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兰迪的绘画世界

-乔治·莫兰迪- GIORGIO MORANDI

生平:1890年7月20日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1964年6月18日卒于博洛尼亚

艺术特色:以水壶、瓶子和其他器皿为素材的静物画;宁静、富于沉思冥想的画面,带来心理和诗意的共鸣

代表作:《静物》1946(藏于英国伦敦泰特艺术收藏馆);

《静物》1949(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静物》1962(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静物》1962(藏于苏格兰爱丁堡国立美术馆)

尽管莫兰迪从未觉得自己是个苦行僧,但人们却认为他那种为20世纪绘画艺术做出贡献的特质是源自于他的自我放逐和静心修为。在现代主义运动的进程中,各色的艺术运动为争逐地位名声而喧噪一时,但莫兰迪的艺术却因其沉静且显而易见的淡漠气质,与热闹喧嚣的世界相去甚远。这或许是因为莫兰迪终其一生都是在故乡的一所小画室默默创造,其一生只有一次意大利境外旅行。

莫兰迪最初与意大利的超自然派(形而上学派)有所关联,而他早期的数幅静物画对该绘画流派也略有贡献。不过,这些画作虽然试图避开真实世界,但可以看出这种努力则是并非情愿的。及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莫兰迪与形而上学派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复存在。此后,他就一直坚持自己对于绘画艺术本真的探寻,完全避免因被先入为主的风格羁绊而做出妥协。

莫兰迪画室一角

莫兰迪在有生之年得到了评论界的首肯。他在1939年罗马的四年展上荣膺绘画类目第二名;在1948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摘得绘画头等大奖。但他对作品赢得关注却有些不适应及不安。这些画作本身是静物的微妙组合与排列,其中的瓶、罐。厨房用具和碗碟都呈现为器物本身,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器物上如有标签,莫兰迪也都悉数除去,以便能专注于主体事物自身的形态。他的画作中那静默超然但强烈的本真观感是对事物本质的冥想禅思,比如《静物》(1958)。正是莫兰迪此种对艺术探求的独特特质保证了他持续创作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哥特弗莱德-勃姆在他的《乔治-莫兰迪的艺术观念》一文中写道:莫兰迪在他的“形而上”时期借用了这一异质,他着迷于塞尚对想象、构成和创造的拒绝。 以上哥特弗莱德-勃姆的这段文字,对理解莫兰迪的绘画十分重要。

莫兰迪的艺术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西方评论界认为,莫兰迪的画关注的是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态。 宋人的求“理”、元人的求“逸”、明清人的“复古”,在绘画的作品上呈现得很明显。“画如其人”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在中国是这样,在西方亦是。艺理相谐,殊途同归。这位意大利静物画家乔治·莫兰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

莫兰迪一生孤寂、平凡,厮守着生活中的坛坛罐罐,用静物演绎艺术的真谛。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

世界很复杂,但是艺术家不是要还原世界而是通过事物来创作自己心灵的世界。从莫兰迪作品中那些反复排列、形状单纯的瓶子就可以完全理解。通过画面,使人明白,作品创作的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是否给人有想法。

看莫兰迪的画时,人会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静下来,直透人的心灵。这种安静,在莫兰迪看是随意摆置的各种方向的笔触。在整个画面中,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视觉的完美平衡,是莫兰迪随意组合坛坛罐罐后所追求的艺术方向。莫兰迪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

莫兰迪这种力求探寻最平凡状态中深层意识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在有意无意间也和中国文人士大夫画家的意志达成了一致。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莫兰迪通过画静物、风景,在现实的物象和心中的自然中找差距,表现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莫兰迪的瓶瓶罐罐和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异曲同工。可见,东西方艺术家,追求的艺术境界都是一样的。

莫兰迪的画是以智慧和感觉创造自己的艺术形象。他摒弃了玄学化的球体、多面体,只要有几件日常用品就已心满意足了。他只要把生活中的杯子、盘子和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造成最奇特、最简洁、最和谐美的气氛。在莫兰迪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几幅画上,隐约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形象,尽管遮挡着事物的是一些变幻的弧影、模糊的污迹、水融性的形象,但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事物,譬如高楼、或者家具、或者器皿,正是事物表面的位移带来了认识之于存在的偏离,这种位移是谁造成的呢?从莫兰迪的画上,人们似乎难以发现灾难的影子,感觉得到的似乎是时间造成了变化。

欣赏莫兰迪的绘画世界,首先就会被他的色彩—更确切地说,是色调—吸引。他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在他的画面上,每一个色块都是灰暗的中间色。然而,这些孤立看来都毫无神气的颜色,经他的巧妙摆弄,不但不脏,不闷,反而熠熠生辉,显得高雅精致,浑然天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治·莫兰迪《静物》(1941年作)
这位高级灰的鼻祖、绘画大师,给我们留了什么样的水彩?
莫兰迪和“莫兰迪色”
以画观物,以物映画|看“物之灵光”再次召回
油画世界:乔治·莫兰迪的静物画
【写生啦】莫兰迪的一缕花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