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化】曲阜孔庙

刊发时间:2010-11-16 00:58:00

孔庙:代代相传的故事

孔令绍

孙子是在学习《论语》的快乐中成长的。每当看见他那天真和执着的表情,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星期天一大早,维续就跑进我的房间。他忽闪着大大的眼睛说:“爷爷,您说过好几次了,要带我去孔庙玩儿,咱们今天去吧。”眼里闪烁着期盼之光。我一把抱起他,说:“哦,爷爷都忘了。今天就带你拜拜咱老祖宗去。”

曲阜城不大,我们祖孙俩一会儿就来到了明故城边。神道笔直而宽畅,两侧古柏参天,蓊蓊郁郁。晨霭中呈露出城门高大的轮廓。孙子一路在前跑着,充满着活泼和生机。看着他的稚气与可爱,不禁想起小时候与我的爷爷一起来祭拜孔庙的事。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该上小学了。一天早上,爷爷对我说:“你要上学了,咱们先去祭拜孔庙。”

那个初夏的早晨还带着一丝凉意。那时我们家在离城十几里以外的农村。也像今天一样,我在前边跑,爷爷跟在后头,一前一后,不知不觉来到了神道。

那时,神道还不是石板路,周围杂草丛生,却显得生机盎然。古城墙高耸挺拔,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苍老而威严。我指着城门上的四个字问:“爷爷,那上面写的是什么?”“万仞宫墙。”随后,爷爷又说:“这四个字,可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一仞等于八尺,说明孔夫子的思想深着呢。”

爷爷小时候上过私塾,在村里算个文化人。爷爷的爷爷是御批的七品执事官,曾司孔庙祭祀,因而爷爷可没少跟着逛孔庙。我小时候,凡不懂的事都问爷爷。爷爷的回答,我并不能全都明白。带着那些疑问,我思索着,走过了半个世纪。

走近第一道牌坊,爷爷告诉我,“金声玉振”是指乐曲。孔子的思想就是一首乐曲。接着,他解释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按咱老百姓的理解,“仁”的本意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一个人做事,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两个人以上,就得协调好关系。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都能以“仁”相待,这不就是“和”吗?“和”就是“包容”。从爷爷这个传授出发,我后来一直认为认为,孔子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则教给咱怎么做人,再则教咱怎么着把人做得更好。他创立儒家学说,世上从此有了做人的原则;他呼唤人性升华,让人在关爱自己的同时,还要关爱他人。

站在“金声玉振坊”前,一眼望去: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大成门,直至大成殿,气势恢宏,深不可测,那种通透感让人惬意。爷爷自语道,物为人为者,人如其物也。孔子心胸坦荡,为人通透,与其处事,让人明白、放心。

我们一路走着,爷爷还一边指指点点,那是侧坊,那是腰门……我心里赞叹着孔庙的雄伟和壮观。

“中,中庸之道也。是说做事既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到位。这是孔子的处事之道。”爷爷说,过去,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可是那三个都没延续下来,唯有咱中国维系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就是因为中国接受了孔子思想。这个“中庸之道”啊,它像黄河、像长江,滋润着咱中国人的心,化解了人们多少怨气和矛盾,减少了多少麻烦和灾难?

进了大成门,来到杏坛前。这里,绿树掩映,杏花簇拥,传说是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一棵高大苍劲的桧柏吸引了我,旁边的石碑上写着“先师手植桧”。再往四周一看,一棵棵桧柏枝繁叶茂,我一直认为,这些桧柏就是“先师手植桧”繁衍的后代。

大成殿前,人们比肩接踵。我心里犯着嘀咕,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来拜孔子?

多少年后,对当年的许多疑问,终于明白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中华文明先于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跃入世界文明,创造出人类文明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孔子也由此被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今天,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这个似乎已经现代化了的时代,它展现给人们的图景五彩斑斓。然而,这个时代并不和谐,它在给予人们无穷享受的同时,也把种种困惑和危机推到人类面前。

早在1988年,七十五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在巴黎发出联合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构建和谐”的执政理念,这与孔子的“和文化”有着直接的文脉传承。

我想,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及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祭拜孔子、尊崇孔子的原因吧!

