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昆仑仙本与《道德经》原本的比照(26—55章,续)

(续上篇)

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卒年不详,史载不知所终。

但是,如果从《道德经》昆仑仙本的推出来看,老子可能修道成仙,至今年龄在2300-2400岁之间。因为史载老子应约写《道德经》原本,凡五千言,后骑青牛,飘然出关。

随着《道德经》昆仑仙本的问世,这就为考证老子出关后的去向,又增加了一份旁证(当然前提是仙本是真实的)。之所以称昆仑仙本,一者这是老子在昆仑修道时所作(未经考证),二者这是老子飞升成仙之后的作品(溯推自道家飞仙说)。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这还需要进行严谨的考古佐证。

《道德经》昆仑仙本是2005年4月2日发布的,发布时的前言摘录如下:

[公告]贺新春,全文刊出二千多年首次公开道家昆仑仙派的《道德经》昆仑仙本。

遵循师命,为了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为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促进中华道统的正本清源,为了促进道与量子真空零点场的研究,为了促进道在全世界的发扬光大,布达佩斯俱乐部总干事、道家昆仑仙派传人胡杰老师决定全文公开道家昆仑仙派现珍藏的道德经昆仑仙本。

该道德经昆仑仙本二千多年从未在世面上流传过,历来采用口承相传。该道德经昆仑仙本共八千余字,拥有许多通行本未有的内容。该道德经昆仑仙本采用四字体,朗朗上口,是研究道德经以及修炼的珍贵资料。道家昆仑仙派的道德经昆仑仙本与道家昆仑仙派的阴符经昆仑仙本,一表一里,相互配套使用,类似心经与金刚经的关系一样。

凭心言,暂且不论事实真相如何,说实话,《道德经》昆仑仙本还是写得相当仙气,且朗朗上口,底蕴十足,可辅原本读之。

第二十六章

仙本:善为重者,莫于泰山;善为轻者,莫于鸿毛。

善为明者,莫于日月;善为晴者,莫于斗辰。

善为静者,莫于汪洋;善为燥者,莫于烈炎。

善为君者,莫于皇王;善为臣者,莫于公侯。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君子终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是以圣人,敬天爱民;慈心开怀,博爱万物。

天藏地遁,与神同等;普华万民,道者德也。

原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仙本:善行无迹,善言无谪;善计无策,善算无划。

善闭无开,善展无放;善敛无收,善观无察。

善易不卜,善卦不占;善数不读,善韵不词。

常善救人,故无人弃;常善救物,故无物弃。

善人为师,恶人为资;不爱其师,如遇大迷。

不贵其资,虽智不慧;是为袭明,是为要妙。

圣人明道,尊师爱资;信迷仰慧,是为道通。

原本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仙本:知雄守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白守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无极。

知荣守辱,为天下谷;常德不足,复归素朴。

朴散为器,则为官长;圣人之用,大制不割。

圣人乐天,豪放万民;百姓乐地,普华万物。

君子之道,是为道光;庶人之道,是为道华。

原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仙本: 将欲天下,为而不得;天下神器,不可狂为。

狂者亡之,枉者败之;执者失之,持者损之。

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堕。

圣人用事,慎者为重;除甚除奢,去安去泰。

君子之道,泰者道立;庶人之道,安者道稳。

原本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仙本: 以道佐主,其主自贵;以德华民,其民自强。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故善事者,不敢强取;勿矜勿伐,勿骄勿狂。

道佐兵强,其事好成;主贵民尊,其事好做。

原本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仙本:夫佳兵者,不祥之器;道者不处,君子恶之。

君子贵左,用兵贵右;偏将处左,主将处右。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以悲哀泣,以丧言礼。

是以杀人,不可得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是以圣人,贵民得上;爱民如母,以为天德。

原本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仙本:道常无名,天地非臣;王侯若守,万物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君民相和,天下自治。

人而自君,始制有名;知之所名,施道天下。

犹如江海,在道若谷;同天如地,尚德禧俗。

原本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仙本:恩人者圣,自恩者愿,惠人者慈,自惠者善。

忍人者能,自忍者耐;让人者宏,自让者宽。

观人者慧,自观者照;察人者聪,自察者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福,强行者志;其所者久,永生者寿。

原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仙本: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立,生而不辞。

爱养万物,为而不主;无欲名小,万物名大。

爱赡万民,为而不王;惟我为小,万民为大。

圣人功成,不为有名;终不为大,故能成大。

君子道成,其名不扬;奉天孝地,道者贵也。

原本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仙本:得天待地,万象奇新;得人待民,億炁祥祯。

锐孔之眼,天地明象;针尖之点,天地晓位。

若执大象,天下必往;往而不害,安定平泰。

乐与施饵,过客欲止;道之出口,淡其无味。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使之不既,用之不勤。

是以圣人,贵天贵地;尊人尊民,是为道亲。

原本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仙本:道者奇之,其形不类;德者奇之,其貌不比。

将敛必张,将弱必强;将废必兴,将奇必正。

以柔胜刚,经弱胜强;鱼不离渊,龙不脱澳。

国之锐器,不可示人;以此永盛,是谓微明。

原本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仙本:太德弃德,是以尊德;大德丢德,是以贵德。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持德,是以无德。

