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鉴定要领

 

瓷器鉴定要领 [图] ---剛剛的博客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众多的赝品充斥古玩市场,致使许多收藏者都曾吃过药。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仿陶瓷器开始不断出现,更增加了鉴定中国古陶瓷的难度。现实迫使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古玩鉴定家开始认真地来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陶瓷鉴定能力,许多收藏者也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来学习,长见识、长眼力。
想要收藏古陶瓷,首先要学习鉴定古陶瓷。
鉴定瓷器,涉及到对瓷器的真伪、时代、窑口、价值的评判。它是一项集众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全方位的知识系统的运用。古代陶瓷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关系,应该说是时代的产物。一般说来,陶瓷器在纹饰、胎釉、颜色、器型、制瓷工艺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因此,古陶瓷的鉴定,也常常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即便是高仿品,虽能仿出古器的俊秀,却未必能学其古拙。所以,在鉴定瓷器的几大要素之中,造型这个要素显得更为突出。若能善于识别真赝瓷器的形状和神态,就可能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而简捷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中国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

1、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特征
   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青瓷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漆器。青瓷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这一时期出土的瓷器,其造型与汉代陶器、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两晋典型器物有洗、尊、罐、槅、谷仓、虎子等。
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饰,两面贴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铺首,造型也具有汉代特征。西晋牛头罐,肩上有两个鼠形系,其器形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汉墓出土有青铜槅、陶槅,器形特点为平底;而西晋青釉槅胎体厚重,为拿取方便,底边镂空。吴、西晋谷仓,又名堆塑罐,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其器形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来的,上面有堆塑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明器,是墓主企望死后能如生前一样粮食满仓、生活富有的观念产物,是当时成型最复杂、内容最丰富的瓷器。虎子,便溺器,西晋、东晋保留了东汉虎子多有提梁这一传统,采用立烧法,口向上,臀部触地。圆虎子则多为正烧。香薰,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香薰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西晋瓷器在造型上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一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几乎相同,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故称桥形系。
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釉、黑釉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以瘦长感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出土数量不多。北方青瓷以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为代表。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有六个桥形系,是沿用东晋时的样式,但较东晋时的粗壮。

2、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特征
   隋代的典型器物有青釉印花四系壶(盘口壶)、鸡首壶、高足盘、四系罐、白釉龙柄双联瓶等。
四系壶为盘口、长颈、椭圆腹、平底。肩部有四个双条形系。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规律。
鸡首壶比南朝的瘦长,盘口亦高,颈部变细,中部有弦纹装饰。
   高足盘,南北方瓷窑皆大量烧造,是隋代最具代表性的器形。
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个双条形系,系高于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点。
   白釉龙柄双联瓶,双瓶相联,以龙为柄,龙张口,双双衔住瓶口,造型生动。瓶的胎色较白,质地坚硬,施釉不到底,釉层薄而微微泛黄。(自北朝北齐出现长颈瓶以来,至隋代瓶式更为丰富,以后历代均有烧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瓷器种类大大增加。唐代南方盛行青瓷,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丰满,平底。平底无釉是唐代瓷器的特征,青、白、黑釉都如此;到唐代晚期,出现少量圈足器物。唐中期以前碗、盘为四出口,器里凸起四条线;五出口器物是唐后期开始出现的,直至五代;北宋器物为六出口。(从器物口部花口四出、五出、六出就可以判断出它们是唐中期以前、晚唐、五代或宋代的器物)。
唐代的典型器物有凤头壶、注子、执壶、盏托、花口碗、玉璧底碗、海棠杯、花瓷拍鼓、绞胎枕等。
