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画家——陈洪绶作品集粹

陈洪绶 雅集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图为横幅,居中置一石案,案上端放一尊雕琢精致的观音造像和供佛用的水盂、香炉、花瓶。案前一高士,面对造像,盘坐于兽皮之上,展卷吟读。从图中署名可知,即为米万锺仲诏。紧挨他右侧,趺坐在蒲团之上,对着米仲诏若有所指的,就是愚庵和尚。在愚庵和尚之后,王静虚双手微握,鞠身而立。陶幼美扶杖伏案,黄昭素正襟危坐。陶君奭则背身侧首,安坐于树荫之下。在米仲诏左侧的老树丛中,依次坐着三位高士。陶周望侧身依树,手指微微拈须。袁伯修双手垂拱,端庄静穆。而袁中郎则两手支杖,身体向前微倾。画中所有人物,虽各具姿态,都沉浸在米仲诏的吟读声中。

按史籍记载,图中人物除愚庵和尚外大多生活于明万历年间,曾仕宦明廷。公务之余,雅好读诗说文,挥毫弄墨,在当时颇著声望。其中袁宗道、袁宏道兄弟俩,因力排王阳明、李东阳学说而倡导唐白乐天、宋苏轼诗体,被世目为公安派。此图即是描绘当时的社会艺文名流聚首雅集的情景,他们大多为陈洪绶所熟知,因此全图用较为写实之法,以米仲诏为中心,展现了特定环境中各个人物的典型特征。可以看出,人物形象,都经过精心描绘,在形似基础上,力求突出名士风度,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逼真动态。这一形式,与常见陈洪绶夸张画格,躯干伟岸形象殊有不同,显露了陈洪绶精湛深厚的写实功底。可以断定,画家是怀着对这些名士的崇仰感悟,来绘制画幅的。

画中人物用白描勾勒,线条清圆细劲,有李公麟的笔意。他以吸取赵孟頫把书法融化到画法上为基础,熔铸变化,产生出自己独特的运笔方法,从而使他的线条即使是淡毫轻墨,也具有浓重的金石味。同时代的崔子忠,虽也以白描人物著称,并有“南陈北崔”之誉,与陈洪绶相比,则又略逊一筹了。此图的另一特点是,林木苍郁,湖石奇秀,布景优美,力求创造典雅环境。而在技法上,以工带写,远师王蒙,近法蓝瑛,取王蒙之苍润,去蓝瑛之媚俗,融会贯通,达到醇厚拙对的艺术效果。在整个画面中,情景交融,庄重淡泊,起了重要的陪衬、烘托作用。

陈洪绶能师古,主张博学古人之长。在为林仲青画《溪山清夏图》卷的题识中,他写道:“今人作家,学宋者失之匠,何也?不带唐法也;学元者失之野,何也?不溯宋源也。如以唐之韵,运宋之板;宋之理,得元之格,则大成矣。”可见,他博览宋、元名迹,是为了探究传统正脉,使画学振兴,师古而不泥古。因此认为只有兼唐、宋、元人之长而尽去其短,才可“横行天下”。这就是他的艺术思想。而《雅集图》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创作实践。

《雅集图》卷,纵29.8厘米,横98.4厘米。右上署“僧悔为去病道人作”。钤:“悔迟”、“弗迟”,白文联珠印。画中收藏印鉴有:“陶渻之印”白文印,“去病父”朱文印, 以及“沈氏藏印”、“梅花堂”、“云门读书处”、“西遯遯”等印。现藏上海博物馆。

陈洪绶(1598-1652),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代末年杰出的画家。入清后,又自号悔迟。擅画山水、花鸟、人物,尤以人物故事画称著,能一变明代传统的表现形式,以夸张之法,塑造奇崛不凡的形象,开创了孤傲倔强的独特风貌。他晚年所作人物,造型益趋夸张,面宠方中带圆,下颌丰满,粗眉下炯炯的眼神和魁伟的躯干,显露了画中人的胸襟和面貌。他一生处于社会动荡变革时期,入清后又险遭不测,生活贫困,时而落到家中无米为炊的境地。因此,愤世嫉俗,常以画寓情,寄托他的政治理想。他的传世画迹较多,其中不少是歌颂英雄好汉和高人逸士的。如《水浒叶子》中的梁山泊英雄,《楚辞述注》插图中屈原形象,以及《六逸图》、《隐居十六观》中的高士。当时及后来的影响,都很深远。这幅《雅集图》是他的代表作。

陈洪绶 品茶图

《品茶图》又称《停琴啜茗图》,画面典雅简洁,人物造型高古,衣纹细劲圆润。读陈洪绶《品茶图》,至少能读出三点明代茶事信息:

第一,明代茶的品饮方式流行撮泡法。明代茶叶制作由团饼茶改为散茶,改蒸青为炒青。由此,品饮方式也从末茶烹煮或冲点改为散茶全叶沏泡。《品茶图》中茶炉上搁有一把单柄平底砂壶,炉旁又有一把紫砂壶,显然炉上的壶是煮水,炉旁的壶是泡茶,两人手上的是品茶盏。这种撮泡法一直沿袭至今。

