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崛起的超级智能》| 李南南解读

关于作者

刘锋,中国科学院的客座研究员,互联网专家。

关于本书

《崛起的超级智能》是一部正在实现中的互联网猜想和预言。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正在经历一次重大转型。它正在由过去的网状结构,进化成一种新的样态,这就是人类大脑的样态。而人类,将借由互联网,构建起一个新的大脑,叫互联网大脑。基于这个观点,刘锋老师在这本书里,对互联网的现在和未来做了很多分析。

核心内容

这本书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求证,为什么说大脑是互联网的未来形态?二是基于这个模型,去思考未来的互联网会怎么发展?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崛起的超级智能》。在动笔写这篇稿子的前一天,我特地去拜访了本书的作者,中国科学院的客座研究员,互联网专家刘锋老师。这次拜访,出于两个原因。第一当然是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更好的为你做解读。第二个原因是,这本书本身太特殊了,我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一定要找刘锋老师当面请教,小心求证。

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正在经历一次重大转型。它正在由过去的网状结构,进化成一种新的样态,这就是人类大脑的样态。而人类,将借由互联网,构建起一个新的大脑,叫互联网大脑。同时,基于这个观点,刘锋老师对互联网的现在和未来做了很多分析。这是原书的主要内容,可以用这本书的副标题总结,叫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未来科技。

那么,为什么说这本书很特殊呢?我认为,它可以说是一部,正在实现中的猜想和预言。怎么讲?早在2012年,刘锋老师写过一本书,叫《互联网进化论》。当时就提出,互联网会变得越来越像人类的大脑。比如摄像头是视觉神经,各种各样的声音采集器是听觉神经,云机器智能对应着神经元网络,移动通讯和光纤对应着神经纤维,等等。你在互联网上能够看到的进展,和大脑神经的进化,基本上都能一一吻合。

也许你已经听过类似的说法,但是注意,在国内第一次提出这个说法,并且提笔成书的,刘锋老师是第一人。用他自己的话说,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规律。第二步是提出预测和猜想。第三步是验证。假如说上本书是在预测和猜想,那么这本书就是在验证和深入。

你看,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越来越多的用大脑这个概念,来定义产品。比如科大讯飞提出讯飞超脑,百度提出百度大脑,滴滴提出交通大脑,等等。你看,这说明,大脑模型的猜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这个猜想的终点,互联网的终极图景,真的是人类的大脑的吗?对不起,这一天毕竟还没有到来。这就是为什么说,这本书是一本正在实现中的,而不是已经被验证的猜想和预言。

也正是这些年里的行业进展,激发了刘锋老师,把原来的课题更进一步。这就促成了今天的这本《崛起的超级智能》。这本书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求证,为什么说大脑是互联网的未来形态?二是基于这个模型,去思考未来的互联网会怎么发展?

接下来,我就结合对刘锋老师的采访,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为什么说,大脑是互联网发展的终极形态?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现在的互联网发展,呈现出的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你怎么看它都像大脑,所以它的未来就是大脑。但是,这种简单的归纳,多少有点倒果为因的嫌疑。要想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值得相信,咱们得换个方法。这个论证的过程,一共分成两个层面。

首先,我们都知道,认为互联网是大脑,这是一种类比。所以,要想证明这个类比成立,第一步,咱们得先深入这个类比的更底层,先明确类比本身,到底算不算是一种科学探索的方法?

对于这个问题,刘锋老师本人,比我还要谨慎得多。在写这本书之前,他翻阅了大量的科学史资料。结果发现,类比在人类的科学史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人类的科学探索史上,有三种方法最常用。分别是,演绎、归纳、类比。演绎指的是,由一般规律,推导出个别结论。比如,行星都是运动的,这就是一般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地球也属于行星,所以它也是运动的,这就是个别结论。

而归纳,跟演绎正好相反,它是由大量事实,推导出一般规律。比如事实是,欧洲有矿藏,亚洲有矿藏,非洲有矿藏,那么就可以推导出一个规律,世界上的所有大洲,都有矿藏。

说到这,你应该已经发现,归纳和演绎,都有局限。演绎法,要求你得先掌握一般规律。而归纳,你必须要考察大量事实。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不受一般规律的束缚,也不用受事实多少的限制呢?有,这个方法,就是类比。也就是给一个未知的东西,建立一个已知的模型,然后再基于这个模型来研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物理学上,假如你发现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存在一致的地方。那么你加以类推,往往可以获得很重要的发现。