从跟着爷爷第一次来孔庙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五十年来,我们历经风雨。十年“文革”时,无数的红卫兵冲进孔庙,造成巨大的破坏性损失。两千多年来,不知发生过多少天灾和人祸。然而,摧毁的只是孔庙的建筑和文物;风雨过后,又都得以重建和恢复,传统文化并没有被泯灭。只要文化支柱还在,我们的民族就会重新繁荣。

孙子高兴地玩儿着闹着,我们来到了诗礼堂。我告诉他,这里是孔子教给子孙习诗学礼的地方。礼,就是规矩,就是法则。只有人们都中规中矩,社会才能有秩序。孙子睁大眼看着,一如当年的我。

孙子拉着我的手,就像当初我拉着爷爷的手一样,寸步不离。圣迹殿里,饶有兴致地听着孔子一个又一个有趣儿的故事。突然,他指着一通石碑问:“爷爷,那是什么?”“那是米芾碑”,我随即念了起来:“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亦无孔子……”孙子不解地问:“爷爷,不对不对,怎么没有孔子,孔子不就在上面吗?”

从“金声玉振”,到“大哉孔子”——孔庙自始至终,构成了一幅孔子思想的绚丽画卷。

孙子紧紧地依偎着我,突然说:“将来,我有了孙子,也带他来看孔庙。”

作者:孔令绍,现任中共曲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曲阜赋》等。

历史年谱

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前478年)开始建立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 弟子们将其生前“故所居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 所用的“衣、冠、琴、车、书”。

东汉永兴元年(153年)汉桓帝下令修孔庙

第一个光顾孔庙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本是沛县酒徒,从来不喜欢儒生,夺取政权后,接受大儒叔孙通的建议,依据周礼制定了汉礼后,群臣峨冠博带,井然有序地上朝朝拜并山呼万岁,刘邦才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也由此认识到儒学在巩固封建秩序、维护社会纲常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二月,刘邦经过曲阜,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由此,封建统治者把皇权与儒学在文化上的统治权联系起来,开创了历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先例。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 桓帝令修孔庙,并派孔和为守庙官,“立碑于庙”。

东魏兴和元年(539年)为孔庙有塑像之始

东魏兴和元年(公元539 年)修缮孔庙,“雕塑圣容,旁立十子”,为孔庙有塑像之始。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诏在鲁郡“修起旧庙”,但当时孔庙的规模并不甚大。西晋末年“庙貌荒残”。

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六月,下令国子监立孔子庙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孔子的地位也比前代有很大提高。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六月,下令国子监立孔子庙。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升孔子为先圣。两年后,下令各州县设孔子庙加以祭祀,这是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在全国各地建立孔庙。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尊孔子为太师。武后载初元年(689年),封孔子为隆道公。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从此由公而升为王,庙中的孔子像也由原来的坐西朝东改为坐北向南,以适应帝王的规制。

宋天禧二年(1018年)扩大旧制,增广殿堂廊庑316间

宋天禧二年(1018年)扩大旧制,增广殿堂廊庑316间。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在大都建立孔庙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在大都建孔庙(即今北京国子监孔庙),后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1307年)。这块加封诏书碑目前仍完好地树立在北京国子监孔庙的大成门左侧。

明孝宗弘十二年(1499年)开始重修大成殿

明孝宗弘十二年(1499年)孔庙遭雷击,大成殿等主要建筑化为灰烬,明孝宗急令重修,历时5年,耗银15.2万两。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据孔庙宋金木刻增补而成,由曲阜儒学生员毛凤翼汇校、扬州杨芝作画、苏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是我国较早的大型连环画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顺治二年(1645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代沿袭了历代尊孔和优礼圣裔的规格。顺治二年(1645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祭祀规格又升为上祀。康熙称孔子为“万世师表”,又亲笔写匾悬挂于孔庙。雍正四年(1726年),定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全体官民军士要斋戒一天。近代,袁世凯曾定孔教为国教,大肆复兴孔教。

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2010年)曲阜孔庙扬名海内外

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来此瞻仰祭拜。1994年12月,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起,曲阜孔庙公祭孔子,以后每年举行一次祭孔大典。2008年7月22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山东曲阜进行传递,孔庙大成殿月台为起点。

名人·轶事

颜回输冠

【人物简介】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人物轶事】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 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 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孟子的启蒙老师

【人物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人物轶事】

孟母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在当时各种条件都缺乏的情况之下,却给了孟子最好的教育,孟子日后的成功与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她是孟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这一点,通过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不难看出来。

今天谈孟子,很多人都会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三”字,在古代是“多次”的意思。也就是说,孟母为了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曾经多次搬家。