凤头壶,青釉凤头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纹饰既有中国传统因素,又受波斯文化影响:柄、流用的龙、凤装饰;纹饰中人物形象为西亚人,花叶与南北方青瓷亦不相同。除青釉以外,三彩凤头壶比较多见,主要出在洛阳、西安两地,很多已流传到日本等国家。(宋代仍有凤头壶,福州宋墓出土的白釉凤头壶,没有贴花装饰,亦无柄,只保留唐代凤头壶造型的遗风。)
注子,口为喇叭口,壶身一般作椭圆形,有的呈瓜形,是当时的一种温酒器具。系从盘口壶演变而来。通常与注碗配套使用。
执壶,常见为一种多棱形或圆柱形短流的有柄壶。浙江越窑壶,短流,流有八角、圆形,平底,双带形柄。定窑壶,短流,流为圆形,双条形柄,腹部丰满,平底;河南、西安的大型墓葬出土较多,河北唐墓亦有出土。长沙窑壶,短流,流一般呈八方形(至于长沙窑的那种壶身为六瓣瓜棱形,双带形柄,流比唐代其它瓷窑产品略长,造型上仍具唐代遗风,实际上是北宋早期的产品)。
盏托,邢窑白釉盏托,五出口,卷荷叶边。越窑青釉盏托托口一般较矮,有的盏托口沿卷曲作荷叶状,盏则作花瓣形。
花口碗,花口碗是在胎半干时用工具按出几条线,外为阴线,里为阳线。邢窑五出口碗是晚唐、五代之间的产品。
青釉鱼形瓶,唐代后期开始出现,越窑、广东梅县窑、湖南、长沙窑都有这种器形,三彩亦有这种器形。瓶以双鱼为身,背部有脊,并刻划鱼眼、鱼鳞,有的脊呈水槽形,可以穿带提起。到五代,定窑还烧制白釉双鱼瓶。
青釉玉璧底碗,碗壁呈45度斜出,点褐斑。窑址未发现,只能定为越窑系产品,日本出光美术馆有收藏。除青釉外,还有白釉玉璧底碗。唐代定窑白釉碗,玉璧形底,有的为唇口,这种碗出土于公元763~840年间的墓葬,说明盛行于这80年间。
   海棠式杯,是唐代常见的器形,口部为四瓣花口,杯外刻线,里有凸线。越窑、长沙窑、邛窑都烧制这类杯。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越窑青釉海棠式杯,口径30厘米,是国内最大的一件。传世品中小海棠式杯较多。
   花瓷拍鼓,在河南鲁山窑发现大量腰鼓残片。除鲁山窑外,河南禹县唐代也烧拍鼓,与鲁山窑产品有共同特征,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纹,鼓身饰有七条弦纹。此外,陕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烧拍鼓。除以上四个窑以外,估计还有其他窑烧这种拍鼓(唐代音乐发达,宫廷乐队多,乐器需用量大。传世品中有作拍鼓动作的陶俑,可知拍鼓正是应社会这种需求而生产的)。 
唐代绞胎枕,是利用二三种不同颜色的瓷泥分层制坯,烧成后形成自然花纹装饰。这类枕底部有铭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由此得知,这种枕唐代称之为“花枕”,杜、裴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圆圈图案是模仿金银器、漆器的。
薰炉,吴越王钱氏墓出土两件大器,顶、盖镂空,周身用褐彩绘云头纹,是晚唐时出现的。

3、宋、辽、金瓷器的造型特征
   宋、辽、金瓷器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瓷器不仅制作精巧,而且品类多样。     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有:
越窑六瓣瓜棱形壶,周身六等分,通体划花,为双复线莲花瓣,是越窑宋代早期常见的形制。
越窑青釉执壶,上刻有莲瓣纹,过去定为五代,从近十年墓葬出土情况看,五代墓没有出土过这类器物,却出在北宋早期墓中,由此证明是北宋早期的,过去一些图录中把细线划花的器物定为五代,从墓葬出土情况看,也属北宋早期的产品。
注子、注碗,北宋时期出现青白瓷注子、注碗。据出土资料统计,国内南北各地出土了几十套,出土范围北至辽宁,南到浙江、江西,都是景德镇的产品。注子多配以坐狮形盖,壶身有圆形、瓜棱形;注碗多花口,碗里心一般刮釉,使注子放上不致于滑动,稳定性好(南宋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白瓷,釉中含铁量高一些,故大多数青白瓷釉发青。日本、韩国出土的这类青白瓷数量很多)。除青白瓷以外,陕西耀州窑亦发现青釉圆形注碗。
五管瓶,最早见于越窑,以后龙泉窑、景德镇窑,河北、河南的磁州窑系诸窑都烧制五管瓶。最早的五管瓶五管较短,以后五管逐渐变长。
青白瓷梅瓶,口向外折,短颈。与北方河南、河北、山西的梅瓶相比,景德镇瓶口部外折部分较薄,而北方瓶口外折部分较厚,形成了南北方梅瓶不同的造型风格,青白瓷经常采用的装饰是刻花篦划或篦点纹。湖田窑青白瓷釉色好,底足露胎中心呈黑、褐色,具有湖田窑的特色。
   剔花执壶,河南登封窑出土过局部标本,可能是登封窑的产品。这类剔花壶、瓶北方河南、河北出土很多,完整器物大多流落到日本,国内反而少见。
磁州窑系剔花枕,为不规则的八方形,中间菱形开光,两边花叶纹,通气孔在右侧。传世这类风格的器物见到有30多件,是一个窑的产品,窑址还未发现,估计是山西烧造的。
黑釉剔花罐,过去定为磁州窑,现在证实是山西窑烧造的。山西雁北的大同、怀仁、浑源等窑都出有这类标本。 
  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罐、瓶,为此窑的中档商品,黑花上再划花纹,属高档商品。 
珍珠地六管瓶,珍珠地是仿金银器纹饰,上面还有绿彩,是磁州窑系产品,估计河南烧造的可能性大。
金代花口瓶,五瓣口向下翻,绝大多数出于瓷窑遗址金代地层和金墓之中。曲阳出土了白釉花口瓶。钧窑烧月白釉花口瓶,磁州窑烧三彩花口瓶,颈、腹、足各占三分之一,造型独特。
辽代瓷器分为中原式和契丹式,其契丹式瓷器主要有:鸡冠壶(皮囊壶)、鸡腿瓶、凤首瓶、长颈瓶、长颈盖壶、穿带扁壶等。

4、元、明、清瓷器的造型特征
以元、明、清三代瓷器造型而论,概括而言,元代瓷器造型多为钝重稚拙,明代瓷器造型多为优美适度,清代瓷器造型多为精巧繁缛。
元代瓷器造型,器大壁厚,无论青瓷、白瓷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厚重。上手有沉甸甸的感觉。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
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器物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此 过去文献多说元瓷粗率。其实,元代瓷器虽然钝重稚拙,但并非是随心而作,元瓷器型规正,固不待言,就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即便是底足也不轻易处置。此种花口花足的大盘的制做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到(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元代瓷器器型有高颈大罐、扁壶、敛口大钵、葫芦瓶、觚等器物。
明代瓷器造型,明初洪武时期瓷器或多或少还保留了元代瓷器的造型特征,这也是人们容易将二者相互混淆的原因之一。
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上受到了西亚银器、铜器的影响,执壶、花浇、折沿盆、烛台、钵等都具有西亚作风。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盘、碗、洗等是这一时期常见的器形。
