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慈安为何会支持慈禧发动辛酉之变?若慈安不点头,慈禧不会成功!

1856年也就是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9月份英法联军逼近京城。咸丰帝作为一国之君不是想着如何御敌,而是带着自己的皇后钮祜禄氏(慈安)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直接前往热河开始木兰秋狝。

虽说是木兰秋狝,实际上就是为了躲避英法联军而已。

咸丰帝将自己的亲信大臣肃顺、端华以及载垣等人全部带走,留下自己不喜欢的恭亲王奕䜣(曾被道光帝议储,咸丰帝与这位六弟面和心不和)收拾烂摊子。奕䜣与英法联军签订了《北京条约》,因此得到了这些外国人的好感。

但此时的大清,真正掌握实权的并非是和硕恭亲王奕䜣,而是那些跟随咸丰帝逃亡热河的大臣们。肃顺等人将奕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排挤奕䜣,千方百计阻止奕䜣跟随一起前往热河。

然而在1861年8月,奕䜣刚签订《北京条约》后不久咸丰帝年仅29岁病逝。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因载淳年仅6岁无法亲政,咸丰帝留下八位顾命大臣辅佐载淳。

但咸丰帝并非对八位顾命大臣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在临终前给慈安一枚御印,上边刻着“御赏”二字;给慈禧的是一枚刻有三个字“同道堂”的印章,并且留下遗诏:两枚御印同时盖章才有效。

如此一来,八位顾命大臣与两宫皇太后之间互相制衡,达成一种权利上的平衡;咸丰帝对自己的安排很放心,满意地闭上了双眼。

然而咸丰帝刚病逝,还未入土为安。慈禧、慈安与恭亲王奕䜣等人便发动了辛酉之变,除掉了八位顾命大臣,转而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恭亲王奕䜣在整个咸丰朝都不得重用,被肃顺等人处处压制,二人发动政变掌握大权可以理解。

但慈安已经是位高权重的母后皇太后,为何会支持慈禧呢?可以这样说,若无慈安支持的话,慈禧想要政变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01

只要是提到慈安与慈禧两宫皇太后,我们一般对慈安的印象是:软弱无能、处处被慈禧压制,毫无母后皇太后的威严;毕竟很多影视剧中就是这样塑造慈安的形象。

但其实并非如此!慈安只是不喜朝政,性格温顺端庄,并没有慈禧的那种跋扈劲而已。慈安是整个大清唯一一个没有生儿育女还稳坐皇后之位,并且得皇帝宠幸的一位皇后。

咸丰帝坐在皇位时正值大清的多事之秋,难免会多疑,身边真正信任的人没有几个,而慈安便是其中之一。咸丰帝弥留之际,要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托付给皇后慈安,而不是载淳的生母慈禧。就是因为咸丰对慈禧太了解,知道慈禧的野心太大,不好控制。

咸丰帝甚至在临死前留下一道遗诏:若将来叶赫那拉氏(慈禧)不肯放权的话,可凭此将其除掉。如此可见咸丰帝对慈安的信任并非一星半点,当然这跟慈安的端庄贤淑、前朝后宫的威望高分不开。

慈安是出身于满勋贵族最不可忽视的钮祜禄氏家族,其先祖是“大清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值得一提是慈安虽然是庶女,但却在入宫后,仅用40几天的时间便从贞嫔升级为皇后,其速度确实令人咋舌。

慈安出身于名门世家,从小便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更难得的是慈安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并不傲娇;反而性格淑慎、待人处事很是宽厚,所以在后宫中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不管是妃嫔宫女还是太监都非常尊重慈安,就连咸丰帝都对慈安很是尊重。

作为咸丰帝毋庸置疑的皇后,在咸丰帝病逝、同治帝登基后,慈安便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即便是生育同治帝的慈禧,其地位都要低慈安一截,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02

慈禧是一个心狠手辣、权力欲望极强、野心很大的女人,她很清楚自己的儿子尚且年幼,朝中必定是八位顾命大臣说了算;若是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像康熙朝时期鳌拜这样的权臣把持朝政,威胁幼帝的皇位。

再加上慈禧刚坐上圣母皇太后的位置便迫不及待想要揽权,所以便让御史董元醇主动提出:皇帝尚且年幼,还没办法亲自处理朝政,理应让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但是董元醇的这一建议是直接损害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的利益,肃顺等人自然不会同意。为此在朝堂上之争不休,还吓得年幼的同治帝直接尿了裤子,慈禧等人暂时败下阵来;毕竟大清确实没有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

即便是孝庄文皇后先后扶持两位幼帝,都没有垂帘听政,更何况是慈禧与慈安呢?