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看到丧葬的情形,孟子就模仿大人们的样子,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不愿意让孩子学这些,就搬了家。这次搬到了集市旁边,孟子就以叫卖为游戏,学着称斤论两、讨价还价。孟母一看,这种环境对小孩子也不合适,于是再度搬家。最后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那里的学生们学习读书和礼仪。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就住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孟母很注意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意选择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来熏陶感化孟子。这对孟子的成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启蒙作用。

孟母还注意身教和言教相结合,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孟子。据《韩诗外传》记载:当孟家还在集市旁居住时,东边的邻居杀猪,大概是猪叫的声音很凄厉,小孟子就问,他们为什么要杀猪呢?妈妈随口就应了一句,要让你吃猪肉啊。孟子十分高兴,就等着吃肉。妈妈其实是开玩笑啊,说完之后,她很后悔,想到自己一直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怎么可以带头不守信用呢?为了不失信于自己的孩子,尽管家里经济上十分困难,她还是买了一块猪肉给孟子吃。身教重于言教,母亲以自己的行动示范什么是“言而有信”,确乎比许多言语上的教诲更为有效。

关于孟子,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见于《三字经》,叫做“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子小时候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儿子逃学,非常生气,就拿起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正在织的布匹剪断了。孟子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母亲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了。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学得来的,你今天不刻苦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被割断的布匹一样,不能成才。”孟子非常惭愧,从此开始专心读书,旦夕勤学。

后来,孟子成年了,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也结了婚。有一天回家,他看到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腿坐着,就很不高兴,甚至产生了休妻的念头。因为这样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守礼的表现,应该是坐在脚后跟上面,有人来了就要上身直立跪坐。孟母问明情况后,责备他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根据礼的要求,‘将上堂,声必扬’,一个人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要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不能直接去观察别人,你自己先没有守礼,怎么可以怪妻子呢?”孟子认识到错在自己,就打消了休妻的念头。我们现代人看这个故事,难免会觉得古代的妇女真可怜,在家里一个坐姿或者站姿不对的话就有被休弃的危险。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却能看出孟子的母亲非常明理,也善于培养孟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品质。

再后来,孟子已经在社会上很有成就了,他到了齐国,做到三卿之一,就是很大的官了。有一天,他心情不太好。母亲一眼就看出来了,问道:“你心情为什么不好啊?”孟子说:“现在齐宣王虽然给了我很高的待遇,却一直不肯实施我的政治主张。我很想离开去宋国行道,但母亲年纪大了,搬迁不便,所以迟迟没有走。”孟母说:“你千万不要因为我而忍耐。我是妇道人家,我守我的礼,相夫教子;你是一个读书人,要以行义为上。我来守礼,你来行义,该离开就离开,千万不要顾念我。”事实上,孟子后来的确离开了齐国。不过孟子在齐国期间,孟母就已经过世了,后来孟子还特地将母亲迁回鲁国安葬。孟子是邹国人,邹国是鲁国的附庸国,他还是把鲁国当作自己的祖国。

上面这些小故事,虽然不一定真实可靠,但我们可以想见,在孟子人生的很多关键阶段,他的母亲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有人要问了,他父亲呢?孟子是不是跟孔子一样,父亲过世很早,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顺带回答这个问题。

孟子的家不是单亲家庭。我们怎么知道呢?因为在《孟子》书中提供了特别有力的证据。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鲁平公准备去拜访孟子,一个叫臧仓的宠臣阻拦说:“您不要去,因为贤者应该表现出礼和义,而孟子没有做到,他是后丧逾前丧,后来为母亲办的丧事,排场超过了以前为父亲办的丧事。”

于是,鲁平公没有去见孟子。乐正子问他原因,鲁平公就把臧仓告诉他的事说了。

乐正子说:“他没有不合礼义啊,父亲过世的时候,他比较年轻,身份是士;后来母亲过世时他做了大官,身份是大夫,父母的丧礼要按照儿子的身份来确定规格,这是古时候规定的,没有什么不合礼义的啊!”

