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劭吾先生家传

  先生孙氏,讳葆恬,字劭吾,善化人。祖讳绳武,岁贡生,考讳先振,直隶抚宁隆平知县。本生考讳先捷,县学生。先生之生,本生府君年且五十,一子,兄无子,以后其宗,兄卒,遗财产以与族人。

  先生既单子,稍长自力学,以文名,举嘉庆二十四年乡试,屡会试不第,为桃源县教谕。学官为虚职久矣,官以教为名,士莫从于学。而为是官者,其人率钝敝无进取,益偷不自好,尤不肖者,至趋走假息县令,贱辱过丞尉,盖少有贤可称道者。

  先生之教桃源,更数令,皆以名行加敬礼。人莫敢以其得于令一干以私,令有以事罚富人钱二十万,置之学宫,阴欲以相资,则召诸生使籍掌之。而常虑求其职所以为教,既进生之才者,勤与讲学艺,尤惜其弃者。蒯生者,才无行,将黜于学使,痛责之,令自悔改,为言而免。程生贫无家,夜止学宫旁,日狂饮市中,试之文,能即置斋中,亲督之学,已而逸去。每叹曰:“程生负我。”诸生数十人,讼钱粮上官,碑于县门。令怒,将尽逮治之,先生召而数之曰:“学生干公事,大戾也,于国有法。”又益怒令君,无礼,且为此者,始缘民情抉胥役奸,稍且自蚀其中。诸生何为者,命亟毁碑,令亦遂已。居桃源九年,卓荐,当谒选知县,以亲老不行,忧归,未几卒。鄞yin县沈道宽栗仲,以名进士令桃源,尤善先生,称其才达于吏治,而惜其不施也。子鼎臣,翰林院侍读;颐臣,兵部主事;观臣,举人。先生累赠中宪大夫。

  吴敏树曰:侍读与余共喜为古文辞,属余为中宪先生传,他行不悉著,著其为学官事。敏树尝一为是官,惭负,念有以为退计,即自免去。先生乃以贫养士,其志意皦然不诬,岂易耶?凡官者惟其职之难也,然以时弊流失,而诬于其名者,独是官也与哉?

  注释

  岁贡生:明清时,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成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如蒲松龄、吴承恩。意思为保送生。

  教谕: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

  学使: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

  令君:对县令的尊称。

  沈道宽:(1772-1853)字栗仲,先世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籍大兴(今属北京市)。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湖南酃县、桃源知县。工书,善画山水,有话山草堂诗钞。卒年八十二。

  今译

  先生孙氏,讳葆恬,字劭吾,善化人。祖父讳绳武,岁贡生,父亲讳先振,直隶抚宁隆平知县。亲生父亲讳先捷,县学生。孙先生出生时,亲生父亲年将近五十岁,生下一子,老兄无子,他父亲就用自己的儿子接续老兄的宗室,老兄去世,遗留的财产送给族人。

  先生已经是孤子,稍微长大后尽自己的力量读书,凭着文章扬名当世,参加嘉庆二十四年乡试,后来又多次参加会试,均没考上,担任桃源县教谕。学官是虚职由来已久,官以教为名,读书人不专心于学。然而做教谕的,这些人大略破败没有进取精神,更加苟且不知道自爱自重,尤其是那些品行不好的人,到奔走在苟延残喘的县令前,轻视羞辱过丞尉,所以少有贤良可以值得称道的。

  孙先生在桃源担任教谕,换了几届县令,都因为名声品行更加让人尊敬并以礼相待。人们不敢因为他得于县令一帮人因私,县令有因事罚富人钱二十万,放入学宫,暗地里想要拿来帮助他,那么就找个诸生叫他掌握这笔钱。然而常常考虑设法得到职位所用来教谕,已经收进有才的学生,勤奋地与他们讲解学习六艺,尤其怜惜那些落第的人。一个叫蒯生的,才能品行不端,将要被黜逐于学使行列,孙先生痛责他,叫他自我悔改,为他说话而免除处罚。程生贫穷无家,夜晚住在学宫旁,白天狂饮于市中,考试他的文章,能够就安置在斋中,亲自督促他的学业,这人不久逃走。孙先生每每叹气说:“程生有负于我。”诸生数十人,看到用于诉讼的钱粮积于郡府,就在县门前刻碑。县令大怒,要将他们尽数逮捕惩治他们,先生召集他们而数落他们说:“学生干预公事,是大罪过,治理国家有法律。”又更加恼怒县令,没有礼仪,并且为了这事,开始顺着老百姓的愿望挑选小官使唤狡诈的人,略微并且自己损伤在其中。诸生是干什么的,叫他们立即毁掉碑石,县令也就停止了追查。孙先生在桃源九年,因卓异而被举荐,作为官吏赴吏部应选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行,忧虑归家,没几年就去世了。鄞县沈道宽栗仲,凭着名进士在桃源做县令,尤其喜爱孙先生,称赞他的才华达到了吏治标准,然而可惜的是他没有施展出来。孙先生的儿子鼎臣,翰林院侍读;颐臣,兵部主事;观臣,举人。先生多次受封中宪大夫。

  吴敏树说:孙鼎臣侍读与我都喜欢写古文辞,嘱咐我为中宪先生作传,其他事迹不详写,只写他做学官的事。敏树我曾一度做过这官,惭愧负疚,想着有什么可以退隐的计谋,就自行免去。孙先生于是因贫穷培养人才,他的思想精神清白的样子不假,怎么可以变易呢?凡是做官的只说在他的职位上做官很难,然而因为当世的弊病去另谋职业,而诬陷他名节的,只有教谕这官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援引旧方志要防止渐变式谬误
知县不都是“七品”官
明刻本《富平县志》发现与探究
蒲松龄游幕宝应的来龙去脉
“县令”“县长”“知县”这些名称是怎么来的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知县”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