必然没有那么简单,突破祖制,直接垂帘听政。两宫皇太后掌握两枚印章,八位顾命大臣负责处理朝政,双方势均力敌。慈禧只好暂时妥协,不过慈禧有一个特点:就是败不馁,越挫越勇。

暂时妥协不代表放弃垂帘听政、掌握实权的想法,恰好慈安也对肃顺等人继极为不满,而恭亲王奕䜣素来与肃顺等人不和,慈禧便主动劝说慈安支持自己除掉八位顾命大臣。有了慈安的支持,慈禧便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始准备发动政变,除掉这些顾命大臣。

想要除掉八位掌握实权的顾命大臣,慈禧需要的自然也是掌握大权的人,除了恭亲王奕䜣外,慈禧最需要的掌握实权的妹夫奕譞。

慈禧利用苦肉计,想办法让自己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回到京城(咸丰帝死在热河,慈禧等人还都在热河没有回紫禁城)。安德海回到京城便想办法见到恭亲王奕䜣,将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意思告知奕䜣,希望奕䜣能支持两宫皇太后发动政变。

奕䜣是道光帝第六子,深得道光帝喜爱,从小就聪明能干,而且为人处世很干练。与奕䜣相比,咸丰帝显得平庸无能而且好色。但在整个咸丰朝,奕䜣一直被咸丰帝与肃顺等人压着,心中自然也渴望权力,渴望得到重用;自然会帮两宫皇太后。

同奕䜣关系比较好的文祥,是军机大臣之一,但因与奕䜣交好,并未成为顾命大臣之一,自然也对肃顺等人恨之入骨。在得到两宫皇太后求救信号以后,奕䜣与文祥都毅然决然地决定除掉八位顾命大臣。据说奕䜣曾化妆成萨满法师的样子,在热河行宫偷偷跟两宫皇太后见面,秘商计策。

慈禧的妹夫醇亲王奕譞作为正黄旗汉军都统,掌握实权,成为慈禧政变成功的关键人物之一。之后在慈禧的安排下,奕譞兼做步军统领一职,如此一来慈禧便掌握了京城的卫戍。

慈禧与慈安众人回到京城的第二天便发动了辛酉之变,将八位顾命大臣全部抓了起来。辛酉之变成功后,八位顾命大臣全部被除掉。

1861年11月1日,慈安与慈禧两宫皇太后正式开始垂帘听政,并排而坐。恭亲王奕䜣与淳郡王奕譞作为政变的大功臣,一左一右站在众位大臣最前列。如此辛酉之变彻底结束,慈禧与慈安大获全胜。

可能有人会问:慈安为何会支持慈禧政变呢?慈安向来不喜朝政,做不管朝政的母后皇太后不好吗?

作为曾经母仪天下的皇后、如今的母后皇太后,慈安一直都不是一个人。她要考虑的并不是只有自己,因为她的背后是一个家族。

03

慈安虽然没有慈禧那般有野心,有很强的权力欲望,但是她做诶钮祜禄氏家族出身的皇后,也有自己的使命与任务;换句话说,也就是慈安为何非要支持慈禧政变的理由:

首先第一点:慈安作为母后皇太后,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也需要权力。

确实慈安的性格决定了她不喜欢玩弄权谋,而且不喜欢过多的参与朝政,但是她作为曾经母仪天下的皇后,如今的母后皇太后,是必须要掌握实权的,这是她作为太后基本的权力。

若是自己作为太后的权力被架空的话,即便是慈安再不爱权,也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更何况有咸丰帝的临终遗命在,慈安与咸丰帝琴瑟和鸣,自然不想咸丰帝死后还不能瞑目。

咸丰帝刚过世不久,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过大,甚至不将两宫皇太后放在眼里,这是慈安不想看到的。