鲁平公没话说,于是推托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要讲的是他给母亲办丧事时,棺木和衣物太华美了。”

孟子为母亲所办的丧礼,的确是非常隆重。孟子有个学生叫充虞,负责为孟子的母亲筹办丧礼。办完丧事之后,他也觉得非常奇怪,就找机会请教老师说:“您为您的母亲置办的棺木似乎太好了。”孟子怎么回答呢?他说:“我们一向只是规定棺木的厚度,而没有其他限制。从天子直到百姓,讲究棺木不只是为了美观,而是要这样才能算尽了孝心。如果受法令限制不能这么做,就不会称心;如果没有钱财可以这么做,也不会称心。既合法令又有钱财,古人都这么做了,为什么只有我不可以呢?”我们由此知道孟子的原则,只要做子女的有能力,可以给父母做到最好。而且在儒家看来,奉养父母亲,每天都要做,好好办丧事,让他们死后哀荣。

鲁平公最终没有去拜访孟子,孟子也不怪他。孟子认为任何事情都要看时事所趋,条件成熟自然就成了,今天没有来,代表条件还不成熟,不需要勉强。这是儒家处事的态度。

曾参“贫而乐道”

【人物简介】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今济宁市嘉祥县)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他出生于东鲁,后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由于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曾子一生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人物轶事】

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什么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奉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

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

曾参对使者诚肯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

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参的这种言行。

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

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垂翼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得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饥色,手足破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

孔伋的志节

【人物简介】

孔伋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人物轶事】

孔伋卓而不群、独立傲世的志节,以及现实社会争权夺利、喜好权谋的风气,造成了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难行于世,自身生活陷于穷困之中。当时,鲁国人胡母豹对孔伋说:“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盖亦随时乎?”他对于孔伋的行为提出了非议,认为孔伋既然主张人的行为应当随时而移,为何还是一味地不顾现实情况,彰扬不为时世所容的儒家思想?孔伋对他说:“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于世,为行道也;毁道以求容,容何行焉?大不见容,命也;毁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公仪》)孔伋指出,我所持守的高洁志向和所追求的远大道义,并不是可以非议的缺点,我所担心是只是志向和道义不能远大。我希望能够为世所容,只是为了持守我的志向而行儒家之道;如果背弃我的志节和儒家之道而求为世所容,那么我又有什么可行于世的作为呢?所以,远大的志向和道义不见容于世,这只是命而已,如果背离志向和道义而求为世所容,这就是罪过了,所以我不会改变所持守的志向和追求的道义。

曾参的儿子曾申,看到孔伋志向难达、身处贫困,就对他说:“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孔伋说:“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 (《抗志》)在“道”与“势”的对峙上,孔伋表现出了一位真正儒者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 孔伋深谙儒家思想的真谛,因而在为人处事的活动中,他始终是以儒家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来规正约束自身的行为。例如,儒家特别注重交友之道,强调交友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孔伋在交友中,也是持守着这一原则。据《孔丛子·公仪》篇载:

鲁人有公仪潜者,砥节砺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人,参公鲁国而与之一,子其言之。”子思对曰:“如君之言,则公仪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疏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信用之义,公仪子智若鱼鸟可也。不然,则彼将终身不蹑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为君操竿下钓,以荡守节之士也。”

孔伋所交的朋友,无不具有着高尚的德操,所以对于国君不能真心求贤师事,而是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让他去请求朋友出仕,他是不愿去做的,也深知朋友也是不会接受的。关于国君应当如何对待士人,孔伋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万章》载孟子之言:

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

孔伋认为,国君应当以士人为师,而不是与士人交友。故孟子指出,孔伋的意思是说,论地位,你是国君,我是臣下,我哪能同你交朋友呢?论道德,你是向我学习的人,你怎么可以同我交朋友呢?《孟子·万章下》又载:“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鲁缪公对于子思,屡次问候,屡次送给他肉物,子思每次都要作揖行礼接受。对此,孔伋非常不高兴,他认为,国君喜悦尊重贤者,却不能加以重用,又不能以礼来对待他的生活,而使贤者为着一块肉屡次地作揖行礼,这不仅不是对待贤者应有的态度,简直就是把贤者当作犬马来畜养。所以,最后一次,孔伋把国君派来的人赶出了大门,拒绝了国君送来的礼物。

孔伋作为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他的抗节守道的刚毅性格,不仅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士人特点,更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道德风尚。他的这一人格特点,对于孟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孟子所阐发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作为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浩然正气,在孔伋身上也有着强烈而突出的展示。

子贡:孔门中的“成功人士”

【人物简介】

子贡,姓端沐(木),名赐。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人物轶事】

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智商最高,然而,却从未得到孔子对颜回那样的赞赏。有一次,孔子有意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个更强些?”子贡说:“我怎么敢跟颜回相比,他是闻一知十,我是闻一知二。”夫子赞同说:“你是不如他。”子贡这么回答,与其说是自知之明,毋宁说他很聪明,他知道颜回是夫子的最爱,也明白夫子这么问的意思,倘若他不表明自甘于颜回之下(而且差距很大),一定会让夫子不开心,还可能自讨没趣。