第二,紫砂壶茶具进入了兴盛期。宜兴的紫砂陶艺可以追溯到唐宋,甚至更早的东吴、西晋。但当时紫砂陶艺与茶没有多大关系,或者只是一种取水盛水的器具。明代散茶兴起,新的撮泡法流行,泡茶的茶壶才真正出现。紫砂茶壶因其良好的实用功能,而且以俗入雅,以平出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受到了士大夫文人的喜爱,有的还参与壶的设计制作。明人诗词和绘画中就有很多咏赞或描绘紫砂茶壶的,如唐寅《事茗图》的茅屋中有一伏案读书之士,案上置的是紫砂提梁壶。仇英的《松溪论画图》中一只在炉上煮的也是紫砂罐。

第三,文人品茶讲究环境的选择与营造。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列出他所认为的最佳茶境为: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娱,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冯可宾在《岕茶笺》中也提出:“宜茶”的十三境:无事,佳客,吟咏,挥翰,倘佯,睡起,宿酲,清供,精舍,会心,赏鉴,文僮。

明 陈洪绶 晋爵图卷 绢本设色 纵24.2cm 横2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陈洪绶画于南高峰。”钤“陈洪绶印”。鉴藏印钤“高陵私印”。此图在素绢上清绘了19位人物,其中的17位面向左侧,或作揖,或执礼,一起恭贺画卷左端的红袍男子加官晋爵。此图布局讲究,人物的聚散组合别具匠心,疏密有致,宾主分明,有起有伏,有开有合。设色匀净淡雅,卷尾主人公身着红袍,格外醒目。人物形象夸张,刻画细致,衣纹简练,线条细劲有力,间有方折用笔,极具画家的个人风格。陈洪绶早年曾致力于谋取功名,晋爵图应是他喜爱的绘画题材。从画法和题材方面判断,此图应为陈氏早期作品。加官晋爵虽为世俗场面,但在陈洪绶的笔下却别具一格。

陈洪绶 南生鲁四乐图 绢本设色 纵308厘米 横2895厘米 瑞士苏黎世瑞特保格博物馆藏

明 陈洪绶 百寿图卷 大英博物馆藏

明 陳洪綬(传) 揭缽圖

陈洪绶 竹林七贤

陈洪绶 童子礼佛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

陳洪綬 喬松仙壽圖 台北故宫藏'

陈洪绶 米芾拜石图

陳洪綬 歌诗图

陈洪绶 斗草图

陈洪绶 眷秋图 美国私人藏

陈洪绶 饮酒读骚图

陈洪绶 松下读书图

陈洪绶 授徒图 美国加州大学美术馆藏

陈洪绶 麻姑献寿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洪绶 唏发图 重庆市博物馆藏

陈洪绶 芝僊祝寿图

陈洪绶 闲雅如意图

陈洪绶 对镜仕女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明 陈洪绶 摘梅高士图

陈洪绶 卢同与丑奴图轴 佳士得拍品

陈洪绶 桐荫仕女图

陈洪绶 对讲图

陈洪绶 蕉林酌酒图 天津博物馆藏

陈洪绶 人物 设色绢本

陈洪绶山水花鸟

明 陈洪绶 荷花鸳鸯图 绢本设色 183×98.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荷花鸳鸯图》陈洪绶早年时的作品。此图以荷花为题,画上4朵荷花,由含苞欲放到花蕾初绽,从含露朝阳到争艳怒放,形象丰富地展示了荷花的多姿多彩。而荷叶的俯仰截掩则映衬其“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拟人化风范。一块形状奇怪的太湖石,立在荷叶丛中。

两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正欲向一朵荷花飞去,而另一只早已停留在花心之上,一动一静,互为呼应。莲叶的婀娜多姿,荷花的娇艳欲滴,与古石的瘦硬层叠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作者的笔下却被结合得十分自然。一对鸳鸯在水面戏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正隐伏于石后的荷叶上觊觎甲虫,弓身欲动,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意趣。在这幅图中,作者用笔工致而不显刻板,着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腻,画风素洁明快,既有应物象形的写生功底,又不乏变幻合宜的适度夸张。

图中水面上的青萍(叶),星星点点,集聚在水畔的鸳鸯、荷叶、枝干乃至岩石脚周围,将全图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全图布局周密不苟而灵动,工笔又辅以写意,是陈洪绶工笔重彩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陈洪绶 梅花山鸟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124.3公分 横:49.6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陈洪绶 杂画黄流巨津图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洪绶 杂画(册页八开)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陳洪綬 花蝶圖

陈洪绶 五浊山图 (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陈洪绶 幽亭听泉图

陈洪绶 瓶花图 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陈洪绶 松下读书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洪绶 梅石图 北京故宫

陈洪绶 烹茶图 扇面 金笺设色(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陈洪绶 桃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名家名画~陈洪绶
【名家名画】明 · 陈洪绶画选
明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花鸟、人物图。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111P)【下】
陈洪绶《抚琴图》立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