当自己作为太后的权威被挑战时,慈安就必须要想办法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而对于慈安来说,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支持慈禧与恭亲王奕䜣搞政变,除掉八位顾命大臣。如此,两宫皇太后便可以名正言顺掌握实权。

另外:形势的需要;若慈安不支持慈禧的话,慈禧是不会成功的。

慈安作为母后皇太后其地位高于身为圣母皇太后的慈禧,慈禧虽然是同治帝生母,毋庸置疑的皇太后,但毕竟没有做过皇后,咸丰一朝最高的位份就是懿贵妃。

若是没有慈安的支持,慈禧贸然发动政变,只会被认为是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是恭亲王奕䜣同意支持慈禧,也很难办到。

在大清,慈安即便是一无所出,也是咸丰帝的皇后;只要同治帝嫡母都支持除掉八位顾命大臣,朝堂上下才不敢有异议。更何况慈安在咸丰朝时,威望就很高,只有慈安出面支持,慈禧与恭亲王奕䜣才能名正言顺发动辛酉之变。

正因为慈安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政变成功后,慈禧一直很尊重慈安,并不敢僭越慈安分毫。

还有一点是大清贵族女子的无奈:家族的需要。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如懿传》中有这样一段:蒙古科尔沁向乾隆求娶固伦公主,符合条件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孝贤皇后琅嬅所生的和敬公主,一位是乾隆养母嬛嬛的小女儿。但谁也不肯让自己的女儿远嫁蒙古,毕竟太远,母女分离谁也受不了。

但是在如懿的帮助下,嬛嬛以退为进,到处说公主下嫁科尔沁的好处;为了家族的利益,富察氏一族,以傅恒为首,便开始劝说已经病入膏肓的琅嬅能将和敬公主下嫁科尔沁。

琅嬅刚失去幼子永琮,身心俱疲,就想要留下唯一的女儿和敬公主。但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再伤心难过都不得不嫁女。

这便是后宫女子与自己家族利益息息相关的结果,慈安作为母后皇太后,自然也是如此。

慈安在后宫的利益,牵扯到的就是她整个家族的利益。若是在八位顾命大臣的威胁下,自己的权柄下移的话,或者直接没有实权的话,慈安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身家性命,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

只有除掉对自己有威胁,对家族有威胁的因素,慈安才能高枕无忧。

结语

辛酉之变后,慈安与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慈安并不是那种喜欢玩弄权术的女子,所以在得到自己认为该得到的权力以后,便不再去奢求更多,“安分守己”地做好同治帝的嫡母,抚养同治帝长大成人,等着同治帝长大以后便撤帘还政。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慈安不与慈禧争,慈禧也不敢随意僭越慈安这位母后皇太后。因慈安不喜朝政,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慈禧拿主意。不过慈禧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事关朝政的大事她还是会插手的,比如:

除掉慈禧身边恃宠生娇、甚至干政的大太监安德海

将出身于书香门第、稳重端庄的阿鲁特氏选为同治帝皇后

若是没有慈安点头支持的话,想要除掉安德海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如此一来,安德海被杀以后,慈禧不仅没有处罚杀掉安德海的丁宝桢,反而予以奖励。

另外同治帝向来与嫡母的关系更加亲近,慈安之所以选阿鲁特氏为同治帝皇后,就是看中了阿鲁特氏稳重成熟的性格,能够成为同治帝的“贤内助”。而慈禧则是想要将年轻漂亮、毫无心机、听自己话的富察氏为后,正因为有慈安在,慈禧的目的才没有达成。

可以说,慈安是咸丰、同治两朝最不可忽视一个女子。她虽然没有生育子嗣,但是咸丰帝尊敬、宠爱而且信任她;她虽然不是同治帝生母,但同治帝更加喜欢与嫡母慈安亲近。

再加上慈安高贵的出身,慈禧即便是掌握大清40年的实权,只要慈安在,慈禧就永远低人一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纪比慈禧太后小, 被慈禧太后称为姐姐的慈安太后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慈安
辛酉政变,慈禧干翻了一帮老爷们
留下如此飞扬跋扈的大臣,1861年——清朝的转折(中)
辛酉政变中的那些事儿
正说慈安皇太后:从贞嫔到老佛爷,大清升迁最快的庶女皇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