从《论语》记述可知,子贡经常受到夫子的抑揄,如:“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有时臧否他人,夫子说:“你自己有多好吗?我就没这个闲工夫。”又如:“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问夫子,我这人怎么样?夫子说,你好比是器物,那种盛黍稷的瑚琏器物。夫子说过“君子不器”,可知夫子把子贡比作瑚琏之器,实在是个不高的评价(连君子都够不上)。另外据《孔子家语》所记,孔子晚年时还说过:“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预言自己死后,子游会日益进步,子贡将日趋不行,其理由是:子夏喜好与贤良的人相处,而子贡则爱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前者如入芝兰之室,后者如入鲍鱼之肆,因此便有相反的结果。不过,这个段子是否属实,似有可疑之处。

当然,夫子对子贡的称赞也是有的。比如,夫子曾对季康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何有?”——子贡通达事理,从政对他来说是绰绰有余。又如,有一次在谈到贫富的态度时,子贡引用《诗》里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夫子便高兴地称许他“告诸往而知来者”(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些都是对子贡才智的赞赏。其实,子贡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有点怀疑精神,这见诸《论语》的一则记述:“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周室“伐纣”而得天下,商纣王作为前朝“暴君”,于是被彻底妖魔化,且成为天下“共识”。然而,子贡却怀疑这种主流“共识”,认为纣的恶未必像人们说的那么厉害,并由此推断:君子要是“居下流”(即处于下风、失势的境地),天下所有的坏名声都会落到他的头上。子贡这种质疑性的见解,在当时无疑是独到而犀利的。从《论语》记述来看,子贡这番话没有当着夫子的面说,若是夫子闻知,也不知道他是表示赞同呢,还是厉言申斥。但有一点似可以肯定,这种有违主流“共识”的怀疑之论,谨守“非礼勿言”的颜回是说不出,甚至想也不敢想的。

子贡以擅于“言语”,列为孔门“十哲”之一。但我们知道,孔子对巧于言辞总不怎么欣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说:“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子贡的伶牙利齿、能言善辩,经常会被夫子驳斥。不过,在外交场合和关键时刻,子贡的“利口巧辞”就派得上大用场。据《仲尼弟子列传》记述,齐国的权臣田常(即陈恒)蓄意攻伐鲁国,孔子对弟子们说,国家面临危难,你们何不出来效力呢?子路、子张等请缨,夫子没有应允;子贡请求出马,夫子当即就同意了。于是,子贡先到齐国,挑唆田常攻伐吴国,随后又到吴国,鼓动吴王去攻打齐国,然后再去越国,对越王说吴王的坏话,最后来到晋国,说吴王有野心,让晋君做好抵御吴军进犯的准备。……子贡以其“利口巧辞”进行游说,在诸国之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结果吴军果然与齐军交战,吴军战胜后又兵临晋国,却被以逸待劳的晋军击败,越军乘机侵袭吴国,最终吴王夫差被杀,吴国灭亡,越国由此称霸。这就是所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利口”的杀伤力竟有如此之大!

《孔子家语》亦有类似的记述,而且还有孔子在事后的评说:“夫使乱齐存鲁,吾之始愿。若能强晋以弊吴,使吴灭亡而越霸者,赐之说也。美言伤信,慎言哉。”——使齐国乱了作战计划,从而保存了鲁国,这是夫子原来的意愿,而让晋国加强,吴国灭亡,越国称霸,这些都是子贡游说的结果。夫子认为,子贡“说”得太过火,伤害了信义。

然而,《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的这些记述,是没有史实依据,不可置信的。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是在公元前473年,此时距孔子离世已6年,即此一端就可证其无稽之说。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子贡所占的篇幅最长,而其中子贡在各国的游说词便占了约五分之四,由此可以看出,太史公司马迁对游说之词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偏好——如苏秦及张仪的列传,同样也大量引述其游说词——不过,子贡的那些游说词从何而来,也很令人怀疑,似不能排除“创作”的可能性。

