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潮人码头,追忆汕头港的旧时光



       甲辰年谷雨时节一个午后,来到了海滨西延路段金港广场对面的潮人码头。说是码头,却不见船泊,眼前的汕头内海湾,也已不见轮船锚泊、驳船往来,只有往返于广场至礐石的轮渡在宽阔的海面上驰骋,海风习习,视野十分开阔。码头上刚刚建成的两座堂皇的建筑和高高低低的绿植,倒是显得格外别致,仿似一处优雅的度假胜地。

       徜徉在潮人码头上,引人入胜的是,这处优美的观海平台,一两百年来,一直是汕头港的所在地,过去曾经是汕头中心城区最繁忙的地带。当年港口繁忙进出口货场货如轮转,源源不断,成为旧汕头埠小公园之外一个最为繁荣的地方。

       一个世纪前,在这里的海面上停泊着许多露出桅杆的帆船,正可谓“百载商埠,楼船万国”。这些帆船频繁往来于东南亚和潮汕,其中以红头船最为突出。并且,还有从韩江上游南下的六篷船。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图书馆照片数据库中,至今还保留有一张1923年行驶于汕头海面上的帆船照片。照片中有两艘双桅杆帆船和一艘单桅杆小帆船,正向妈屿口方向进发,船上依稀可见正在操纵桅杆的船工,这些帆船都是渔船,船上不见货物。照片的背景是礐石山,山边几幢洋楼中,那英国领事馆和太古洋行的大楼至今还依稀可辨。

       从保留至今的旧彩色照片中可以看到,过去的这里碧波荡漾,岸上的建筑物白墙红瓦,周围绿树葱郁,一片静谧的海滨风光。现在潮人码头这个位置上,那时候共有6座木栈桥,其中属于汕头太古洋行的就有4座,另外2座分别为怡和公司和招商局所有。以前栈桥采用的是木材,桥墩和桥台是支承栈桥上部结构和荷载的构筑物,桥台在栈桥靠岸一端与马路、堤岸、码头相连。栈桥由桥墩、桥台、跳板梁等组成,结构与普通桥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桥梁的梁部结构和轨面固定不动,全部跨越海面,只有部分伸入水域,可随水位的涨落而升降,轨面坡度可随之调节。客货轮都锚泊在海湾中间的航道附近,不管是旅客往来还是货物运输,都靠驳船运送。

        当年的太古洋行是一家老牌英资洋行,船只和吨位占据了在华外国轮船公司的首位,于1870年在汕头设立分公司,人称“汕头太古洋行”,经营从东北口岸牛庄运豆饼和大豆到汕头,再从汕头载糖北运。后来,还做牛庄和汕头两地的船只出租生意,公司旧址就在潮人码头附近。至光绪五年(1879年),太古洋行在牛庄至汕头往来的航线上已拥有6艘轮船,在汕头的航行中独占鳌头,除了揽载汕头与牛庄间的货物外,还通过代理商载运旅客往南洋各地。作为太古洋行在汕头的代理商,太古南记1890年正式与太古洋行签订合同,专门代理汕头往安南、暹罗、石叻、印尼、马来的南线港口业务。1914年至1937年,远东太平无事,航运十分发达。潮汕大量移民乘轮船前往南洋谋生,当时每周定期有两班轮船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两班轮船往泰国,每班可载客数百至上千人不等,时常满客。这些去南洋“过番”的潮汕人,都是在国平路头的西南通买船票,来到潮人码头这里,走过木栈桥,坐上驳船,然后搭乘大火轮,前往南洋各地谋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悠悠榕江水
太古洋行,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外企建筑
[转载]营口旧影004
天津租界码头概述
161年前,镇江成为长江流域的“银码头”!
故纸旧影话九江 | 150年前的九江港——约翰·汤姆逊《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