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项羽肯过江东,他有可能东山再起吗?

本       文       约 522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min

当年,项羽被刘邦的汉军逼到乌江边,面对可以渡江的小船,却毅然选择拒绝,最终冲入敌阵,自刎而死。

他为什么不肯渡江呢?假如过了江,他能东山再起吗?
相信这么想过的人,也都读过李清照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然,李清照写这首诗,是对丈夫赵明诚的行为的有感而发,但诗里面对项羽的那种感叹,确实也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项羽,你咋那么倔呢?如果坐船过江东,说不定就能东山再起呢?
问题就来了:

项羽当初如果真的过了江东,有没有可能卷土重来呢?
还是很难。
古人说,打胜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那就根据这三块来简单说下。

1


先说“天时”。
这个“天时”这里不指自然气候条件,我想借代指当时的时代大环境。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文末,以“太史公”的口吻发出感慨: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意思就是,“项羽他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怎么能发迹得那么突然?”
确实,项羽从公元前208年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经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仅仅花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威震诸侯,官拜上将军,成为了当时乱世中最强的实力派——项羽击败秦军后召见诸侯将领,将领们进入项羽大帐的军门时,都是一个个跪着用膝盖向前走的,没有一个人敢仰视。
那么,项羽凭什么能那么快建立霸业呢?
当然有他个人的因素,比如英勇善战,比如身先士卒,但我觉得绝对不能忽略一个“天时”——当时的大环境。
秦末暴政,政权被推翻是当时不可逆的历史大潮流。从陈胜、吴广的揭竿起义开始,各地的起义力量此起彼伏,而项梁和项羽只是其中的一股,当然,刘邦也是。所以这时候你只要有个人能力,再加上指挥得当,顺着大势,崛起的机会就相对多很多。

陈胜、吴广起义图
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你暂时落败,但重新崛起的概率依旧很大,因为当时毕竟还是一个乱世,没有绝对的强者。就像项羽的叔父项梁在定陶一战中兵败身死,但项羽依旧还能带着楚军东山再起。
但是六年之后,到了公元前202年,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环境呢?
从小环境看,当时的60万汉军将10万楚军围困在垓下,刘邦集团已经占有了绝对优势:除了刘邦自身的军队外,还有齐国的韩信,淮南的英布,燕国的韩广等近十个军事集团的支持,而项羽集团只有临江王共敖一家支持了(三年前的“彭城之战”后,这种对比正好是相反的)。
从大环境看,楚汉相争五年来,天下百姓已经受够了战争之苦,早就在渴望停止兵戈,过太平日子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楚和汉谁能消灭对方还天下太平,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是继续无休无尽地打下去,这和秦末各地揭竿而起的环境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点其实项羽自己也清楚。
在楚汉相持阶段,项羽曾向刘邦发出单挑邀约: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雄雌,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全国已经好几年没有太平日子了,都是因为我俩,我愿意和你单挑,决一雌雄,不要让天下百姓再因为我俩受苦了)


当然,这是项羽天真的一厢情愿,老谋深算的刘邦,怎么肯和你单挑呢?
但这也说明,在那个时代环境下,人心思定,项羽如果要回江东再次召集兵马,重起炉灶,再燃烽火,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关于“天时”,还有很重要一点:
公元前203年,项羽的楚军当时疲惫不堪,军粮又尽,于是被迫和刘邦议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双方休战。
鸿沟,是古运河名,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在汉代因为淤泥堵塞已经消失。但这个名字作为当时楚和汉的休战分界线而流传至今,并延伸出“鸿沟”这个意指事物间明显界限的词语,以及“楚河汉界”这个概念
然后项羽和刘邦是各自怎么做的呢?
项羽老老实实率楚军撤退了,正如他当年占绝对优势时,封刘邦为汉王,把他流放到汉中,却也信守诺言没有赶尽杀绝。
但刘邦呢?没多久就撕毁协议,派兵追击楚军,直到把对方置于死地。
因为刘邦也知道“天时”在自己手里。在自己占优势的情况下不对生死之敌赶尽杀绝,不就是养虎为患,最终害了自己吗?
所以,即便当初在乌江边,项羽听从乌江亭长的话坐船过江,又能怎样呢?
难道刘邦就会站在乌江边,对着对岸遥遥一拜:
“楚王英雄气概,刘某也是佩服,望从此好自为之,从此两不相犯,不然定不轻饶!勿谓言之不预也!”
会这样吗?当然不会!
已经一家独大的刘邦,连鸿沟的协议都能转身撕毁,说明早就下定决心要剿灭项羽了,难道还会对着一条小小乌江止步不前?
所以,在“天时”上,项羽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