将子贡当作纵横家祖师爷的描述,虽然不可信,但子贡巧辞善辩和杰出的外交才能,则是确实无疑的。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吴王派太宰嚭要求鲁国重温过去的盟约,鲁哀公认为此举可能别有企图,便派遣子贡去婉言拒绝;子贡奉命前往,一番有理有节的话,说得太宰嚭无言以对,重温盟约的事就此作罢。同年,卫侯在吴国会见吴王,谢绝和吴国结盟的要求,吴王于是派兵包围了卫侯的馆舍;当时作为鲁国随行使者的子贡又奉命前往斡旋,子贡带了丝锦去拜见太宰嚭,抓住吴国欲称霸于诸侯的企图,指明围困拘禁卫侯的严重后果,说得太宰嚭心服口服,于是卫侯很快得以解围归国。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鲁国与齐国媾和,子贡作为副使来到齐国。陈成子(即田常)在宾馆会见鲁国使者,宣称齐国会像对待卫国一样,也友好地对待鲁国。正使子服景伯揖请子贡陈言应对,子贡便上前从容地说,这正是鲁君所期望的,接着话锋一转,提起吴国进犯鲁国时,齐国趁机侵占鲁国的土地,若比照齐国跟卫国处理类似问题的前例,鲁国也应得到相等的对待。这一席话让陈成子自感理亏,不久齐国就把成邑归还给鲁国。以上诸例,足以显示子贡能言善辩、机智敏捷、外交中不辱使命的卓然风采。

子贡还是经商的高手。《论语》中记道:“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孔子将颜回和子贡做对比,前者安守本分,穷得丁当响,后者不安于命,做起生意来,却屡测屡中。夫子在这里有所感慨,但并没有赞赏子贡善于经商的意思。“士、农、工、商”,位于四民之末的“商”,为儒家所轻视。当然,夫子也没有特别阻止子贡从事商业活动。按钱穆的说法:“盖子贡以外交使节往来各地,在彼积贮,在此发卖,其事轻而易举,非若专为商贾之务于籴贱贩贵也。”可谓是亦官亦商两不误(不过,子贡的买进卖出,须有准确的商业判断力,以及足够的风险意识,恐怕并非如钱氏说的“其事轻而易举”)。子贡的生意越做越大,以至于“家累千金”。据《史记?货殖列传》说,“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在孔门之中,子贡无疑是“成功人士”,也可以称为中国“儒商”第一人。

由于忙碌于外交事务和商业活动,子贡后来不能常侍于夫子身边。当他闻知夫子病重,匆匆赶来谒见时,夫子正拄着拐杖徘徊在门口,一看到子贡,夫子就问:“赐,汝来何其晚也?”可知夫子当时急待的心情。颜回、子路相继离世之后,子贡在夫子心中便是最倚重的弟子了。夫子伤感地对子贡说,他昨晚做了个梦,自己坐在东阶和西阶的两柱之间,夏人死后停棺在东阶,周人死后在西阶,殷人则在两柱之间,我是殷人的后代呵!……七天之后,夫子便怀着“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的遗憾,溘然离开了人世。这七天,子贡朝夕守候在夫子身边。

为夫子主持安葬之礼的,想必也是子贡,这从孟子谓“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一语,即可推知;于此还证示:在当时的众门徒眼里,子贡威望是最高的。弟子们各自离开之后,子贡在夫子墓旁筑了一间小屋,又在那儿独自守丧三年。前后六年,子贡就这样守着夫子的亡灵,将公务、商务和个人的名利全然置之度外。

孔子活着的时候,虽然对子贡时有抑揄,但子贡却从未有何不满,或像率直的子路那样顶撞夫子,更没有因自己的能耐和成功,在夫子面前稍显骄矜之色。聪明的子贡很会做人,如我们在《论语》里看到的,他总是对人称道夫子。夫子亡故之后,有人以子贡的出众才华和成功名望,夸他“贤于仲尼”,或以此来诋毁孔子,子贡不予认同,说夫子之墙数仞,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自己不过是及肩的低墙罢了;还把夫子比作日月,是不可逾越,也不可毁伤的。……子贡就是这样旗帜鲜明,捍卫着夫子的声誉。不仅如此,子贡在作为使者或富商访问各国君主时,总不忘在他们面前对孔子大加宣扬,《货殖列传》因此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有像子贡这样的忠诚弟子,可以说这正是孔子作为人师的最大成功。

子路是不是好学生?