永乐时期的瓷器造型较元代有了较大的变化:一般实用器盘、碗的底心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这段时期,由于胎土淘炼精细,产生出造型轻重适宜的器物,如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就是极明显的例子。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釉(即甜白釉)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的诗句(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下篇)。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 ,都是盘、碗之类小器,后世虽有仿做,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却难以达到。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器物造型敦厚凝重,制作精致。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器物不仅制作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尤以大盘具有特色,底足浅,底足下部内敛,按形制可分为收口盘、敞口盘、菱花口盘、折沿盘。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四方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至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轻盈细巧,多为小器,少见  大器,如有名的葡萄杯,撇口把杯、鸡缸杯、高士杯、三秋杯、天字罐等都是异常轻盈秀雅的代表作品,后世有许多仿品,但真品造型秀雅,为仿品所不及。
弘治传世瓷器不多,器型类同于成化,以黄釉耳罐、碗著称于世。
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绣墩、花觚、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
嘉靖瓷器造型的特点是葫芦瓶较多,方的、圆的、上圆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应有尽有。此外,方形器物较多。
嘉靖、万历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很多创新之作,仅以文具来说,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俗称温盂)、印盒等多种多样。陈设器方面,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形巨大甚至超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方斗杯、捧盒、灯台等也都是新出器物。嘉、万瓷器的风格可以说是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
清代瓷器在器型与种类上较之明代均有显著增加。
顺治瓷器处于开国时期,种类与明末崇祯时期相仿。
到康熙时期,创新之作大大增加,如琢器中就有太白尊、凤尾尊、观音尊、琵琶尊、马蹄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槌瓶、将军罐等。
雍正时期的瓷器器型可谓是中国瓷器中造型最优美的,而且也有许多创新,如三羊尊、鹿头尊、牛头尊、虬耳尊、双陆尊、蒜口绶带如意尊,太白坛,撇口橄榄瓶,菊瓣盘等。在其所仿制的宋代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窑瓷器,不仅胎釉、纹饰方面惟妙惟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乾隆时期,器型种类繁多,是中国制瓷史上最鼎盛时期。不仅器型千姿百态,而且新奇器物不可胜数,竭尽制作之能事。各类像生瓷以及仿制的前朝瓷器和铜、石、漆、玉、竹、木器,制作之精巧几乎与原物难以分辨。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心瓶、转颈瓶、转带瓶、花篮、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扇子等。
嘉庆、道光瓷器的造型大多沿袭旧制,很少有创新之作。其后造型从精美逐渐蜕变为粗笨。例如玉壶春瓶,在清三代,造型精美秀丽,其区别并不明显,以后则器型逐渐变得笨拙起来,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然变成短颈丰腹的矮胖形式。道光朝出现并在清晚流行的冬瓜罐,已充分显示出晚清瓷器造型的衰落。
观察瓷器造型,主要是器物的口沿、腹部、底足三个部位。很多不同时期的同类器物,初一看,外表极为相似,缺乏鉴定经验的人容易误断。但只要仔细观察器物的这三个部位,就可找出不同之处,得出合乎实际情况的结论。
例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且浅,底也小;明代永乐、宣德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底较大。永乐窑中的圆器,盘、碗无论大小,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突起,而且足内墙多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的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纹(跳刀),而官窑瓷器中则极少见。至于康熙时期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器平底下面多有“麻布纹”;雍正官窑瓷器中大部分盘、碗器的底足都变成圆滚的泥鳅背状,这些都是当时器物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
遇到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两者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大体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时间前后相承,器型大多相类,一般人很容易将二者搞混。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实际还是在器型上。如相同器物——撇口碗,永、宣窑纹饰、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差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永乐、宣德窑大盘,差别在于永乐窑大盘砂底细腻,宣德窑大盘砂底略欠细腻。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失误而造成的破绽所致。