2


再来说说“地利”。
“地利”这件事,属于项羽自己挖的坑,含泪也要填完——当然,想填也填不完了。
当初项羽的楚军攻入咸阳,杀了投降的秦王子婴,劫掠了美女和财宝,最终一把火烧了王宫。那你烧就烧了,抢就抢了,天下未定,好歹要做点对未来的打算吧?
当时项羽有个谋臣叫韩生,就劝项羽:
“关中这块地方好,有山河作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又肥沃,可以在这里建都,然后成就您的霸业!”
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
自从战国时代郑国渠修好之后,关中就成为了一块好地方。从地理位置上说,关中南倚秦岭山脉,四面都有地形屏障,从物资生产上说,渭河从关中穿过,土地肥沃,天赐良田。
按战国时张仪向秦惠王的表述是:“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秦国就是雄踞关中,进而平定天下的。

关中地区的大致地域。张仪曾称之为“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比四川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这个称号更早
那么面对这个建议,项羽是怎么应对的呢?
项羽望了望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的秦王宫——就是他自己烧的,可见本来就没留下来的打算——说:
“人如果富贵了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
那这话有道理吗?其实也是有道理的——人都有虚荣心。

但项羽却不。
他怀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在给后世留下一个“锦衣夜行”的成语之后,就真的率军离开了关中,定都彭城——今徐州。
当然,徐州也是一个战略要冲,自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如果要放到争夺天下的大格局中,从地理位置上看,徐州与关中之地相比,欠缺还是不少的。
但项羽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以至于韩生一看西楚霸王不听自己的建议,回来就哼哼了一句:
“别人说楚国人象是猴子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
话传到项羽耳朵里,就把他给扔进锅里煮死了。
所以可见给人提意见还是要好好提,不要开启嘲讽模式,韩生就是个例子——给后世留下了另一个成语(沐猴而冠)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但由此也可见项羽的眼界和格局。
而刘邦呢?
刘邦后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从汉中出兵与项羽争夺天下,盘踞的就是关中之地。换句话说,他把当年秦灭六国的套路又演了一遍,可见关中之地的重要性——如果当初项羽定都于此,刘邦恐怕直接要被掐死在发育状态中。
所以刘邦后来取得天下,也要决定建都地点的时候,虽然他很想定都洛阳,手下很多人也希望能离故土更近一些,但一听张良等谋臣的建议,刘邦立刻就决定在关中定都长安。
事实证明刘邦这个抉择是正确的。到了汉景帝的时候,爆发了“七王之乱”,虽然战事一度危急,但作乱的各个同姓王都是集中在东部地区,天子在长安还相对隔了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换做当初定都洛阳,恐怕局势就很危险了。
我们最后再把镜头转回到乌江边的项羽:
就算他过了江东,又能怎样?
即便不说之前的“天时”,就说这个“地利”:

刘邦雄踞关中,掌握天下大势,对江东的项羽而言已是压制姿态。项羽偏居一隅,就算重新集结,反攻刘邦,也是由东往西一路仰攻,又能有多少胜算?
彼时彼刻,项羽有没有想起那个锅里的韩生?

3


最后来说说这个“人和”。
其实这个是最不需要说的一点了,因为多少年来,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一点。
刘邦初登帝位的时候,让手下的大将和谋士说说他之所以得天下,项羽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
有人说:

陛下为人傲慢,对人不讲礼貌。但项羽却很讲仁义,又爱护别人。但您手下的大将攻城略地之后,您把战利品和俘虏都赏给了他们,愿意与大家有福同享。但项羽就心眼很小,他会陷害有功劳的人,会怀疑有本领的人,人家打了胜仗不给记功,得了土地不给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刘邦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就说了那段著名的话:

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要说主持行政机构,管理百姓,保证供应,使粮食运输绵绵不绝,我不如萧何;要说率领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


这三个杰出人物,我都能使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得到天下的原因。
这话,基本说到点子上的。
要说到用人,张良和韩信其实原来都是项羽集团的,但最终都投奔了刘邦。而项羽好不容易有一个范增,嘴巴上叫一声“亚父”,却在关键时刻言不听计不从,最终把老人家气走,害人家病发死在半路上。
别人不说,就说在整个“楚汉争霸”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韩信——这场战争打到后来,就是韩信帮谁,谁就能赢的问题。
韩信在项羽帐下的时候,屡献计策,项羽每一次都不肯听,心想你算什么?