宋志坚

【人物简介】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广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人物轶事】

孔夫子最喜欢的学生,肯定是颜回。颜回生前,孔子就赞不绝口,一口一个“贤哉,回也”,还说颜回能够做到的,连他自己也做不到。颜回死后,孔子大声疾呼“天丧予,天丧予”,说从此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好学的学生了。从《论语》中,找不到一句他批评颜回或对颜回不满的话。子路就没有这份“礼遇”了。《论语》中批评子路的话是很多的,尽管孔子对冉求也很不满,甚至说冉求不是他的弟子,他的弟子们可以对冉求“鸣鼓而攻之”,但他批评冉求的,也没有批评子路的那么多。

将孔子对子路的不满梳理一下,比较典型的,大致有这样几点。

强词夺理。子路让一个叫子羔的学生去当费地的行政长官,或许因为子羔还年轻,学业也未了结,孔子便说子路误人子弟。子路说,那边有民众,有社稷,干吗非要在书本上学习才算学习呢?孔子于是说:所以我很讨厌强词夺理的人(“是故恶夫佞者”)。这句话是当着子路的面说的,这个被他“恶”的“佞者”就是子路。

缺乏教养。子路问孔子,卫国新君想请您去治理国家,你首先想做的是什么。孔子说是“正名”,子路说孔子太迂,孔子于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接着便说了那一通“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话。“野哉”就是粗鲁,就是没有教养。这话也是当面指责子路的,按照孔子的意思,你不懂,就不妨暂且存疑,谁让你信口开河了?

学业不精。孔子说子路的学业虽已“升(登)堂”却尚未“入室”,这是背着子路对他的其他门人说的。“登堂入室”这个成语,我怀疑就由此而来。这起因其实与学业深浅无关,无非是子路在他门口弹琴引起了他的不满,说是“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他的这种情绪影响所及,也使他的其他“门人不敬子路”。

孔子也夸奖过子路,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使惯受批评指责的子路“闻之喜”。然而,孔子立马给他泼了冷水,说你子路除了比我刚勇,也就没有什么长处了。

或许有人会说,对于子路,孔夫子是爱之深,责之切。然而,孔夫子对颜回从无有过批评指责,总不能说他根本就不爱颜回吧。在他老人家眼里,颜回通体光亮,几乎连每个毛孔都是优点,于是越看越可爱;子路却是多有不是之处。颜回病死,孔子痛不欲生,子路“结缨而死”,实在比颜回死得壮烈,其英雄事迹简直可以彪炳千秋,孔子可曾喊过“天丧予”?而且,倘若真是“爱之深”,既不宜处处流露对子路的不满,更不宜用上“是故恶夫佞者”、“不得其死然”之类的语言。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的年龄是比较大的,比颜回大20岁,堪为长辈。孔子批评与指责子路,也得考虑这个因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是后世之人说的。尽管子路始终追随孔子,但在孔子眼中,子路未必就是一个好学生。

细细想来,这也事出有因。在孔子的弟子之中,子路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不迷信任何人,包括他的老师孔子。他求学,往往穷根究底,并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例如,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就不满足于孔子的回答,接连问了几次“这样就够了吗”;子路也敢于提出与孔子不同的见解,他让子羔去当“费宰”时对孔子说的那一句让孔子讨厌的话,强调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虽与孔子的观点不同,却也未必就没有道理;“子见南子”,也只有子路敢于这样明白无误地表示自己的不悦,使孔子连连发誓,说是:“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类民间对于孔子的非议,也是子路毫无顾忌地转达给孔子的,他想让他的老师“兼听则明”。读完《论语》,我倒以为在“七十二位贤人”之中,能够这样做的恰恰只有子路一人。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东西,例如他的有教无类,他的因人施教,他的教学相长以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育,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与继承。然而,他在子路身上体现出来的好学生的标准,我以为很有些偏差。而且,不要以为孔子真的就能闻过则喜。在他身上,未必就没有人性的弱点。他之所以不喜欢子路,我以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如今为人之师者,在夜深人静之时也不妨做一下自我测试:在你的心目中,子路是不是好学生?

子夏:西河设教

史耀增

【人物简介】

子夏(公元前207年—?)是春秋末年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一说为卫国人。姓卜,名商。人们尊称他为卜子。他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去世后,子夏到魏国的西河讲学,教授生徒。《礼记?檀弓》篇记载,曾子对子夏说,“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汝)退而老于西河之上。”这是子夏退老于西河最早的记载。他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收历史教训,防止臣下篡夺。他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和“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等观点。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学生,魏文侯也尊他为师。《史记?魏世家》载,“文侯受子夏经艺,由此得誉于诸侯。”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载,“文侯以卜子夏为师,四方贤士多归之。”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由他传授下来的。