过去的官古器(官仿官)和现在的高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这是因为,仿制品瓷坯在入窑前可以做到与真器完全一致,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状就会与真器在某些地方有了差别,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瓷土提炼的精粗差别,瓷胎料的配制差别,窑温的控制差别,都会造成瓷器在烧成过程中的器型变化。瓷器这种高温下烧成后的器型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成为鉴别器物真伪的主要依据。
过去(民国以前)官窑瓷器民间很难目睹,特别是宫廷使用的御制瓷器和精品瓷更是难得一见。因此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破绽不少,甚至以讹传讹,器形愈变愈离谱——早期器形尚可,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有的已不成杯而成大碗了。只要见过真器的人,遇见这类仿品,自然就一目了然。成化“鸡缸杯”的情况也是如此,仿到后来,竟然出现了高足“鸡缸杯”。
对于元、明、清瓷器造型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还多,某些器物除口、腹、底之外,对于柄、足、耳、颈、流、系乃至器里等许多部位都还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同时对于器体部位、尺寸大小、体重厚薄也不宜轻易放过。比如唐代的执壶壶嘴通常较短,宋代的执壶嘴通常较长。又如区别永乐、宣德瓷器,相对而言,永乐瓷器器壁薄,器轻;宣德瓷器器壁厚,器重。
掌握了器形上的一些主要特征,瓷器鉴定时自然可以运用自如,甚至有时用手一探其要处即能大体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通过实践去积累丰富的经验。另外也必须结合其他鉴定要素如纹饰、胎釉、款识、色料等各种特征来作出结论。对于套口撞底、旧胎改制器型等作伪现象,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多看,多比,多问,才不致真伪混淆,新旧模糊。

二、掌握胎釉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图]
由于瓷器烧造的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其胎釉选料和烧造方法也各有不同,掌握瓷器胎釉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是瓷器鉴定的另一要素。
1、胎质
鉴别瓷器的胎质,是观察瓷器的露胎处,主要是底足。大致而言,宋代器皿底足露胎,瓷质多粗;底不露胎之器,瓷质一般较好,通常有支钉痕。元代器皿底足露胎,瓷质较粗。明初瓷器底足露胎,瓷质较细;明代中后期有款瓷器底足大多挂釉,也有少数底款有釉而周围无釉的,也有底足露胎的。清三代瓷器与明代瓷器相仿;清中叶以后, 瓷器底足露胎的情况就很少见了。
无论任何时代的瓷器器皿,即便施满釉,仍能在圈足的边沿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看出胎质火化的呈色。例如元代瓷胎大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胎大多白洁细腻而且杂质很少,火石红色也减少甚至不见。
胎质成色能够反映出胎土的配料,如宋代龙泉窑生产的粉青、梅子青,其胎色为白中带灰,就是采用了瓷石加紫金土的配方。如元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就是采用了瓷石+高龄土的二元配方。
瓷胎的洁白细腻程度和杂质的多少,能够反映出瓷器生产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比如明代永乐、宣德的砂底器皿,因其选料和淘炼技术较元代精细,虽然难免含有微量杂质,形成黑褐色的星点,但已少有元瓷底足凹凸不平的缺点,用手抚摩多有温润细腻之感。明末清初的砂底器以及后世仿品的胎质就达不到永乐、宣德瓷那般细腻温润,显得粗糙。又比如明代成化瓷质一向以细润纯洁著称,前人形容为“如脂似玉”,其底足却有米黄色的斑点,人称“米糊底”。
时代进步能够提高瓷胎的质量,而原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瓷器的胎质质量。如明代嘉靖窑瓷器瓷质比不上成化、弘治瓷,主要原因还是景德镇附近生产瓷器的优良瓷土“麻仓土”已经用完。“奈饶土渐恶,较之往日大不相侔”(《博物要览》)。当然,同样是景德镇的瓷窑,同一时代所用的瓷土也不尽相同,因为周围的瓷土也有质量高低之分,有的细腻滑润,有的细而不润。采用好的瓷土,造出的瓷器瓷胎质量肯定不会差。所以,通常好的瓷土都被官窑所占用。又如明代福建德化窑的胎料好,是因为用氧化硅和氧化钾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因而烧成后玻璃相较多,胎质致密,透光度十分良好。
在鉴别有些瓷器瓷胎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宋、明、清有些瓷器是采用裹足支烧而足不露胎,有些因受窑火影响而使露胎颜色发生变化,如所谓“紫口铁足”。这类瓷器的瓷胎断面内与外的颜色是并不相同的。
又如永乐、成化的脱胎瓷、斗彩瓷一类的薄胎器,因器物精细,露胎处极为细小,是较难辨别瓷胎的颜色的。许多传世品,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外界诸如空气、水分的侵染,或者手摸盘弄,也难以辨别胎体的本来颜色。遇到这类瓷器,还需要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如瓷器上手,掂掂重量,听听声音,可以鉴别胎体——瓷胎声音清脆,有金石声,说明火候高;缸胎体重而且坚硬,声音较沉;浆胎体轻而松软,声音发糠。
一般说来,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等瓷胎均较元瓷为轻,而宣德瓷又比永乐为重,正德瓷又比成化、弘治瓷为重。(用声音来鉴定瓷器要特别小心。过去所说古瓷声音感觉沙哑,新器声音清脆,即古玩术语中的“泠”。)

2、釉质
观察古瓷的釉质,主要是看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程度。旧瓷上都有所谓的“酥光”、“莹光”,即指旧瓷釉面上蕴含的如玉如脂的光泽,光泽柔和,内敛,看上去很静穆。这种深厚温润的釉光是由于年深日久而自然形成的。而新瓷的釉面上会出现所谓的“火光”、“浮光”,光泽很亮,刺眼,光是由釉面向外发散,这种炯炯刺目的“火光”又被称为“贼光”。
鉴定瓷器的真伪,观察瓷器的光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通常新瓷器会有“火光”,但有些仿品会采用做旧的方式来消除新瓷器上的“火光”,如将新瓷器用茶水煮、药水浸泡、土埋、浆沱、兽皮打磨、油泥弄抹等等方法,也可以将此种“火光”去掉,但会留下一些痕迹或破绽。凡是遇到这类可疑的无“火光”却又缺乏古瓷宝光的瓷器,应仔细观察,用放大镜即能找出破绽或有规律的擦痕。