太德全为,大德真为;上德无为,下德有为。

太仁综为,大仁所为;上仁不为,下仁而为。

道而后德,德而后仁;德为道华,仁为道精。

原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仙本:夫大道者,至公之精;故大德者,致私之华。

道常无为,无为自华;为而无为,万物自归。

华而欲作,无名之朴;归而欲镇,无名之素。

无名朴素,欲将以静;晴静而为,天下自整。

原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义。失义则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以是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仙本:道者贵一,造化之精;德者尊一,华华之妙。

天得一晴,地得一宁;人得一寿,神得一灵。

谷得一盈,物得一生;皇得一中,王得一整

贵以贱本,尊以鄙根;高以底础,上以下基。

皇王自孤,公侯自鄙;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原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仙本:夫在道者,自玄自妙;自恩自惠,自健自强。

返者道动,弱者道用;逆者道进,顺者道退。

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道初,有为道始。

万物居道,优生佳华;天栽地培,是为道晋。

原本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第四十一章

仙本:大士闻道,做而修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大怒。

明道若昧,讲道若退;夷道若类,希道若聚。

泰德若辱,修德若谷;广德若欠,建德若偷。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德真若渝,道隐无名;唯善道成,唯功善德。

君子善德,以利万民;圣人善德,以利百姓。

百姓善德,以利万物;万民善德,以利众生。

原本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讲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仙本:道生玄一,一生玄二;二生玄三,三生万物。

负阴抱阳,冲气以和;天地交泰,万物翀华。

负阳抱阴,正气以秀;天地华育,万物优美。

人之所恶,王公为称;民之所怀,万物为科。

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以为教父。

原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仙本:天下至极,败于至微;侵之无备,袭之无兆。

天下至柔,驰骋至坚;入乎无间,出乎无隙。

无为有益,不言之教;不为之益,天下希之。

是以圣人,贵极尊微;成以极极,就于微微。

原本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仙本:名身孰亲,体货孰多,甚爱必费,多藏必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方可长久,故能永存。

是以圣人,贵身疏名;贵体疏货,爱道藏德。

原本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仙本: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曲,其用不折;大巧若拙,其用不笨。

大辩若讷,其用不讳;大论若诘,其用不诈。

躁胜寒冷,静胜炎热;晴精仲整,天下自统。

原本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仙本: 天下有德,万民以勤;天下失德,万民以乱。

天下有道,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郊。

罪大可欲,祸大不足;灾大贪图,咎大欲得。

原本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人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仙本:不出门户,遍知天下;不窥窗牖,预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不作贵宾,即可利民;不作尊主,施发天德。

其贵不作,大贵越多;其尊不作,大尊越圣。

原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仙本:为学日益,为道日徇;徇之又徇,以至无为。

无为而为,天下禧事;有其禧事,以取天下。

原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仙本:圣人无心,百姓为心;圣人无意,百姓注目。

善者善之,德者德之;善信信善,德信信德。

圣人含德,天地发仁;百姓含德,社稷发义。

万民含德,待机而发;万物含德,应时而放。

原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仙本:出生无死,生生之厚;有生无亡,华华之爱。

圣人有德,万民无死;百姓有德,万物不亡。

圣人喜天,万民乐地;百姓华道,万物普天。

原本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仙本: 道生德蓄,物形成势;德生道华,惟象命革。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尊道贵德,常而自然;行道尚德,自然而然。

原本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仙本:先天为始,始而无始;后天为母,母而有母。

既明其始,既悟其母;既得其母,即如其子。

既用其子,复守其母;既卫其始,没有不殆。

塞兑闭门,终身补勤;开兑济事,终身补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开光复明,无遗身殃。

通阴达阳,是为侑道;知实明虚,是为侑德。

通道明道,通德明德;此为奇智,神慧袭常。

故弄玄妙,是为道神;善解妙玄,是为德祥。

原本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仙本: 介然有智,行于大道;大道甚玄,民甚好径。

朝田荒芜,仓虚锅尽;厌饮恶食,是谓道乞。

财货有余,唯威施畏;是谓道侉,非真道德。

圣人明道,道用无穷;庶人明道,用道广大。

百姓乐道,万物并优;万民乐道,万物精美。

原本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仙本: 善为道者,建而不拔;抱而不脱,祀而不辍。

修身德真,修家德余;修乡德长,修国德丰。

修天德普,修道德华;以身观家,以乡观国。

以地观天,以道观德;以德注世,天下善哉。

原本善建者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仙本: 抱道之宽,同于玄母;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蛰,恶龙不触;猛兽不据,攫鸟不抟。

软骨柔筋,常而握固;至精真炁,永生禧祥。

幼者善道,道之老也;老者善道,道者幼也。

原本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昆仑仙本)
昆仑仙本--道德经
道家经典嘉言二十八句
道德经里的经典句子
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德经》仙本与原本的比照(11—25章,续)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