【人物轶事】

春秋时期,合阳这块地方属于晋的西河之地。后来韩赵魏三国分晋,合阳属魏,仍称西河,至今县境内耸立的魏长城遗址还在默默地诉说着这段历史。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魏文侯伐郑得胜,在合水北岸筑了一座城,称为“合阳城”,从此始有合阳之名。魏文侯的老师便是孔子的高徒、孔门七十二大贤之一的子夏,他在西河设教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成为合阳人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滥觞。

据传子夏当年设教的地方在黄河中的飞浮山上。《雍胜略》载:“(飞浮)山在黄河中,俗传与河水为升降,上有子夏石室。”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本《合阳县全志》载:“飞浮山,亦距县城四十里,在县东河中,未出水面,或谓其峰似倒,而山根翻上,上平如砥。旧志云,俗传与水为浮沉。新志(即《宰莘退食录》原本也)云,今已没,士人谓其有时而见焉。”这真是一座神秘无比的山!“浮山跃浪”为洽川八景之一,子夏设教于上,一定是看中了山的神秘和环境的幽静。飞浮山自清顺治丁酉岁(1657年)再次浮出水面后,至今再未显露真容。一生坚持抗清的顾炎武先生《赋得子夏石室送康太乙归夏阳》诗中有句:“子夏读书室,临河四望开。山从雷首去,浪拂禹门来。”曾在清雍正年间任漕运总督的合阳人张大有(1675-1730年)有一首《子夏读书洞》诗:“孤屿水中央,先贤退老方。河流冲不断,云水郁苍茫。胜地山川永,遗风岁月长。春秋多奥旨,亲炙愧公羊。”

随着飞浮山的沉没,子夏石室自然早已不存。清康熙年间又在洽川莘里村东修建卜子石室,以纪念这位古代的教育学家。清代合阳布衣诗人康乃心(1643-1707年)所撰《卜子石室记》碑文载:“康熙己巳,进士许公与其仲弟及李君、潘君,倡建石室于所居之莘里村东南。高可数丈,仰窥云汉,俯瞰河流,肖卜子其中,衣冠剑佩,威仪俨然。又于其上祀文昌、魁星,以应天象,昭文明焉。”康熙己巳为公元1689年,许公即许攀桂,莘里村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其仲弟即许攀麟。被誉为“汉隶精华”的《曹全碑》即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在其家后院打井时出土。他们倡建卜子石室的目的是延续子夏在西河开创的重教风气,“诸生以时瞻拜,怀古兴,思风雅,颂春秋,遗文俱在,班班可考。所云邹鲁文学,岂必游而求之他邦乎?士苟有志,通经学古,毋背其师说,是即圣贤所期待也。”(《卜子石室记》)石室外还广植桃树,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

“石室桃花”亦为洽川八景之一。石室在解放前坍毁,已无踪迹。2005年,寓居山东烟台的原《青海日报》总编、合阳人马良骥先生从古玩市场上高价购得一幅摄于1933年的卜子石室照片,可与许秉简《洽阳记略》中所绘的“石室桃花”图相互印证,使我们能够一睹当年卜子石室的风貌,也许洽川景区还会依据当年照片,重修这一建筑,既为人们缅怀子夏这位伟大的古代教育家提供一处场所,也为景区增添一处人文景点。

子夏去世后葬在合阳徐水南岸的大原头,称“卜子坟”或“子夏陵”。群众把“卜子坟”音念转了,俗呼“跛子坟”。清乾隆本《合阳县全志》和成书于1928年的《合阳新志材料》对子夏陵均有记载。

世界遗产名录——孔庙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考察报告评估如下:

与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有紧密联系,2000多年来,它都是历代封建王朝供奉的对象。它是中国漫长历史时期宗教艺术和建筑的最杰出的代表(尽管多次火灾后重建,大多数建筑是明清风格的)。

比较性分析:作为孔子出生和埋葬之地,曲阜的这处纪念性建筑物是独一无二的。

推荐:该处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符合第一、四、六项标准。

标准一 曲阜这组纪念性建筑物由于中国历代封建帝王的支持,因而具有杰出的艺术价值。最好的艺术家和工匠参与了这组建筑物的设计和重建。

标准四 曲阜的这组建筑群代表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物质文明的进步在建筑方面的体现。

标准六 2000余年来,孔子对东方的哲学和政治以及18、19世纪的西方的巨大影响,成为现代思想体系和管理体制演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庙、孔府、孔林导游词
掌故知鲁 | 阙里故宅到衍圣公府(上)
卷二十五《水经.泗水注》考略(一)
关于孔子(太喜欢这篇文章所以转载)
洙泗弦歌
骑行邗沟泗水,第八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