仅凭瓷器“失亮”来确定瓷器的新旧,还是很不够的。因为一向被妥善保藏的旧瓷,也有可能会有崭新的光泽,如故宫中的清三代瓷器,有些从未起封而保存至今,一旦开箱,其瓷器的光泽依然灿烂如新;被坛罐存储的古瓷,无论是埋在土里或海里,只要密封好,打开之后,瓷器依然会光亮如新。遇到这种“老中见新”瓷器,必须要从器型、胎质、釉质、色彩、纹饰、款识等几方面详加审视,不要轻易遽下结论。
在观察釉质时,要注意看釉面,看釉层的厚薄程度,釉流淌的状态,以及缩釉情况。各个名窑和名瓷都有各自的特征。胎釉色对鉴定瓷器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故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青瓷的釉色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朝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演变过程是:从汉晋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色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风格。此种褐釉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同样造型的黑釉碗,从胎色上可以区别是定窑还是北方其它瓷窑的产品。这是因为定窑黑釉碗胎色洁白,与白定质地一样,这是其它任何瓷窑所生产的黑釉瓷无法比拟的。建阳窑黑釉碗除造型上有自己的特点外,胎色也与其它瓷窑产品不同,因其含铁量高,胎呈黑褐色,釉面有兔毫结晶。宋代钧窑瓷器釉面釉多如堆脂,有“蚯蚓走泥纹”。定窑釉面多有泪痕状和细密状痕迹。元代琢器表里釉多不一致,常有漏釉、缩釉、窑裂、夹扁等缺陷。永乐的琢器表里釉多均匀一致,甜白釉器皿器口、底、边角处釉薄处多闪白色、闪黄色,厚釉聚处则闪浅淡的水绿色。康熙仿永乐甜白釉器,底部往往有旋纹以及黑疵,而且聚釉处无永乐瓷常见的水绿色。成化窑瓷器釉色有偏青和偏白两种,但无论那种釉色,底足和器身的釉色都是一致的。康熙郎窑红釉为深红宝石色釉,其器物的口沿釉色多较浅淡,器身釉色浓艳,器足釉多厚聚垂流而不漫底,器底为“米汤底”、“苹果绿底”。人们形容郎窑红釉为“脱口,垂足,郎不流。”
观察瓷器釉面,还包括瓷器上的开片,也就是细碎纹。许多旧瓷釉面上会有各种细碎纹片,如牛毛纹、鱼子纹、蟹爪纹、鳝雪纹、柳叶纹、冰裂纹等大小不同的片纹。如宋瓷中的官窑、哥窑、汝窑等瓷器上自然出现的特征。官窑器(南宋修内司官窑)有“蟹爪纹”,哥窑有“金丝铁线”开片,汝窑有冰裂纹开片。后世仿品同样能凭借人力做出相似的片纹,尤其是雍正、乾隆时期的仿官窑瓷、仿哥窑瓷,可谓几可乱真。不过,仿哥窑器的“金丝铁线”是用人工染色而成。
有些瓷器的釉面上虽然没有开片,却会留下一些其他自然痕迹。如宣德窑瓷的釉面上有所谓的“棕眼”,以及橘皮纹。
传世品的釉面上,通常会留下岁月漫长的痕迹。用放大镜细看,会发现上面有许许多多的不规则擦痕,这些擦痕又被人称为“软道”。应该是人们长期手摸盘弄留下的痕迹。
观察釉中所含的气泡,也是鉴定瓷器真伪的一个步骤。主要是看气泡的大小、疏密,必须要使用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
官窑器、哥窑器釉中所含的气泡密似攒珠;汝窑釉中的气泡疏若晨星;永乐窑瓷气泡不少,有大、中、小三类;宣德窑瓷器釉中的气泡为大、中、小气泡构成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的间距比较疏朗;成化瓷釉中的气泡小而密集;正德窑瓷釉内气泡小而密集,呈鱼子状。
一般而论,明代官窑的釉质多有肥厚之趣,清代官窑瓷器釉质则有紧密之感。

三、纹饰与色彩是断代的指标 [图]

瓷器鉴定的第三要素是瓷器上的纹饰与色彩。陶瓷器上的纹饰和色彩同器物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是瓷器断代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辨别瓷器真伪的有力手段。

1、纹饰
早期瓷器大多是素面无纹,后来出现点彩和刻花、划花、印花、堆塑等装饰。唐代以后,瓷器上用色料绘花纹图案就成为瓷器装饰的主流。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成为划分瓷器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重要线索。
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最初,是在单色瓷器上刻、划、印纹饰,唐代出现了釉下彩,用彩料来描绘纹饰和图案逐渐兴。
西晋瓷器装饰装饰上多借鉴铜器,多在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东晋瓷器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
南朝时期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物如盘、碗、罐等也有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
莲花尊北魏墓出土两件,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所收藏。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亦有出土,不过没有北方出土器有气派。
隋代四系壶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常见的有朵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多为独立的花、叶,连续的花纹不多见。
唐代长沙窑有贴花壶。贴花装饰最早见于唐三彩,在瓶、罐等器物上先贴花,后上釉;贴花一般采用局部帖花,内容有奔兽、狮子、团花、宝相花等,可能与丝绸印染图案有关。长沙窑的贴花有棕榈树、飞鸟、栏干、舞蹈俑和葡萄等纹,并有贴花的陶范出土。长沙窑白釉绿彩器产量多,用绿彩绘花草、菱形、几何、山形纹。唐乾封三年(668年)白釉贴花钵,比长沙窑早,纹饰风格亦有西亚遗风。
唐代生产魂瓶的窑址有很多,但福建浦城窑魂瓶却多用褐彩装饰,与其他窑所生产的魂瓶色彩显著不同。
白釉绿彩是北方河南、河北地区经常采用的装饰,但多点彩或条彩,以绿彩画纹饰的还没发现。
长沙窑首创釉下彩绘装饰,并对以后的磁州窑、吉州窑产生了很大影响。长沙窑釉下彩绘以氧化铜、氧化铁做呈色剂,绿色是氧化铜,红色、褐色是氧化铁。氧化铁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红色。呈红色釉斑的器物长沙窑出土有十几件,纹饰有花卉、禽鸟、动物、龙纹。也有用诗词作装饰的。长沙窑还出婴戏纹注壶,绘一孩童持荷奔跑。婴戏纹在唐代尚属少见,目前仅发现一件。
花瓷除拍鼓以外,还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叶末釉地月白斑壶、罐,是利用釉中含铁量的不同,而产生出的不同的色调效果。禹县、内乡(邓窑)、鲁山都烧花瓷器物,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还是鲁山窑。