好,人家只能投奔刘邦。
韩信初到刘邦那里,也不受重用,以至于扭头就走,上演“萧何月下追韩信”。追回来后,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当然也是因为信任萧何),一切对他言听计从,最后终于成就大业。
如果换项羽呢?很有可能是:还敢跑?抓回来!

当然,项羽除了在“用人”这个问题上情商基本为0外,还有其他性格乃至人品上的问题:
该仁的时候不仁,比如派人截杀义帝,坑杀秦军降卒20万等;不该仁的地方又仁了,比如众所周知的“鸿门宴”。
该守信的时候不守信,比如说好“先入关中为王”,结果不承认人家刘邦;不该守信的时候又守信了,比如把刘邦封到汉中,就真的给他3万人让他走了,也不追击。

该克制欲望的时候不克制,比如进咸阳烧杀掳掠(刘邦其实比他更想撒野,但克制后颁布了“约法三章”),不该克制欲望的时候却又克制了,比如雄踞关中后应该进取天下,却退回彭城去了。
而这些种种问题,最终的指向都是项羽失了“人和”。
在任何时候,最珍贵的总是人才。

以项羽的性格和眼光,在他鼎盛之时,人才尚且都离他而去,他落魄到江东,倒反而会有人愿意去帮他吗?当时的天下英才都在刘邦帐下,项羽能靠单枪匹马东山再起吗?
再退一步说,项羽在自刎前说,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这句话从一定意义上说并没有说错:
他当初雄赳赳气昂昂出山,最终抛下十万士卒自己逃回江东,江东父老会怎么看他?那些儿子死在沙场的父母又会怎么看他?他真的能振臂一呼,群起响应,东山再起?
难,真的很难。

4


从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司马迁的《史记》成就了项羽。
在司马迁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胸狭窄,性格有缺陷的项羽,但也看到了一个豪情满怀,壮志难酬的悲壮英雄。
乌江边的那一幕,每每读到,依旧让人荡气回肠:
在到达东城的时候,项羽身边只剩下28名骑兵了。
面对追上来的数千名汉军,项羽慨然对手下这28名骑兵说:
“我来给各位痛痛快快打一场。我要斩杀汉将,砍倒汉旗,让你们知道是上天要灭我!”
言罢,率人冲入汉阵,汉军望风披靡,如草木一样随风倒伏溃败。
一连三次,三进三出,项羽浑身是血,但依然岿然不动,安然无恙。
项羽问手下骑兵:
“怎么样?”
那些誓死追随项羽的骑兵敬服:
“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而这时,乌江亭长带着他的船出现在了项羽面前。
那是一个看上去似乎很可行的选择:
“江东虽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项羽凄然拒绝:
“当初我和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就算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就算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难道心中没有愧疚吗?”
言毕,项羽将自己心爱的战马送给了乌江亭长。随后,他命令所有骑兵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杀入敌阵。
那是项羽最后的一次决死进攻。
在杀掉几百名汉军之后,项羽看到了汉军里的熟人吕马童。
项羽对着他一笑: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金,封万户来悬赏我的脑袋,我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言毕,拔剑自刎。
终年31岁。
每每读完这段,确实会感叹一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但仔细分析一下,却会觉得,即使当初项羽过了江东,也基本不会再有机会了。
就像王安石也曾给项羽写过一首诗,基本也说明了这个观点: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而在项羽最终自刎这件事上,其实也存在一个逻辑悖论:
如果项羽是个最终肯渡乌江的人,那他就不可能被逼到乌江边。
所以,结论可能有些无奈和悲凉,但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项羽一生做错过很多选择,但自刎于乌江边,可能是他人生最后一个,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
-----

从此世上再无项羽

留下一个令后人唏嘘的悲剧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概述(九)——楚汉战争
中国历史上最强武将项羽传记
力拔山气盖世的项羽何以失去天下? - 云鹏润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史记成语(九)】陨落——乌江之悲歌
项羽过江东 一切能否重来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垓下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