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剧说了公道话,原生家庭问题怎能把锅都丢给家长?

当我们探讨「原生家庭」这个话题的时候,似乎总是把重点放在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上,但这其实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问题,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现的矛盾。

最近刚刚上线的剧集《小欢喜》就关注到了这个议题,它的故事从三个北京家庭展开,每个家庭里的孩子都即将面临高考,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就意味着,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们也同样进入了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

剧中的每一个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亲方圆、母亲童文洁、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气氛最轻松的一家,因为方圆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这种轻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得古灵精怪,但就是心思没放在学习上。

方家

和乔卫东离婚后的单亲母亲宋倩独自带着女儿乔英子长大,她对女儿管教严厉,乔英子也因此成为了三个孩子中成绩最好的一个,但却在母亲的管控下充满压力。

宋倩和乔英子

季胜利、刘静由于忙于工作,一直把儿子季杨杨寄养在亲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儿子身边,却发现他们已经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季家三口

三个家庭在幸福的时候都是相似的,在纷争的时候却各有各的烦恼。

因为孩子是亲子关系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时候处于弱势,所以我们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亲子关系中的这些问题,而常常会忽略了父母一辈其实也面临着庞大的、来自现实生活与成人世界的压力和问题。

这也是《小欢喜》所提供给我们的看待亲子关系的另外一种视角: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实际是自己人生遇到的问题的折射。

那些沟通障碍甚至矛盾对立,往往是因为身兼着多重身份的父母,会无意识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虑情绪转嫁给子女。

比如童文洁,她不仅是个职场女性,更是个妈妈,必须在职场和家庭之间斡旋,两头都要照顾。你能在很多细节里看到她在这两种身份之间的转换。

像是在第一集开始不久,当她接到电话听到孩子打架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人没事儿吧?」完全就是身为母亲那种以孩子为第一优先级的状态——

但在办公室里,她还得面对女同事对已婚职场女性的恶意,对方说她是「家庭妇女」——

而日常里她总是高跟鞋,只有在办公室,离开社交场所之后,才会把高跟鞋换成拖鞋,这是职场女性才懂的细节——

长期处在这种职场中焦虑、高压、攀比的环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还不好好学习,跟别人打架,也难怪童文洁会把这种工作环境中的竞争心态转移,拿儿子方一凡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说他「学习学习不灵,打架打架门清」——

而在单亲母亲宋倩这里,又是完全另一种状态。

由于婚姻的失败,再加上自己本来就是金牌老师,教出过很多优秀的学生,自然也就对女儿抱有更大的期望。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显的移情效应,对丈夫的失望与爱,婚姻失败的阴影,都被转换成了对女儿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乔英子的身上。

就从她不准乔英子和爸爸来往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来,她对女儿的过度管教,完全是一种恋人式的亲子关系。

到了季家这里,季胜利和刘静对季杨杨来说完全是对「空降父母」,他们是那种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长时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们想开始弥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了解他的赛车梦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做父母。

与此同时,身居官位的季胜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和季杨杨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关系,其实也折射出了季胜利在工作上面临的瓶颈和人生上面临的中年危机,他所代表的,是在职场上有所成就但却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辈,到了中年以后重新平衡职场和家庭的关系时所面临的困境。

由此,以这三个家庭为圆心的《小欢喜》,看起来是在说三个家庭在面对高考时候的种种纷争,实际上谱写的是一出中国式家长的焦虑史。

家长也是人,他们也有人生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焦虑。这里面的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也都极力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对孩子好,但问题恰好就出在这个「自己认为对的方式」上。

换句话说,就是「为你好」的教育方式。

从根本来说,这也正是中国式家长焦虑的来源。你会看到剧中借由了很多相当有共鸣的现实节点,来详细表现了这种中国式家长的焦虑。

比如宋倩好不容易陪着乔英子去看一场电影,本来是为了让她放松,在得女儿其实早就知道电影内容以后,觉得这简直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母女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比如童文洁为了让儿子把成绩拉上来,整个暑假都给他报了补习班。

比如季胜利又想关心儿子的情况,想进微信家长群,但又怕其他同学的家长求他办事,最终还是作罢。

再比如乔英子热爱天文的梦想得不到妈妈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设法地满足她的愿望,给她买天文望远镜,支持她的梦想。

孩子们只需要学习,家长们却要面对更多的压力和选择,比如这三户人家所在的小区,刚好在学校对面,所以这个小区也就成了炙手可热的高考小区,到处都是出国留学的广告。

中介则道出了更多的现实,「每年到这个时候,半个小区的人他要搬出去,又有半个小区的人要搬进来」,就是对当下声势浩大的家长陪读现象的侧面展现。

当你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你就会真的觉得,这就是发生在你身边的高考故事,相当真实和接地气。也正是在这些细节里,我们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差异。

这其实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作为上一代人的父母辈,其实已经和现在这个时代有了价值观的差异,就好像童文洁总在教育方一凡的时候,说起当年自己和方圆学习如何如何好,就是一种还停留在过去的表现。

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成绩的确是决定成功与否的最大因素之一,但现在的孩子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像方一凡那样喜欢摄影;可以像季杨杨那样心系赛车;也可以像乔英子那样爱好天文,对中国国家航天局充满向往。他们的未来,有着无数的可能。

而观念还停留在「成绩决定论」这种上一代价值观的父母一辈,自然就会和这样的孩子产生价值观的鸿沟。顺着《小欢喜》的剧情发展看下去,你也就会发现这种价值观鸿沟的体现。

是否尊重孩子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否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是否用社会环境关于优秀那种单一的主流价值观来捆绑孩子,是决定他们亲子关系走向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家长们也会慢慢明白,孩子的梦想并不是一件可以被定制、被修改、被决定的东西,它应该只属于孩子自己,那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决定了他们会从少年成长为什么样的大人的关键。

而最终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家长们,也就会直面自己的焦虑,迎来属于成年人的成长。

孩子们的成长,是一个逐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而家长们的成长,甚至比这还要难。

因为他们需要走出舒适区和安全区,打破自己运行了几十年的价值观,学着理解这个新世界的运行规则,也学着理解自己的孩子。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小欢喜》通过这些成长所让我们看到的,是新一代中国家长的精神面貌,他们不拘泥于过去的框架,心中有理想、更有世界,而由此被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心中有理想、有世界的新一代。

他们就是这世界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欢喜》大结局!反思乔英子的抑郁症原因,千万个家庭都有
“我都是为你好”——为何这句话养废了中国孩子?
《小欢喜》:合适的教育才是高级的教育
教育并非单方面,《小欢喜》告诉我们,父母也需要学习
《小欢喜》大结局揭露扎心真相:每个孩子的归宿,都是原生家庭
《小欢喜》大结局暴露扎心真相:你的原生家庭,藏着你人生的归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