北宋定窑多为印花纹饰,亦很精美。不过,从纹饰上看不出从草创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一般而言,瓷窑产品都有一个从初期简单草率,到以后逐渐复杂、精美的发展过程。而定窑印花水平一开始就很高,定州不仅出瓷,也出缂丝。缂丝在宋代也很有名,有可能定窑印花是借鉴缂丝完整的图案纹饰,刻成陶范再印到瓷坯上
    北宋早期越窑盛行刻划莲瓣纹,此装饰在浙江其他瓷窑如宁波、鄞县窑亦采用。有些器物上有北宋纪年铭文,证明它是北宋比较流行的纹饰。
北方磁州窑系的剔花,是在剔花之前先上白色陶衣,然后剔掉花纹以外的地子,露出胎色,有的为深灰色,有的是土黄色或褐色。磁州窑白釉划花,花纹以外的地子为篦划纹。篦划纹是用六或七齿工具划出的复线。此纹饰北方使用比较普遍,磁州的观台、彭城,河南禹县扒村,山东淄博等窑都采用这种纹饰,纹样内容丰富。白釉剔花再罩绿釉,是磁州窑的特殊装饰,其他窑未见,磁州窑窑址出土过这类标本(到元代,绿釉下改为画花,菲律宾出土了很多元代磁州窑的绿釉画花器物)。由于磁州窑属民间瓷窑,所以在瓷器纹饰上无拘无束,线条自由奔放,往往是一挥而就。龙纹瓶,龙体削瘦,龙首像狮子,嘴、眼传神,三爪有力,艺术水平很高。白地黑花枕,画冬景寒鸦,有宋人画意。梅瓶,造型美,纹饰很精。
金代南北方都出现一种黑釉起白或褐色线纹装饰的器物。线的排列方法有满线、三线一组,一、二、一间隔排列等形式。河北磁州,河南禹县、鹤壁,山东淄博,四川广元等窑都有烧造。目前可以判断传世品窑口的只有淄博窑,其特点是黑釉罐上满是较粗的凸线纹,而在双系下,有交叉的两条线纹,可以断定是该窑产品,日本、英国分别收藏一件淄博窑的完整器物。四川广元窑的黑釉起线纹罐与其它窑的同类器物又有所不同。它是经过两次烧成的,先素烧坯,再上釉二次烧成,在窑址中采集的标本有素烧坯及二次烧成的器物标本。
元代以后,釉下彩更是成为瓷器装饰的主流。早期瓷器的某些纹饰被后代所继承,例如元瓷上惯用的变形荷花瓣(明清俗称八大码)图案,就是在六朝青瓷刻划纹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自从彩色纹饰出现后,瓷器装饰的时代特征便鲜明地展示出来,尤其是元代青花釉下彩的成熟,釉里红釉下彩的出现,开始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一统天下的单调局面。元代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器物中颜色美丽的较少,而且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到了元代晚期,大部分成熟的元青花、釉里红纹饰布局都非常美观。
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纹饰也更加丰富多彩。
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每一种纹饰也有出现、流行、变迁乃至消亡的现象。因此,由瓷器上的纹饰及其形成的独特风格,不仅可推断器物年代的远近,而且还能准确地判断出它的年代。
绘画风格,最能体现纹饰的时代特征。
如元代青花瓷上的图案,不仅重视主次协调,而且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至明代中期以后此种画法渐绝,虽间或采用,但为数不多)。
明初洪武青花瓷处于一种过阶段,图案层次比元代要少,盛行以扁菊为主题纹饰的图案。
永乐青花瓷的图案花纹,已完全改变了元代多层次而又繁密的布局,多留空白地;主题图案以缠枝花卉(梅花、牡丹、莲花、菊花)为主,以回纹、如意、波涛、蕉叶为辅纹,画面显得有疏朗感。
宣德窑青花以缠枝莲和宝相花纹饰多见,普遍使用龙纹,龙的画法已改变了元代细长颈龙的形象,龙头竖发或披发,神态凶猛。
成化窑青花瓷的龙多为猪嘴龙和嘴唇上翘如象鼻的花式龙(夔龙),图案纹饰典型的有十字杵。正德窑青花龙头长如鳄,身长,更具凶猛矫健之势。嘉靖龙纹是曲身甩尾。万历、天启、崇祯龙身趋于细长,扭曲幅度加大,绘画线条不及前代工整严谨,并辅以八仙、八宝、八卦、如意、灵芝等道家器物。
清初顺治时期的龙纹尚有明代遗风,如意鼻,张口伸舌。康熙时期龙的上鄂短于下鄂,舌伸出下垂而舌尖上卷,鬃发分束向后。乾隆时期的龙尾较秃并稍卷,体鳍呈放射刺状张开,鳞与腹甲整齐匀密。
提到龙纹, 很多人都知道过去有“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的说法。的确,清代对龙纹的使用非常严格,五爪龙纹是民间严禁使用的。龙纹爪的数量以及画法和风格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判断瓷器真伪和区分窑口的线索,但所谓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四爪并不是绝对的。官窑瓷器中也有三爪龙、四爪龙,如明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以及众多的康熙官窑青花鱼龙折沿洗上均是三爪龙,康熙官窑绿地素三彩云龙纹文具盒上画的是四爪龙。相反在一些民窑瓷器(如元代、明、晚清、民国)的供器和仿古瓷上也有五爪龙纹的。区别官窑和民窑的龙纹,一般来说,官窑的龙纹绘制工整精细,鳞片清晰,神态威猛,而且全身毕现;民窑龙纹绘制粗率,头大身粗,夸张变形,比例不合适,但也有神采飞扬的精品。
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还与当时皇帝的爱好和意愿相联系。
如明代成化皇帝生性文静,因此成化瓷多精巧小器,纹饰纤细淡雅,多为鸡、葡萄、婴戏、高士等生活气息浓郁的图案。
又如明代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嘉靖瓷多用八卦、八仙、云鹤一类图案作装饰。清道光皇帝嗜好狗、鸽、草虫,因而道光瓷上的这一类画面比较常见。
清代皇帝喜欢用瓷器赏赐给大臣,借此表达他对臣下的一种期望。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赐给群臣的瓷器,通例是白地青花瓷赏瓶,上绘莲花为主要纹饰,以海水纹绘饰瓶口,通身共有九层纹饰。赏瓶寓意为:为官清白廉正。海水象征四海升平之意。其他还有一桶(统)万年(万年青),二蟹(甲)传芦(胪),三羊(阳)开泰,四妃十六子,五伦图,六国封相,七珍,八宝,九连登,百福,百泰,红蝠(洪福)齐天等。
总体来说,明、清官窑纹饰工整精细,但拘谨板滞。民窑纹饰则气韵生动而粗放不羁。
从绘画纹饰的笔法,也能看出时代的特征。
明代永乐、宣德窑青花纹饰,都是采用小枝笔着彩,因笔触小,就使得青花色彩有深深淡淡的笔触痕。而明代其他时期的青花瓷上的着彩,大多是采用一笔涂抹的笔法。
明代空白期的纹饰图案采用了写意山水画,亭台楼阁往往在云雾幻景中,人物脸部鼻尖突出,柳条如断续的雨点。
晚明的青花瓷线条草逸酣畅,率意点染,具有中国写意水墨画生动豪放的特点。
清代康熙瓷器注重绘瓷技法,官窑、民窑瓷器在这方面都很有成就,图案纹饰都是模仿宋、元、明各代名画家的笔法。如康熙瓷所绘人物山水,线条细而有力,有如钢笔画;画的“刀马人”,深受明末著名画家陈老莲的影响,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面部和衣褶轮廓,然后用平涂的方法敷以各种色彩;画树枝干喜用披麻皴,显得老笔纷披、奔放有力;画山石,采用“斧劈皴”技法。
