲,布胸内,走掖,循太阴之分而行,上至舌,下至足阳明,常与荣卫俱行,主内而不出也。

中焦之气,亦并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此受气者,泌糟粕,承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主不上不下也。

下焦之气,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主出而不内。故水谷常并居于胃,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也。谓此三气,焦干水谷,分别清浊,故名三焦。三焦为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三指禅·三焦辨》

《难经》注三焦,一则曰∶有名无形,与手厥阴相表里。再则曰∶有名无形,其经属手少阳。词旨极为明白。叔和定《脉经》,因之以立论,可谓善于祖述矣。考三焦之功用,乃人身最关要之腑,如天地之三元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之气,而为诸气之宗。以其资生于肾,与肾合气,肾为原气之正,三焦为原气之别,并命门而居,候脉者,亦候之右尺,可谓深知经脉者。余谓不然,上焦主内而不出,其治为膻中;中焦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主出而不内,其治在脐下一寸。既平列上、中、下三焦,候脉自宜候寸、关、尺三部。

《经络考·三焦手少阳脉》

经本有名有形,其经络起于手第四指之关冲穴,而止于面部之耳后丝竹空,其府附乎右肾。后世以为无状有名者非。其祸始于秦越人,而成于王叔和也。其脉见于右手尺部,厥阴、心包络为表里。《素问》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外台秘要·三焦脉病论二首》

《删繁》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脾胃之间,不可不知也。凡上焦三管反射者,通三焦名,中清之腑也,别号玉海、水道,出属膀胱,合者虽合而不同。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之腑也。而营出中焦,卫出上焦。(荣者是络脉之气道,卫者是经脉之气道也。)上焦如雾,(雾者,霏霏起上也。)起于胃上管,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循足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以荣卫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日夜五十周身,周而复始,大会于手太阴。手少阳也,主心肺之病,内而不出。人有热则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手,皆不循卫气之道而出。盖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故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名曰漏泄。其病则肘掌痛,食先吐而后下,气不续胸,膈间厌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也;寒则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若实则上绝于心,若虚则引气于肺。(出第四卷中。《千金》同)

《医学启源·三焦》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上下内外左右皆通也。其于灌体周身,和内调外,荣养左右,宣通上下,莫大于此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泄,名虽三而归其一,有其名而无其形,亦号孤独之府。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中,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也。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

《医理真传·三焦部位说》

上焦统心肺之气,至膈膜;中焦统脾胃之气,自膈膜下起而至脐中;下焦统肝肾之气,自脐中起而至足。上焦天也(即上元)。中焦地也(即中元)。下焦水也(即下元)。天气下降于地,由地而入水;水气上升于地,由地而至于天。故曰:“地也者,调和阴阳之枢机也。”三焦之气,分而为三,合而为一,乃人身最关要之府,一气不舒,则三气不畅,此气机自然之理。学者即在这三焦气上探取化机,药品性味探取化机,便得调和阴阳之道也

《医宗金鉴·三焦经文》

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又云:是经少血多气。

《中藏经》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

《类经·脏腑有相合,三焦曰孤腑》

《灵枢·本输篇》)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少阳,三焦也。三焦之正脉指天,散于胸中,而肾脉亦上连于肺;三焦之下腧属于膀胱,而膀胱为肾之合,故三焦亦属乎肾也。然三焦为中渎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肾以水脏而领水府,理之当然,故肾得兼将两脏。将,领也。两脏,腑亦可以言脏也。《本脏篇》曰:肾合三焦膀胱。其义即此。)

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中渎者,谓如川如渎,源流皆出其中也。即水谷之入于口,出于便,自上而下,必历三焦,故曰中渎之府,水道出焉。膀胱受三焦之水,而当其疏泄之道,气本相依,体同一类,故三焦下腧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也。然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之府也。)

【愚按】:本篇之表里相配者,肺合大肠皆金也,心合小肠皆火也,肝合胆皆木也,脾合胃皆土也,肾合膀胱皆水也;惟三焦者,虽为水渎之府,而实总护诸阳,亦称相火,是又水中之火府。故在本篇曰三焦属膀胱,在《血气形志篇》曰少阳与心主为表里。盖其在下者为阴,属膀胱而合肾水;在上者为阳,合包络而通心火。此三焦之所以际上极下,象同六合,而无所不包也。观本篇六腑之别,极为明显。以其皆有盛贮,因名为府;而三焦者曰中渎之府,是孤之府,分明确有一府。盖即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故有中渎是孤之名,而亦有大府之形。《难经》谓其有名无形,诚一失也。是盖譬之探囊以计物,而忘其囊之为物耳。遂致后世纷纷,无所凭据,有分为前后三焦者,有言为肾旁之脂者,即如东垣之明,亦以手三焦足三焦分而为二。夫以一三焦,尚云其无形,而诸论不一,又何三焦之多也?画蛇添足,愈多愈失矣,后世之疑将焉释哉?余因著有《三焦包络命门辨》,以求正于后之君子焉。详见《附翼》第三卷。)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焦考》

认为三焦即网油,其根蒂连于命门。

《内经·论勇篇》谓:“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三焦理纵。”

《内经·胀论篇》谓:“三焦胀者,气满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内经·本藏篇》谓:“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毛者,三焦膀胱结。”。

扁鹊谓,肾间动气为三焦之原。夫肾间动气之处即相火也。为网油即是三焦,其根蒂与命门相连,故命门中之动气,可为三焦之原也。

又王叔和《脉经》,相火、三焦、心胞之脉皆诊于右尺,后世论脉者多非之。及观唐氏三焦即网油,其根蒂连于命门之说,乃知三焦与心胞皆与相火同生于命门,故可同诊于右尺。叔和晋人,去古未远,其著《脉经》定有师传,必非凭空拟议。先贤、后贤合符同揆,《脉经》得唐氏之说而《脉经》可信,即唐氏之说征以《脉经》之部位而亦可确信也。

又徐灵胎谓:“《内经》言三焦者不一,皆历言其纹理厚薄与其出入贯布,况既谓之腑,则明是藏蓄泌泻之具。但其周布上下,包括脏腑,非若五腑之形各自成体也。”观徐氏之论三焦,虽未明言三焦即是网油,而究其周布上下,包括脏腑,非若五腑之形各自成体数语,尽形容出网油之状,特当时无网油之名词,故为名言出网油即三焦耳。徐氏于医学考核最精,其所言者,固非无根据而虚为拟议也。

陈无择谓:“三焦是脐下脂膜。”是明指网油为三焦矣。

综上可以看出,还是三焦有形更有理论依据,三焦的功能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即《中藏经》所说的三元之气,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焦乃为元气、水谷之通道 正确处理三焦之火
如何理解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祖气、宗气、元气、营气、卫气【转】
禅一谈武(八段锦8)
“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的根源
疑难杂症找三焦 三焦究竟该怎么理解看完就懂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