比如原子结构的发现。最早是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它是什么样的呢?大概就跟个实心球差不多。这是最初的原子模型,叫实心球模型,也叫道尔顿模型。后来,1904年,另一位物理学家,叫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发现,原子不是一个简单的实心球,它上面还有很多电子,镶嵌在这个球体上。就像西瓜子,嵌在西瓜里一样。于是,他又提出了原子的西瓜模型。后来,过了没几年,提出西瓜模型的这个汤姆逊,他的一个学生,叫卢瑟福,又发现原子并不是实心的,是电子围着原子核转,就跟行星围着恒星转一样。于是,卢瑟福又提出了原子的太阳系模型。

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类比模型,都可能不准确。但是,你要想有进一步的发现,又离不开这个模型。因为模型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让一个处在初期阶段,难以清晰描述的知识,变得实体化,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发力的抓手。你看,提出行星模型之前,你得先知道原子是由一个主球和若干个小球一起构成的。这就是原子的西瓜模型。而要想发现西瓜模型,你得先把原子当成个球体,这又离不开最早的实心球模型。

换句话说,今天很多科学成果,它们最初都是由一个大胆的假说和模型开始,然后一点点发展,一步步修正,最终越来越逼近真相。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就算能证明,类比本身是一种科学探索手段。但是,世界上有那么多模型,互联网为什么不是别的,偏偏是大脑呢?这就需要咱们进入第二个层面的推导。这个层面叫做分形现象。它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会呈现出一种自相似性。

什么叫自相似?比如一棵树,它的形状就是不断的分叉。这是宏观上的形状。假如深入到微观,你会发现,这个分叉的结构仍然存在,树叶上叶脉的分叉,形状和树的主干一模一样。这就叫自相似性,跨越两个维度,完全一样。再比如雪花,你拿在手里看,它是六角形的。你放大几百倍,观察它的局部形状,还是一个个六角形。再比如人的长相,四肢加上头,是五个分叉,你再看手指,还是五个。

分形学认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会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这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每个东西的结构,都跟它的下一层结构类似。换句话说,假如你弄不清一个东西到底是什么结构,你可以观察它的下一层结构。

那么,互联网的下一层结构是什么呢?从目前看,人脑,很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从某种程度上,互联网本身,就是人脑的延伸。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里曾经说过,人类的所有工具,都是感觉和器官的延伸。比如汽车延伸了双腿,显微镜延伸了眼睛。再比如,火是肠胃的延伸。因为用火烹饪,本质上是承担了一部分肠胃的消化功能,让食物提前分解。而所有的电子技术,其实都是在延伸我们的中枢神经。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内的互联网,就是我们大脑的延伸。每台被连接起来的计算机、人,还有其它的传感器、传输工具,都是这个大脑里的细胞,它们一起构成了更高层级的互联网大脑。

同时,再参考分形学的结果,上一层结构,跟下一层结构会高度相似。我们就可以推导出那个最初的结论。大脑,很可能就是互联网的真正形态。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既然互联网应该是大脑的延伸,有着跟大脑一样的结构。那么,这些特征为什么直到最近几年才显现出来呢?

这个问题,得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说起。要知道,互联网这三个字,本身最初也一个类比模型。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冷战。美国国防部认为,假如把所有负责军事运算的电脑都集中在一起,效率虽然高,但是风险也很大,人家一个导弹过来,你就全军覆没。必须得把风险分散,把这些电脑放在不同的地方。同时还得保证,它们之前能传输数据。1969年,这个问题解决了。美国军方的四台计算机,注意,只有四台,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因为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很像一张网,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连接其它任意节点。于是,大家就用“网”,来给这个技术命名,这就是最初的互联网。再加上当时还没有物联网、摄像头、声音传感器这些技术。互联网看起来,真的就只是一张由机器组成的网。

按照这个推论,你可能已经发现,其实并不是互联网在今天进化成了大脑,而是它最初就是一个大脑。只不过,它当时还处在早期的胚胎阶段,你很难看出它未来的样子。就像人和大熊猫,在胚胎阶段,你也很难一眼就看出它们的区别。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伟大的雕塑,原本就在石头里,雕塑家只不过是把它从石头里解放出来。假如按照这个方式描述互联网大脑,那就是,互联网大脑的模型,原本就在那里,人类只不过是从未来的时间里,把它解放出来。