雍正瓷所绘山水山石枝干也是用披麻皴,但是是在山石和枝干上用笔描绘皴点,形成一层层苔点,带有元四家和清初四王画风的风致。与康熙瓷相比,工力虽细,但笔力纤弱,精细有余,气势不足。            
受绘彩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画法上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煊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宜画人物。同样,在明初的永乐时期,也因为使用了名叫“苏麻离青”的进口青料,也不适合画人物。而在宣德时期,由于采用了精炼的青料,人物绘画也就不难了。因为元代和明代永乐朝青花瓷器中画人物的较少,故古玩收藏界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
至于成化斗彩,器型精巧,色泽鲜明,晶莹可爱,纹饰图案却也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难免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在画人物时,为避免着色缺陷,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着一件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
类似这些不足,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明清瓷器上的纹饰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
如明代正德时期的官窑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装饰的。清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并且吸取了西方纹饰图案的装饰方法,有些作品但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从而有部分花样失去了固有的民族风格。这种瓷器以乾隆中期以后的制品较多。其他如清代外销瓷器中也有画着西方洋纹饰图案的,都是比较别致的一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提到龙纹, 很多人都知道过去有“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的说法。的确,清代对龙纹的使用非常严格,五爪龙纹是民间严禁使用的。龙纹爪的数量以及画法和风格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判断瓷器真伪和区分窑口的线索,但所谓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四爪并不是绝对的。官窑瓷器中也有三爪龙、四爪龙,如明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以及众多的康熙官窑青花鱼龙折沿洗上均是三爪龙,康熙官窑绿地素三彩云龙纹文具盒上画的是四爪龙。相反在一些民窑瓷器(如元代、明、晚清、民国)的供器和仿古瓷上也有五爪龙纹的。区别官窑和民窑的龙纹,一般来说,官窑的龙纹绘制工整精细,鳞片清晰,神态威猛,而且全身毕现;民窑龙纹绘制粗率,头大身粗,夸张变形,比例不合适,但也有神采飞扬的精品。
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还与当时皇帝的爱好和意愿相联系。
如明代成化皇帝生性文静,因此成化瓷多精巧小器,纹饰纤细淡雅,多为鸡、葡萄、婴戏、高士等生活气息浓郁的图案。
又如明代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嘉靖瓷多用八卦、八仙、云鹤一类图案作装饰。清道光皇帝嗜好狗、鸽、草虫,因而道光瓷上的这一类画面比较常见。
清代皇帝喜欢用瓷器赏赐给大臣,借此表达他对臣下的一种期望。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赐给群臣的瓷器,通例是白地青花瓷赏瓶,上绘莲花为主要纹饰,以海水纹绘饰瓶口,通身共有九层纹饰。赏瓶寓意为:为官清白廉正。海水象征四海升平之意。其他还有一桶(统)万年(万年青),二蟹(甲)传芦(胪),三羊(阳)开泰,四妃十六子,五伦图,六国封相,七珍,八宝,九连登,百福,百泰,红蝠(洪福)齐天等。
总体来说,明、清官窑纹饰工整精细,但拘谨板滞。民窑纹饰则气韵生动而粗放不羁。
从绘画纹饰的笔法,也能看出时代的特征。
明代永乐、宣德窑青花纹饰,都是采用小枝笔着彩,因笔触小,就使得青花色彩有深深淡淡的笔触痕。而明代其他时期的青花瓷上的着彩,大多是采用一笔涂抹的笔法。
明代空白期的纹饰图案采用了写意山水画,亭台楼阁往往在云雾幻景中,人物脸部鼻尖突出,柳条如断续的雨点。
晚明的青花瓷线条草逸酣畅,率意点染,具有中国写意水墨画生动豪放的特点。
清代康熙瓷器注重绘瓷技法,官窑、民窑瓷器在这方面都很有成就,图案纹饰都是模仿宋、元、明各代名画家的笔法。如康熙瓷所绘人物山水,线条细而有力,有如钢笔画;画的“刀马人”,深受明末著名画家陈老莲的影响,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面部和衣褶轮廓,然后用平涂的方法敷以各种色彩;画树枝干喜用披麻皴,显得老笔纷披、奔放有力;画山石,采用“斧劈皴”技法。
雍正瓷所绘山水山石枝干也是用披麻皴,但是是在山石和枝干上用笔描绘皴点,形成一层层苔点,带有元四家和清初四王画风的风致。与康熙瓷相比,工力虽细,但笔力纤弱,精细有余,气势不足。            
受绘彩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画法上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煊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宜画人物。同样,在明初的永乐时期,也因为使用了名叫“苏麻离青”的进口青料,也不适合画人物。而在宣德时期,由于采用了精炼的青料,人物绘画也就不难了。因为元代和明代永乐朝青花瓷器中画人物的较少,故古玩收藏界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
至于成化斗彩,器型精巧,色泽鲜明,晶莹可爱,纹饰图案却也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难免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在画人物时,为避免着色缺陷,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着一件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
