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天想着怎么教育孩子,不如想想怎样做好自己

“儿子快5岁了,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他需要什么?怎样才能帮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怎样做才不愧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班圆圆的妈妈为怎么当好家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操心的父母,中国的孩子是被管教得最多的孩子。的确,从小学到大学,从学士到博士,这其中有信奉“棍棒出好子”的“狼爸虎妈”,有“辞职陪读”的“三迁孟母”。而事实上,无论是“陪读”还是“包办”,都是在以爱的名义,替子女选择本属于他们的人生。

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著名作家钱钟书和妻子杨绛,除了旷世之恋为人所称道,夫妻二人对女儿钱瑗的培养,更是被称为人文教育的典范。钱瑗继承了父母的才华,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开创了英语“文体学”,在专业领域颇有造诣。钱瑗的成就,与钱钟书和杨绛为女儿创造的宽松、充满知识趣味的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杨绛先生说: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她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

大人不“懒”,孩子怎能独立

孩子的发展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被呵护娇宠的孩子,事事都有人为他做好,往往失去了自己发展的机会。容易出现动作发展不协调、身体弱、语言发展迟缓等问题。

班里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三岁了还不会说话,经检查不是器质性问题,后来发现原来是家人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不需要开口用手一指,他的要求就立即得到满足;而且父母工作忙,很少与孩子用语言进行情感交流,使孩子失去了学习语言的机会。

过度保护让孩子能力低下,心里也会自卑、退缩,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父母要做的就是“懒”一点,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做得慢、做得不对都不要着急,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只要家长放手,孩子就会从依赖家长转变为依靠自己。在独立做事情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建立自主自信。

合理期待,适度自由,顺其自然

很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潜意识里喜欢听话的孩子,习惯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殊不知孩子习惯了在命令下行动,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了先动脑再行动的能力。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不会选择的孩子有两种表现:一是无所事事地晃来晃去;二是频繁地更换自己的活动内容,因为他们习惯了听指令做事情。

有研究显示,过早识字的孩子丧失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在对幼儿的观察中发现,识字量大的孩子在阅读绘本时会直接去读字,不太关注画面;而不识字的孩子则会仔细读图,观察细节,寻找画面之间的联系,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在读图时发展的审美能力、寻找细节时发展的观察能力、创编故事时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在这个特定的阶段收获的宝贵财富。

因此,要用合理的期待,给孩子适度的自由。

例如:1.自己选择要购买的学习用品、图书,搭配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2.一起制定旅行计划,包括旅行的目的地、路线和交通方式的选择等,将这些信息以直观可视的方式给小朋友看。同时留出一部分计划让孩子自己完成,让孩子积极参与进来,他有参与感,才会真正感受到“这是我的假期”;

3.和孩子一起决定游玩方式。可以问孩子:我们要去海边,你们有什么想玩的啊?孩子回答:游泳、玩沙。家长又问:那游泳和玩沙需要准备什么?答:玩沙的工具、游泳衣;

4.让孩子自己做出行的准备工作。给孩子们一个属于自己的行李箱,出门旅游,自己打包行李。该装什么,想装什么,自己来!

理性的爱,并不是放任

放任型的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和行为:“我的孩子就是要自由、快乐发展。要睡懒觉,不想去幼儿园。好,宝贝放心睡吧!发脾气摔东西,摔吧,摔坏了再买新的,把气撒出来就好了!”这种教育看起来是包容,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儿童由于年龄小,并不能很好地判断行为的界限,他们所依据的标准便是来自家长的反应。如果任何行为都被接受,孩子就会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所谓的“公主病”或“王子病”。

因此,接受孩子的情绪不等于认同TA的行为。家长要事先和孩子讨论,共同制定规则,明确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对于确定的规则,家长要坚持底线,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撒娇而妥协。对于孩子摔东西、打人等情绪反应,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情绪,但不接受无礼的行为,但要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

根据教育部印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广大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看似松散宽泛的家庭教育,有了政府指导意见和“国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拼爹拼妈时代,我们该如何努力?
10年后最有出息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5种父母,你是哪一种?
家庭教育里最可怕的是什么
当孩子说“我不想上学!”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家长讲堂】怎样培养高情商孩子?
一位父亲对孩子讲道:孩子,我不欠你的!引无数中国父母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