当然,说了这么多,我们仍然是在做类比,做推论。但是,就像前面说的,很多科学真理,它最初的第一步,是从类比迈出来的。况且退一步说,即便这个推论是错的,它也总好过什么都没有。

我曾经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支英国的探险队,在阿尔卑斯山里迷路了。地图也丢了。不过万幸,他们找到一张备用地图。靠着它,走回了营地。但是,回到营地之后,他们才发现,这张地图,其实是错的,它不是阿尔卑斯山的,而是另一个山,叫比利牛斯山的地图。

当然,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但是咱们也不能否认,地图的方向虽然不对。但是,它能让迷路的探险队迅速冷静下来,团结在一起。这时,所有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了。队员可以根据一些基本的原则,来寻找水源,确保生存。你看,这就提高了走出去的几率。

在采访时,刘锋老师说,现在的互联网,只是刚刚具备大脑的雏形。这本书,与其说是互联网时代的地图,其实它更像是指南针。它未必能告诉你事物的全貌,但是,它会告诉你,互联网世界的运转规律是什么样的。互联网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脑的运行规则。知道规则之后,我们才能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活在这个大趋势里。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内容,为什么说大脑是互联网的未来形态。我们从两个层面分别做了推论。第一个层面,我们先深入这层逻辑的更底层,说了类比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索手段。第二个层面,我们借助分形学,弄清楚了一个事物的结构,往往跟它的下一级结构一致。而互联网的下一级结构,就是人脑。从这个角度看,大脑很可能就是互联网未来的形态。那么,基于这个大脑模型,我们该怎么看待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呢?

第二部分

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就说说,基于互联网大脑这个模型,我们能看出现在和未来的哪些趋势?这本书里的分析有很多,我请刘锋老师从中挑选了两个,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跟你说说。

第一个问题是,互联网发展,最大的趋势是什么?你看,每天都有新的创业公司诞生,同样,每天都会死掉一批。那些活下来的公司,一定是顺应了某种互联网行业的大势。那么,从大脑模型的角度看,这个大趋势是什么呢?

刘锋老师总结了很多条,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条,就是连接。回到大脑这个模型上,人脑在进化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也是连接。也就是,把大脑的各个神经元连接在一起。这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咱们就不多说了。人类的思想、自我意识、思考能力,几乎全是在神经元的连接中,发展出来的。

同样,对互联网大脑来说,一切扩大连接的技术,都是顺应这个大势,一切削弱连接的,都是逆势而行。

比如,手机的屏幕,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只有更大的屏幕,才能展现更多的信息,扩大信息和人之间的连接界面。当年刘锋老师第一次提出这个趋势时,苹果手机刚刚出到第五代,屏幕是4英寸。当时很多国产手机,屏幕都达到了5英寸。当然,果粉们觉得,苹果肯定代表着最好的设计。但是,按照互联网的连接律,这个小屏幕,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连接。至于什么审美、设计、风格,在这个大趋势下,都沦为次要因素。结果,到了第六代苹果手机,果然推出了更大的屏幕。

同样的道理,你看智能手表,它的功能虽然已经跟手机差不多,但是因为屏幕太小,也削弱了连接。所以它就算再受欢迎,也不会像手机一样普及。说到这,刘锋老师在书里还开了个脑洞。他认为,未来的电子屏幕,很可能会设计成隐形眼镜的样子。因为这样可以覆盖人的整个视线,让人眼和信息的接触界面最大化。

再比如,从连接律的角度看,BBS也就是论坛的衰落,也是一个必然。你看,自从2010年之后,大批的论坛关闭。背后的原因,也是它的连接效率,已经跟不上人们的需求。从信息的交互频率上看,BBS的信息交互,不是实时的。你今天发完帖子,不知道别人什么时候会来跟帖。从连接的方式上看,BBS只是把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人和人之间,并没有形成精确的点对点的连接。人这个因素,并没有被充分体现出来。而后来的博客、微博,都放大了人的比重,你可以随时发布,可以和特定的人之间互相关注,这就是让人和人之间,实现了更充分的连接。