类似这些不足,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明清瓷器上的纹饰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
如明代正德时期的官窑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装饰的。清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并且吸取了西方纹饰图案的装饰方法,有些作品但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从而有部分花样失去了固有的民族风格。这种瓷器以乾隆中期以后的制品较多。其他如清代外销瓷器中也有画着西方洋纹饰图案的,都是比较别致的一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用文字来作为瓷器的装饰,这是明清瓷器的一个特点。具体分析,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的,而用大篇诗、词、歌、赋以及表、颂等作装饰文字的则是康熙时期的创作。例如“赤壁赋”、“滕王阁叙”、“前后出师表”、“圣主得贤臣颂”等。此种只有文字而无图画的器皿历代很少仿制。了解这一点,对我们判断瓷器的时代和辨别真伪是颇具参考价值的。

2、色料
  绘制瓷器纹饰和烧制颜色瓷,都要使用色料,而这些色料也是鉴定瓷器真伪和断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唐宋时期的瓷器基本上是以釉色取胜,如越窑青瓷的“千峰翠色”,邢窑白瓷的“白如雪”,定窑白瓷的“象牙白”,汝窑青瓷的“天青色”,景德镇窑青白瓷的“假玉器色”。唐宋瓷器向同期工艺品种借鉴的例子有很多,如青白瓷。景德镇五代时期的窑有五处,同时烧青瓷、白瓷,到北宋,青瓷、白瓷突然不见了,出现青白瓷,这是违背一般瓷窑的发展规律的。一个窑的瓷器品种有一个不断发展,逐步衰落的过程。景德镇宋代却一改前朝烧青瓷、白瓷的传统而烧青白瓷,究其原因,是受同期的玉器影响。宋代流行青白玉,深受上层社会宫廷、达官的喜好,平民却绝无条件问津。为适应民间需要,景德镇仿青白玉效果,大量烧制青白瓷。宋词中多有玉枕一词,如李清照《醉花阴》中记载的“玉枕纱橱”,所谓“玉枕”实指青白瓷枕。
    上述唐宋名窑名瓷的釉色并非是使用了色料,它们的釉色主要是因为釉中所含三氧化二铁的比例差别所致。相对而言,唐三彩是色彩丰富的特种工艺陶,它最先是在河南巩县窑出现,继而在河南洛阳、陕西(耀州窑)、河北(邢州窑)陆续发现唐三彩残器,从出土与传世的三彩器物看,造型和用的色料是大同小异,但以巩县窑三彩色调最为艳丽。耀州窑系的青釉印花碗,陕西、河南、广东、广西都有,造型与纹饰基本相同,但从釉色上看,它们差别各异。广西容县印花碗以氧化铜为呈色剂,釉面呈绿色,少数呈红色,与其他窑使用氧化铁作呈色剂,釉面呈青色釉截然不同。
明、清颜色瓷不同,它们的釉色主要是靠色料来呈色。
如铜红料、青料(钴料)等。单以红釉而言,著名的就有洪武时期的釉里红釉,永乐窑的“霁红”(宝石红),宣德窑的鲜红瓷,嘉靖窑的“矾红”,康熙窑的“郎窑红”、“豇豆红”,雍正窑的“玫瑰红”(胭脂水)等。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康熙窑的红釉瓷,是高温铜红釉,即使用铜为着色剂;而嘉靖窑的“矾红”釉,却是高温铁红釉,是以铁为呈色剂;雍正窑的“胭脂水”是低温红釉,即使用微量黄金为呈色剂。它们的呈色剂不同,虽然都是红釉,所反映出的颜色却是有差别的:高温铜红釉呈色亮丽润泽,高温铁红釉(矾红)呈色不够艳丽但稳定,低温红釉(胭脂水)呈色如玫瑰或蔷薇。这些不同的呈色色料为鉴定瓷器的时代和真伪提供了判断依据。
一些颜色瓷的出现,还为瓷器断代提供了时代坐标。
比如孔雀绿釉,最早见于元代,但其成熟时期却是在明代,以宣德、成化、正德为最。如果遇到一件玻璃质感强,呈色又比较稳定的孔雀绿釉瓷器,要判断它的时代,自然应该定在明代。比如洒蓝釉(雪花蓝),真品只有两种可能,即明宣德器或清康熙器。又如黄釉,以弘治的“娇黄”为最,其色特别娇嫩,似鸡油黄,釉色黄润明洁。这种“娇黄”除少数清官窑仿品之外,一般很难仿制。遇到“娇黄”瓷器,真品的概率要大于赝品的概率。当然,鉴定它是否真品,是否明代弘治窑产品,还须上手,仔细观察。
另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一些时代上的区别来作判断。
根据现在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彩上黑轮廓线的成化瓷器,就应该怀疑它是否真实可靠,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同样,明嘉靖五彩瓷上出现了非钴料呈色的蓝彩,便要怀疑它的真实性。又如粉彩的出现,现知不会早于康熙晚期,如遇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要说它不是赝品,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至于珐琅彩瓷,只出现在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造办处,都是宫廷御用器。如遇到署有明代诸朝或清代顺治朝年款的珐琅瓷,可以肯定是不对的。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最重要品种,自元代成为主流瓷器之后,便一直流传至今。其各个时代使用的钴料的呈色差异,也历来是陶瓷专家和古玩鉴定家关注的对象。
行家说:官窑青花看钴料发色,民窑青花看纹饰。从官窑青花瓷所用的钴料来断代和鉴别真伪,是鉴定青花瓷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中国最早的钴料蓝彩,也就是青花,始见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其钴料发色与唐三彩中的蓝色是一样的。
元代青花瓷的钴料有些是进口料,名叫“苏麻离青”,其发色鲜艳,如蓝宝石,有铁锈斑;有的是国产钴料,其发色蓝中偏灰暗。
明代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官窑基本使用的是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呈现宝石蓝的色泽。到成化年间,官窑青花瓷的所用的钴料改为产自江西的平等青(陂塘青),其发色淡雅。正德晚期,又开始使用国产的石子青,其发色较灰暗,接着又使用进口的回青,并且将回青和石子青进行配合使用,其发色较浓艳,为蓝中发紫红色。到万历晚期,青花瓷使用的钴料又改为浙江青料并普遍使用,其发色明快。
清代康熙官窑,青花瓷上使用了至少三种以上的钴料,一是青花发色明快的浙青,一是俗称“翠毛蓝”,发色鲜丽浓翠的珠明料(产自云南),一是发色浓中偏灰暗的江西料。光绪年间,新使用一种名叫“洋蓝”的国产料,其发色鲜明,有类现代提纯的蓝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明清瓷器鉴定
各时期瓷器特点
CHINA——瓷的祖国!中国陶瓷赏析(图文)[170P]
瓷器普及教材之一(zt) - 收藏鉴宝
瓷器收藏常识(26)明朝时期永乐窑瓷器概述以及青花瓷深度详解
洪武瓷器鉴别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