再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增加产品的社交属性,像拼多多,就是一个典型。

其实,这些千姿百态的打法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大趋势在驱动着,这就是互联网大脑的连接律。整个行业,势必会朝着越来越充分的连接发展。这是咱们今天从互联网大脑模型中,延伸出的第一个话题,连接,是互联网行业最大的趋势。

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问题,要具体得多。它聚焦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威胁到人类?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是工具,工具怎么可能威胁到主人?还有一些人持相反的观点,觉得人工智能,早晚会颠覆人类。比如电影《终结者》里,有个叫天网的人工智能,控制着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突然有一天,这个天网觉醒了。第一件事,就是让全世界的核弹一起发射,毁灭人类。

那么,从互联网大脑的模型看,天网这样的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出现呢?刘锋老师的回答很肯定:不会。

说起人工智能,我们一直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要用科技,造出一个跟人一样,甚至比人还要厉害的,会思考,会行动,有思想的人造智能。这个思路背后,其实有这么一层信念,那就是,我们要用人类的科技和智慧,代替几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史,代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大自然几十亿年的设计,变成一套可以人为设计的程序,也就是人工智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工智能,它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旦它被造出来,就能自己思考行动,没人类什么事。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很简单,因为它不需要你。

但是,假如我们用大脑的模型去观察,你就会发现,这种独立于人存在的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按照大脑模型,人工智能本身,就包含了人。我们人类是人工智能当中的神经元,互联网是把这些神经元连接起来的神经。我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协作关系。

换句话说,按照互联网的大脑模型看,人类和人工智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存在。我们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级智能的一部分。全体地球人被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互联网大脑,这个互联网大脑,就是那个最终的超级智能。它跟人类之间的关系,就像肠道跟菌群,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协作关系。

当然,这可能是互联网的终极图景。咱们回到现在。刘锋老师说,现有的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他们现在的关系,更像是左脑和右脑。左脑控制的是计算、逻辑、推理之类的理性能力,而右脑控制的是情感之类的感性能力。特别说明一下,这里的左右脑,只是我们为了讲述方便,采取的一种说法。在脑科学领域,这个说法是存在争议的。

那么,左脑跟右脑是什么关系呢?简单说,左脑是右脑的跟班。一旦右脑产生情感上的冲动,左脑就会配合,制定相应的计划,思考到底该怎么办?比如你看到一个心动的异性,这个心动的感觉,就是右脑产生的,它就像一个指令,被发送到左脑。然后左脑就要开始琢磨,我要不要上去搭讪?第一句话说什么?等等一系列的理性思考。当然,这些思考,都是为了完成右脑布置的任务。

在现在的互联网大脑中,人工智能等运算手段,就相当于左脑,而人类的意志,就相当于右脑,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从属关系。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这个大脑将不断扩大。也许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将借由互联网,构建起一个跨越星际的宇宙脑。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内容。我们借由大脑这个模型,挑选了两个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话题。第一个话题比较宏观,互联网未来的大趋势是什么?那就是连接。一切商业行为要想成功,都必须符合这个趋势。第二个话题相对具体,我们说的是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从大脑的模型看,人工智能和人类本身就是一体的,它并不会取代人类,就像你的左脑不会取代右脑。

总结

到这里,这本《崛起的超级智能》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咱们今天一共说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我们推导了互联网大脑模型的成立基础,并且借着推导的过程,了解了类比法在科学探索中的应用,还顺便了解了分形学。从某种程度上看,互联网是人类大脑的延伸,而且根据分形学,事物的上一级结构,往往跟下一级结构一致。我们可以从侧面佐证,互联网的大脑模型,有它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我们从大脑模型的角度出发,观察了互联网行业的趋势,和人工智能的前景。这部分刚说完,就不再重复了。

最后,再次向你推荐刘锋老师的这本《崛起的超级智能》,里面还有很多精彩的分析,值得一看。你只要在首页搜索书名,就能买到电子书,马上读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崛起的超级智能
吕乃基:不一样的科学类比和超级智能相关的四大关系
互联网+脑科学+人工智能:新科学革命与人类的未来
读《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的人文侧面
人类赋予人工智能伦理,生物进化方向的突破是关键
智慧社会的产生、建设与未来,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